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文焕:苦守襄阳城多年 为何最后还是投降忽必烈?吕文焕的变节成为压垮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

吕文焕:苦守襄阳城多年 为何最后还是投降忽必烈?吕文焕的变节成为压垮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44 更新时间:2024/4/16 0:42:03

吕文焕是南宋后期将领,在宋蒙襄樊之战后期任宋朝守将,在历史上吕文焕是一个悲催的人物,他抵抗了元军6年时间,到了最后却投降元军了,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汉奸。

他曾赤胆忠心地率领孤军苦守襄樊多年,最终因兵尽粮绝投降蒙元。投降之后,他却媚颜屈膝、卖主求荣,自请为元军先锋,带领蒙古人一路攻城略地,灭亡大宋。他就是南宋末年极具争议性的将领——吕文焕。关于吕文焕镇守襄樊之前的过往,史书并没有什么记载,但《宋史》中对其坐镇襄樊、抵御蒙元入侵的记载也非常多。

从史书中,人们不难得知他并非演义小说中那般软弱无能,而是一名善战的骁勇武将,他多次率军抵御蒙古进攻,固守重镇襄阳,这等功绩足以令其青史留名,可惜成也襄阳、败也襄阳,他最终还是因襄阳城身败名裂。

宋度宗咸淳三年,吕文焕正式成为襄阳城的一把手。不过这样的升迁并算不上好消息,因为这时候蒙古大军已经围困襄阳城长达三年之久。在这期间,吕文焕一直负责防务工作,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者。这次任命,不过是形式而已。襄阳城靠着城坚池深的优势,让蒙古大军一时难以奈何,于是他们就在外围打造了铜墙铁壁的防守。

我们进不去,你们也别想出来。吕文焕嘴上不说,心里却也着急,这么下去城里的储备终究会耗完。所以他也是费尽心思请求支援,结果友军实在是不给力,张世杰范文虎、张贵等人的援兵全都打了水漂。而吕文焕几次试图偷袭杀出血路,都无功而返,毕竟,宋蒙双方的战斗力真的不在一个级别上啊。

不过,虽然形势艰难,但吕文焕对大宋也算忠心耿耿,硬生生地撑到了第五年,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苦苦支撑。这期间,忽必烈当然不会闲着,他可不想错失这样能干又靠谱的人才,屡屡派人到城下劝降,就连元军的大元帅阿里海牙,也是亲自到城下游说,这待遇可不一般了,换成谁也会心动吧?

这时候,与襄阳互为呼应的樊城被攻破,蒙古大军又是一番屠城的操作。这下,襄阳真的成了一座死城。考虑到全城百姓的安危,吕文焕开始动摇了。毕竟自己已经尽力了,再加上蒙古大军动不动就屠城,负隅顽抗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在这个决定老吕去留的关键时刻,南宋朝廷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朝廷怀疑吕文焕心有不轨,于是吵着要用高达来取代他驻守襄阳。这就太不仗义了,人家辛辛苦苦撑了几年,到你这儿突然就一文不值了。吕文焕一听,老子不干了!于是带着儿子出城投降,襄阳城破,预示着南宋朝廷的命数也不久了。

投降以后的吕文焕,自然是受到了蒙古人的厚待,封官进爵。可见忠义之士在哪里都是很受尊敬的。吕文焕当时也是相当的感动,于是就答应和元将伯颜一起伐宋。因为吕文焕在荆江一带经营多年,许多将领都曾是他的手下,因此看到自己的老上级来招呼自己的时候,一个个闻风而降了。这一下,相当于给南宋釜底抽薪,彻底把有生力量给瓦解了。德祐元年五月,走投无路的谢太皇太后宣布投降,南宋灭亡。

在南宋亡国之际,吕文焕碰到了自己以前的老哥们儿文天祥,不过二人今日的身份却早已不同。在《指南录》中,还记载过二人的一段对话,文天祥骂吕文焕说:“今合族为逆,万世之贼臣也!”吕文焕回复说:“襄守六年不救!”意思说,老子苦苦守了六年,你们咋不救援我呢,怪谁?文天祥撇下一句话走了:“力穷援绝,死以报国可也。”吕文焕一时无语,毕竟是自己投降了敌人,确实理亏呀。

吕文焕的这次“变节”决定了整个南宋的命运。吕文焕利用以长江中游为中心长年积累下来的基础与人脉,开展了广泛的协调工作。经过吕文焕的离间和瓦解,在蒙古大军进攻之前,南宋的防守便已经开始呈现出“液化”的态势。不管怎样,由于抵御蒙古进攻而在南宋国内名声很高的吕文焕得到了蒙古的优待,并乐于为蒙古效力,这一点无疑成为最好的保证书。

原本南宋这个国家,一直披着君主独裁制的“皮”伪装自己。但事实上,自从在金朝的压力下勉强于长江以南保住国土之后,南宋便带有浓重的军阀集合体的色彩。沿着南宋北部的国境线,从长江上游依次为四川制置司、京湖制置司、两淮制置司三个巨大的军团,他们成为南宋军阀们的主要根据地。

“鄂州之役”之后,贾似道首先立足于这些军阀、武人的实力均衡,进而在暗地里导演了武人内部的斗争,最后,从弱势的力量开始予以强行肃清。他曾长期拥有宰相的独裁专权,因此从对南宋的旧疾——军阀权力施以压制、统率这一点来看,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成功的,但也仅仅是在某种程度上而已。毕竟军阀们还是成功抵抗了来自北方的压力,并在南宋的统治下控制着各自的领地。南宋政府不过是搭建在军阀们的实力之上而已,且不论表面如何,南宋政府如若失去了现实中的立国之根本——军阀们的支持,便只会变成一只纸老虎了。

