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彧和诸葛亮都忠于汉室 荀彧为何不像诸葛亮一样流芳百世

荀彧和诸葛亮都忠于汉室 荀彧为何不像诸葛亮一样流芳百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36 更新时间:2023/12/16 2:20:25

还不了解:荀彧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忠于汉室,荀彧为什么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流芳百世?

刘备为了匡扶汉室,放下身段三顾茅庐请有卧龙先生之称的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感念于刘备的诚心,呕心沥血的辅佐刘备,最终死在了北方前线,千古留名。

荀彧出身名门世家,骨子里有着一种文人独特的骄矜。

他在董卓一手遮天之时决然的弃官而走,在曹操一无所有之时毅然投奔,帮助曹操笼络人心、守住许都、打赢官渡之战,劳心劳力却不受三公的称号,最后这名汉室的大忠臣却死于忧愤。

二人有着同样的出发点和追求,但是结局却大不相同,诸葛亮被后人称为忠臣的典范,还立祠褒扬,一首《出师表》至今被人称颂。

但是荀彧却没能像诸葛亮那般流芳百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子,二人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荀彧(剧照)

师出有名,以有道伐无道

刘备是汉室正统血脉的后人,他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自己称王称霸而征战天下,刘备首先以汉氏宗亲为名号招揽人才,传出去的是为了兴复大汉而结束乱局的名声,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正直之士心甘情愿的追随。

毕竟哪怕乱世,也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被叫一声乱臣贼子,但是跟着刘备打天下的他们却是“师出有名”,赢了以后封侯拜相后世流芳千年,输了也不失忠义二字。

诸葛亮原本是“出世”之人,在草庐之中过着悠然闲散的生活,之所以愿意为刘备所驱使,一方面是被刘备的诚心和忠义所感动,另外一方面是他本人也不忍心看天下继续大乱。

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每天与其同吃同睡,比起一名聪慧的谋士,刘备将诸葛亮当成老师一样尊敬,并且下令身边所有人都要对诸葛亮同样尊重,包括自己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

在另外一种意义上,刘备给了诸葛亮无条件的信任和绝对的实权,每逢出战势必询问诸葛亮的意见,从一无所有的卖鞋郎到后来建立了实力雄厚的蜀国。

刘备从未妄自尊大,甚至最后在白帝城托孤之时,刘备还向诸葛亮许诺,若刘禅撑不起蜀国的基业,诸葛亮则可以取而代之。

诸葛亮也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和赋予他发挥才能的平台,于是他答应刘备一定会帮助刘备完成匡扶大汉的梦想,所以有始至终,君臣二人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努力。

诸葛亮帮助刘备拿到荆州和益州,还有汉中作为征战天下的筹码,随后陪同刘备征伐吴国,刘备死后诸葛亮继承了他的志向,虽然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无功而返,但是他却用一生向世人阐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的重量。

诸葛亮

刘备从来没有怀疑过诸葛亮,诸葛亮也无条件地在刘备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从来都不会担忧因为锋芒毕露而被主上嫉妒猜忌。

后代无数臣子都以诸葛亮为榜样努力,他们愿意效仿诸葛亮为了自己效忠的主公拼尽最后一丝心血,保全了自己一世忠臣的名号,更有无数文人写诗作赋来歌颂诸葛亮。

在后世各朝各代,诸葛孔明四个字不仅代表了前朝的一名古人,更是对一名臣子最大的褒奖。

荀彧站错了队伍

但是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君臣关系就大不相同了,荀彧由始至终都是名副其实的汉臣。他的一生都在为了维护汉室而做出努力,他骨子里的骄傲和忠诚让他一生都在为忠臣不侍二主这句话而困扰。

而曹操要走的路已经随着手中权力越来越大彻底偏离了方向,所以也就注定了荀彧无法像诸葛亮一样无所顾忌的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诸葛亮的主公是刘备,但是荀彧的主公却从来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建安元年,汉献帝从长安出逃,一路颠簸回到洛阳,此时的皇帝早已没有了最初的风度和权力,只能狼狈地借住在臣子家,大臣们个个都是自身难保,百姓更是饥寒交迫,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

