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渭水之盟: 盛世大唐崛起前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 最后在李世民的退步下 一场箭在弦上的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渭水之盟: 盛世大唐崛起前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 最后在李世民的退步下 一场箭在弦上的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02 更新时间:2024/2/5 20:09:34

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如今,人们一提起唐朝,便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然而大唐也不是从开始就是如此强大,在唐朝建立初期,实力较弱,突厥实力强大,所以也曾与之交好。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一年,就发生了渭水之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让唐太宗李世民深以为耻的渭水之盟吧。

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割据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突厥实力趁机强大起来,《新唐书》中记载道:“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崛起虎视,悉臣遵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在群雄并立的北方,为了争夺天下,各个割据势力不得不与之建立盟约关系。当然李渊也不例外,“高祖起太原,遣府司马刘文静往聘,与连和,始毕使特勒康稍利献马二千、兵五百来会”。但是随着国内割据势力的逐渐平定,唐朝政权逐渐稳定后,对待东突厥的政策也逐渐开始改变。唐在对待东突厥的礼仪规格有所降低,这正是唐朝对待东突厥政策改变的表现。同时唐朝消灭众多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削弱了突厥的势力。

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然后进宫禀其罪,威逼高祖李渊退位,八月九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突厥颉利可汗发兵寇边,南下进攻泾州,而后一路挺进到武功,一直到距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北岸,而长安城中只有寥寥数万兵力,形势危急,京师戒严。

李世民令尉迟敬德前往前线,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但是尉迟敬德并不能阻止突厥大军前进的步伐,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大军陈兵渭水北岸!迫不得已之下,唐太宗李世民使用疑兵之计,亲自带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大臣前往渭水,隔渭水与颉利可汗谈话,责备颉利可汗背负盟约。

“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而且唐太宗李世民又对颉利可汗许以大量金帛财物,“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双方即在渭水之上的便桥上杀白马以盟誓。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人生一大耻辱的“渭水之盟”,也称为“便桥之盟”。

在渭水之盟以后的数年之间,唐太宗就打造了大唐的无敌雄狮,将东突厥生生撕碎,活捉颉利可汗,李世民用大唐的强盛根基来为自己洗刷了耻辱,从此之后,大唐仿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东灭高丽,西平西域,北出大漠。

但在渭水之盟的当时,大唐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唐朝送给突厥大量金帛财物,双方在二十八日约和,而在三十日正式订立盟约,期间两天的时间双方应是在讨论合约的具体内容,唐朝也是在筹措财物;除了金帛财物之外,在此以后,“贞观初……时颉利可汗自势强盛,每有所求,辄遣书称敕,缘边诸州,递相承禀。”其中“敕”为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形式,所以在唐建立以后所要争取的与突厥的平等地位失败了,可以猜测在盟约中存在唐朝恢复称臣于突厥的内容。这其实就是突厥对大唐的不平等条约,所以说这次盟约对于唐太宗来说,是一生之耻。

纵观太宗一生从不是面对敌人委曲求全的人,何曾在自身实力可与敌人相当时退缩。武德三年虎牢关一役,太宗率领三千五百人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由此可见太宗之勇武。而在渭河时,太宗选择委曲求全,实际上是大唐当时实力上的弱小的原因,客观实力不如人,加之李世民刚刚即位,其登上皇位的进程中杀兄逼父实在恶劣,皇位不稳,尚未整合朝中力量,所以要以维稳为主。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在李世民立约罢战之前,尉迟敬德已经有小胜一场,但是李世民依然选择以较为屈辱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结合李世民的个人性格可知唐朝在当时与突厥的实力对比是处于下风的,而且实力差距较大。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借太宗之口说的实在是精辟:“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这充分说明了李世民的雄韬大略,而且在渭水之盟后的数年之内,太宗就灭了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一雪前耻。值得一提的是,在颉利可汗被俘,送至长安后,在太上皇的生日宴会上,命颉利可汗跳胡旋舞,这也算是唐太宗报复性的恶趣味吧。

渭水之盟是唐政府对突厥关系史上的一次胜利。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从而稳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从此唐朝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与突厥强弱变化的转折。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并且挑拨颉利、突利二可汗和突厥与铁勒诸部的关系。公元627年,东突厥内部出现分裂。唐朝在公元630年,灭掉了东突厥汗国。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她对于藏民族发展、李唐王朝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为人们所铭记和称颂,她的功绩是是李唐王朝外交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后世所敬仰。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命族弟李道宗,也就是文成公主的父亲为送亲使持节护卫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关于文成公主进藏后的故事

  •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原本地位卑微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太宗时期不是特别得宠,就转向了储君李治,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把出家为尼的她又接进宫去,拜为昭仪。此后因为高宗体弱,武则天就借机一步步地干涉朝政、收买人心,最终以周代唐,当上了皇帝。武则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就连她的这

  • 李茂贞:唐末割据西北的最大的藩镇势力 控制西北45个州 加封岐王 唐朝灭亡后却依然奉其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唐历史

    李茂贞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军阀,他从普通军卒到雄居一方的统帅,也可谓之传奇。他和其他的藩镇一样,在势力坐大后都不把中央的命令放在眼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他虽然跋扈,但是却一直算是一个唐朝的忠臣。可以说虽然李茂贞是一个唐朝的割据势力,但是也是唐朝的忠臣。他是河北人,却发迹于西北,凤鸣于岐山。他为风雨飘摇

  • 狄仁杰:让唐朝续命二百多年 狄仁杰除了会断案还有哪些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唐历史

    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狄仁杰一生为官,两次做宰相,终身清廉,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惩治腐败,铲除贪官,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唐大业。他为治理国家和许多地方立下过汗马功劳,却命运多舛,屡屡遭受别有用心的朝廷官员或同僚的陷害与打击,几起几落,甚至于数次危及到人身安全;但他为了大局利益,敢于在朝廷上犯颜直

  • 房玄龄:谋划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 大唐贞观之治主要的缔造者 为大唐王朝的兴盛和发展鞠躬尽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唐历史

    房玄龄是唐朝初年名相,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被视为古代宰相的典范,中国古代十大贤相之一。他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帮李世民料理朝政,能让贞观精英们各尽其才,各得其所。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无私忘我的人,一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大唐王朝的人。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他自小聪明,博览经史,善著文章,书法超群,

  • 隋朝的政治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历史

    1、中央制度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

  • 隋朝的军事制度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唐历史

    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时的十二大将军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隋初沿北周之制,隋文帝设置中央管理机关为十二卫,此即十六卫的前身。十二卫分为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和左右御卫。十二卫负责

  • 大隋开国 隋朝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历史

    1、国号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2、大隋开国 北周虽然灭北齐后国力兴盛,但是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13]。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 大象

  • 隋朝的建设发展:开设运河、建造新城、迁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历史

    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京师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并且兴建长城保护归附外族。这些都提升了位于关中的隋廷对北方地区、关东地区与江南地区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经济、文化与人民能顺利交流,还诞生出经济重镇江都(今扬州)。1、开建运河 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位于关

  • 隋朝的艺术发展及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历史

    1、绘画 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展成独立的画科。展子虔与董伯仁齐名,与东晋顾恺之、南朝齐陆探微及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前唐四大画家。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与隋朝,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画过佛教画《法华经变》,风俗画《长安车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