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战争中打了败仗怎么办

古代战争中打了败仗怎么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4/4/12 20:10:08

春秋前期,各诸侯国之间都是亲戚,出于“诸夏亲昵”的原因,战争以争霸、掠夺财产为目的,再加上那时当兵也很讲资格,只有“国人”,也就是贵族才可以服兵役,而“野人”,即农民是没有资格当兵的,贵族又大多是化人,受很多文化典籍的影响,打仗中都很看重君子风度,特别狼狈,特别残忍的事儿打死都不干。

种种因素综合下来,导致当时的战争并不提倡“诡道”,不主张滥杀无度,而主张堂堂正正的交锋,当时周朝国际公认准则《周礼》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争义不争利”。

也就是要在战争中不能因为些蝇头小利而忘了君子大义,否则一定会被大家瞧不起。在这样的原则下,对战争做了种种约束。

如:君子不重伤,不擒二,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逐奔不逾百步,纵绥不过三舍等等。

意思就是君子不杀已经受伤的敌国士兵,不抓头发花白的老人,不能利用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不能攻打还没站好队形的敌国部队,追击逃跑的敌兵不能超过一百步,敌人逃跑九十里以后你就不能在攻打了等等。

甚而至于规定不打无约之战,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见到敌国国君,都要免胄见礼,从车上跳下来,老老实实的给敌国国君行礼。否则就是“违礼”,没有“君子之风”,打胜了也不光彩。

就因为这样的规定,那时候的战争闹过许多笑话:

有次晋军与楚军大战,晋军败逃,逃跑路上战车陷在泥泞当中动弹不得,晋兵急得束手无策。这时楚军追上来了,根据《周礼》并没有趁势围剿,而是停下来围观,七嘴八舌的给晋军出主意:你们真笨啊,车子太重了,应该抽去车前横木。

但抽去横木后战马仍然盘旋不进,楚军又教他们拔去大旗,再抽掉辕前横木,在车轮下垫石头等等,在这样热心的帮助下,战车才冲出泥坑。

晋军被楚军打败了,里子没了事小,连怎么逃还要楚军教,面子一点都没了,回去真没法交代。于是晋军马上找理由,在告别楚军时说:我们是常胜之军,没经历过逃跑,哪像你们楚军三天两头败逃,经验丰富啊,回见。

几句话噎得楚军哑口无言,面子抢回来,晋军就兴高采烈地扬长而去,像打了胜仗一样的光彩。

又一次还是楚晋大战,这回晋军取得胜利,楚慌忙逃跑,谁料路况不熟,绕到晋军背后,正好和晋国后军统帅打个照面。

按照现在的想法,简直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你赶紧抓了就是,但是呢,又是因为《周礼》的原因,晋军统帅连忙摘下头盔,小步快跑到楚王面前行个大礼,楚王在车上也煞有介事的回个礼,然后匆匆忙忙的逃跑了。

《左传》还对这件事称赞说“见楚子必下而趋,礼也。”

这里的“楚子”就是楚王,因为楚虽然僭号称王,可他的封爵还是子爵,王的称号,正统史书是打死都不会承认的。

当时大趋势是这样,但还是有诸侯国私心膨胀,不讲规矩,导致打了败仗的人都能找到借口,从而免受国君处罚。

最典型的就是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孔父嘉是谁?孔子的六世祖,是个地道的书呆子。

那年和郑国打仗,两家约定次日交锋,遵照《周礼》规定,孔父嘉英明的后撤二十里,准备列好队伍与郑国决战,孰料就在当天晚上,郑国人却连个招呼都不打,提前发起冲锋,战争中,那是见伤兵就杀,见老头就抓,所有原则违背个遍,导致孔父嘉只带二十人逃离战场,落了个全军覆没的结果。

