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成就了韩信,为何最后又帮吕后除了他?

萧何成就了韩信,为何最后又帮吕后除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4/2/16 20:57:21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名列功臣第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也萧何——想当年,韩信刘邦帐下不得志而逃亡,是萧何月下将他追了回来,并以自己的信誉向刘邦力荐,韩信这才得以登台拜将,纵横驰骋,为大汉开国立下了第一战功。

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也是死于萧何,这是事实,但有一点应该清楚,萧何没有杀韩信之心,他是不得已而为之,正因为如此,野史有载,韩信被诛三族后,萧何秘密协助韩信门客萧美、心腹谋士蒯彻将韩信的小儿子送到南越国赵佗那里,从而保住了韩信一族的血脉。

要将败也萧何说清楚,还得从韩信意欲谋反说起。

韩信自被降为淮阴侯到被杀于长乐宫钟室,约有五年多时间,这是韩信人生中最苦闷的一段时间。

韩信天性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这样的境遇对他而言是十分难熬的,史书上曾记载过这样的几幕:郁郁不得志,韩信的消沉中有抗拒的情绪,因而即便像未央宫朝会这样重要的典礼,韩信也常常托病不去;再看当年自己的那些部将周勃灌婴,如今个个受封为侯,而且正受到刘邦的信用,韩信是既嫉其显达,又耻与同列;有一次,韩信到樊哙府上拜访,樊哙对他行了跪拜大礼,口称大王屈尊光临臣下,不胜荣幸!樊哙的这个举动让韩信的内心极为痛苦酸楚,为此他曾仰天苦语,我韩信此生,难道只能与樊哙这样一些人为伍了吗?

因为不甘失势落寞,功名权欲心极重的韩信,后来的确产生了谋反取天下之心。

他主动试探拉拢了即将去镇守代国的陈豨,并与陈豨订立了里应外合,共取天下的秘约。

按照约定,陈豨随后在代地谋反,刘邦在御驾亲征前,曾诏令韩信随驾北上讨伐陈豨,韩信知道这是刘邦对他的试探,但他最终还是以有病为由,拒绝随从,韩信此举实际上已有了在所不顾的意思。

刘邦亲征离开长安后,韩信随即召集家臣谋划叛乱计划——乘夜假传诏令,私放在官府服役的囚徒,赦免奴隶,然后带领他们袭击吕后和太子。

只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韩信谋反的计划最终被私属侍从栾说泄漏出去,并被吕后得知了。

诛杀韩信,是吕后在大汉朝堂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手。

始一出手,吕后就展现了一流政治家的镇定和女主的毒辣。

面对韩信随时可能发难的险局,吕后原想用帝后召见的方式,命韩信进宫然后捕杀;但考虑到如果韩信拒绝应诏,反而打草惊蛇,吕后最后决定由某人去请,骗杀韩信。

这时候,吕后有两个人选,萧何和张良

考虑到张良已功成身退,视名利如浮云,无心政事,像骗杀韩信这种事,他必定不愿效命,强求可能适得其反。

而萧何就不同了,吕后点萧何的将,可以说是将此时的萧何拿捏得死死的。

萧何为人谦虚谨慎,勤于职守,功高第一。但恰恰因为功高第一,难免有震主之嫌。吕后看得很清楚,为了摆脱功高震主之嫌,求得自保,萧何不得已做了许多损抑自己的事,例如送自己的子弟到军中随刘邦作战,捐输家资给前方做军饷,故意违规低价强买田产等等。

也就是说,萧何违心自保的事已经做了很多了,叫他去诱骗韩信不过是再添一桩,他不能不从,也不敢不从。

后世许多人在评价萧何诱杀韩信一事时,多少有萧何不仁不义的非议,其实站在萧何的角度,难逃干系远远大于不仁不义,原因很简单,你萧何当初是韩信的担保人,如今韩信要反,你若作壁上观,怎逃同党之罪!