曹操

是荀彧主动向曹操提议,可以将汉献帝迎到许昌,一来是体现了曹操是一名忠臣,二来能够解决皇帝颠沛流离的窘境,三来可以在最大限度内保证皇帝和臣子之间的权力平衡。

这是荀彧能够想得出来解决困境最完美的方法了,曹操最初只是在乱世中占据了几个郡县的小角色。

哪怕献计杀了董卓也依旧无法成就大气候,是荀彧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帮他一路创下基业,更是在官渡之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曹操在成为魏王之前,一直都将荀彧视为恩人和知己,所以在荀彧提出将汉献帝迎回的想法时,曹操并没有拒绝。荀彧自以为在他的辅佐之下,曹操会成为和他一样想要兴复汉室的能臣,但是荀彧却小看了曹操的野心。

曹操是乱世中的枭雄,他从未想过做汉朝的忠臣,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野心也不断滋生,建安19年,董昭等人联名上书要求当时已经大权在握的曹操改称“魏王”加九锡。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的曹操十分意动,但是他并没有直接答应,曹操先秘密写信给荀彧,征求荀彧的意见,这个举动并非只是信任,更是因为荀彧出身名门世家,背后是汉朝无数根基身后的老臣。

荀彧在公元前189年被举孝廉,在任期间两袖清风,为人耿直,是难得的忠臣。

荀彧(剧照)

曹操的这个行为更像是试探,若是他称王之事得到了荀彧的点头认可,就说明荀彧愿意奉他为主,荀彧身后的那些老臣也愿意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可谁知荀彧却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曹操,他拿出了儒家的道德标准来反驳曹操的想法,更是在言语之间告诫曹操,最初征讨董卓也不过是尽了为人臣子的本分。

若是皇帝有心恩赐,曹操可以感恩戴德的接受,若是皇帝没有开口提到这件事情,曹操却主动要求,那就说明了曹操的行为是不知进退,僭越了。

曹操(剧照)

荀彧的名声和曹操绑在了一起

曹操从未想过自己兴冲冲的试探居然会遭到荀彧疾言厉色地拒绝,也正是这个时候,曹操认识到了荀彧从头到尾都不可能和自己站在一边。

能够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绝对不会允许有人挡在他称王的路上,哪怕这个人是帮助自己起家的荀彧也不行。

所以曹操便不顾外人的阻止把荀彧从权力中心调出,聪慧如荀彧,很快便反应过来曹操已经不再需要自己的辅助,同时也不再愿意听从他的意见了。

荀彧清楚汉朝皇帝早已没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曹操势力越来越大,手下能臣强将数不胜数,现在已经有人谏言要求他称王,日后取代汉朝皇帝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了。

荀彧

荀彧一来痛恨自己当时看错了人,二来痛心自己对于这种局面没有任何挽回的能力,三来无法接受自己一直以来辅佐曹操做大,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被调出,最终忧愤而死。

荀彧从不愿和乱臣贼子站在同一朝堂上而辞官,到举族投奔韩馥失败。一路陪着曹操征讨乱臣贼子,心中一直渴望着曹操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可谁知多年来忠心耿耿的陪伴,却养出了一个想要取而代之的“乱臣贼子”。

荀彧手中没有兵权,多年来做的又是谋臣的事情,骨子里的忠让他做不出背叛汉朝的事情,为人的义让他没有任何办法在背后捅曹操的刀子,所以最后只能选择含恨而终。

诸葛亮辅佐的刘备从最开始就是汉室宗亲的后代,一直以来的目标和梦想也是汉朝能够恢复往昔的辉煌,所以诸葛亮的身份只能是忠臣。

曹操

但是曹操却不同,最初的曹操也是汉室的臣子,但是曹操一路上见识了汉朝的衰败,他心中清楚,始终要有人推翻这个腐朽的局面,野心加上天时地利让他成为了那个人。

在称王之前,曹操和荀彧是绑在同一条船上的利益共同体,但是在曹操决定做“魏王”以后,荀彧对于他来说就再也不是一个难得的助力,而是一块绊脚石。

但是后世对荀彧的评价和看法却没有办法和曹操分开,毕竟曹操能够做到魏王,甚至为自己的孩子光明正大地做皇帝铺了一条平坦的路,其中少不得荀彧的帮助。

曹操

哪怕这一切都不是出自于荀彧的本意,但是荀彧毕竟是曹操最看重的谋士,所以荀彧“效忠”的主公是枭雄、是窃国的奸臣,那么荀彧的名声有怎么能好?

