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辽传奇皇后--萧皇后

大辽传奇皇后--萧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4/3/14 8:20:04

萧燕燕

民间广为流传的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她的原型,就是契丹历史上举足轻重、风光无限的承天皇太后萧燕燕。公元953年,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妻子应天太后述律平,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旅程,寂然去世了。但紧接着,她的娘家又传来一个女婴响亮的啼哭声。这位女婴就是日后契丹政坛上叱咤风云的承天太后萧燕燕。

萧燕燕的父亲萧思温是“断腕太后”述律平的族侄,他长期担任南京留守,却从来没有依靠自己的本事打过一场胜仗。唯一的一次“大胜”,也不过是后周世宗柴荣在战事中途病重,让他拣到了个现成的大便宜。不久,他因功被召回京城,做了侍中。萧燕燕的母亲是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萧思温娶了这位燕国公主后,一连生了3个女儿。长女名叫萧胡辇,二女名字不详,三女就是萧燕燕。据说,“燕燕”之名,就是来源于她母亲有燕国公主的封号,而其父也曾在燕地做官的缘故。燕国公主没有为萧思温生下传宗接代的儿子,但萧思温并不像别的契丹贵族那样,纳妾生子,只是过继了自己的族侄为子。夫妻俩鹣鲽情深,萧思温经常亲手给妻子梳头画眉,羡煞旁人。这样的家庭,对于萧燕燕的成长自然是极有好处。

3个女儿被萧思温视若掌上明珠,从小就让她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美丽聪慧的萧燕燕,更是深得父亲喜爱。《辽史》上夸她“早慧”,并记载了一件很有趣的小事:萧燕燕小的时候,有一天,漫天风沙过后,萧思温故意叫3个女儿去打扫庭院。两个姐姐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仅仅做个样子。唯有萧燕燕非常认真,把庭院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萧思温见状,暗暗点头:“此女必能为萧家立下功业!”

耶律璟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儿子,这个表面英武的家伙对治国、对开疆拓土,甚至对女人,一概都不感兴趣。唯一能吸引他的只有酒精。

穆宗在位19年,《辽史·穆宗本纪》对他的记载却统共不到20页。其中,除去记载进贡的、反叛的、天灾人祸的,剩下就记录了这位穆宗皇帝醉心于喝酒、杀人的事迹。因为嗜酒,穆宗大多数时候都处于非清醒的状态,经常喝的烂醉如泥。要是喝醉了乖乖睡觉也好,偏他酒德不高,常常醉话连篇,看见谁说杀谁!

公元969年2月,穆宗皇帝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游猎罢回到行帐后又喝多了。顺嘴说了句要杀掉某某侍者,然后就昏睡过去了。早就被吓破了胆的侍者们,看着酩酊大醉的皇帝,决定彻底地给自己一个解脱。于是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厨子辛古等6人合力将睡梦中的穆宗皇帝送上了黄泉路。从目前的史料来看,完全没有关于这位皇帝宠幸过哪个女人的记载。到38岁被害为止,穆宗连子嗣都没有留下来。萧思温向来与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贤来往甚密,他决定做个大大的投机,一面封锁消息,一面连夜报讯给耶律贤。

耶律贤闻讯,立即率亲信高勋等人,带着千余名铁甲骑兵奔赴黑山。抵达时,正是穆宗遇刺的次日黎明。他立刻在穆宗的灵柩前举行了继位之礼,接手了耶律璟留下的烂摊子,当上了辽国的皇帝。是为辽景宗,年号“保宁”。为了表示感激,耶律贤一回上京,就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魏王,并且下诏征选早慧聪明、美丽动人的萧燕燕为妃。带兵打战没什么本领的萧思温,看人却很有准头。16岁的萧燕燕嫁给耶律贤后,很快就从贵妃晋升为皇后。

耶律贤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契丹帝国的政治开始显现出一派清明气象,国力也随之上升。立志要做治世贤君的辽景宗,整日捧着《贞观政要》研读,倒是颇有乃祖之风。可惜天不遂人愿,没给他一个好身体。做了皇帝后,又患上了风疾,身体非常虚弱,严重的时候,连马都骑不住,更别提处理军国大政了。

就这样,萧燕燕适时地走到了前台,每逢耶律贤犯病时,萧燕燕都代他上朝处理国事。一开始,萧燕燕还仰仗父亲在朝中的支援,但时间一长,她对政务越来越熟悉,内外周旋之中,竟然可以游刃有余了。耶律贤发现了妻子的才干,干脆放心地将朝政交给她,自己以养病为由开始了休闲娱乐。

