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介石和李宗仁:从另类“兄弟情”到战场上你死我活的生死冤家

蒋介石和李宗仁:从另类“兄弟情”到战场上你死我活的生死冤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80 更新时间:2024/1/20 13:14:19

蒋介石李宗仁,曾几何时,信誓旦旦,义结兄弟,可是,好景不长,便反目成仇,成为生死冤家。蒋介石经历了众多的派系纷争,而李宗仁所领导的桂系,则是与之角逐时间最长、对之打击最大的地方实力派。

蒋介石是李宗仁的政治克星,而李宗仁则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二人的恩怨,演绎了一段另类“兄弟”情。

结拜把兄弟

1926年春,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李宗仁为策动北伐,亲赴广州。此时,“中山舰事件”尘埃初定,汪精卫、蒋介石之间的争吵,已到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地步。汪精卫斗不过蒋介石,离职去了国外,蒋介石成了广州的中心人物。李宗仁刚到广州,蒋介石便前来拜访,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会面,李宗仁对此印象极为深刻。他说:

这是民国十五年五月十一日,我和蒋先生第一次会面。我对他的印象是“严肃”“劲气内敛”“狠”。其后我在广州的颐养园和白崇禧聊天,白氏问我对蒋先生的印象。我说:古人有句话,叫作“共患难易,同安乐难”。像蒋先生这样的人恐怕共患难也不易!白氏对我这评语也有同感。

不久,国民政府正式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择日兴师北伐。这期间,蒋、李二人之间的交往多了起来,李宗仁常去总司令部,蒋介石对他也热情慷慨,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竟主动拨给步枪一千支、重机枪四挺、无线电收发报机两台,并由军事委员会拨款二十万元。同时,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坚持要擢升白崇禧为北伐军代总参谋长。所有这些,确实让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官兵感动,以为蒋介石毫无畛域之见,是可以共事相处的。

生死冤家

在“清党”“讨汉”“北伐”等诸多事件中,李宗仁的桂系武装日渐坐大,这其中的险恶,蒋介石不是没有警觉,而最使他寒心的是,当他提出调一部分兵力去抵御武汉的威胁时,李宗仁却装出很不理解的样子,说:“北洋军阀是我们一定要打倒的敌人,武汉方面是兄弟间的意气之事,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放弃一定要打倒的敌人,從事兄弟阋墙之争,恐怕国人不会谅解吧?”

武汉方面已将军事主力从河南撤回,东征讨蒋的锣鼓越敲越响。蒋介石所能支配的军队,说来虽有十几个军,可是,真正能征善战的只有一军和七军,其余的多是杂牌军,一旦枪响,这些杂牌军会不战而退。蒋介石不愧为权力场中的混家子,能屈能伸,他亲自来到七军军部,再次请求李宗仁予以帮助,可是,李宗仁照样唱着高调,拒不予以援手。蒋介石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归,自此,他和李宗仁及桂系结怨日深,终于难以消解。

恰在此时,军阀孙传芳张作霖的配合下,亲率重兵,向南猛攻,连连在津浦线得手。蒋介石得不到桂系军队的有效支持,独自率四十军,反攻徐州,以期扭转颓势。不料,兵败如山倒,徐州不仅没有收复,反而连同长江北岸复陷敌手。

蒋介石回到南京,本想喘口气,舒张一下筋骨,再去和孙传芳算账,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武汉方面的东征讨蒋军,兵分三路,呼啸而来。蒋介石真的惹了大麻烦,外要抵御军阀孙传芳,内要对付东征讨蒋军,他纵是有三头六臂,也招架不住。他只得再三地向李宗仁求援,恳请他看在盟兄弟的分上,拉他一把。

李宗仁可不买他的账,一方面致电国民联军总司令冯玉祥,公开表示呼应其倡议,“宁汉双方一致反共,既已志同道合,请速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又写信给武汉方面的唐生智,表示“只欲反共,予愿已足”,并婉转批评蒋介石“不宜以个人地位而牺牲党国大计”。汪精卫“七一五”事变后,李宗仁便领衔代表南京方面发出通电,表示愿与武汉合作。

蒋介石自知地位难保,不过,他还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他知道自己的进退,已经掌握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手中,于是,便有意向李、白试探说:“武汉不依不饶,我也想趁此休息一下。”他满以为会听到挽留的话语,没想到,白崇禧冷冰冰地说:“总司令如果真需要休息,我也赞成,否则徒然政治上掀起一个大风浪,那就大可不必了。”

