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秘的西夏王陵的布局分布是怎样的?

神秘的西夏王陵的布局分布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73 更新时间:2024/1/19 22:35:31

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中段东麓,距宁夏银川市城区(西夏都城兴庆府)35公里。

陵区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有9座帝陵,约250座陪葬墓。西夏王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5、6、7号陵和3号陵,以及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局部发掘。

这次历时两年的考古是以着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为首的专家组,与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一起进行的。范围是西夏王陵3号陵地面建筑遗迹,包括月城和陵城。

这次发掘是西夏王陵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揭露面积3万多平方米。考古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大量的砖、瓦,以及饰以兽面纹的滴水瓦当,还有形象逼真的套兽、脊兽等。

其中,以最近在陵城南门、献殿出土的、用于建筑装饰的绿琉璃“妙音鸟”(佛经上称为迦陵频伽)最为重要,其数量之大,外型之完美,实属罕见,神态更是栩栩如生。

在现场指导发掘工作的中国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忠义表示,这次考古通过对月城、陵城以及献殿、陵塔(过去称陵台)等遗迹的发掘,基本搞清了陵园的建筑形制。

出土遗迹及文物表明,陵城内建筑从南门、献殿、墓、到陵塔都呈列在由南向北的一条线上,略向西北偏。

陵城4个角由群塔组成,其中南边两个城墙角各5座塔形建筑,北边两个城墙角各7座塔形建筑,4座城门两侧各3座塔形建筑,整个塔形建筑高低错落,衬托底部直径约34米的中心陵塔。

陵塔为一座圆形密檐塔,内部为夯土结构,外檐有装饰瓦。

从陵园围墙遗迹看,底部宽3。5米的陵城为红色墙体,顶部铺瓦,其滴水、瓦当有完整而精美的兽形等装饰图案。

从出土的建筑遗迹看,陵城东、西、北门均为面阔3间的门屋,没有城门洞。在西门出土了房顶两头用于装饰的残高1米余的鸱吻。南门用于走人,且此门台基长21米、宽12米,墁道上铺有花砖,面阔也比其它城门宽。

陵城每个角阙分别由5个呈近圆形的夯土台基组成,台基外层以青砖包砌。根据周围出土的建筑装饰构件推测,其上面原有塔形装饰性建筑。

专家们认为,这种由多个近圆形建筑组成的角阙目前尚属首次发现。每座建筑物类似亭式塔,并饰以迦陵频伽。

陵城献殿为面阔3间、进深3间八角形台基的方形大殿。从献殿后门到墓道直接进入约20米深的墓室。由此看出这些建筑形制具有西夏佛教的突出特色,但也吸收了中原汉唐文化特色。

东西相距120米,南北相距52米的月城地面遗迹清淅可见。专家介绍说,主要墙体以黄土夯筑而成,墙基宽2.45米,夯土之上涂有草秫泥,表面再涂以朱红色染料。

在夯土层墙体上还发现了许多柱洞。在墙体两侧发现了大量的、形状比较完整的板瓦、筒瓦和滴水瓦当,瓦当上有完整而精美的兽形图案。

在月城门两侧还发现柱洞,由此推断月城门为等级很高的木质乌头门。月城内东西向50米内排列两排石像身座,石像不到2米高。

专家认为,把文臣武将集中摆列在月城,突出了皇家陵园的威严和气势。同时这样的陵园建筑形制还模仿了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

1227年,蒙古灭西夏,战火殃及陵区,地面建筑全部被毁,陵墓大部被破坏。

在被蒙古大军损毁前的每座帝陵陵园均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占地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坐北朝南,平地起建。高大的阙台犹如威严的门卫,耸立于陵园最南端。碑亭位于其后,这里曾停放着用西夏文、汉文刻制的歌颂帝王功绩的石碑。

碑亭后是月城,南墙居中为门阙,经门阙入月城,这里曾置放有文官、武将的石刻雕像。月城之北是陵城,陵城南神墙居中有门阙,经门阙入陵城,陵台偏处陵城西北,为塔式建筑,八角形,上下各分为五级、七级、九级不等,外部用砖包砌并附有出檐,为砖木瓦结构。

陵台是陵园中的主体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陵园建筑中陵台一般为土冢,起封土作用,位墓室之上。

但西夏陵台建在墓室北10米处,不具封土作用,其形状呈八边七级、五级、九级塔式,底层略高,往上层层收分,是塔式陵台,为夯土实心砖木混合密檐式结构,且偏离中轴线矗立,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无前例,是党项族的创造。

塔式陵台前有献殿,用于供奉献物及祭奠。陵台至献殿有一条鱼脊梁封土,封土下为墓道。帝陵墓室在墓道北端,位居陵台南10米处,为三室(主室,左右耳室各一)土洞式结构,墓室四壁立护墙板,墓内有朽棺木,为土葬。

