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司马昭之心什么意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司马昭之心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56 更新时间:2024/4/2 21:06:41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

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广为人知,其背后故事,就是下面这两位仁兄一起演绎的:曹髦,字彦士,曹魏第四个皇帝,史称高贵乡公,干了六年皇帝,连个正规帝号甚至王爵也没混到,怎么看怎么憋屈;司马昭,字子上,曹魏权臣之一,西晋王朝的实际奠基人,尽管生前没有称帝,但史书上还是称其为晋文帝或太祖。历史何其不公平!

《三国演义》第114回对此事的叙述与正史记载基本保持了一致:朝廷军政大权被司马昭掌控,曹髦惴惴不安。公元260年,他召集手下亲信研究对策,说:“司马昭将怀篡逆,人所共知。朕不能坐受废辱,卿等可助朕讨之!”然后不顾尚书王经的劝告,亲自率领殿中宿卫杂役等三百多人去攻打司马昭。结果飞蛾扑火,被太子舍人成济所杀。

俗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如同海水难量。年纪轻轻的曹髦凭什么断定司马昭之心就是篡逆之心?又凭什么断定“人所共知”司马昭有篡逆之心呢?不幸的是,近两千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这句歇后语来比喻“地球人都知道”的阴谋和野心,却并不关心其中的真伪。

那么,司马昭之心,到底是颗什么心?

司马昭并无杀曹髦之心

关于曹髦其人,陈寿的评价恰如其分:“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唐代诗人王勃也如是评:“高贵乡公名决有余,而深沈不足。其雄才大略,经纬远图,求之数君,并无取焉。”意思是,曹髦有才气,但性格不够“深沉”,浮躁轻率,缺乏帝王心术。性格决定命运,当皇家威权尽失,曹髦不能忍,结果自取其祸。

但曹髦原本可以不死。威权崩溃,他的身份优势还在。从君臣名分讲,他是君,司马昭是臣,这皇位他坐得名正言顺。司马昭若想越雷池一步,只能背负“弑君”篡位的历史恶名。

从正史来看,司马昭固然跋扈,但确实没有或不敢有弑君之心。即使曹髦让他对曹魏丧失了愚忠的最后心理防线,他也没想自己亲自代魏称帝,而是坚决反对废曹髦。这体现了他对曹魏的社稷、法统以及皇帝的维护。

想想曹操是怎样对待汉献帝的。没当魏公魏王时,其在《自明本志》中可曾有一句尊重皇帝的话?司马昭已经是晋王了,在他给孙皓书信中还对曹髦尊敬有加。毌丘俭文钦等人都曾中肯地指出,司马昭“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恪守臣子之道。

退一步说,即便司马昭有弑君之心,如果曹髦能效法汉献帝,能多多体会古人所说的“其心难知,喜怒难中也”,明而少怒,哪怕是装傻充楞,潜心恩结上下弥补威权之失,待时而起,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跟曹髦的境遇就比较类似,曾私下说:“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但元子攸懂得抓住时机适时出击,成功诛杀了权臣尔朱荣。可惜曹髦不是元子攸,连郭太后也不支持他;而司马昭也不是尔朱荣,在人心向背定成败的认识上,司马昭显然更胜一筹。

施惠于民为曹氏当曹髦愚蠢地采取自救式的最后一搏时,司马昭又在干什么?正筹划灭蜀大计呢。在这之前,也就是258年,诸葛诞在淮南造反,司马昭建议曹髦亲征,并取得郭太后的支持,最终赢得了寿春之战。是役,活捉战俘十多万,部下请求全部活埋,但司马昭不同意,说:“放他们回去,才显示大魏的宽宏大度。”此举与曹操为一己之私泄愤而坑杀数万战俘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后来,连扬州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再反对他。

司马昭执政,以仁治国,以民为本,一以贯之。

他爱护百姓、减轻刑罚,洞悉百姓热爱和平、期望统一之心,以招抚之策解决了少数民族“钉子户”问题,让北方八百万兄弟民族归顺,灭蜀后也能善待后主刘禅。名将羊祜说:“先帝(司马昭)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张悌也说:“(司马昭)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如之?”这样的人,又怎能不成功?

司马昭用恩德仁政换人心,说到底为的还是曹氏。当时朝野对司马昭的拥戴,已经比他父亲时期升格了很多。司马懿任丞相和加九锡,只是太常王肃拥戴;到司马昭,已经是太尉、司徒拥戴,比太常级别高。史称:“(景元)二年秋八月甲寅,天子使太尉高柔授帝相国印绶,司空(徒)郑冲致晋公茅土九锡,固辞。”司马昭前后六次“固辞”,第一次居然还“九让”,可见他终究还是为威权崩溃的曹魏政权做个周文王罢了,从未有过篡位之心。

对此,很多史书都有记载,如《南齐书》萧道成说:“石苞不早劝晋文,死方恸哭,方之冯异,非知机也。”有臣子答曰:“昔魏臣有劝魏武即帝位者,魏武曰:‘如有用我,其为周文王乎!晋文世事魏氏,将必身终北面;假使魏早依唐虞故事,亦当三让弥高。”

再看司马昭之心

有权威者未必可以惠民,而欲惠民者必须先获得权威。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对曹髦抱有同情之心、批判司马昭靠仁义博取权威又重塑仁义行为的史家们,在逻辑上是打架的。任何一个政权的颠覆、崩溃和瓦解,都难逃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重要因素,而这两个因素有时是相互作用和关联的。