细细想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其中隐藏着朝堂上的残酷逻辑。

因为你曾经成全过他,所以你现在必须亲手除掉他。

因为你曾经成全过他,所以你现在是不二人选。

恩人成凶手。

不是萧何卑鄙,而是现实太残酷。

标签: 历史萧何西汉

更多文章

  • 朱允炆削藩到底采用了什么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允炆削藩到底采用了什么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398年对于初立不久的大明朝来说,这一年注定是极为不平静的一年。先是大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于6月24日驾崩于应天皇宫,后就是新皇朱允炆登基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二任统治者。“先皇去世,新皇登基”按理说并不稀奇,但是稀奇的就是登基的不是朱元

  • 如果朱见济还活着,夺门之变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如果朱见济还活着,夺门之变会发生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无论太子朱见济在景泰八年有没有活着,“夺门之变”都是不合理的。“夺门之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宫廷政变,无论对于明廷来说,还是对于天下来说,夺门之变都不应该发生。你说造成千古忠臣于谦的被杀,让石亨、徐元玉、许彬、杨善、张軏等

  • 嘉庆皇帝被刺杀时身边有数百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嘉庆,清朝

    对嘉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嘉庆皇帝在皇宫遭厨师刺杀,为何百名侍卫围观竟不救驾?坐拥江山,享受人间富贵乃是人人理想中的生活。然而能够实现这一点的只有封建时代的皇帝。但是当皇帝也是一件劳心劳力的苦差事,除了那些昏庸无道的酒色之徒,正常点的皇帝哪个不是天天面对着来自五

  • 康熙为什么会对朱元璋的陵墓行跪拜大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康熙为什么会对朱元璋的陵墓行跪拜大礼?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康熙“三跪九叩”只是为了他的大清朝可以安稳的统治着这片土地罢了,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康熙对朱元璋的陵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只是在第一次祭拜的时候做过,其余五次都没有。康熙的会对在祭拜朱元璋的时候弄得如此的隆重,甚至不惜以自己九

  • 朱元璋手下的护国大将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手下的护国大将都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先后出现了数十个朝代的权力交替,而在数十个朝代中,也出现了数十个开国皇帝。我们在研究某一个朝代时,一定会从它的开国皇帝开始入手,因为开国皇帝打拼天下的历程代表着一个王朝的起源历程,就像我们的企业在建立之

  • 康熙与明太祖朱元璋谁的地位更高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康熙与明太祖朱元璋谁的地位更高些?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总是闪耀着无数的光芒,纵观历史长河,正如毛主席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与放牛娃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中谁更胜一筹呢?从两个人的人生轨迹上看,很显然作为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更胜一筹

  • 朱元璋20多个养子为何不能姓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20多个养子为何不能姓朱?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在这乱世当中豪强并起,由于霍乱的影响,再加上当时正逢大旱,许多百姓都饿死在了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家庭便是其一,他的父母兄弟都离他而去,悲痛欲绝的朱元璋开启了自己的流浪生活。时隔数年他也成了一方霸主,并最后建立起了

  • 汉武帝刘彻一生最爱的女人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一生最爱的女人到底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首先,废除阿娇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废除阿娇皇后之位,不仅能够防患陈氏家族和馆陶公主等外戚继续干政,从另一个角度看,实际也是对阿娇、馆陶公主和陈家最好的保护。西汉初年,外戚干政的结局都非常凄惨,

  • 历史上南越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南越国,秦朝

    历史上南越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秦始皇嬴政平定岭南百越后,划分为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并任命任嚣为南海郡尉,赵佗为南海龙川县令。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昏庸无道,以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赵佗受任嚣所托,继任

  • 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汉武帝,刘彻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故事。汉武帝开辟西南夷在《史记》中的《西南夷列传》《司马相如列传》《大宛列传》中参差记载,覆案《史记》《汉书》相关记载,梳理武帝一朝数次经略“西南夷”的过程,可知汉武帝一朝共有三次大规模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