陵城神墙四面居中有门阙,神墙四角有角台,表明了陵园的兆域地界。有的帝陵还圈有外城,有封闭式、马蹄形式和附有瓮城的外城。基本格局在仿宋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西夏王陵3号陵园是九座帝王陵园中占地最大和保护最好的一座,考古专家认定其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墓地,俗称“昊王坟”。陵塔位于墓室的正后方,为中原地区陵墓所未见,反映了西夏贵族特殊的葬俗。

王陵中出土的西夏碑础、墓碑、镏金铜牛和骨灰木盒,都以其真实的资料再现了绚丽多彩的古西夏文化历史。

历朝历代帝王贵胄们既希望陵寝恢宏壮丽,又希望能够不被盗掘,高大的封土成了防止盗掘的重要屏障,明清两代皇帝陵墓,都把盛放帝王棺椁及殉葬品的墓室建在如山般高耸的封土下方;而西夏王陵的陵台,却不是位于墓室的正上方,而是位于墓室以北10米处,根本起不到封土的作用。

另外,西夏王陵墓道的入口设置在献殿内部,这也是帝王陵寝中绝无仅有的。隐藏墓道的走向是帝王陵墓营造时最为隐秘的工作之一,明代万历皇帝定陵墓道入口设置在宝城的侧面,令人难以察觉,20世纪50年代发掘时曾让考古人员苦思冥想,大费周折。

而西夏的皇帝们似乎并不担心这一点,除了墓道入口直接设置在献殿以外,西夏帝陵的献殿至陵台之间有一条突起于地面之上的鱼脊梁封土,墓道就埋藏在封土下方。

考古发掘显示,和奢华的唐宋帝陵相比,西夏王陵的墓室要“简朴”得多,为位于中央的主室和左右耳室构成的三室土洞式结构,陪葬品也相对较少。这种种鲜见的特征,毫无疑问都是党项民族的创造。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夏状元皇帝为何最终导致西夏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定都兴庆府,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从此与宋、辽形成鼎足而立的格局。西夏立国之初即以强军为立国之本,元昊称帝后,又相继派军攻占瓜州、沙州(甘肃敦煌)、肃州等地以开阔疆土,并在与辽、宋的多次交战中获得胜利,从而迫使两个大国不得不承认西夏的存在,西夏也

  • 中国历史上既然有西夏,那么有东夏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名称都是两两组合,诸如西周和东周,西晋和东晋,西汉和东汉,北宋和南宋,南汉和北汉,前秦和后秦,前赵和后赵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但今天给你介绍的一对,你或许未有耳闻。它叫西夏和东夏。西夏大家也一定熟悉。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被唐廷封为夏州节度使,

  • 西夏梁太后是谁 为什么将她比作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后专权的不少,今天我们来说说西夏梁太后。梁太后是西夏惠宗李秉常的生母。惠宗之父毅宗在壮年时就死了,年仅七岁的惠宗继承了父位,由其母梁太后代管国事。梁太后掌权的时候,独断专行,铲除异己,软禁惠宗;当宋军大兵压境之时,她从容指挥,击败宋军,体现了过人的才智。后来面对摇摇欲坠的政权,她出于

  • “定川寨之战”宋朝究竟为什么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宋朝和西夏两国,爆发过三场比较大的战役,即“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这三场战役都已宋朝遗憾失败而告终,其中尤以“定川寨之战”输的不明不白,好似有一团迷雾笼罩其上,使后代史家及历史爱好者百思不得其解。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九月下旬,西夏国王李元昊元昊采纳了谋臣张元的

  • 宋朝期间各国都有哪些留名历史的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年间,宋、西夏、辽、金一度活跃在历史之上,甚至北宋也因此灭亡了,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国家各有什么王牌军队。西夏 :钢铁之狮铁鹞子铁鹞子,西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除了用它作为西夏最高统治者的护卫、仪仗外,后来发展成为西夏的主力军,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军队编制3000人,分为十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竟死于西夏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大蒙古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宋开禧二年(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

  • 北宋靖康之耻: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徽宗是有名的昏君,以蔡京为宰相,与童贯、高俅等人沆瀣一气,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公元1127年,金兵攻下开封外城,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宋钦宗居然信以为真,前往谈判。一、对徽钦二宗的耻辱闰十一月三十日黎明,宋钦宗率大臣前往金营。宋钦宗到金营后,金军统帅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

  • 长安在唐朝后为什么不再做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由连奕名执导,董哲编剧,张涵予、秦俊杰、李雪健、韩栋、舒畅、姚星彤等主演的大型历史电视剧《天下长安》,以其精良的制作、恢弘的叙事手法,讲述了隋末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到定都长安,并创造贞观盛世的宏大故事,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唐朝都城长安,是中国古代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

  • 长安做了哪十三个朝代的古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长安与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和埃及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在历史上长安曾经做过十三个朝代的都城,那么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在长安建都呢?我们来看看:先后在这里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

  • 人们常说的四夷是哪四夷 四夷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五个多世纪,而文献中明确以华夏居中,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配合四方的记述,大概出现于战国。在此背景下,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并且为了和周边地区进行区分,将他们按照方向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一、东夷首先,从东夷开始,和南蛮、西戎、北狄等一样,东夷不是单指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