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婚姻观念开放 宋朝元宵节成“相亲大会”

宋代婚姻观念开放 宋朝元宵节成“相亲大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17 更新时间:2024/1/16 12:05:22

以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不能见面”等规定,都是政府倡导的;但政府倡导的风俗习惯也开始逐渐动摇,甚至出现了“非诚勿扰”以及“万人相亲会”那样的相亲节。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载:“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两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意思是男子带着礼品到女方家里,或在园圃里,或在湖上,双方见面。桌上,男方放四杯酒,女方放两杯酒,以表示男强女弱。在觥筹交错、酒酣耳热的背景下,男女青年一生的幸福就这样被决定了。

古代“情人节”一般有三个:元宵、上巳、七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说是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这一天,藏在深闺的女子青年小伙子都纷纷外出踏青,她们在河畔嬉戏、插柳赏花,如杜甫所说“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而男子们也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以曲水流觞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

如果说农历“三月三”是古代白天的相亲节,那么“元宵节”则是古代男女晚上的相亲节。元宵节晚上,古代青年单身男女走上街头,借赏灯、逛花市的名义,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男女彼此也心照不宣,会用眼角光偷看异性,心里七上八下,但又憧憬着那份“灯下邂逅”的心动缘分,自有一番“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单身男女一旦看上心仪的人,便会请朋友上前自报家门,如对方也有“眼缘”,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然后彼此留下姓名、地址——尽管当时没有手机。双方回家后各自禀告自己的父母,于是父母大人便可按照“明媒正娶”的程序,“热热闹闹”而且“严肃认真”地走一下过场,直到把这个“灯下缘分”送到婚姻洞房。

在古代,还有一个十分高端的相亲节,那就是“同年大会”,即“新科状元”相亲节,不过这个所谓的高端“相亲节”,是专门为古代权贵们挑选女婿而设立的,尽管如此,这个“高端相亲节”却没有古代老百姓相亲节那样温情脉脉,明礼貌,而是充满了暴力,有时还上演“全武行”。

北宋首都开封就发生一起,不过不是斗殴,而是“抢错”了,咋回事呢?进士发榜那天,一个叫曾文斌(新科进士)的小伙子正在看榜,突然被十多名壮汉架起来,并簇拥至兵部尚书之家。被架起来的曾文斌既不拒绝,也不喊叫,而是欣然前往。到了部长家,曾文斌才被放下来,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曾文斌听完后,不急不忙地深深鞠了一躬,说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由于在“同年大会”相亲节,大多数单身新科进士大多都会被皇帝或权贵们选为女婿,于是,在古代“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总是密不可分,而且自唐朝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苏轼与东坡肉 ,东坡肉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元朝

    东坡肉(滚肉、红烧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1、东坡肉的来历 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

  • 发明于宋朝时期的爆米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商业发达,人们生活多姿多彩,衣食住行都很丰富。其中,中华美食不可忽视。现代人观影必备的爆米花,其实就是宋朝时发明的。 爆米花也是发明于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

  • 《水浒传》中的蒙汗药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元朝

    《水浒》里的趣事莫过于蒙汗药,而且还神奇得很,无论是谁,只要吃下有蒙汗药的食物或酒,没有不倒的。黄泥冈上,吴用、晁盖等八人巧妙地把蒙汗药放在白胜的酒桶里,精明、谨慎的杨志最后还是中计。虽说自己只是喝了半瓢,但还是“软了身体,挣扎不起”。那么这种药物到底是用怎么做的呢? 《水浒》毕竟不是医书,所以没

  • 《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元朝

    《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这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全书34卷,357

  • 《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元朝

    《梦溪笔谈》由沈括编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

  • 《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元朝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

  • 北宋三大家:董源、李成、范宽三位画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元朝

    北宋三大家指的是董源、李成、范宽三位画家,他们三人作品或雄伟、崭绝峥嵘之势,或是坚凝厚重、雄峻茂墨的特色,后世挺拔雄奇的风格。他们的绘画成就为后人所推崇。1、董源 董源字叔达,人称董北苑。五代南唐时曾为后苑副使,后入北宋。他的山水画承荆浩、关仝的传统,变更方法,创用“披麻皴”,建立一种平和秀雅的风

  • 全真教: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宋朝时期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元朝

    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全真教是一个重要的教派。全真教首任教主王重阳以“天下第一”的武功笑傲群雄;后来虽然落寞,但以丘处机为首的“全真七子”,依然享有崇高的声望。1、全真教是什么 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

  • 《洗冤集录》:中国第一本法医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元朝

    有部很经典的港剧叫做《洗冤录》,它的原型就是南宋时候著名的法医宋慈,其中的经典案例都出自于宋慈写的《洗冤集录》中,这是我国第一部法医著作,其中的思想和技术都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1、《洗冤集录》的作者 洗冤集录为宋朝人宋慈所作,由其从事司法刑狱工作所积累之丰富验尸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

  • 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宋代五大名窑的说法始于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指的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五大窑。这五大名窑是宋代陶瓷工艺的代表,也是宋朝人民的智慧与劳动结晶。一、宋代五大名窑1、汝窑: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汝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已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