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兵法造诣高超,求职之路却万分坎坷

韩信:兵法造诣高超,求职之路却万分坎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22 更新时间:2024/2/10 4:53:13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学历来看,韩信的学历是相当高的。他应该可以达到大家里的“兵法专业系”的博士后了。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像韩信这样的准博士后,找个工作肯定没问题。

找个工作是没问题,但问题是要想找个好一点儿的工作就有点难度。因为乱世,韩信的就业之路只有两条可选:要么去参加反秦的革命运动;要么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和泥巴打上一辈子交道。不过对于处于乱世中的人们来说,选择后面这条路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原因很简单,战乱年代你想种田也没有田可种。

那就只有选择参加革命了。

参加革命后,由于没有展露自己的才华,韩信只能当普通士兵,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怀才不遇。韩信的择业之路就是这样的。

项梁剧照

他选择人生中的第一个老板是项梁。

由于当时正值革命初期阶段,为了有一口饭吃,报名的人多如牛毛。而当时项梁正想扩大集团的规模,只要是没有“政治作风”问题,他基本上都会录取。韩信自然也被录取了,但他刚到项氏集团并没有努力去项梁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再加上那时项梁忙得焦头烂额,并没有发现韩信居然是个难得的人才。

项梁死后,项羽成了项氏集团的领袖。他上任后,韩信终于有了一点儿契机,不过项羽只是看中他强壮高大的身材,并没有发现他满腹的文韬武略,只是把他提升为一个叫郎中的官衔。郎中,说白了就是比普通士兵高一点儿的卫士。

熟读兵书知晓兵法的不世之才,却让他去当一个低头哈腰的武士,当时的韩信心里能好过吗?好在在职场上混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头脑也开始开窍了,知道主动去表现自己了。但问题是项羽对他的高谈阔论根本就不感冒,韩信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提升和重用。

韩信画像

埋着头皮干了几个月,韩信最终还是失望了,再这样干下去,只能当一个武士,永远没有前途啊。于是,他主动炒了项羽的鱿鱼。

第二个老板,他选择了刘邦。理由很简单,听说刘邦很会知人用人。知人用人这四个字对韩信来说已经足够了。然而,很快他又失望了。

应聘过后,刘邦对他说道:“你先在军中做连敖吧。”“连敖”这个官职说白了就是接待客人的接待员。

韩信本以为凭他这样的人才,一来肯定会得到刘邦的重用,但刘邦居然给个端茶倒水的活儿干,这比在项羽手下当武士还不如,他当然不满意了。不满归不满,但因为刚刚才跳槽过来,兵荒马乱的先干几年再说。

但韩信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变得更加消沉起来。

也就在韩信人生中最为低谷的时候,夏侯婴成了韩信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他及时发现了韩信非凡的才华,马上向刘邦作了推荐。

夏侯婴画像

夏侯婴是早跟刘邦创业的元老人物之一,刘邦对他推荐的人自然不敢小看。二话不说,下了一道任命书,提升韩信为治粟都尉。这是一个仅次于将军的官职,类似于现代后勤部的负责官员。在刘邦看来,这已经是个不小的官了。但韩信还是不买账,我胸中的万千用兵之道难道是用来掌管粮草用的吗?

这时他已萌生炒刘邦鱿鱼、再择新老板之意了。

就在这时,萧何成了韩信人生中第二个伯乐。

夏侯婴的推荐引起了萧何的高度重视,他从多方面考察韩信后得出一个结论:此人文通经纶,武善韬略,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萧何便主动找到韩信谈话,公开表示愿再向刘邦推荐他。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出人头地,韩信自然对萧何千恩万谢了。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韩信苦苦等待,刘邦的调令并没有出现。他以为没戏了,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飘然而去。

萧何听到韩信不辞而别的消息后,惊慌失措之下,来不及通报刘邦,骑上马就去追。这就是被后人传为千古佳话的“萧何月下追韩信”。而当时的刘邦还以为萧何也辞职不干了,当时吓得七魂去了三魄,这萧何可是他刘氏集团的顶梁柱啊。

在这次辞职风波的打击下,刘邦决心采纳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的“汉中对”军事著作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流传千古。殊不知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前的楚汉时期,韩信的“汉中对”同样精彩,只是鲜有人知道罢了。刘邦重用韩信,首先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一授将印,二授将符,三授斧钺!韩信跪着一一从刘邦手中接过。随后刘邦宣布:从今以后军中大小事物,皆由大将军韩信裁决,如有不服从