以曹魏政权为例,从魏明帝曹睿大兴奢靡之风起,内生性危机的种子已然埋下,世家宗族子弟只知享乐不知社稷,文武百官贪敛盘剥而不知恤民。无论是曹芳还是曹髦,凭他们的资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这种危机的。在外,蜀汉、东吴以及北方游牧民族又虎视眈眈。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司马昭对曹魏的忠诚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卖命或愚忠,替皇帝卖命的忠臣属于最低等的忠心。古往今来,士大夫对皇家的忠诚标准,除了维护社稷、延续统治地位之外,爱民才是最高道德准则。

司马昭所做的,恰恰是“安内、攘外”并举,凝聚民心,帮助皇权维稳,消弭了内生性危机;“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招抚异族,使得外生性危机也不复存在,所以“海内得以休息”。

试想,如果司马昭不作为或不做权臣做犬臣,跟着小皇帝一起继续罔顾民意,放任士族,不思进取,一边反人民一边维稳,那就是政治乱伦了,何来曹魏国泰民安?其子司马炎又何来实力去完成大一统局面?

吊诡的是,史书中对司马昭罪行的鞭挞,多不胜数,而对他所做的好事,却仅是微不足道的几笔,非常令人诧异。

相比曹操,介绍司马昭的文字也少多了。可是历史功过不是靠故事多少、记载的文字多少来界定,而是看他的政策、功业。乱世百姓为刍狗,有一个有能力知仁义的人来结束这个时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味夸大一个历史人物的负面形象是不公平的,司马昭之心与“路人皆知”的弑君说,不能划等号。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年羹尧是怎么死的,年羹尧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年羹尧在雍正眼里是一个有“前科”的人物,早在皇子时代,雍正就因为年羹尧曾经示好于皇三子胤祉的门人孟光祖而大动肝火,骂年羹尧是“恶少”,还威胁年说要去皇帝那里揭发,搞得年羹尧不得不俯首帖耳。可是,年羹尧虽说是雍正所谓的“藩邸旧人”

  •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简介,李冰为什么修建都江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李冰修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经常发生水灾,都江堰的修建是为了减轻水患;同时也为了开发巴蜀地区,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从此有了天府之国的称谓。同时巴蜀的开发也为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

  • 曹魏五子良将如何排位,曹魏五子良将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0张辽 字文远-曹营关云长,威震逍遥津1徐晃 字公明-周亚夫之风2张郃 字儁乂-国之良将,料敌机先3于禁 字文则-最号毅重,军纪严明4乐进 字文谦-奋勇突固,每战先登按照统率能力、功绩、水平综合打分的话:张辽解白马、破袁绍、镇河北、降昌豨、攻袁谭、平江夏、斩蹋顿、讨辽东、守合肥、抱病破吕范。于禁攻徐

  • 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官渡之战战争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前期公元19

  • 秦王苻坚怎么死的,秦王苻坚草木皆兵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四分五裂,苻坚退守长安。而原先归顺自己的慕容垂建立了后燕,慕容冲建立了西燕,姚苌建立了后秦。慕容垂倒是没有进攻苻坚,慕容冲和姚苌就不客气了,天天围着苻坚打。最后姚苌得势,围困长安。苻坚的儿子苻丕又只顾坚守自己的封地平城(太原),没有及时回救老爹。苻坚坚守不住,城中乏粮,只好带领几

  • 欧冶子简介,欧冶子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莫邪,干将欧冶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活跃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514年,那是正是春秋时期的末期,战国时期正要到来。欧冶子是中国铸剑业的始祖,他有一手十分神奇的逐渐手艺,他所铸造的剑都是那些传说中无坚不摧的宝剑,每把有名气的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欧冶子简介吧。欧冶子雕像欧冶子

  • 欧冶子哪个朝代的人,欧冶子铸了哪5把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莫邪,干将欧冶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活跃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514年,那是正是春秋时期的末期,战国时期正要到来。欧冶子是中国铸剑业的始祖,他有一手十分神奇的逐渐手艺,他所铸造的剑都是那些传说中无坚不摧的宝剑,每把有名气的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欧冶子简介吧。欧冶子雕像欧冶子

  • 曹丕皇后是谁,曹丕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君王多后宫,佳丽三千,雨露均沾。即使是在乱世,这点也不能免俗。咱们先来说说曹丕的第一个皇后甄氏。此女自幼家境不错,出生的时候就有人说看到每晚都有人将玉衣盖在她身上。甄氏画像或许注定不凡的人总要有些异于常人的经历,咱们听来也觉得趣味些。之后有人来给她看相时,也独独指出她的命格不凡。因此,家中的人待

  • 大周后小周后是什么关系,大周后小周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大周后小周后两人是同胞姐妹,皆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周后和小周后都是出尘的绝色美女,与李煜都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问君能有几多愁》小周后剧照先说大周后周娥皇,她是李煜的第一任皇后比李煜大一岁,十九岁时和李煜成婚,婚后二人共育有两子,幸福美满。李煜虽说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绝对是一个

  • 曹丕怎么死的,曹丕死后谁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一生共有25位儿子,曹操最满意的儿子有5位,分别是曹昂、曹丕、曹彰、曹冲和曹植。《三国》曹丕剧照曹昂是曹操和刘夫人所生的长子,曹昂勇猛好战,深得曹操的欢心,但是曹昂在宛平之战中,不幸战死了。曹冲是东汉末年的小神童,才智都很卓越,曹操早有打算让曹冲作为他的继承者,但是曹冲13岁就早逝了,这让曹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