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官员退休后不回老家行不行?

古代官员退休后不回老家行不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09 更新时间:2024/2/12 18:06:37

古代官员退休后不回老家行不行?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古代的官员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要向皇帝上奏折,表示自己的身体不行了,需要回到老家颐养天年。

因为小伙伴总是非常好奇,为什么非得回老家颐养天年,老家的家庭环境肯定不如在京城好呀,说你应该在京城颐养天年,而不是在老家。

有这样疑惑的小伙伴肯定不在少数,咱们就先进来讲一讲一些古代官员,到了一定年龄之后颐养天年的时候,选择在自己的老家,而不是经常的几大主流原因。

第1点,原因是资本不够。

要注意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在京城颐养天年,京城但凡称之为京城,那都是物价相对较高,而且花销普遍比较大的地方。

我不说别的,封建帝国统治时期的任何一个时代,甚至包括当下阶段的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他的日常花销一般的官员根本消耗不起。

之前的一个八品官员,九品官员,有朝廷给分的房子,有上届给发的俸禄,还能够快活活活潇洒地过日子,更重要的是手里面有点权力,搞不好还能够捞点外快。

但你现在都不是当官的了,谁还会巴结你,这一点大家都是很实际的,之前的时候可能你每个月能捞个几十两银子,现在不好意思,一两银子都没有。

你家里的管家仆人大大小小的杂役,你每个月可能都得花个四五十两银子,朝廷给你的退休金还不够你在京城一个小角落里租一个门脸的钱呢,这个时候你还想在首都颐养天年,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第2点,防止别人拍黑砖。

不说别的了,在封建朝统治阶段里面,谁能保证自己在当官时不得罪人呢。

比如一个督察御史,再比如内阁首辅,但凡是当官的总归会有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你都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多少人了,当然老好人也不是没有。

比如明朝末期的时候,那个救出了几个有名的老好人,甚至还有几个和稀泥的能手,但是这些人一般都一个人长了8个心眼,全身都是蜂窝煤,那就没法说了。

对于大部分普通官员来说肯定是有几个敌人的,而在自己当官的时候人脉还在,资源还在,就算是得罪了敌人,敌人也不好意思多说些什么。

可是有朝一日自己突然之间没有了官职了,而且就在京城里面瞎晃荡,那么别人想给自己下个套太容易了,轻而易得的一件事情。

自己估计刚辞职退休还没过两个月呢,突然之间就因为什么罪名给抓进去了。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事情,那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损失,同时朝廷也会陷入永无休止的斗争当中。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干脆你哪里来的你就直接回到哪去就行了,朝廷也不留着你了,反正你在京城没有任何作用。

第3点,虚荣心在作祟。

再多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而且那一句话解开了,我很多的谜题讲的是什么呢?

讲的是明朝的一些文官,动不动就批评皇帝,批评皇帝之后可能会挨板子,可能不要乌纱帽了。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为什么呢?因为等到他们退休的时候,可以给村子里的老头老太太们讲一讲自己年轻的时候,可是骂过皇帝的人。

其实这就属于典型的虚荣心在作祟,不说别的了,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因为交通不便利,所以大的官员或者达官显贵退休之后留在京城的人多的没法说了。

那么你一个四品的小官或者五六品的芝麻官,再或者七八品的,那名字都不知道叫什么的小官员,你觉得你留在京城能有多大的影响力?

可是如果你能回到自己的老家,那就不一样了,回到自己老家之后,村子里那一群人哪里见过什么当官的,你给别人一说自己在京城当官。

那个影响力,随之而来,保不起你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都能够让整个家族光宗耀祖,更重要的是这种虚荣心和面子谁又不想要呢?

在古代的时候,一些人讲究落叶归根,那落叶为什么归根,不就是想着在落叶归根之前,让别人见识一下自己也是有能耐有本事的人。

自己家族里的人,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回家,毕竟家里面就指望着这个老头撑门面了。

第4点,特殊人物不得离开京城。

其一,有一些官员非常特殊。

皇帝知道一旦把这些官员放出去的话,他们就极有可能危害四方,他们就极有可能在当地做大做强或者有影响力。

比如最为知名的就是刘伯温,刘伯温这个人物非常有本领,非常有才能。

几次告诉朱元璋我要回老家了,我要颐养天年了,朱元璋都不同意,为什么朱元璋不同意?不就是怕刘伯温回去之后再出点什么事情吗?