  • 项羽“群英会”埋下祸根:楚汉争霸悄然而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面提到,项羽的“英雄大会”虽然圆满结束了,但不满的人有很多。刘邦不满、义帝不满、陈余不满、臧荼不满,还有齐国三王也不满。公元前206年5月,大秦王朝被推翻后,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的天下,又被齐国人田荣打破了。田荣也是最早参加革命的人物,当初,章邯大军围魏时,田荣的兄长齐王田儋派兵救魏时“出师未捷身先

  • 刘邦之死:刘邦临死前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然而,此时他已对吕后以及吕氏家族的强大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他此时担心的不仅仅是他最心爱的女人的问题了,还担心一个问题就是:他死后,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能不能保得住?吕后自从诛杀韩信、诱杀彭越后,刘邦对这个多年来的结发妻子终于有了清醒的认识。心狠手辣,这是刘邦对吕后的最终评价。

  • 刘邦触底反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余和张耳当年从生死之交的好朋友沦为横眉冷对的仇人之后,两人各自占地为王互不相干。“英雄大会”上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统管赵地。而陈余却没有得到封号,只是在后人的“提醒”下,项羽才让他来管辖包括南皮在内的三个小小县城。分封上的差距,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不平衡。正在这时,田荣“联盟”的号召犹如一道春风吹

  • 刘邦死后是谁继的位 新任皇帝的称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195年3月17日,刘邦同志安葬在长陵。葬礼过程中,哀声、哭声、叫喊声,响成一片,场面极为壮观。这里还想说一个小插曲,在刘邦下葬的一瞬间,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阴风突起,随后在乌云笼罩下,倾盆大雨瞬间就落下来了。据说,当时曾有识天相的老人说了这样一番话:“这雨不是一般的,名叫‘发后雨’。”有人

  • 论张良的“攻心术”有多强大——置之死地而后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通讯不发达,没有现代化高科技电子设备,信件成了主要的传播信息的工具。在那时,无论男女老少,与身在外地的亲人联系时都靠这种方式来维持。当年刘邦在沛县起义时,仅凭萧何一封“家书”就搞定了沛县的老百姓。后来在巨鹿战场上,项羽又是利用陈余一封“和平书”把不可一世的秦朝悍将章邯成功收编。由此可见,在古时

  • 中国历史上十大贤内助皇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皇帝天子在朝中的地位,皇后以一宫之主身份管理后宫,母仪天下。皇后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责异常复杂。古往今来,能做好皇后者,寥寥无几,能做到称职者,更是寥若晨星。那么历史上有哪些皇后能辅佐好皇帝,成为皇帝的贤内助呢,本文来盘点下中国历史上十大堪称贤内助的皇后。一、汉光武帝光

  • 审食其是谁 审食其和吕后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死后,审食其正式浮出水面。审食其和吕后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先从一段故事开始说起吧!当初刘邦在沛县参加革命时,他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而自己的老婆吕雉带着两个孩子也很不容易,于是请了同村一个青年人来他家打长工。这个青年就是审食其。审食其父母早亡,当时无依无靠,到了刘家后,勤勤恳恳,很得吕后的欢心。渐

  • 刘邦东归必经“三秦之地”,韩信“用兵如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被田荣吸引过去后,刘邦便可放手一搏了。公元前206年8月2日,他率领汉军从羊肠小道出发时,提出的进军口号是“中秋节之前打回关中和家人团圆”。这个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士气,他们跋山涉水日夜行军一点儿都不知道疲倦,半个月后还真穿过了那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无人区”,成功地进入了关中。这里不得不又说一

  • 赵王如意死因:吕后毒杀还是因病暴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盈虽然懦弱,但这并不妨碍他参加一项彪悍的运动:狩猎。狩猎成了刘盈唯一的业余爱好。那是寒冬的某天深夜,窗外的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刘盈突发奇想,这种天气去打猎既刺激又可以赏雪,不是一举两得嘛!再说,他早就听人说下雪的时候如果运气好就可以遇到梅花鹿……梅花鹿,这正是他梦寐以求想捉到的动物啊!于是他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