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争霸时韩信分明有实力 韩信为何没有背叛刘邦

楚汉争霸时韩信分明有实力 韩信为何没有背叛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91 更新时间:2024/2/15 10:54:56

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什么不肯背叛刘邦,三分天下?

刘邦入蜀后,韩信跟着汉军开始长途跋涉,但是并没有一下子就被刘邦注意,刘邦给韩信分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军中兵士都了解夏侯婴是刘邦的亲信,而且为人仁爱,对下属很好。千钧一发之际,韩信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大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赏识他,于是进言汉王。汉王便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但是并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夏侯婴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不断地为韩信宜传,后来就传到萧何的耳朵里。萧何对韩信非常感兴趣,也找来一谈,没想到萧何一下子就被韩信征服了,萧何惊叹道:“这是个人才,要是能帮助汉王,平定三秦指日可待。”尽管刘邦周围的很多人都坚信韩信是个有才华的人,可刘邦就是看不出韩信有什么奇异之处,更何况此时的刘邦还深陷在被项羽忽悠的失落之中,对别的事情不是那么上心。萧何私下里安慰韩信:“等汉王心情好了,我提议拜你为将。”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汉王不用,急于建功立业的韩信又一次动摇了。一个夜晚,韩信悄悄地骑上马向北而去。

萧何对韩信的走有预感,他心里不踏实,来探视安慰,果然韩信已走。此时的萧何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追了整整一夜才追上韩信,又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回来后保举他为将军。韩信深受感动,于是,就同萧何一起回到刘邦的军中。

刘邦见萧何回来了,又见萧何疲惫不堪的样子,心中悲喜交集,他责备萧何: “连你也逃走到底是为什么呀?”萧何答道:“臣不是逃跑,而是去追逃走的人。”刘邦问:“你去追谁?”萧何答:“韩信。”

刘邦听后,十分生气道:“每天逃亡的人那么多,你都没有追,区区一个韩信你亲自去追,我看是在说谎吧。”萧何并不生气,说:“这个韩信可不是个简单的人呀!”随后,萧何为刘邦细述了韩信的来历。

韩信的走和萧何的追,再加上萧何的力推,使刘邦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叫韩信的年轻人,难道他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刘邦耐不住萧何的再三请求,就省略了考察的步骤,直接拜韩信为大将军。

此后,韩信接管了汉军的军务,积极准备完成平定三秦的计划。刘邦看到韩信疲惫的身影,不时地把自己的马车让给韩信,还把给自己准备的饭菜分给韩信,这让从小饱受别人白眼的韩信感动不已,暗暗立下了以死相报刘邦知遇之恩的决心。

韩信不负众望,暗渡陈仓,成功完成刘邦的既定目标,接下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带领汉军创造了一个个战争神话。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韩信率部直取齐地,有了傲视群雄的本钱,然后从刘邦手里得了个齐王的封号。项羽得知自己的二十万军队尽为韩信所灭,汉军对楚军形成了包围之势,这位力能扛鼎的武夫平生第一次产生了后悔、迷惑和恐惧心理。韩信是谁?不就是那个经常来献策的小郎中令吗?项羽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不得不承认当今世上能人辈出……

此时的韩信已成为楚汉之争中最重要的砝码。

项羽了解,有韩信帮助刘邦,自己的胜算越来越小了。于是派人前去策反韩信,条件是:三分天下。而不属于任何派系的汉阳人蒯彻也看出了当时韩信在局势中的微妙地位,第一时间赶来凑热闹,让韩信南面称王,三分天下。两人的谋划竟惊人的一致。武涉和蒯彻都独具眼力,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有理有据。

假若韩信当时脑子一热,雄心一动,三分天下,也许历史真的要改写了。但是韩信拒绝了,并说:“我给项王当差的时候,不过是一个站岗的侍卫,言不听,计不用,所以我才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给我数万兵马,把自己的衣服、食物都分给我,对我言听计用,所的。”项羽说:以我才有今天。他那么信任我,我就是死也不能背叛他呀。”韩信这一番话是肺腑之言,因此成就了汉朝的天下。

