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洋女师学堂: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北洋女师学堂: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26 更新时间:2024/2/5 20:05:18

北洋女师学堂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是朝廷为挽救日薄西山的命运,推行包括兴办新式学堂在内的“新政”时期。天津府主办的北洋女师学堂,恰是于此时创建的。当年之所以注重对女子的教育,则是基于如下的认识,“因孩提之童,日依母侧,熏陶渐染,习惯自然”;且从历史来看,“古今圣贤豪杰,建大功、立大业者,往往承幼时之母教,定一生之志趣”。因此,认为“女子一端尤为家庭教育之根源,培植人才之基础”。学堂聘“品行端方,学问优裕”的翰林院编修傅增湘为监督(民国后傅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在傅的主持下,专门制定了《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章程》共分八章,首先明确,学堂“以养成高等小学、初等小学女教员,期于女子普及(教育)为宗旨”。在培养目标上,则提出“为造就师资,尤重妇德,一切管束教授,务在陶冶其行为心性,使可为后生仪范”。在当年维新思潮涌动的年代,特别提出“一切急激过新之学说、时论,概戒弗谭”。就是说,一切新思想、新理念,在这里都是禁区,一概不得谈论,明确地设置了一条“莫谈国事”的戒律。

《章程》规定,先办为期一年六个月“修业年限”的“简易科”,又分一、二两部。为了解当年课程设置,现将“第一部”开设的“学科”及“学科程度”要求,摘录如下:修身,人伦道德要旨教授法;教育,包括教育史、应用心理学、伦理学大意、教育原理、管理法、实地练习、教授法、保育法;国,讲读文法、作文教授法;历史,中国及东西洋历史教授法;地理,中国及外国历史教授法;家政,家事卫生、衣食住、育儿、家计簿记;体操,普通游戏;习字,楷书与行书;图画,自在用器;手工,裁缝、织物、刺绣;乐歌,单音唱歌、复音唱歌、乐器用法。

其中,习字、图画、手工、乐歌为“随意科”,即选修课,其为必修。作为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可谓完备。关于入学资格,规定需“品行端谨,身体健全,文理通顺”;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学生年龄竟限于“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参阅同时代的《北洋师范学堂试办章程》,其招考男性学生年龄也在“三十五岁以下,二十岁以上”,这是当年新式学堂初办时的特殊情况,不能与今天相提并论)。《章程》还对“退学”、“考试”、“职员分掌事务”等,逐一做了规定。而在“寄宿舍规则”一项,规定尤为详细,从学生需“以德育为重,同学共处,当互为辑睦,以礼义节操相勉,凡涉旧日有失忠厚之言语行为,均宜严避”;“除游戏场外,不得唱歌喧笑”;到“携带装具”衣箱、衣包数量,“占地不过六方尺”等,规定达二十一条之多。

辛亥革命后,学堂先后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直隶女子师范学校,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又更名为河北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前后,邓颖超、刘淸扬、郭隆真许广平等,都曾在女师求学。其河北天纬路校址,现由天津美术学院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北洋女师是天津府辖下,于1904年由吕碧城等倡办的非师范性质的“天津公立女学堂”。吕碧城(1884—1943)安徽旌德人,系翰林院编修、山西学政吕凤岐之女,颇具文才。1903年,只身赴天津,被《大公报》英敛之识才聘用,诗文屡见报章。在英敛之和《日日新闻》主笔方若等的支持下,由官绅捐款,于1904年,创立了“公立女学堂”,此时,吕碧城年方二十岁。《大公报》1904年10月3日《专件》栏,刊有“倡办人吕碧城”署名的《天津女学堂创办简章》,规定学堂以“开导女子普通知识,培植后来师范,溥(普)及教育为宗旨”。并附学堂“创始经理人”英敛之、方药雨(即方若)署名的事,称“襄此善举,诚为开通风气,栽培国民之要图”。同时,公布了开学时间。女学堂首期招有学生30人。惟因经费难筹,经天津府拨助开办费一千元,又获厘捐局、银元局每月各拨银一百两,为年经费。那一时期,新式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官方认识到,“兴学莫重于得师”,“造就师范,刻不容缓”,遂将公立女学堂改造为北洋女师学堂,由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国粹京剧:驰名中外的艺术瑰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京剧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乾隆、嘉庆年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而成,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

  • 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清末有著名的南洋派系和北洋派系,这两个派系都出自于两种官职,即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这两种官职究竟是干什么的呢?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1、北洋大臣是什么 咸丰十年十二月,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管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同治九年改三口通商

  • 清末四大水师: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历史

    清朝末年,饱受敌寇海上侵扰的清政府终于痛定思痛要组建强大的水师,清末也确实有所谓四大水师,然而这四大水师最后都下场惨烈,因为种种原因沦为炮灰。1、四大水师是哪四个 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的边患日益严重,不仅传统的西北边境动荡不安,东南海疆也出现了危机。有海无防的问题日益严重,清政府大为

  • 云南陆军讲武堂:近代史上的著名军事院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

  • 《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清历史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

  • 《儒林外史》: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如写周进、范进为考中举人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秀才。尽管生活极为困顿,还是念念不忘科举考试。周进路过一处考场,进去观看,触

  • 北洋舰队兴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历史

    北洋水师舰队从建立到最终全军覆灭不过20年,甲午战败之后,清政府内部虽然意见不一,但出于自强的考虑最终得以重建。清政府被推翻之后,北洋水师舰队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海军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起来。1、创建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恭亲王提

  • 北洋舰队编制、官制等级以及军衔大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清历史

    研究甲午战争中许多人物的时候,不得不提其官制等级,才好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当然,了解北洋舰队的编制、官制等级以及军衔大小也有益于分析研究整个甲午战局。北洋水师的编制、管制等级以及军衔大小是怎样的呢? 北洋水师的军制在1888年由清廷颁布的《北洋水师章程》中有详尽记载,现择其主要分述如下:1、北洋舰队

  • 洪门天地会创始人和发祥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清历史

    金庸的武侠小说让很多人对洪门天地会非常的感兴趣。虽然关于这一组织的起源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但随着近年的研究,有一种说法备受推崇。学术界不少人认为,洪门天地会的创始人是一位名为万提喜即洪二和尚郑开的僧人所创办的,其发祥地就是万提喜的故乡福建云霄高溪。 中国会党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人民大

  • 清末民初三大结社组织:天地会、哥老会、青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清历史

    晚清民国时期主要有三个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也就是三个体系:天地会、哥老会以及青帮。而其他的小刀会、三点会以及双刀会等都是这三个帮会的分支。1、天地会 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俗称洪帮。洪门是天地会的别称,主要是华人华侨到海外之后结社的成为,统称为海外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