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为什么不愿意反清称帝?

曾国藩为什么不愿意反清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8 更新时间:2024/1/28 14:23:59

毛泽东曾经潜心研读曾国藩的文集,他不禁感叹:“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作为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给后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宝贵精神资源。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话虽然有些许夸张,却也道出了曾国藩在晚清纷乱的政局中顽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和惊人的实力。

咸丰二年,当曾国藩正在家里丁忧之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正席卷半个中国,震撼了整个清王朝。

清政府的武装力量早已没落,这时候,曾国藩这书生竟能动员乡里绅士,组织起湘军,成为能够与太平天国抗衡、并最终击败它的主力之一,而清政府也因此给予了曾国藩等地方实力派以越来越多的权力。

在顶峰时期,他集地方军权、财权、统治权于一身,其门生亦掌兵重镇,手握大权,眼见清王朝即将走向灭亡,难道他就没有过推翻清王朝的想法?

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但没有如此,更在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自己主动解散了湘军,实在令人不解。

曾国藩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难道是他一心要忠君报国?他师从晚清理学大师唐鉴,从小研读儒学经典。

更重要的是,他极其注重修身养性,而不是一个假道学,我们看《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书》就知道,他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

试想,在这样的训练之下,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早已渗入其骨髓中。所以,尽管他的部将王闿运等人屡次劝他行动,均被严辞拒绝。

还有人提出,曾国藩作为官场上的专家,他如此举动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根本不具备称帝的条件。当时,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他们是清王朝的军事支柱。

而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拥有一支以强大的骑兵为主的军队,战斗力很强,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曾国藩自然不能轻举妄动。

更何况,古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曾国藩如果真要称帝,那无疑是出师无名,那就是彻底的不忠不义、大逆不道,自然是失道者寡助,这样成功的几率必然为零。可见,曾国藩不可能没有经过审时度势就轻率地作出决定。

作为传统儒家文化培养下的典型知识分子,曾国藩必然不会做出称王称霸这种惊人之举,尤其是清王朝依然拥有比较稳固的统治基础和支持力量。因此,他只做中兴之臣,在内忧外患之中,帮助国家排忧解难。

而《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30年的从政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内容,小到人际琐事,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是曾国藩一生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家书行文形式自由,在平淡家常中蕴涵真知良言,体现出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增上战场:只要有梦想,年纪再大又何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失败后,章邯的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他把军队驻在棘原(今河北平乡)堡垒中坚守,不敢再与项羽交战了。项羽可不同意,他一心想要为叔父报仇,自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去强攻了。这时候,范增站出来了。对于年逾七旬的范增来说,少年时贫困潦倒(祖父世代为农),青年时流浪漂泊(战国七雄战火纷飞),中年时怀才

  • 章邯是谁?为什么历史评价他是杀人狂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项氏集团兴起时,秦朝的杀人狂魔章邯也没有闲着。首先得申明一下,章邯看似凶残,但并不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眼看战国六大旧集团纷纷复辟,为了大秦帝国,为了自己的前程,他那个着急万分。在打击陈胜集团时,他就是选择各个击破的战术,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因此,面对赵、燕、魏、楚、韩、齐六大旧集团的先后复辟,章

  • 嘉庆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六十一年,自封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终于让出坐了60年的皇帝宝座,以禅让的名义传给了嘉庆。然而,乾隆留给他儿子的可并非什么康乾盛世了,而是一个矛盾丛生的社会,吏治腐败,民生艰难,军队涣散。嘉庆上台后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迅速设计将和珅及其同党捉拿,并杀之而后快。嘉庆为什么非要杀和珅不可?这个问

  • 司马欣传奇故事:尽一人之力,挽救天下苍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欣便是章邯派去咸阳禀告秦二世巨鹿战况的一员手下悍将。然而司马欣此次咸阳之行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凶险万分。因为他差点儿就掉了脑袋。司马欣快马加鞭赶到京城后,就直接就去找秦二世。然而,他很快就悲哀地发现,虽然他在战场上跟着章邯出生入死好几年,也算是风流人物了,但此时连皇宫的大门也进不了。原因其实很

  • 戊戌变法之谜:康有为计划劫持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维新变法运动,又称戊戌变法。在这个时期,清政府曾攻击康有为等维新派企图围攻颐和园、捕杀慈禧太后,并将此作为他们“大逆不道”的罪状。究竟康有为有没有这个图谋,一直是个谜。从政变中脱逃的康有为对此一直矢口否认。然而,有不少资料都显示,康有为等确曾图谋围攻颐和园、捕杀慈禧太后。戊戌政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纪晓岚“铁齿铜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他学识渊博,担任过《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本人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他的形象更是被塑造成一位反应灵敏、正义机智的学者,在朝廷之上与和珅针锋相对,无所畏惧。其实,真实的纪晓岚可完全不像电视剧中的那么锋芒毕露,也没有那么十足的正义感,甚至曾经

  • 赤壁之战:诸葛亮是怎么借的东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里,赤壁之战前夕,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设计火烧曹兵,需要借助东南风的风势。可是当时正是隆冬季节,成天北风呼啸,寒风怒吼,不可能有东南风。诸葛亮便自告奋勇登上南屏山设坛祭风,终于从老天爷那里借来了三天三夜的东南风,帮助周瑜大破曹操80万水军,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这样的故事

  • 清朝曾经让大英帝国赔款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近代的历史总是与割地、赔款等屈辱的词语分不开,究其根源,与中国政治的腐朽和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你可知道,几百年前,在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大英帝国还曾向清政府赔过款呢。17世纪初,西方国家纷纷将自己的视线转向中国这个充满神秘色彩和致富机会的国度。在一本名叫《西方列强与澳门的关系》的

  • 刘邦西征:刘邦势力开始崛起的两大战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砀北之战:进军时间:秦二世三年十月(公元前207年)至次年二月(公元前206年),共四五个月。进军背景:刘邦受楚怀王之命西征。刘邦西征之路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怀王立下盟约,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相对于项羽北上面对的是秦的主力军章邯部队,刘邦已经是捡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便宜了。忧的是他手下的兵马太少,

  • 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他的妹妹年氏是四皇子胤禛的侧福晋,也是后来的年贵妃。年羹尧自幼读书,长大后又身处沙场,参与过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役,还亲自指挥平定过青海的叛乱,为雍正所器重,可以说是皇帝的心腹。为了表示对这位大臣的宠幸,雍正不断给年羹尧加官进爵,在生活上也极为关心,时常给与珍奇异物的赏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