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逐鹿中原:浙奉战争——最终以奉军战败而结束

逐鹿中原:浙奉战争——最终以奉军战败而结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88 更新时间:2023/12/30 17:36:30

浙奉战争又称第三次直奉战争,爆发于1925年,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军阀与东南地区直系军阀为争夺江苏和安徽地盘而进行的战争。

此战直系军阀孙传芳、国民军首领冯玉祥和苏皖等地方军阀联手击败奉军,奉系势力北撤至山东,浙苏皖联军占领州。


爆发

1925年10月8日,孙传芳在杭州召集浙、闽、苏、皖、赣五省代表举行秘密会议,结成五省联盟,准备发动讨奉战争。

10日,孙以准备秋操为名,调集浙军4个师另6个旅部署于浙江长兴、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地区,准备奉军进攻。15日,浙奉战争爆发。


经过

奉军为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提前于14日从上海撤出第20师。16日浙军进占上海,后相继攻占苏州、州、镇江,进逼南京。

此时,江苏第1、第3、第4、第10师通电响应浙军,并将驻南京奉军第8师包围缴械。宇霆等逃离南京。

20日浙军进入南京后,与苏军乘胜北进,迫奉军退向安徽蚌埠。皖军第1旅通电与浙军一致行动,由泗县进抵临淮关。姜登选被迫辞职。

奉军继续北撤。张作霖急调4个师另2个混成旅入关增援,并命张宗昌为直鲁苏皖防御总司令,保卫徐州。张宗昌调兵布防于江苏邳县(今邳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安徽宿县(今宿州)地区。

23日浙苏皖联军占领蚌埠后,分三路向徐州进攻。左路苏军第4师和皖军第1旅从宿县以西经永城攻萧县、砀山,受挫。右路苏军第1、第3师从宿迁进兵,第1师在海州遭奉军合击,退守大伊山,第3师在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战败,困守孤城,后得苏军第10师等部增援,才解其围。


结束

中路浙军第1、第2、第4师和第7混成旅由蚌埠沿津浦铁路北进,攻占宿县(今安徽宿州)。

张宗昌派山东军务帮办、鲁军第5师师长施从滨为前敌总指挥,率部反攻,夺回宿县、固镇,迫近蚌埠。11月2日,浙军第1、第4师在固镇地区迂回奉军侧后,大败奉军,俘施从滨及其所部1个旅。5日,再克宿县(今安徽宿州)。

1925年11月6日,孙传芳乘势指挥浙苏皖联军,从东、西、南三面包围徐州。张宗昌调集奉军准备决战。在此期间,冯玉祥指挥国民军分别向直隶大名和鲁西进军,威胁奉军后方。张作霖为保存实力,令张宗昌退守山东。

7日,奉军向郯城、台儿庄和韩庄、临城(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撤退。8日,浙苏皖联军占领徐州,此战结束。


影响

浙奉战争是由孙传芳首先发动的,他发动反奉战争同当时中国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此次战争奠定了后来广东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全国政治军事形势的部分格局,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埔三杰:个个都是神仙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三杰就是黄埔军校表现最出众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蒋先云、陈赓和贺忠寒。起初三人都是共产党人,但贺忠寒后期加入了国民党,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1、蒋先云蒋先云是“黄埔三杰”之首,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他是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在校期间任职了诸多重要职位,同时他也在国共两党合作与交往中

  • 十年内战结束的标志:西安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年内战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国共之间进行的长达十年的围剿与反围剿的国内战争。十年内战经过要从蒋介石投降帝国主义,共产党积极反抗开始。蒋介石开始进行大屠杀之后,共产党内部及时的纠正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成立了红军,开始积极的反抗国民党的围剿。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发起的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

  • 1927年发动的武装起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7年武装起义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它的意义是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

  • 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党的主导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经历了一个长期而紧张的酝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始终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早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毛泽东就曾多次提出战略性建议,均被“左”倾领导者所拒绝。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层中做了大

  •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

  • 四渡赤水真实的指挥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渡赤水真实的指挥者是毛泽东。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

  • 历史怎么评价四渡赤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

  • 关于遵义会议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遵义会议的故事1931年以后,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在中共中央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并开始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南方各主要革命根据地陆续丢失。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红三军主力也退出湘鄂西根据地。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

  • 遵义会议会址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选址的故事:会址是幢砖木结构、通体用灰砖砌成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原是贵州军阀柏辉章的私人官邸。1935年1月10日,周恩来副主席对中央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曾美下了一道命令:中央准备

  • 中国抗日战争过程:八年抗战日本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抗日战争的简要过程: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