其二,特殊人才不能离开京城。

对于特殊人才,哪怕已经六七十岁了,七八十岁了,该在京城呆着的还得在京城待着。

比如明朝嘉靖年间严嵩老头,都多少岁了,还在京城里面晃荡着,为什么?因为他会搞钱,而且搞出来的钱还能够直接交给嘉靖皇帝

别的不能说,这一份能耐和本事,那就是多少人都学不来的,所以皇帝离不开这个老头,老头也离不开皇帝,双方之间抱团取暖,直到后来又来了一位官员把这个老头给踹了下去。

而且要注意一些拥有特殊能力的官员,即便到了退休时间,皇帝也不会让他们退休的。

对于皇帝而言这些人要么在职位上干到死,要么就是我死了比他早,简而言之,你要是想退休那基本不可能。

最后再来说一句,在古代如果是普通官员的话,到了岁数你就该退休了,千万不要厚着脸皮继续在朝堂上,如果隐瞒岁数的话,就有可能被削职为民。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他是孙权的心腹大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他是孙权的心腹大将,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三国游戏迷的小布,对割草无双系列非常喜欢,同样小布也喜欢使用在游戏中沉默寡言,但本领高强的东吴将领周泰。小布认为他跟赵云和典韦这类主公的护卫不相上下,而且他多次受伤,却没有因为伤口感染离世,在那个医疗水平低下的时代,算得上是奇

  • 秦始皇一生四次被刺杀,哪次最危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秦朝

    秦始皇一生四次被刺杀,哪次最危险?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型历史剧《大秦赋》已经播完,该剧向我们展现了战国末年,秦朝宫廷斗争,及一统天下的过程,表现了战国末年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和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作为《大秦帝国》系类的最后一部,虽然跟前几部比起来,这一部高开低走,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

  • 清朝早期军队有80万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过军队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清朝,军队

    对清代大军政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常年有80万大军,为何从来没有出现过军事政变?军人武装政变,这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但在清代,却没有看到军事政变的事情发生。要了解,清代军力并不差。在清代前期,大军以八旗军和绿营为主。八旗常年在二十万

  • 曹彰:曹操与卞皇后的儿子,被曹丕毒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彰:曹操与卞皇后的儿子,被曹丕毒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4九月,曹操领兵经长安南下,跟刘备军争夺益州的北大门—汉中。在一次战斗中,刘备军居高临下,屯驻山头,曹操兵马众多,在山下驻防对峙。刘备为了诱使曹军出战,让其义子干儿刘封拍马舞刀,下山挑战。曹操看后非

  • 乾隆时期的清朝军队是如何打仗 真的还是用弓马打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清朝,乾隆,军队

    还不了解:清代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时期如何打仗?还在骑马射箭?清代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的应该就是慈禧垂帘听政期间,朝堂腐败的清代,毕竟这是最接近现代的一段封建王朝的历史。虽然后期的清代腐败而混乱,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早期的清代也强大而安定。乾隆时期算得上是清代

  • 乾隆退位嘉庆可以说苦不堪言 乾隆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清朝,乾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代乾隆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乾隆帝退位后,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让儿子嘉庆帝苦不堪言。他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在位期间将自己的继承人一个个熬走,在皇帝的位置上坐了60年才退位,如此在意自己皇位的乾隆帝,为何又会心血来潮主动让位给儿子嘉庆,自己甘愿退居二线当太上皇?在

  • 春秋战国历史上为什么出现了两个“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春秋

    春秋战国历史上为什么出现了两个“魏国”?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因此“魏国”的国号后来还被曹魏、北魏等朝代沿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个“魏国”,战国是第二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西周开国天子周武王到第二代天子周成王之间,西周先后进行

  • 卫青迎娶平阳公主的背后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卫青迎娶平阳公主的背后是何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浪花的汉武帝,他的背后必然有几位传奇的女人,有二婚的老妈,有歌姬逆袭成为皇后的老婆,更有三婚的姐姐平阳长公主。其实关于平阳长公主是三婚还是二婚,史书记载也不明确,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是元鼎二年,平阳公主的第二

  • 从曹魏去投靠蜀汉的3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从曹魏去投靠蜀汉的3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演义》中,我们都知道曹魏和蜀汉是死对头。但是在曹魏却有这样几个将军,他们居然投靠了蜀汉,但是他们的结局却不尽相同。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因为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因此夏侯霸与蜀汉是有深仇大恨的。但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

  • 为何说朱文正伤透了朱元璋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为何说朱文正伤透了朱元璋的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上朱元璋的名声并不好,也有人说这是清朝人故意在黑他,但是无论如何关于朱元璋的一些基本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说建国之后的大杀功臣。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这种过河拆桥卸磨杀戮的事情,都是让我们心里非常不舒服的,生活中但凡是我们遇到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