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张郃的死与司马懿有什么关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郃的死与司马懿有什么关系?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4/1/22 10:43:47

张郃,字儁乂,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末期,诸葛亮撤军途中遭到曹魏名将张郃的追击,被诸葛亮的伏兵射死在木门道中。张郃的死是曹魏的一大损失,当时曹魏的皇帝曹睿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感到十分痛心。司马懿作为当时张郃的顶头上司,对张郃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在张郃之死中,司马懿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一、张郃之死。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司马懿刻画为老练持重的统帅,把张郃刻画为冲动勇猛的武将。他在战场上多次因为轻敌鲁莽遭到败绩,先后被张飞、黄忠赵云马超打败。在与诸葛亮交战中,他的勇猛也受到了诸葛亮的重视,诸葛亮决心要除掉这个对手。

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张郃再次与诸葛亮交手。在这次战役中,司马懿对诸葛亮十分惧怕,处处退让,让张郃十分不满。在诸葛亮撤退时,张郃不顾司马懿的反对,执意要追击诸葛亮,被诸葛亮派出的魏延关兴轮流诈败引进木门道。在伏兵的乱箭齐发下,张郃和他的部将都被射死在木门道中。

在现实中,张郃确实也是在追击诸葛亮的途中,与蜀军交战中,被弓箭射伤了大腿而死的。但是张郃追击诸葛亮,却不是因为他主动要求追击的。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相反,张郃是反对追击蜀军的,而坚持要求张郃追击蜀军的反而是司马懿。

在史书中记载,在诸葛亮退军的时候,司马懿派张郃去追击。张郃对司马懿提出异议,他说“按照军事法则来说,围城一定要给被围者逃生的道路,撤退而归的敌军不要去追赶。”但是司马懿并不听从张郃的建议。张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进军追击。结果蜀军在依托高处设下埋伏,弓弩乱发,张郃中箭身亡。

二、司马懿与张郃矛盾重重的合作。

在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时,曹魏的主帅曹真生了重病。为了抵御诸葛亮的攻势,曹睿起用了司马懿来代替曹真。张郃是曹真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从此归于司马懿的手下。可是两人的合作并不愉快,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

在整个防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过程中,只要司马懿提出的指挥方针,张郃都表示反对。在一开始诸葛亮包围祁山时,张郃要将军队分成多处配置,防止诸葛亮留在汉中的军队出击。司马懿以无法断定前方的军队能否抵抗诸葛亮的攻势,不能分散兵力让诸葛亮各个击破而拒绝了张郃的建议。

在司马懿在上邽遭遇诸葛亮后,并不与诸葛亮交战,只是坚守营寨。在诸葛亮撤军后,司马懿反倒主动出击,去追寻诸葛亮的下落。张郃在此时再次建议,说按照战场形势来说,己方利于不战,应该就地防守,派奇兵去袭击诸葛亮的后方。不应该追踪诸葛亮,却不敢逼近作战,让大家失去信心。诸葛亮的军粮不足,很快就会撤退的。司马懿再次拒绝了张郃的建议。

结果在追到诸葛亮之后,司马懿故伎重施,依然坚守不战。这个时候正如张郃所料,他手下的将领都群情激昂,要求与诸葛亮决战。大家都认为司马懿畏诸葛亮如虎,让大家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司马懿无法压制手下的要求,只得出兵与诸葛亮决战,遭受了卤城之战的惨败。

在这场战斗中,司马懿损失惨重,张郃则保全实力撤退回来。在当时,张郃的任务是攻击蜀军主力后方的南围。在司马懿战败后,张郃就落入了被蜀军三面包围的状况。而张郃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安然撤回,从这一点来看,张郃的战场指挥能力要比司马懿略胜一筹。

但是司马懿还是不听从张郃的建议,于是就出现了司马懿逼迫张郃追击的一幕。尽管张郃反对追击诸葛亮,在司马懿的严令下,还是被迫出战,在木门道被诸葛亮的伏兵射死。由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司马懿和张郃之间的矛盾是很深的。那么,张郃的死是不是司马懿故意为之,借刀杀人呢?

三、司马懿为何要派张郃追击诸葛亮。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张郃去追击诸葛亮是在司马懿的逼迫下进行的。张郃的本意不想追击,但是司马懿固执己见,非要张郃率军出击,造成了张郃中伏身亡。那么,司马懿为什么非要派张郃去追击诸葛亮呢?