萧燕燕大权在握后,父亲萧思温也迅速成为朝中的重要人物。然而树大招风,这种显赫引来不少人的妒恨。公元970年5月,萧思温随景宗出外行猎时,遭到了政敌的刺杀,猝不及防,一命归西。父亲的死,使年仅17岁的萧燕燕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如此残酷的权力斗争也使她的政治阅历迅速地成熟起来。两年之后,19岁的萧燕燕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景宗后继有人,对萧燕燕更是宠爱无比。

在萧燕燕的努力下,几年后,辽国经济形势好转,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朝野上下,对年轻的皇后刮目相看。为了对妻子几年来的辛劳表示回报,景宗将一个皇帝所能给予的最高嘉许和信任都给了她。公元976年2月,辽景宗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著为定式。”这就是说,景宗将妻子的地位升到了与自己等同的位置,把契丹王朝的军政大权,彻底交到了萧燕燕手上。

公元979年,统一了南方的宋太宗赵光义发动了征伐北汉的太原之战。萧燕燕清楚,宋太宗征伐北汉,最终目的是夺取燕云十六州。萧燕燕不希望失去北汉这个辽宋之间的缓冲地带,于是,派人到北宋交涉,希望北宋不要征伐北汉。但是,赵光义自恃兵强马壮,对萧燕燕的警告置若罔闻,在消灭北汉之后,宋太宗不顾胜利后不得奖赏、心有怨恨的将士们的反对,强令疲惫不堪之师,徒步600余公里,越过连绵险恶的太行山脉,去进攻辽国。

战争开始时,宋军兵不血刃,连克军事要地,并对辽朝的“南京”幽州城(今北京)形成了合围之势。一时之间,赵光义不禁有些飘飘然了。却全然不知自己长途奔袭,孤军深入,已正中了萧燕燕“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计谋。在接下来的高粱河会战中,宋军三面受敌。原本疲惫、厌战的将士在酣战之时突然叛变,顷刻间,宋军全线溃败,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也身中流矢,腿部受伤,乘驴车狼狈狂逃。辽军追至涿州,缴获宋军兵器、粮秣无数。宋太宗腿上的两处入骨箭伤,竟成了他日后病死的主因。

次年10月29日,萧燕燕与丈夫亲率大军进围瓦桥关(河北雄县)。赵光义命宋军严密设防,阻截辽军南下,并亲率大军驰援瓦桥关。但辽军进展迅速,宋朝援军尚未赶到,辽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已率前锋军将瓦桥关包围。萧燕燕抓住战机,命令耶律休哥出击。辽军兵锋锐猛,奋力冲杀,宋军不敌,退至莫州(河北任丘北州镇),被辽军追及,展开决战。宋军损失很大,几员战将被俘。心有余悸的赵光义,怕重演高粱河之战的悲剧,不敢再进,只好草草收兵。

公元982年9月,在瓦桥关决战之后两年,35岁的辽景宗到达云州(山西大同)境内,游猎于祥古山时得了重病,最后在赶往云州的途中死在了焦山行宫。当时,萧燕燕刚刚30岁,太子耶律隆绪12岁。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虎视眈眈地盯着皇位,局势马上变得险恶起来。萧燕燕手握一纸“长子隆绪继位”的遗诏,牵着12岁的儿子,召来景宗临终前委托后事的大臣韩德让和耶律斜轸,问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壮(指契丹皇族势力),边防未靖(宋军威胁),你们来说,我该怎么办?”

韩德让、耶律斜轸两位股肱之臣忙跪地表忠心,“只要您信任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韩德让建议萧燕燕下诏让各诸侯王回到自己的领地,相互之间不得互通消息和见面。在解除了宫廷政变的危险之后,萧燕燕宣布景宗遗诏,立太子耶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萧燕燕则被尊为“承天皇太后”。

韩德让是汉族人,在景宗大量提拔运用汉官时崭露头角。为景宗朝的政权巩固,百姓安居乐业出了很多好主意。因此他屡屡升官。此次,韩德让又因拥立有功,官升一级。萧燕燕命其统掌御府禁卫军,总理宿卫事,参决大政。于是,韩德让一面主持朝廷政务,安抚臣民,一方面兼起保卫皇太后和小皇帝的责任。他对上京临潢府实行戒严,使得以萧燕燕为首的领导核心,很快稳住了局势,渡过了危机。由此,萧燕燕对韩德让也愈加宠信,并迁升他和耶律斜轸分掌南、北枢密院。

