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亡秦必楚的预言为何成为现实?

亡秦必楚的预言为何成为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74 更新时间:2024/1/17 21:56:03

秦国雄兵百万,并吞天下,尽灭六国,始皇帝这个始字就在于他这个王朝想要千秋万代,何以二世而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为何成为现实。“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人熟知的典故,陆游在《金错刀行》中写道: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蒲松龄的对联中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亡秦必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楚国是最有号召力和实力的

可能当时也有“亡秦必齐”“亡秦必韩”这样的说法,但是因为最后还是楚亡了秦,大家就很少提了。这个原因是很小的方面,而且即使当时有他国亡秦的说法,“亡秦必楚”也是呼声最高的。理由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时候打的是“大楚兴,陈胜王”的旗帜,在攻占陈地后,他们建号为“张楚”,取“张大楚国”的意思。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时刻,打出自己的旗号显然有招徕天下英雄的意图,很显然,陈胜吴广选“大楚”的旗号,这说明“楚”在当时是最有号召力的。

2、当时人们的心理问题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一种心理:我们会妒嫉跟我们相仿的人的成功,而不会妒嫉比我们高明很多的人的成功。如果有人和我说刘永好赚了200万,我会无动于衷;如果和我说袜子赚了200万,我心里就会有点不舒服。当时的战国七雄中,实力是秦国、齐国、楚国最强。秦的战斗力,齐的经济实力,楚地幅员,都是天下第一。楚国早就有统一天下的野心,比如“问鼎”一事。但是最后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秦灭国,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因此对秦的逆反比他国为强。那么齐国为什么没有这种心理呢?这可以说到另外一个心理现象:我们如果自己倒霉,会极其不舒服;如果很多人和我们的境遇一样,我们会好过得多。齐和秦的关系一直不错。在秦“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的指导下,秦曾经向齐建议共同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终战国一世,秦国对齐国没有像魏赵一样的大规模的进攻,也没有对楚一样的卑鄙的欺骗。等到最后,剩下的国家中已经都没有实力和秦抗衡了,那么齐的亡国在心里上也好过的多,毕竟亡国的不是我一个。

3、楚的亡国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国的欺骗

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最后的结果是不是对自己有利实际上并不重要,只要是在程序上公正,我们都能接受。我们大家小的时候大概都看过《霍元甲》,我们对霍元甲的死感到惋惜是因为他是中毒而死,死的不明不白。如果霍元甲是在擂台上被人打伤而死,我们应该感慨地只能是霍元甲的技不如人。楚的亡国很像霍元甲,它简直完全是被秦骗来骗去。秦国说:你和齐国绝交吧,我给你600里的商于之地。楚照办,去秦国要地,张仪恬不知耻地说,是你听错了,我说的是6里,哪里说600里了。怀王生气,要和秦国打仗。秦国求和,怀王说,我杀了张仪就出气了。张仪到了楚国,一阵花言巧语以后,楚国又把他放了回去。秦国要和怀王在武关会盟,怀王不想去,子兰建议去,结果怀王被秦囚禁,客死他乡。这些都是让楚人万分尴尬的事,他们不认为是自己的实力弱,而是自己太老实,被狡诈的秦国一骗再骗。如果再有机会,一定不会亡国。因为不服气,楚人对秦国始终是极为不满的。

4、文化的认同感上

七雄中,除了楚,都是周直接分封的诸侯国。无论在表面上还是在实际上,他们都是以维护周的中原正统文化为己任的。秦虽然被山东诸国瞧不起,但是对于中原文明一直是“虽不能得,心向往之”是努力向中原靠齐的。楚同中原文明并不是同一个文化体系,实际上对周文明并不认同。楚国是长江流域文明的代表,其他六国则同属于一个文化体系:黄河流域文明。楚率先称王,楚把南巡的周共王(?)淹死了,楚被称为蛮夷,是每次“尊王攘夷”的对象。等到秦统一后,自然是中原文明的胜利(我们姑且不问是真是假),其他五国虽然国破,但是文化没亡。但作为被排斥和歧视的文明,楚在文化方面没有认同感。也可以说,楚是亡国亡得最彻底的国家。

5、楚反感秦的政治制度

秦统一后是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其他五国基本上是沿用周的嫡长子分封制,楚的差距更远,它在地方上基本是部落酋长联盟,中央是以楚王为中心的熊、景、昭、屈几大贵族的联盟。这种体制如果和中原的政治体制相比对的话,应该相当与夏商时期,要一下过渡到郡县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6、楚的残存的实力比较强