吕文焕与贾似道的关系就存在于这微妙的状态之中。在兄长去世后成为吕氏军团总帅的吕文焕选择效忠于忽必烈,而不是贾似道。将抛弃自己的人抛弃掉,认可表示认可自己的人,这一选择最终决定了时代的走向。吕文焕的行动有极大的影响力。贾似道却嫉妒其赫赫战功、害怕自己“救国英雄”的美名落到吕文焕身上,最终误国误民,其所作所为无疑是愚蠢的。

随后,伐宋大军势如破竹,一举前进。蒙古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战线从淮东到四川,覆盖了整条南北国境线。忽必烈任命左丞相伯颜为全军总司令官,同时向中亚战线上的北平王那木罕处派出了右丞相安童,采取了对称的措施。

至元十一年,赶赴南宋前线的蒙古大军一举发动了进攻。如果说襄樊之战是“点”的攻防的话,那么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之后,就变为了“面”的攻防。至元十一年一月,蒙古在鄂州不战而胜,全体南宋守卫士兵向蒙古打开了城门。年轻的总司令官伯颜给予降军很高的礼遇,并让其各自留任原职,同时严厉告诫自己军队的将士,不许掠夺一分一毫,不许伤害一兵一民,就这样,鄂州及其周边被伯颜悄无声息地吸收过来。自此,蒙古首次获得了长江以南的落脚点,并且是极其重要的落脚点。

至元十二年三月,南宋宰相贾似道不得不为了摆出迎击之势,率军来到芜湖,此时南宋尚有二千五百余艘战舰,但此时的军队已然失去了统一性和战斗欲望。伯颜先派蒙古骑兵来到长江两岸,接着在战舰上让巨炮一齐攻击。南宋军乱了阵脚,夏贵第一个逃跑。错愕的贾似道鸣金收兵,试图阻止逃跑的士兵,但无济于事,全军瞬间崩溃了。南宋的命运也自此终结。

伯颜大军自鄂州出发以来,没有进行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便最终到达了临安。至元十三年正月,在这位来自“伊朗之地”的年轻将军面前,临安也和平开城了,南宋王室与政府的投降异常平静,有的临安百姓甚至不知道这件事情。那时南宋成立已有一百五十年,若是再回溯到北宋建国之时,就意味着一个存续了三百一十六年的王朝和国家灭亡了。中国本土也回到了久违的政治统一状态。

在南宋宫廷与中央政府无条件投降后,反投降派势力带着两名年幼王子,随船队逃亡东南沿海地区,最后,于三年后的至元十六年,在广州湾内被全部消灭。有人把此时作为南宋灭亡的时间节点,但这只不过是惋惜“中华王朝”灭绝的后人们的幻想罢了。

几乎在临安开城的同时,整个江南以令人惊异的速度成为蒙古领土并安定了下来。南宋的国家系统,随着临安开城而被蒙古接替过来。此后,蒙古开始渐渐转型为一个拥有陆地和海洋的巨大帝国。

后来,吕文焕在元朝混得还不错,忽必烈对他一直相当的客气,还派他参加了不少对外作战。甚至有人曾诬告他意图谋反的时候,忽必烈想都没想就判了那个人诬陷,由此可见吕文焕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还是不错的。时至今日,是非功过都已是过去了,他的好他的坏,都任由后人评说。

历史上的吕文焕,绝非演义中那般软弱无能,而是实实在在的骁将,也算得上南宋朝廷中顶梁柱式的人物。吕文焕的一生都在与襄阳纠缠,成也襄阳、败也襄阳。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宋朝历史 王安石变法加重了平民的负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元朝

    1、宋朝的国号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称为东京。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政权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在北方,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靖康年间(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宋

  • 宋朝到底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那么,宋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公元960年2月2日,作为后周大将的赵匡胤,被一则到处传言的消息,搞得有点惶恐不安。此前一天的大年

  • 宋朝政治 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政治制度、宋朝官制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

  • 宋朝军事 火器开始登上战争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元朝

    1、组织宋太祖建国初年,为加强皇权和军事阶层的稳定,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

  • 宋朝经济 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1、赋役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续唐末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

  • 宋朝疆域 汲取教训 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元朝

    1、领土范围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旧,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统一。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

  • 宋朝科技 出现了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元朝

    宋代,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推动下,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也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国四大发明,在宋代得到改进并应用。提到两宋科学技术时,人们还常常提到沈括及他的《梦溪笔谈》。如李约瑟博士把沈括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

  • 宋朝文化 词是宋朝文学的标志性体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文学十足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修。欧阳修的散文主旨明确、内容充实、平易自然,为宋朝散文的风格奠定基调。三苏之中,苏洵的文章以议论见长,文风雄奇劲简。苏轼的文章洒脱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带些忧郁,前后《赤壁赋》等文章确定他在文坛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 宋朝的经济到底富裕到了什么程度?细数宋朝经济的十个世界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宋朝经济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宋朝的经济为何有这么发达?每当我们谈论起宋朝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宋朝是一个很弱势的国家,宋朝既没有非常强悍的军事,

  • 宋朝科举制度简介 宋朝是怎样对待连续未考中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元朝

    在科举考试设计上,宋朝更注重录取的公平性,据《文献通考·选举考三》记载,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曾就科举中的不公表态:“贡举谤议,前代不免。朕今召所谓势家子弟者,别坐就试。”宋代对“官二代”特有的“别试”,由此而来。在公平方面,宋朝的录取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录取名额向平民、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