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人的辫子代表什么

清朝人的辫子代表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84 更新时间:2024/2/8 11:10:00

根据史料记载,清军在入住中原以后,下令员下至百姓一律都要留辫,甚至出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由此可见当时的政策对于留辫子的要求极为严格。当然,在这其中,清朝人的辫子也有特殊的含义。

1.代了满人对于汉人的征服。由上至下推行的留辫子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对于留辫子的重视,其实在另外一层含义也是代表了其征服了汉人,来体现出自己的欲望征服的心态。

2.日生活中十分方便。如果以现代人的眼来看,辫子是十分不方便的。但是在清朝时期,男性留辫子也不是没有处。睡觉的时候可以直当作枕头,关键的时候厚厚的辫子还可以抵挡外部的攻击。

3.代表结统一。满清入关以后,为了积极团结人民,于是将全国的发型统一起来,于是便在全国上下推行留辫子的政策,虽然在初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从总体的历程来看,统一的发型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团结人民,有利于当朝统治者的统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族八大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满族八个显赫的姓氏分别是仝(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八姓,俗呼“满洲八大姓”。1.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家族是清圣祖康熙帝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的娘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清王朝的“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清太祖努尔哈赤

  • 明英宗为何能两次登基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英宗是明朝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两次登基为帝。很多人奇怪,中国古代皇帝几乎都是父死子继的,就算有禅位的皇帝,也没有听说过再次登基的,为何明英宗就当了两次皇帝呢?明英宗之所以两次登基成为皇帝,与两次事件有关,也与两位太监有关。让明英宗失去皇位的,正是明朝历史上的耻辱事件——土木堡之变。

  • 乾隆后面的一位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后面的一位皇帝是嘉庆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读作: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

  • 乾隆是雍正的第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帝是雍正帝的第四个儿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幼名“元寿”。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说为侍女)。此时,弘历的二兄弘昐两岁时早殇,未曾与序行次;而与序行次的长兄弘晖、三兄弘昀又先后去世,年长于弘历的只有弘时一人,所以

  • 和珅为官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大红人。他“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被擢升为御前侍卫。但自此之后,和珅深得乾隆的宠信,平步青云,任军机大臣长达二十年之久,可谓空前绝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和珅“善解高宗(乾隆)意”,且常出奇招。从这个角度说,和珅可谓历史上少有的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师”。将心

  • 历史上和珅的对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中国古代的贪官,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和珅,在和珅为官的数十年中,他敛财无数,党羽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和珅是乾隆身边的第一红人,位极人臣。不过和珅虽然贪财,但是对乾隆皇帝是忠心耿耿,而且和珅的个人能力非常强,办事效率极高,因此才能受宠多年。和珅是乾隆时期的首席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任户吏刑三部尚

  • 和珅的绝命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史书记载和珅的绝命诗为:五十年来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睢汛合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这首诗翻译出来的意思是:我和珅活了50岁,跟做梦似的;虽然我现在死了,但是我还会再转世回来的,我转世后将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我的手掌心里,诸位可一定要认清楚啊。但是事实上:和珅这首绝命诗,并无什么特殊的含义。上

  • 庚子赔款的来龙去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庚子赔款的历史背景1900年,慈禧太后收到谣言,说西方列强计划废除慈禧太后,重新拥立光绪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慈禧太后向"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荷、西"等十一个国家宣战,这些国家组成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比、荷、葡没有派兵参加),清军失败,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命令李鸿章进京,

  •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隋唐开始,科举制度在中国绵延了一千多年,直到光绪三十年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才寿终正寝。提起科举,大家往往会想起该死的“八股文”,觉得科举考试是扼杀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有了科举考试,才使得底层的读书人有了直达朝堂的途径,才使得原本铁板一块的阶层划分有了松动的

  • 历史上最厉害的状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长达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时期,考中状元可谓当时社会上最高的荣耀之一,多少名垂千古的大人物,都曾经为自己的科举名次不佳而抱憾。不过,吊诡的是,这些考中状元的文曲星们,却少见名垂千古的大人物,事实上在南宋文天祥考中状元之前,古代的史家经常纳闷,为什么状元之中没有出现过第一流人物?文天祥的出现可谓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