战争打败了,他不从战略上找原因,反而认为,郑国不按《周礼》打仗,实在是不折不扣的小人,并且在战后经验总结工作会上,理所当然的提出这些原因,而且还得到国君的认可,树立成遵守《周礼》的典型,认为他虽然打了败仗,但却在道义上取得完胜,给宋国人脸上很是添了些光彩,从而又踏踏实实的吃肉当官,地位一点儿都没受影响。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春秋后期,周王基本只成个符号,没有人再拿他当回事,周朝都不管用了,《周礼》的约束自然就无从谈起,再加上诸侯间攻伐加剧,兵役范围扩大到平民,甚至奴隶都可以当兵,而且从未受过中原传统道德影响的蛮夷之邦也逐渐加入到战争的行列,各种想法相互冲击,各国开始公然以并地、吞国为目的,导致战争从“王道”变成“诡道”,从那以后,才有了“兵者,凶器也”的说法,战争自然越来越是残酷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身有残疾的皇帝,有痴呆、有哑巴,居然还有独眼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按照正常来说,一位皇帝尽管没有卓越的文治武功,也应该是身体健全之人,这是贵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最基本的威严,身有残疾也不大可能会被前任皇帝立为继承人,不过今天要介绍的是中国历史上那些身有残疾的皇帝,因为个别原因,尽管身有残疾也当上了皇帝,这几位皇帝是晋惠帝司马衷、梁元帝萧绎、唐顺宗李诵、清咸丰皇帝爱新觉

  • 乱世中的八大雷人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秦朝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历史上出了三百多名皇帝,他们有的英明神武,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留下千古圣名,有的虽然没有堪比日月的光辉,但是在岗位上亦能兢兢业业,获得善终。而有些则昏庸无能,以至于误国殃民,为后人所唾弃。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那些投错胎的皇帝,身在帝王家却养出了一些奇怪的爱好,有的喜欢买卖猪肉的,有喜

  •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的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 赵飞燕姐妹竟把汉成帝迷惑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飞燕姐妹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正史记载的并不多,但关于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汉成帝有了赵飞燕姐妹喜新厌旧,废掉相濡以沫十四年结发妻子许皇后。就在许皇后被废一年之后,成帝一心想立赵飞燕为皇后,请示皇太后王政君。太后嫌弃赵飞燕

  • 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古装剧的人对尚方宝剑免死金牌应该不会陌生,每每到关键时刻这二者一出现,故事就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坏人得到严惩,好人逃过大劫,然后万事大吉。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尚方宝剑、免死金牌的来龙去脉,看看谁的权力更大。这二者都来源于至高无上的皇权。 尚方宝剑乃是皇帝御赐钦差大臣之物,不仅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同

  • 古代富二代与官二代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社会也是发展了很多,而人们有一点观念却一沉不变,那就是“重农抑商”。古代由于人们的经济思想的长期落后。古人只看到商人在流通领域高卖低买,赚取中间差价,便认为其奸黠狡诈,不事生产而徒分其利,认为商业本身不创造价值,反害农桑,故素有重农抑商一说。在古代不止

  • 这五个人从历史上神秘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历史长廊从不乏王侯将相、思想巨擘、至尊红颜等等。他们的一生大都光辉灿烂、名垂千古,而其中却有一些名流大家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也给历史埋下深深的伏笔,下面这五位历史名人就是这样如流星划过,让后世寻不到丝毫踪迹,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遗憾。春秋时期的老子,想必大家对

  • 班婕妤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班婕妤,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古代著名的才女,也是古代以赋闻名的作家之一。擅长写诗和赋,具有高尚的品德,进宫的时候为少使,后来又被封为婕妤。她的相关作品大多是已经销声匿迹,唯有三篇诗赋流传于现在,分别为《自伤赋》《捣素赋》和《怨歌行》。班婕妤出生在一个功勋的家庭,班婕妤是楚国令尹子文的后代,她的父亲是班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名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自古都有兵器排名之分,枪为征战沙场的兵器之王,中国古代的名将们用他们的枪杀出了个名声赫赫。中国古代十大名枪的主人们 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显赫的名声,接下来,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名枪与它们的主人们。中国古代十大名枪:霸王枪,龙胆亮银枪,梅花枪,火龙枪,沥泉枪,虎头湛金枪,神威烈水枪,五虎断魂枪,绿

  • 历史真相还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明鉴。但历史要成为镜子必须是真实的历史。如果历史都是篡改过的,按照统治阶级意志设计了故事和情节,那不是明鉴,就成了按照统治阶级要求,用史愚民的工具。对历史进行包装是历朝历代的一贯传统,新上台统治者对历史中自己不光鲜的一面进行篡改美化,统治者也会包装一些典型、英雄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