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十二妃藏画分别是谁?(故宫藏画)

雍正十二妃藏画分别是谁?(故宫藏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50 更新时间:2024/1/16 12:28:32

故宫有一套藏画,一共十二幅,原本无题目。过去通常称其为《雍正妃画像》,或者《雍正十二妃》、《雍正妃行乐图》等。接下来,就来欣赏这十二幅画作吧。

雍正十二妃第一图博古幽思。

博古幽思:仕女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侧环绕着陈设各种器物的多宝格。

多宝格上摆放的各种瓷器,如“仿汝窑”瓷洗、“郎窑红釉”僧帽壶,以及青铜觚、玉插屏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时期最盛行的陈设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贵气派。这些器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仕女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

雍正十二妃第二图立持如意。

立持如意:这套图原是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的装饰画。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康熙帝赏赐给儿子雍正的园林山庄,也是雍正称帝前后最重要的行宫居所。

雍正帝当年对这套图屏十分欣赏,为了妥善保管,传旨将它们从屏风上拆下。不仅如此,《清档》记: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间又传旨将拆下来的这十二幅图“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藏于宫内。

事隔两百七十年的今天,此套图屏仍保存得完好无损,成为研究清初宫廷女子发式、首饰及服饰化最为形象而真实的史料。

雍正十二妃第三图持表对菊。

持表对菊:仕女手持精美的珐琅表坐于书案旁。桌上瓶中插有菊花,点明了时值八月时节。

菊花清高典雅,是秋季重要的观赏花卉,被赋予坚贞、益寿等含义,同时又以其素净优雅的自然美而成为女性的头饰或居室的点缀品。

背景墙面上悬挂着明代董其昌的诗句。不远处几案上的西洋天文仪器与女子手中的珐琅表表明西洋物件已渐为宫中时尚。

雍正十二妃第四图倚榻观雀。

倚榻观雀:室内仕女斜倚榻上,把玩着合璧连环,室外喜鹊鸣叫喳喳,女子目视喜鹊,不觉入神。

画家意在表现冬去春来,女子观赏喜鹊时的愉悦心境,但却不自觉地将宫中女子精神空虚、孤寂压抑的心情溢于画面。

背屏上书满了“寿”字,虽有祈寿延年之意,却也不敌“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祈盼。

雍正十二妃第五图烘炉观雪。

烘炉观雪:仕女临窗而坐,轻掀帐帷,观雪赏梅。户外翠竹披霜带雪,遇寒不凋,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白色腊梅则以“万花敢雪中击,一树独行天下春”的风韵尽情绽放。

梅花不仅是著名的观赏花,又以花分五瓣,而拥有“五福花”的美称,被人们用以寓意幸福、长寿、吉祥。

雍正十二妃第六图桐荫品茶。

桐荫品茶:仕女手持薄纱纨扇,坐于茂密的梧桐树下静心品茶。茶饮原是一种日常饮食行为,由于品茶论道的盛行,而成为历朝文人士大夫中的风雅之事,逐渐提高了茶的境界。

图中月亮门内有一黑漆描金书架,满函的书籍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儒雅的书香气息,而且与仕女手中的茶具相互映衬,表现出宫中女子的文化修养。

雍正十二妃第七图烛下缝衣。

烛下缝衣:清风徐,红烛摇曳,仕女勤于女红,在烛光下行针走线。女红包括纺织、刺绣、缝纫等,古代隶属于衡量女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中的“妇功”,是评价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因此,女子们无论贫富贵贱,均以擅女红为能事。此图中女子兰指轻拈,针线穿行,低眉落目,若有所思。明窗外一只红色的蝙蝠飞舞在翠竹间,“鸿福将至”的吉祥寓意巧妙地蕴涵在图画之中。

雍正十二妃第八图抚书低吟。

抚书低吟:女子持半展书页,沉吟瞬间。背景以设色山水小景、横幅墨笔摹写的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米元章的诗为装饰。

第九图为倚门观竹。

雍正十二妃第九图倚门观竹。

倚门观竹:庭院中花草竹石满目,并摆放着香兰、月季等各色盆景,争奇斗艳,以婀娜的姿态点缀出俏丽的景致。仕女倚门观望着满园春色,举止间似乎流露着淡淡的叹春情怀。

雍正十二妃第十图捻珠观猫。

捻珠观猫:仕女于圆窗前端坐,轻倚桌案,一手闲雅地捻着念珠,正观赏两只嬉戏顽皮的猫咪。此图的取景面很小,仅透过二分之一的圆窗来刻画繁复的景致,但由于画家参用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将远、中、近三景安排得有条不紊,从而扩展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显得意韵悠长。窗下钟声滴答,近处猫咪玩闹,时光便在这似有似无中悄悄流逝。