已经说过,在地方上,楚国是部落酋长联盟。楚国土辽阔,亡国后,边缘部落只要改易旗帜,归顺秦国,实力上是不会受到触碰的,当时的秦军也没有力量对南方的“蛮夷”部落进行一一剿除。因为楚的长时期统治,楚国贵族和地方部落有很好的关系,很多楚的王公大将都能隐匿在民间,比如义帝心,还有项梁等人。

7、国民性方面

楚人重鬼,多淫祀,多隐逸,多玄想,这很像殷人;和重礼仪,认为“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拘谨的周人很不相同,更和实用的、功利的法家思想格格不入。这种心态和秦的专制体制相差太大。另外楚人也是很重武的,剽疾之风,世有定论。楚人战斗的英勇和惨烈,有屈原的《国殇》为证。为复国而战,楚人是乐意的。以上诸方面,是其他五国基本不具备的。由此,楚人成为秦末反秦的主力,秦末的农民起义也可以看作是楚国的复国运动。虽然最后不是楚国而是一个崭新的王朝汉,取代了秦,但是至少在西汉武帝以前,楚文化一直是中国主流文化,这种影响,直到东汉连绵不绝,也深深影响了后世,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多多少少,在思想上,都留下楚的印记。最让天下震撼的两句:楚虽三户,忘秦必楚!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文人为何看不起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汉历史

    刘邦是大汉朝的开国皇帝,此人自从芒砀山斩白蛇起义以来,亡秦灭楚,遂有天下。这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英雄事迹经过史记、汉书等经典文章的传播,早已家喻户晓。不过有一点,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似乎对刘邦没有好感,即使那位南宋看起来婉约的女词人也把目光投向项羽,用一种近乎女汉子的声音,慷慨地宣布:生当作

  • 云台二十八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汉历史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将的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 为何说项羽死了韩信的悲剧就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汉历史

    公元前203年9月,项羽拔营东归,向彭城方向移动。这年10月,刘邦的军队会同韩信、英布、彭越等各路诸侯的军队共30万大军在固陵会师。韩信被刘邦任命为总统帅,负责全权指挥对于项羽的合围战略。这一年的12月,汉军终于将项羽和他的10万大军围困于垓下。 一开始,项羽还想凭借10万之众作拼死一搏。但是

  • 汉朝的神奇预言:邓通周亚夫都被预言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邓通、周亚夫都是汉代有名的权臣,据说,他们曾经都被一名叫许负的女相士看过相。当时相师给他们的预言是:饿死。两人都差点笑喷了。也是,一位是文帝身边的权臣家财万贯、一位是世袭罔替的诸侯世家怎么可能被饿死?但是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几年之后,预言竟然灵验了!在大汉朝,出了一个神仙一般的女相师,名叫许负。所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憾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汉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多的憾事,如:赵高乱秦、曹操的赤壁之败、宋武帝北伐的虎头蛇尾等等,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了中国史上的十大憾事。一起来看看吧。1、赵高乱秦秦始皇暴死后,赵高威逼利诱李斯合谋篡改诏书,扶昏庸的胡亥作皇帝,赐太子扶苏死!扶苏死后,赢氏子孙不但尽数被诛,胡亥当

  • 王朝盛衰折射古代国家治理困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汉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等。然而王朝不断循环的现实表明,历史上再伟大的盛世也只能维持于一时。那些无法持续的盛世,折射出来的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困境。1、集体性腐败导致王朝政治周期性紊乱 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表明,统治者对百姓横征暴敛、竭泽而渔,带来的

  • 历史迷题:匈奴为何要囚禁苏武与张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令人不解的是,匈奴为何要囚禁张骞?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纽带,匈奴曾经扣押他很久

  • 秦朝历史上为何从贵族到百姓都喜欢黑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汉历史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 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

  • 消失于死亡沙海:揭精绝古国失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汉历史

    随着电影《九层妖塔》的上映,人们渐渐把目光移回到了这事情的发生地精绝古国。精绝古国的出镜率也许没有楼兰那么高,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考古价值。相反,精绝古国拥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再加之它神秘消失在沙海中,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1、精绝古国遗址发现斯坦因发现尼雅遗址位于尼雅河末端已被黄沙埋没的一片古

  •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汉历史

    揭秦国统一六国的先后顺序。随着芈月传的热播,很多人对于秦国的历史开始产生好奇。在那乱世的年代,为什么后来是秦国最后统一了六国呢第一:因为秦国发展时没有被其他国家所关注。在建国之初,处在西戎之地的秦国是不受人关注的。各国都在进行侵略战争,今天少了这个国家,明天那个国家的领地又大了一点。但他们始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