经过多年与北宋的交战,萧燕燕早已彻底摸清了北宋政府的实力和君臣怯战的心理。但即便如此,辽宋之间的战争对燕云十六州的领土争端,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萧燕燕敏锐地意识到:与其这样无休止地相互征伐下去,不如互不侵犯,和平共处。但双方进行了这么多年的战争,怎么个“和”法,还需要讲求策略。萧燕燕深谙“进攻是最佳的防守”,所以,采取了以战止战,以攻求和的策略。公元1004年,萧燕燕发动了一场长驱直入北宋腹地两千多公里的南征澶州战役。

萧燕燕发动此役,本意就是以战求和,宋朝的表现正合其意。于是,双方和谈就此开始。契丹提出的议和条件是要宋朝“归还”后周世宗北伐夺得的“关南之地”。宋朝的条件则软弱的多。只要契丹能尽快退兵,宋朝愿以金帛代地。

经过讨价还价,引人注目的“澶渊之盟”就此签订。燕云十六州维持现状,宋朝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以为“军饷”,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真宗皇帝称萧太后为叔母。“澶渊之盟”是辽国一次军事上的胜利,也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此后118年间,辽宋之间再未发生过大的战事。契丹百年和平基业自此奠定。

表面看起来,萧燕燕的日子过得很舒心。丈夫在世时,身体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两人十分恩爱,甚至可以说是到了专宠的地步。萧燕燕16岁入宫为后,到丈夫英年早逝,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了将近14个年头。14年中,萧燕燕为丈夫生下了4子3女共计7个孩子。这是历代君王难以想象的鸾凤和鸣,也是帝后之间“多子多福”的性爱见证。在中国历史上,几乎见不到一个后妃给皇帝生这么多孩子!丈夫去世后,儿子耶律隆绪即位,小小年纪却也十分懂事。朝中有一批贤能之士辅佐,对其他政权的战争也取得了开国以来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胜利。她执掌朝政期间,帝国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不过,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萧燕燕的这本经,难念的程度更是非同寻常。

萧燕燕大姐嫁给了齐王耶律罨撒葛,二姐嫁给了宋王耶律喜隐。萧燕燕的两个姐姐嫁给两位皇叔,并非因为郎才女貌,实在是一场政治联姻。因为这两个皇叔有一个共同的嗜好爱谋反。早在穆宗时期,这两位亲王就因为谋反而被穆宗查处。

景宗即位后,罨撒葛、喜隐等人被释放,而且得到进封。为了进一步笼络、监督两位皇叔,景宗将萧燕燕的两位姐姐嫁给了他们。但是,事与愿违,对“皇命婚姻”不满的两位姐姐,却搞起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把戏,成了两位皇叔夫唱妇随的同路人。于是,原本就心怀不轨的两位皇叔,更是有恃无恐,一次又一次发动叛乱。叛乱虽然都被挫败,但碍于景宗的仁慈,碍于姐妹之间的情分,萧燕燕不得不一次次赦免他们。公元972年,齐王罨撒葛病逝,萧燕燕与大姐的关系得到缓和,并且逐渐重归于好。公元994年8月,契丹西北边境不安,为加强对西北各部的控制,萧燕燕命令能征善战的大姐,统兵3万,镇守西部边疆。

在卫戍西北边疆的寂寞岁月里,齐王妃对一名相貌俊美的奴隶挞览阿钵一见钟情,二人在漠北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主仆恋”。萧燕燕知道后非常生气,对这位蕃奴严加刑罚,并将他发配到了远方。后来,萧燕燕虽然应允了大姐的请求,准予她二人结婚,但这一次惩罚“主仆恋”带来的羞辱,却使大姐对萧燕燕妒恨交加,挞览阿钵更对那一场痛打牢记在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齐王妃决定为前夫报仇,为后夫出气。她计划带着自己的党羽,从原本由自己把守的西北边境出逃,与骨历扎国联合举兵谋反。然而消息很快就走漏出去。萧燕燕闻讯,立即先发制人,将他们一举擒拿,先后囚禁在幽州和怀州两地,并于1007年6月将二人赐死,其余主要党羽全部活埋。

二姐与萧燕燕的关系,似乎从来就没有过转机,起因也是在丈夫身上。在嫁给喜隐之后,她不但不笼络和监督喜隐,还积极参与喜隐的一系列谋反活动。谁知老天不佑,喜隐虽有锲而不舍的毅力,却屡叛屡败,终至罪不可赦,被判死刑。二姐深知景宗朝的内外政务,都决于萧燕燕一人之手,因此对自己的妹妹产生了刻骨的痛恨。后来她试图以宴饮为名毒死妹妹,却被婢女告发。萧燕燕不得不对二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毒酒鸠杀。