“健生的话太直率了,这样的事嘛,还是请总司令自决出处。”李宗仁清楚现在自己之所以举足轻重,说穿了,还不是手握重兵,处此形势逆转的关键时刻,切不可有妇人之仁。

1927年8月15日,蒋介石正式发表下野通电。当日,李宗仁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民国史上第一次出现蒋去李来之局,李宗仁初获胜利,蒋介石则铩羽而归。

蒋介石下野不过三个月,李宗仁便支撑不住了,沸沸扬扬的逼蒋下野,不得不草草收场。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蒋介石继恢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又当选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党部常委、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进而集党、政、军实权于一身,攫取了国民党的最高权力。

蒋介石在借用桂系力量统一北方后,便感到非嫡系军事力量尾大不掉的咄咄逼人之势,而李宗仁的桂系,更令他每每想起都要为之胆寒,既然其利用价值已尽,那就到了“卸磨杀驴”的时候了。1929年1月,早已酝酿的编遣会议鸣锣开张了。蒋介石心中的所谓“编遣”,说穿了,便是削藩、遣散,首当其冲者便是李宗仁的桂系。

斗争的结果是盛极一时的桂系作鸟兽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本侵华的“十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侵略中国的“十大历史事件: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扶立伪“满洲国”,731细菌部队。1,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

  •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淞沪会战,抗日战挣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打响的第一场大型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又称八一三事变。双方一共有约100万军队参战(日军20万,中国军队80万),这场战役持续了长达三个月之久,日军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死伤30万余人。日本获胜,上海

  • 抗日战争三大著名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 1923年曹锟如何通过贿选当上民国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在政治上曾连续闹出过三次动摇国本的大乱子:第一次是民国四年袁世凯决心要做皇帝,但洪宪皇朝仅维持了八十三天便告崩溃;第二次是民国六年张勋复辟,企图恢复逊清的朝廷,前后只有六天就告垮台;第三次便是本文所记的民国十二年曹锟在北京贿选大总统,公开用钞票买选票,闹得乌烟瘴气,臭不可闻!第一、

  • 为什么孙中山先生被称作“国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时光流转,对于当时民国的人们来说,现在的生活可谓是沧海桑田。看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我只想说:东方崛起,世界仰慕。但是一百年前的中国,没有自己的主权,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尊严。但是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情况,这个人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字德明。孙中山少年时就胸有大志,当时在私塾他经常听到老师讲

  • 国父孙中山去世后,后代子女现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名字都十分熟悉。他原名叫孙文,生于1866年,此时正是中国数千年来最受屈辱的时候,清政府的无能,致使全国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孙文从年轻时便开始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并为此奋斗一生。辛亥革命后,孙文以高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始了革命的新征程。但遗憾的是,在军阀混战

  • 关于南京中山陵,要知道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京中山陵中山陵,顾名思义,就是为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陵寝。注意,这是陵,不是墓。陵是什么概念?陵本身是大山的意思,在古代,只有皇帝的坟墓才能叫陵,比如我们常说的秦始皇陵、唐昭陵、明孝陵等。孙中山为何葬在南京孙中山生于广东,逝于北京,何以葬在南京?因为他对钟山有着特殊的感情。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 张勋为啥仅凭五千辫子军就敢复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勋复辟是历史上的一场臭名昭著的闹剧,作为大清王朝的忠臣,他在清王朝灭亡后还能不忘旧主,这种忠心在满清遗老们看来是非常难得的。 张勋复辟的前夕,小皇帝溥仪和遗老大臣们都非常兴奋,认为自己翻身的日子终于到了,但没想到仅仅十二天,张勋复辟便宣告失败,在段祺瑞的攻击下,张勋于睡梦之中穿着睡衣仓皇逃到外国使

  • 张勋复辟失败后,那些辫子军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张勋进入北京时带了5000辫子军,那复辟失败后,张勋自顾不暇,辫子军都去哪了?据说辫子军大多数是土匪出身,纪律相当差,对老百姓吆五喝六那是常有的事情。张勋复辟的短短十二天时间里,不少投机分子为了能够“攀龙附凤”跑去找理发店买一个假辫子用,带着去找张勋要官职,张勋也不吝啬,在没有查看

  • 她是孙中山唯一的日本女儿,从未公开过真实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文的一生中共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他专注的儿子便是孙科,三个女儿分别是长女孙娫,次女孙婉,别的还有一个女儿,她便是孙中山的日客籍长女宫川富美子。 孙中山结识了帮忙过自己的日本友人大月素堂的女儿大月薰。知道了自己真实的身份后富美子却没敢公开自己的身份,她害怕遭受他人的迫害,直到她78岁那年,日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