荀彧一步步将后路堵死的最大原因还是他不够决绝,若是在建安四年曹操因衣带诏诛杀朝廷大臣的时候,荀彧不再继续试图保持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平衡,果断选择改投明主。

恐怕他的名声哪怕不及诸葛亮,也最少能够留下一个“汉室忠臣”的名声,而不至于最后不仅洗刷不了“附逆”的名声。

标签: 历史荀彧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北齐名将斛律光是被谁陷害致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斛律光,南北朝

    历史上的北齐名将斛律光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斛律金官至宰相,斛律光自己也武艺高强,那么他最后是被谁陷害致死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经历,一起看看吧。斛律光曾在随从皇帝打猎的途中,发现空中盘旋着只大雕,他立刻拉满弓箭,射向目标,大雕迅速坠落。时人皆叹服他的箭术,称他为射雕都尉。斛律光为北齐抵抗

  • 关平和关兴都是关羽的儿子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关平,关兴

    对关平和关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是关羽的儿子,关平和关兴谁更厉害?在历史上,关平和关兴都是关羽的亲生儿子,关平为长,关兴为次。可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关平变成了关羽的养子,关兴成了关羽的长子。在演义中,二人都是英年早逝,关平随父而死,关兴很早就病死了。由于死得太早,

  • 刘彻非嫡非长的 刘彻为什么还能继承汉景帝的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汉景帝,刘彻

    还不了解:汉景帝和刘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彻是汉景帝第十个儿子,非嫡非长,为何能当上皇帝?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优先让嫡长子继承家产,如果没有嫡子,那就是长子。皇位的继承也是如此。不过也有让最小的儿子继承皇位的,比如说汉武帝刘彻就是让他最小的儿子刘

  • 杨玉环被后世谩骂上千年 杨玉环是怎么被冤枉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杨玉环,唐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杨玉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被贬1200多年的杨玉环,她冤枉吗?其实,杨玉环被后世谩骂上千年,还真的有点儿冤枉。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其一,历史上君王有过错,大多会找个“红颜祸水”来承担罪过,杨玉环也不例外。在古代皇帝专制的封建王朝,皇帝

  • 历史上的安禄山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唐朝,安禄山

    对唐代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禄山怎么死的历史上?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进入营帐,挥刀砍死了安禄山。安禄山简介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九蕃语言。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范阳)都督张守珪

  • 汉宣帝为什么说出乱我家者,太子也 最后为什么又放弃改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汉朝,汉宣帝

    还不了解:汉宣帝和太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宣帝曾言“乱我家者,太子也”,为何最终却又放弃了改立太子?众所周知,西汉的衰落,正是从汉元帝刘奭在位期间开始的,而早在刘奭还是太子时,其父汉宣帝刘询便曾评价道,“乱我家者,太子也!”为此,汉宣帝曾一度想要废掉刘奭,改立淮阳王

  • 刘秀重建汉朝之后,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刘秀,东汉

    刘秀重建汉朝之后,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光武帝不像王莽那样鲁莽,他希望用比较和缓的方式来改革社会,削弱矛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他首先需要解决土地严重兼并的问题,但不论何种解决方式,都必然会触犯地主、豪强的利益,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叛乱。在统一天下的过程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黄皓 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太监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诸葛亮,黄皓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黄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没有杀了黄皓?诸葛亮临死前三大心愿和后事未了,哪有空去安排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可让他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太监,却对蜀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连累了他自己的子孙234年,一代贤相诸葛亮病

  • 庞会作为庞德的儿子 他真的灭关羽满门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庞会,关羽

    对庞会和关羽全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庞德的儿子庞会是不是真的灭绝了关羽的全家?按照《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中庞德的传记所记载,庞德一共有四儿子,其中留下有名字的叫庞会。曹丕继魏王位,曾派使者奠拜庞德之墓,并给庞德赐谥号,追思庞德之忠义,就赐庞德的儿子

  • 历史上邓禹为什么可以两任司徒?他有什么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邓禹,汉朝

    众所周知邓禹是东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那么邓禹为什么可以两任司徒?他有什么才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一起看看吧。一、首任司徒 定国安邦公元25年,刘秀在鄗县(今河北柏乡北)登基称帝,派使者持节封邓禹为大司徒。命令说:“制诏前将军邓禹,极有忠孝之心,与我谋划营帐之中,而能决定千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