公元996年,三女延寿奴因为生育而患病,心疼女儿的萧燕燕将自己宫中的女官贤释派去侍候。谁知萧恒德竟然见色起意,不等妻子病好便迫不及待地与贤释勾搭成奸,当着公主的面两人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公主被气得病势越发沉重,终于不治身亡。作为母亲,萧燕燕在得知女儿身亡的底细之后,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将驸马萧恒德赐死,为公主殉葬。

公元1009年11月“澶渊之盟”后5年,享受着儿女孝顺的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为儿子举行了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了耶律隆绪,决定从此结束她在景宗、圣宗年间的“摄政”生涯,去南京(今北京)安享晚年。不幸的是,一个月后,她竟因病意外地死在了南行途中,终年57岁。萧燕燕的死令圣宗悲哀异常,寝食俱废,一直哭到呕血。圣宗为母亲上谥号为“圣神宣献皇后”,隆重安葬于乾陵。有人称萧燕燕是一个可以和武则天相媲美的女子。

标签: 辽国金朝西夏

更多文章

  • 神秘消失的古国—大理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大理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段思平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理,1094年国中权臣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段正淳改国号为后理。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主段氏降,被任命为世袭总管。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

  • 神秘消失的古国---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西夏是指党项(xiāng)族在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王朝。西夏王朝的缔造者党项羌原居于黄河河曲一带,是诸羌族中的一支,北朝末年逐渐强盛。西夏后期,锐不可当的蒙古铁骑曾先后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亲征,却在西夏国门前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也因中了党项人的毒箭而毙命。

  • 契丹民族为什么会“集体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作为少数民族中较强大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可是自明代以来,契丹人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这又是为什么呢?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是一个生长在是

  • 金世宗“大定之治”的一些措施及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对内对外实施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使得金国出现了繁荣局面,这一时期被称为大定之治。大定之治措施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金世宗摒弃个人恩怨,任用有能力的政敌为官。张浩是海陵王的旧臣,金世宗与海陵王是政敌,但金世宗却任命张浩为宰相。纥石烈志宁与金世宗为敌,金世宗以国家利益为主,册封他为王。

  • 古代的契丹族去哪里了,如今为何消失不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的不同民族,他们很多都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逐渐同化、分裂或者发展成为了其他民族,契丹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作为少数民族中较强大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可是自明代以来,契丹人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

  • 金代名医张元素 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张元素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不少张元素行医故事。第一个行医救人的故事是说张元素有一次急诊,在路上的时候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他出于医者态度,主动上前询问,一问果然如此。这个男子患有严重的胃病,是常年旧疾了。一直以来也找了不少医生去看病,吃了不少方子,本来家境还算殷实,但是

  • 契丹大帝耶律阿保机经过多年的征战 建立起幅员广阔的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耶律阿保机是辽朝开国君主,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日後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辽、西夏、金、蒙元是与宋朝并存过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中

  • 蒙金中都之战的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蒙金中都之战,蒙古军第一次攻金代中都的战争。中都之战是指发生于1214年7月(金贞祐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九年五月)至1215年6月(金贞祐三年五月),在蒙金战争中,蒙古军攻占金中都(今北京)的作战。1214年7月,蒙古发兵进围金中都(今北京)。次年3月,金军一面分兵增援中都,一面派御史中丞李英由大名运

  • 辽国萧太后:大辽第一太后 将辽国推向了鼎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辽朝历史上掌握最大权力的太后不是述律太后,而是萧燕燕(953~1009),萧燕燕时代,达到官位顶峰的大臣是汉臣韩德让(941~1011),后世常传说他们两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或许子虚乌有,但君臣相得,共同缔造了契丹族的盛世,却是不争的事实。萧燕燕,汉名叫绰,燕燕是她的契丹名,或说是小字。其父萧思温是相

  • 辽穆宗为什么被称作睡王 辽穆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辽应历元年(951)九月,辽平息察割之乱后,群臣拥立辽太宗长子耶律璟,是为辽穆宗。穆宗好游戏,厌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国人称之为“睡王”。在辽世宗耶律阮被弑之后,大臣合力诛杀逆臣察割,拥立辽太宗耶律德光长子耶律璟为帝,是为辽穆宗。穆宗因为耶律安抟、耶律何鲁不等大臣曾拥立世宗的缘故,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