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楼兰与汉朝和亲后为何更名为鄯善国

楼兰与汉朝和亲后为何更名为鄯善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4/1/20 23:28:12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远处驼铃声声,沉睡的金色沙漠就像一曲独歌,娓娓道来神秘东方古国那荒凉戈壁沙丘里的每一片记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创伤,只是一缕丧失了记忆的魂魄罢了。即使城池不再,草原不再,牛羊不再,暮野朝霞,沧海桑田。都已是不复存在,湮没如海市蜃楼。漫漫的原野淹没了曾经的归途,干涸的河道回不去昨夜的风华。但是,考古学家和科学家还是从那荒无人烟的废墟,灰色的城墙,沧桑的的古城,长长的街市,参差不齐的房屋,高耸的泥塔,荒废的烽火台,还有那斑斑的古钱币里找到了埋藏在大漠风沙里的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楼兰。

尽管史料记载的很少很少,却没有遗漏那次和亲的记录,虽然说不清到底是公主还是宫女,这次和亲还是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大量的文物古迹再现了楼兰昔日的辉煌。这一切都显示了楼兰在东西方交通、文化交流及商贸上的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它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东边的一个小国,离汉朝最近,国土被流沙占去大半,地多盐碱,因此耕地面积很小,国人吃用的粮食,不得不到邻近国家去租种田地,或者靠买粮过日子。牧业比较发达,有驴马,盛产骆驼。可别看他国小民穷,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匈奴是汉朝西北最大的敌人。为争夺西域疆土,汉朝同匈奴进行了长达七八十年的战争,楼兰首当其冲。这种争夺曾一度白热化,直到公元77年,大将霍光傅介子刺杀了楼兰国王,另立其弟为王,迁都伊循城,楼兰便成了西汉的属国,易名为鄯善国。

史料仅有的一次和亲记录是公元前66年,汉宣帝刘询把一宫女嫁给鄯善国王为妻。还有记载楼兰国覆灭,尉屠耆登上了皇位,汉朝派了昌邑公主与他和亲,从此楼兰改名为鄯善国。鄯善国(本名楼兰)因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所以成为西汉与匈奴的争夺对象。鄯善从自身安全考虑,采取了“遣一子质匈奴一子质汉”的两面讨好的策略。尝归(或作当归)即位后,在匈奴的离间下,“数遮杀汉使”,并阻拦安息、大宛等国派往汉阳的使者,为这条丝绸之路制造了许多麻烦。为了清除障碍,汉在刺杀尝归的同时,又拥立亲汉的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赐以宫女为夫人,备车骑辎重”。鄯善与汉和亲。标志着自鄯善沿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北麓向西的路线即“西域南道”从此畅通无阻。前凉与鄯善的和亲,又进一步修复了这条通道。

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的政策,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巧妙地维持着它的政治生命。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冲,汉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

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此后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这些使者通过楼兰的时候,楼兰由于不堪沉重的负担,以至杀戮使者。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了人质。楼兰同时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汉之间严守中立。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激怒了汉朝廷。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惊恐万分,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汉武帝要其监视匈奴的动静。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

新王时间不长死去,匈奴趁这个机会以昔日在自己国家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此后二三年间,汉与匈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表面上非常安定。楼兰国境接近玉门关,汉使者经常通过这个关门前往西域诸国,要经过楼兰境内名为白龙堆的沙漠,沙漠中经常有风,将流沙卷入空中形状如龙,迷失行人,汉朝不断命令楼兰王国提供向导和饮用水,因汉使屡次虐待向导,楼兰拒绝服从其命令,两者之间关系恶化。汉武帝最终派刺客暗杀了新国王。为在汉朝廷作人质的王子婚配一位美姬送回楼兰继承王位。但是国王战战兢兢害怕遭遇暗杀。汉武帝在保护国王的名义下派部队驻屯楼兰境内,从而为讨伐匈奴和西域诸国获得了主动权。以上是汉武帝时与楼兰的关系,此后汉王朝势力衰弱,楼兰再次走向衰落甚至后来的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宅女”是如何消遣时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受到封建教条的约束。那么这些常年待在家里的女人是如何来消磨时光的呢?在明清的时候,抽烟的人也是比较常见的,女士抽烟也不少见,明代有一个叫刘延玑的人,写过一部书叫《在园杂志》的书,该书记载很多闺房女子:“无不吸烟,十居其中,且事后不能离手。”看来那时

  • 这五个末代皇帝:两个被善待,三个死的有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自三皇五帝以来,朝代的更替不可避免,来说说历史上的末代皇帝。末代皇帝得了善终的只有两个,后周恭帝柴宗训,由于即位时还是个孩子,没有攒到足够的心腹人脉,又处于乱世,被大将军赵匡胤黄袍加身夺了皇位,按说柴家的人应该被除掉的,但老赵没这么做。一来柴家给老赵打了天下,老

  • 那些在名人诗歌里成名的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因为进入了著名诗歌,从此名扬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人都有谁吧。前几天,帝国的脸谱辑过一篇《10首唐诗让10个平凡人名垂千古》,朋友们给予了很多鼓励。有一位朋友还这样留言:成为诗人的朋友,住进诗人的诗里,名字随诗一起穿越古今真是一件浪漫的事,但如果成为诗人的猫(留言朋友当时估计

  • 古人为什么会有不吃饭这种奇怪的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认为生命能量来自于饮食是最理所当然的事,几千年前的古人可不是这么认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圣人,他的门人写了一本书《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日常教诲,其中说到:“食气者寿”。意思是说,以空气为食物的,都很长寿,比如灵龟、仙人这些。庄子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或“龙的传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或“龙的传人”。其实这都有说法的,你知道是怎么由来的吗?原来,在我国的古代有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和“黄”,“炎”指炎帝现在的宝鸡市境内。“黄

  • 塔吉克族是中国人却说伊朗语长得像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五十六个名族里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特色,其中一个民族长得非常像外国人,这个民族就是塔吉克族。当你第一次看到他们,你或许还会觉得他们就是来中国做客的外国人,丝毫不会想到,他们其实一直是中国人。塔吉克族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他们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民族,更在中国生活了几千年,是彻彻底底的中国人。说起塔

  •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社会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其内涵不论深度,广度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作为一个龙的传人,我们骄傲于我们的身份。炎黄子孙是我们共同的标签。在一定的时间段里,这个时间段甚至持续了几千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不论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是世界第一。即使在我们看来很弱的宋朝,对,就是那个历史书里告诉我们发生了靖康耻,失去

  • 太子如何习得房中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尤其是宫廷中的男子结婚都比较早,大都在13-17岁总有,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那么小皇帝太子们是如何学的房中之术的呢?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

  • 古代如何来解决单身狗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分布这一种奇特的动物,他们的名字叫做单身狗。当代单身狗们大批存在,那么古代有没有单身狗呢?古代是怎么来解决单身狗的问题呢?一、强制女子出嫁在晋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否则官府要强行给她找对象。《晋书·武帝纪》(卷三)记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要求,“

  • 古代一夫多妻制其实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式的“姬妾制度”,是一种极度没有人性、极度残忍的制度。中国古人很早就对姬妾制度提出了异议。其实《易经》言:“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然而人性平等的主张强不过享乐主义和独裁专制,姬妾制度仍然存在,并且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规矩。姬妾制度仍然存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