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王朝:西夏是如何建国、灭亡的 西夏文化核心是什么?

西夏王朝:西夏是如何建国、灭亡的 西夏文化核心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60 更新时间:2024/1/25 16:17:58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其创建者为夏景宗李元昊

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居地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曲一带。从唐末经五代到北宋,党项拓跋氏均以中原王朝节度使的身份统辖以夏州(今陕西横山)为中心的五州之地。经过李继迁(元昊之祖父)、李德明(元昊之父)两代人的艰苦努力,实施依辽和宋、用兵吐蕃与回鹘的战略,向西发展,占领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甘州(今甘肃张掖北)、瓜州(今甘肃安西东)等州,控制了河西走廊,为李元昊的称帝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李德明死,李元昊继位,不再接受封号,废除唐、宋所赐李、赵姓氏,改姓嵬名氏,自号“兀卒”(青天子)。随后,李元昊实行变发式、定服饰、造字、简礼仪、立官制等一系列改革,并升兴州为兴庆府,扩建宫城,准备建国称帝。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他开始不断向宋发动攻势,在府州(今山西府谷)、环州(今甘肃环县)、庆州(今甘肃庆阳)等地击败宋军。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元昊正式称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疆域,东临黄河,西界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南接萧关(今甘肃环县北),北抵大漠。

盛时辖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共历十帝,前后一百九十年。与辽、北宋及金、南宋先后鼎立。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响很大,官制的设置基本上模仿北宋。中央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学、汉学等。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国防要地有时也设郡、府。

西夏的军事制度是在党项的部落兵制的基础上吸取宋制而发展起来的。枢密院是西夏最高的军事统御机构,下设诸司。军队由中央侍卫军、擒生军和地方军三部分组成。中央侍卫军包括“质子军”、皇帝卫队和京师卫戍部队。

“质子军”人数约5000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组成的一支卫戍部队,负责保卫皇帝安全,号称“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另有皇帝亲信卫队3000人,是从境内各军中精选出来的强勇之士组成,皆为重甲骑兵,分为十队,每队300人,随皇帝出入作战。

京城地区还屯驻一支训练有素的卫戍部队,共2.5万人,装备优良,是中央侍卫军的主力。擒生军人数约10万,是西夏的精锐部队。主要任务是承担攻坚和机动作战。因在战斗中生擒敌军为奴隶,故此得名。西夏的地方军由各监军司所辖,共有50万人,军兵种主要是骑兵和步兵两种。西夏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制,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参加战斗。

党项族原来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狩猎,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西夏建国时,农业生产已成为西夏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西夏建国后,景宗李元昊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并亲自主持修筑了从今青铜峡至平罗的灌渠,世称“昊王渠”或“李王渠”。

以后,兴庆府、灵州一带,一直是西夏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西夏统治者也较重视畜牧业生产。国家专门设立群牧司负责畜牧业的管理。西夏的畜牧地区主要分布在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地带,牧养的牲畜以羊、马、驼、牛为主,还有驴、骡、猪等。

由于农、牧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西夏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西夏的冶炼、采盐制盐、砖瓦、陶瓷、纺织、造纸、印刷、酿造、金银木器制作等手工业生产也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在西夏统治者的倡导下,党项族是同时期接受汉文化较多的一个民族。可以说,西夏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西夏于末帝宝义二年(1227)被蒙古所灭。

标签: 辽国金朝西夏

更多文章

  • 黑水城之谜:黑水城怎么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在我国的北部边陲,历史上闻名的居延海南侧,有一座城墙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从城内市井建筑的颓垣断壁可看出昔日街巷的布局,从城外残存的田畦沟渠可想到当年农业的兴盛。这就是有名的黑水城,蒙古语称作哈拉浩特(意为黑城)。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

  • 西夏10位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其创建者为夏景宗李元昊。公元7世纪中叶,党项向西北迁徙,各部分散居于广大的西北地区。从唐末、五代到北宋初,受到中原王朝所封的党项拓跋氏夏州藩镇割据势力不断增强。到北宋建立后,逐步脱离宋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西夏。1、景宗李

  • 捺钵:辽朝一个独特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辽朝由于常年的游猎生活方式,这个朝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制度,捺钵,这个政治制度,为辽国疆域面积和民族文化习俗,其实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都不应该被后人所忘记。1、“捺钵”起源 “捺钵”是契丹语音译而来,也翻译成“纳拨、纳宝”等词。这个词语首见于《辽史》,它在契丹语中的意思为“行宫”或“行在”,其实就是特

  • 契丹人为什么喜欢髡发左衽发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宋元时代,除了中原政权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政权,女真族建立的金朝还有契丹人建立的辽都是宋朝很头痛的对象。契丹人野蛮而且未开化,这从他们奇怪的发型中就可以看出来。1、契丹人的奇怪发型 契丹人到底什么样,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图片可以互相佐证:《契丹国志·兵马制度》中这样记载:“又有渤海

  • 金朝为什么把国号取名为五行中的“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2]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

  • 金朝迁都燕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

  • 金朝与辽宋的战争:灭掉辽宋入主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1、金辽战争 金太祖建国后以辽五京为目标兵分两路展开金灭辽之战。1116年五月东路军占领东京辽阳府,1120年西路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朝失去一半的土地。战事期间北宋陆续派使者马政、赵良嗣与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朝。1122年东路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时西路军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

  • 金朝的开端:兴起灭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金朝是由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所建立,以渔猎为生。唐朝时称为靺鞨,五代时有完颜部等部落,臣属于渤海国。辽朝攻灭渤海国后,收编南方的女真族,称为熟女真,北方则是生女真。辽朝晚期朝政混乱,天祚帝昏庸无能,辽廷不停的索求贡品,并且鱼肉女真百姓。1112年天祚帝赴长春州与女真各族的酋长聚会时对完颜旻等酋长肆行侮辱

  • 金朝的文化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1、文化 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中期以降,女真贵族改汉姓、著汉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朝廷屡禁不止。金世宗积极倡导学习女真字、女真语,但仍无法挽回女真汉化的趋势。医学与数学都有长足的发展,金元四大家的学说为中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天元术的精进与《重修大明历》的修编为后来元朝数学带来重要的影响。

  • 金朝的经济状况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1、经济 金朝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金朝建立之初,女真族尚处于渔猎农耕的混和制度,而它所控制的汉地,农业经济早已高度发展。 从金熙宗到金章宗的半个多世纪里,北方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比辽时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冶铁业有明显进步。在金世宗与金章宗期间,原来使用奴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