刘邦的亲和力是“致命武器”,连韩信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也被吸引,从此铁了心追随他,这当然不能忽视夏侯婴和萧何的功劳。那韩信在项羽帐中,为什么就没有人向项羽力荐韩信呢?一是因为项羽手下无人,再者项羽平时很难采纳别人意见。按照当时的形势,

韩信依汉则楚亡,归楚则汉危,中立则三分天下,韩信一人决定天下大势。刘邦真的是历史的幸运儿,坐享了秦末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

标签: 历史韩信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唐伯虎为什么要休妻?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明朝,唐伯虎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唐伯虎休妻的故事。唐寅、又名唐伯虎。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历史上的唐伯虎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困凄怆,但在后人的印象之中,

  • 历史上史思明是什么人?唐朝的衰败跟他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史思明,唐朝

    一场安史之乱,让唐朝人数骤减,唐朝因此由盛转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纵观历史,唐朝是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之后的发展在世界上逐渐呈现弱势的状态,而其中主要的原因很多人都会怪罪到安禄山的头上,如果他不造反,唐朝不会衰败,自然也依旧列入世界强国之中。但实际上,安禄山只是一个“引子”而

  • 孟古哲哲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死后为何还会有婢女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孟古哲哲,清朝

    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清第一位皇后不是皇太极的皇后哲哲,而是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孟古哲哲,出身高贵,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位妻子,也是第三位大妃,只是这个大妃的称号是努尔哈赤称汗后,追封的。孟古哲哲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当时衮代正受宠,孟

  • 清朝宫女出宫后是什么下场 她们之后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清朝,宫女

    清代的宫女到了一定年龄后可以出宫,那她们出宫后过得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宫女能出宫只有在清代宫廷中才有的这个规矩,在清代之前,唐宋元明时期宫女基本都是一生被锁在深宫之中,所以古人才会有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感叹。唐代时期李世民曾经采纳中书舍人李百

  • 霍光为什么选无能的刘贺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霍光为什么选无能的刘贺当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历史上当皇帝时间比较短的人之一,刘贺是被很多人所讨论的一个人。在刘彻死后,他的一个臣子霍光非常的有势力,而霍光想要让自己的党羽在此次皇帝更迭中保留下来,那么就必须要扶持上一个傀儡当皇帝,其中刘贺就是被他选中的目标人选。选上刘贺这个

  • 韩信有勇有谋那么厉害 项羽当初为何不重用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项羽,韩信

    对项羽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骁勇善战,为什么项羽不愿意重用他?韩信的童年应该说是非常幸福的,有一个熟懂兵法的父亲,还有一个温柔的母亲。但不幸的是,九岁那样,韩信的父亲与世长辞,留下韩信和他母亲相依为命。但是上天好像要和他开玩笑似的,在他十岁那样,又夺走了他母亲的

  • 唐伯虎是怎么被卷入会试泄题案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明朝,唐伯虎

    想知道唐伯虎是怎么被卷入会试泄题案的吗?基本属于飞来横祸,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经过,一起看看吧。弘治十三年,京城会试主考官为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皆饱学之士,出题十分冷僻,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惟有两张试卷,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程敏政脱口而出:“此两张卷子定为唐寅、

  •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他的军事才能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皇帝,于公元1368年登基,国号“明”,建元“洪武”。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1367年,朱元璋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尽收天下人心,成为史上有名的白手起家的皇帝。朱元璋不但在政治上有着超凡的头脑,在军事上更是有着不为人知的才能,任谁都不会想到,本是贫民出身的朱

  • 李世民下旨抄侯君集家抄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下旨抄侯君集家抄出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人的智慧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在远古时代就知道了“人乳”赛“人参”的道理了,知道食用“人乳”来美容养颜养生。在《汉书.张苍传》:“初,苍父长不满五尺,苍长八尺余,苍子复长八尺,及孙类长六尺余。苍免相后,口中无齿,食乳,女

  • 曹操为什么不去请孔明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操为什么不去请孔明出山?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果没有诸葛亮,那是绝对没有三国的,因为诸葛亮帮助刘备之前,刘备干啥啥都失败,如果诸葛亮再不出现,用不了多久,刘备就要被曹操赶尽杀绝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诸葛亮这么牛逼为什么曹操不去请诸葛亮呢?如果诸葛亮身在曹操的军营,别说是刘备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