雍正十二妃第十一图消夏赏蝶。

消夏赏蝶:户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内仕女手持葫芦倚案静思。此画描绘的虽然是仕女夏日休闲的情景,表达的却是乞生贵子的吉祥意愿。萱草,又名忘忧、鹿葱。

《草木记》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因此,它以有助于孕妇生子,又有“宜男萱”之美誉。葫芦,属于生命力旺盛的多籽植物,常被用以喻“百子”之意。

画家巧妙地将萱草与葫芦绘于石侧、掌中,既增加了画面的观赏性,又蕴涵了求子的深意。

雍正十二妃第十二图裘装对镜。

裘装对镜:仕女身着裘装,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炉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对镜自赏,“但惜流光暗烛房”的无奈之情溢于眉间。

画中背景是一幅墨迹酣畅的行草体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时自取的雅号,表示自已清心寡欲、不问荣辱功名的志趣。

推荐阅读:

精选专题推荐汇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过年贴福字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过年为了喜庆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个“福”字。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过年要贴“福”字,过年“贴福”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福”字的含义“福”,在中国的汉字里,是个好字。在中国的

  • 轮回事件-四大盛世800年一轮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齐名的盛世: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明朝的“仁宣之治”。而令人称奇的是,几次太平盛世的时间间隔都约是800年。首先是周朝的成康之治,公元前1020年

  • 轮回事件-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兴于蛇: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刘邦在芒砀山起义,路遇白蛇,遂拔剑斩之。后来,这被史学家渲染为神话故事,说刘邦是赤帝之子,而白蛇是白帝之子。这一故事普遍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京剧里面的《白蟒台》、《萧何月下追韩信》、《大保国》对此均有描述。起义后的刘邦,虽是一伙不起眼的草台班子,但却率先攻进

  • 轮回事件-宋朝皇帝轮流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一家很奇特的事件,那就是宋朝皇帝轮流做。众所周知,宋朝分南宋北宋。据《宋史》载,为了防止像前朝孤儿寡母那样被人欺凌丢掉江山,杜太后临终与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方针是,赵匡胤死后传位光义,光义死后传位光美,光美再传位赵匡胤之子德昭。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但是没有想到

  • 轮回事件-秦朝和隋朝均为后世做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朝代真的是有太多相似之处了。大致可归纳为短命秦朝和隋朝为后世做嫁衣裳。首先,两个朝代前面都有一个连年战乱的长期分裂时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纷纷扰扰的五百年乱世,而隋朝则终结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三百年分裂。其次,秦朝和隋朝都是国祚短暂。秦朝存在15年,实亡于二世,&rdquo

  • 国号为“周”的朝代有哪些?(轮回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国号为“周”,大概是建立者羡慕周朝的八百年国祚(尽管乱了五百年),想着自己的国家也这么长久,但是事与愿违,周不仅没能让他们的国家长久,反而成了一个魔咒。周朝是被秦国所灭,这之后,叫周的国家就没几个好的。首先南北朝的北周,宇文家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国家,在宇文

  • 轮回事件-夏始于“启”亡于“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也是我国历史是第一个世袭王朝,其奠基者是夏禹,但是夏启依靠强大的实力击败了父亲夏禹指定的接班人伯益,成功登位,并完善国家制度,建立“家天下”世袭制度。关于启继位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禹突然跑到会稽

  • 轮回事件-清朝从哪兴起在哪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兴起与没落在同一个地方。这是一个巧合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于抚顺,而关押清朝末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战犯管理所也在抚顺。清朝的第一位皇后是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的皇后,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的母亲),最后一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

  • 古代人怎么过冬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冬季的防寒保暖有各种方法。但是在古代可以没有现在这么多防寒措施。那么古代人是怎么过冬的呢?进贡棉花早在战国年间时,按照《尚书》里的说法,南海地区的一些部落,就开始向中原列国进贡棉花。汉武帝时代,海南岛地区的越族部落,就有了熟练的纺织棉布技术。唐朝时的

  • 江苏苏南与苏北人性格上的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江苏”名称是在清康熙时组建江苏省时取区域南部两个府即江宁府(今南京市)之“江”字和苏州府之“苏”字合成省名。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江苏按地理和文化传统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苏南人以苏州为代表,苏北人则以徐州为代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