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族兴起于什么地方?周族的起源是什么

周族兴起于什么地方?周族的起源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81 更新时间:2024/2/20 16:53:59

从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到八世纪,是中国史上的西周时期。从这时起,中国的历史就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出现了封建领主制的国家。

1、周族早期的历史

周是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渭水有很多支流,漆水、沮水之间,上地肥沃,物产丰饶。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周能够勃兴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传周的始祖后稷,名弃,其母姜嫄,有邰氏女,出野,践巨人迹,感而生弃。后来弃就留在他母亲的氏族中,安家立业,这就是《诗经》中所说的"即有邰家室"。

后稷诞生的传说,反映出周人在后稷以前,尚未脱离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阶段。从后稷起,古文献上便记载着周人父系祖先的名字,这些名字,显然是周人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标志。

《诗经》上说,后稷长于种植,他种植的稷、黍、麦、豆、瓜、麻等农作物部长得很茂盛。古书上又说帝曾举弃为农师。这些传说反映了在遥远的古代,周人在耕作技术方面是颇为擅长的。

自后稷十几传至公刘,迁居于豳(今陕西栒邑)。《诗经》上说,当时周的整个部落成员到豳以后,在那里建立庐舍、豕牢,然后在靠近河流的原野,开拓田畴,划分疆场,分配土地,继续他们的农业村社生活。

周人迁豳后,就渡过渭水,"取厉取锻",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并开始"彻田为粮"。所谓"彻田为粮"就是强制村社的人民用劳役的形式提供地租。

自公刘九传至公亶父,这时被称为戎狄的西北诸游牧部落,也向渭水流域移动,周人受到他们的压迫,公直父率周人去豳,而迁居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和周人同时迁徙的还有其他邻近的部落。迁居岐山后,周人的社会起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营城郭,建室屋,设官司,并把各部落的人民分别组织在很多被称为"邑"的地域性组织之中,即所谓"以邑别居之"。看来周至公直父时,已粗具国家雏形,所以后来的周人称公亶父为太王,尊奉他为周王朝的奠基人。

周和商很早就发生了关系。武丁时的卜辞中有"令周侯"和"璞(伐)周"的记载。《易经》中载武丁伐鬼方,周人也参加,并因战功得到商的赏赐。这些史料说明了周至晚在武丁时已接受了商王朝边侯的封号。

公亶父死,子季历立。这时周人渐渐强盛,先后打败了西落鬼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基本上击退了来自西北的游牧部落的威胁,巩固了周人在渭水中游的统治。周人的强大,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故商王文丁杀掉了季历。

季历死,子昌立,是为周文王。从季历起,商周关系日益亲近。商为了结好于周人,把挚君之女大任嫁给季历,后来又把莘君之女大姒嫁给文王。由于商周关系愈来愈密切,周人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受商文化。

文王对农业生产颇为注意。《尚书·无逸》说"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又说文王"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不敢盘于游田"。另外的古书又说,文王宣布了"罪人不孥"、"有亡荒阅"的法令。"罪人不孥"是不把罪人的家属籍没为奴隶。"有亡荒阅"是逃亡的奴隶必需找回来。看来当时的周人已经使用奴隶。更重要的是他推行"耕者九一",即"九一而助"的办法,把劳动地租制度化。

注意内政的同时,文王又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首先讨伐的是西北方面的犬戎,又伐密、邗等小国。文王还发动了戡黎(今山西黎城)的战争,他东进的意图已越来越明显,使商人大为惊恐。最后灭崇(今陕西长安县),崇侯虎是商王的亲信,周灭崇使商王朝失去了商在渭水流域的一个立足点。周灭崇后,迁都于丰(今陕西长安县),巩固了周人对渭水流域诸部落的统治。但终文王之世,周人未能摆脱商王朝的控制。

2、武王伐纣

文王死,子发立,是为武王。武王即位后,迁都于镐(今陕西长安县),积极准备伐商。这时商的统治已经在内外矛盾的交织中濒于崩溃,因而失去了对周的防御能力。

武王即位后二年,"东观兵,至于孟津(今河南孟县)。"这一次进军,只不过是一种大规模的侦察或试探而已。又二年,即公元前1027年,才发动了真正的伐商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武王率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并联合了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方国部落。武王的军队,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没有遇到抵抗。不久即进据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北),这时商王纣发兵仓惶应战。《诗经》说"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商纣王的军队虽然很多,但商军是由奴隶和贫穷自由民组成的,他们对周人并无故意,反而把周人看作自己的救星。古书上说,当时商军在战场上起义,倒转戈矛以攻于后。战争以武王的胜利而结束。中国史上最后的一个奴隶制国王帝辛,自燔于火而死。武王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标签: 夏朝商朝周朝

更多文章

  • 盘点上古时代的“八大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上古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明古国,有着无数独有的传统文化。其中姓氏便是最为古老同时又和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一种。姓氏的起源是基于“天道”对祖先和图腾所产生的崇拜,后来才逐渐演化成为了一个家族传承的标志。今天要说的便是中国流传最为古老的上古八大姓,已经延传了5000年,看看你的姓氏在此列吗?1

  • 夏朝之前的上古时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古历史

    众所周知,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那么,夏朝之前的历史是咋样的呢?你知道中国在夏朝之前的历史吗?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

  • 青年大禹的成就 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古历史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鲧的儿子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

  • 蚩尤的后裔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上古历史

    蚩尤被汉族人民尊称为“战神”,这是因为蚩尤作为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首领,作战勇猛,曾让黄帝部落九战九败。而蚩尤最终败在了黄帝手中,身首异处,他的部下也相继各奔东西,四散而逃,这也给历史学家们留下了“蚩尤后裔是什么民族”这个疑问。蚩尤在古代人的眼中崇尚暴力,喜欢用战争解决问题,但是这样的蚩尤却始终不能让

  • 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古历史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分别叫尧、舜和禹。尧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明君,他不仅能使自己的部落内部亲近团结,百官各尽其职,而且能使各地部落首领心悦诚服,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尧老了的时候,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便召集各个部落首领来商议。问他们说:“谁能够继承我的事业呢?”一个大臣

  • 赤帝祝融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上古历史

    1、传说一祝融是中国帝王。他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今衡阳市南岳区),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2、传说二上古帝喾(kù音酷)在位时,有一个叫重

  • 黄帝和蚩尤为什么会爆发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古历史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后来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时,仅黄河中游和汾水下游一带,就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的部落。其中以三个部落最为强大,一个是五氏之一的神农氏的后裔。一个是强

  • 华夏民族的起源和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上古历史

    1、华夏民族的起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肥沃的地方,住在四周的各部落都

  • 女娲伏羲生育了多少后代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古历史

    女蜗伏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故事,关于他们的结合远近闻名,不过他们生育的后代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在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是一对兄妹,他们的父母有十二个子女,但是在一场大水中,只有伏羲和女娲活了下来。他二人来到了昆仑山,他二人想要为人类传承后代,但是又觉得兄妹之间结婚有违礼制。 于是伏羲和女娲向

  • 上古传说中的十大妖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古历史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颇多,总给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而其中的妖精和神仙更是神话故事中的精髓所在。传说当中的上古妖仙个个风华绝代,美貌动人,那么这些传奇当中的上古妖仙都有谁呢?1、 狐仙 狐王,出现在名著《西游记》中。而九尾狐,最早是出现在《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