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后裔何去何从?

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后裔何去何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10 更新时间:2024/1/19 5:16:31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

《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

《史记·陈杞世家》载夏裔在“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至今。

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根据卜辞记载,土方是位于殷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方国,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长期征讨的对象。武丁征服土方后,在其腹地“唐土”建设大型城邑“唐”,镇压控制土方人民,此后不再有土方叛变的记载。周初,成王封晋国始君唐叔虞于此。

标签: 夏朝商朝周朝

更多文章

  • 外国学者为何不承认古代有夏朝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夏朝是在原始

  • 周朝简介 周王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 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 东周建立:东周是谁创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东周建立 周幽王被杀后,申、曾等诸侯见目的达到,而此时郑、卫、晋等诸侯率领的勤王之师也已经赶到,于是申侯与缯侯与外面的郑、卫、晋等诸侯里应外合,大败犬戎,犬戎退走。申、缯、卫、晋、郑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与此同时,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这样出现了二王并

  • 西周的军事制度:西周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是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西周的军事制度在沿袭商制的基础上又有很大发展。周初,王室强大,“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军权集中于周天子手中。其下有“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尚书·牧誓》)等官职,仍不分文武。各诸侯国及一些贵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军队,但一般须听从周天子调遣。西

  • 周朝疆域范围:“分封制”西周分封诸侯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疆域 周(340万,基本与商差不多,在辽宁和重庆四川的范围更大),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2、行政区划 周武王姬发分封

  • 周朝的政治制度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中央制度 按照周制,大国诸侯有时还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卫康叔为周司寇,西周末期郑桓公为周司徒,都是其例。诸侯在其封国内设置的官制,大略与王室相等,还有军队各自成为一方之主。 周天子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威,诸侯还能听命纳贡。《左传》昭公十三年说:“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 周朝的经济 什么是井田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井田制度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

  • 周朝三监之乱介绍 三监之乱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 三监之乱 武王灭商之后,公元前1045年,实施分封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齐、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子受辛之子武庚于朝歌,又封叔鲜、叔度、叔处为“三监”,以监视武庚的行动,前1043年,周武王殁,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公元前1041年。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看不惯

  • 西周绘画艺术:壁画、微画艺术与幻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西周壁画 各朝各代都有它文化艺术上的成就,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会通过图画来记录当时的文明。中国古代的商朝又有着什么样的绘画艺术呢?1、壁画 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楚国的诗人屈原《天问》反映的内容,可以窥见当时壁画所曾有过的巨大规模,可惜均未流传至今。只能从青铜器画面、漆器画面和仅存的两幅

  • 周朝饮食文化 周朝人都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在遥远的古代,食物不如今天丰富多样。所谓“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必不可少。那么,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人吃的是什么呢?周朝人吃的主食是小米(稷)和黍。 所谓的“五谷丰登”里,除了黍和稷起源于黄河流域,稻、麦(小麦)和菽(大豆)三种里,水稻是南方百越族先民的功绩,而小麦是西北少数民族的创造,大豆则是山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