如果从司马懿和张郃之间的矛盾来看,似乎是有阴谋的影子。在曹睿起用司马懿代替曹真的时候,就曾遭到了内部的反对。有人对他建议,说诸葛亮的军队没有辎重,只能依靠上邽的麦子作战。如果把上邽的麦子割掉,诸葛亮没有粮食自然就会撤退,没有必要派大军去对付他。

曹睿对这个建议不为所动,还是任命司马懿代替曹真指挥关陇军团。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曹睿不派司马懿来指挥关陇军团,那么接替曹真的就会是张郃。这说明,在曹魏内部有反对司马懿的势力,在他们的眼中,张郃对曹魏忠心耿耿,是司马懿强劲的竞争者。

有了这个前提,张郃与司马懿自然合作不会融洽。司马懿和张郃把对方当作对立集团的竞争者,因此事事都发生争执对立,意见怎么也不相同。由于张郃在关陇军团中的威望,司马懿要掌握关陇军团,就必须除掉张郃。因此,司马懿逼迫张郃出战,利用诸葛亮借刀杀人也就有了可能。

不过司马懿作为一军的统帅,对手下能力最强的将领暗下黑手似乎有些过分。张郃的死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是司马懿检验自己作战方针的牺牲品。司马懿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通过与诸葛亮的较量来获取经验教训,来为下一次防御制订方案,张郃的出击就是这个检验中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在与诸葛亮交手中是十分慎重的,也是有着明确的目的。他先是采取紧盯战术,始终率领主力逼近诸葛亮的大军,缩小诸葛亮的活动范围,最大程度地争取主动。在与诸葛亮进行野战的时候,卤城之战的惨败,也让他发现曹魏的军队不是蜀军的对手。

在诸葛亮粮尽退兵的时候,司马懿坚持让张郃对蜀军进行追击,也是在检验诸葛亮撤退的特点。因为在此前的作战中,魏军由于追击不当,遭受过多次败仗,还损失了像王双这样的优秀将领。只有亲自对诸葛亮的军队行动进行评判,司马懿才能得到宝贵的经验。

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司马懿产生了对抗他的战略战术。这个战略战术很快被司马懿运用到了防御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这个战略战术就是不和诸葛亮进行野战,采取坚守不出的战术,利用诸葛亮远来疲惫的缺点,等到诸葛亮粮草耗尽撤军的时候,在予以追击破敌。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整套方案来源于司马懿抵抗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经验。这些经验是用鲜血换来的,其中就包括张郃的阵亡。由于张郃的阵亡,也使得司马懿留下了后遗症。在蜀军撤退的时候,司马懿前去追击。蜀军摆出反击的架势,就把司马懿吓得狼狈逃窜了。

从司马懿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没有必要杀死张郃的必要。不过他让张郃领兵去追击诸葛亮,这种举动就有些过分了。因为要取得追击蜀军的经验,完全没有必要派出最优秀的将领前去。只要派一个普通将领就可以了。就如同在夷陵之战时,陆逊派兵去攻打刘备的营垒获取情报,也不过派了个无名将领而已。

所以说,司马懿派张郃去追击诸葛亮,是一箭双雕的举动。他既可以获取追击蜀军的经验,完善自己的作战方案,也可以借刀杀人,除掉张郃这个对立面。当然第一个目的是司马懿的主要目的,第二个目标张郃之死就是意外之喜了。

结语:

张郃是曹魏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之一,他在和诸葛亮的交战中屡建功勋,被诸葛亮视为心腹大患。但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武将,却糊里糊涂地死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他被司马懿逼迫的出兵追击蜀军,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箭射死。

张郃是在曹真去职后接管关陇军团呼声最高的武将,只是曹仁的起用,司马懿才接管了关陇军团。在双方的合作中,两人矛盾重重。司马懿让张郃追击,是为了检验自己预定的作战方案,谁知道张郃因此而亡,让司马懿得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此后司马懿苦心经验关陇军团,使得这支劲旅成为司马氏赖以起家的根本。

标签: 历史张郃三国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在世时都害怕儿子夺位 朱元璋为何不担心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朱元璋,朱标

    还不了解:为什么朱元璋不怕朱标夺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的长河中,争权夺利是皇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每名皇子都想着成为皇帝,因此兄弟相残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了,为了夺权除了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弑父弑兄的。那么,在明代,为什么

  • 司马炎在历史上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司马炎,晋朝

    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部分的开国皇帝,都是这个王朝之中,能力比较显著之人,都是一些能够征战沙场或者有治国只能的人。但是,有些人虽然能力不错,品行却不好,如司马炎便是如此。此人凭借着祖宗基业,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了西晋王朝。但是登上

  • 历史上悫惠皇贵妃是什么身份?她在后宫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悫惠皇贵妃,清朝

    康熙三十九年,康熙下旨册封了三位妃嫔,首先受到册封的便是悫惠皇贵妃,。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中国古代皇帝后宫里面,有许多的女人,地位不同,身份各异,特别是皇后和皇贵妃之间的争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般来说,皇后的权利是后宫里面最大的,但是在大清王朝里面,却有这么一个女人,她的权利却

  • 蓝玉到底有多厉害 朱元璋为什么要对蓝玉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明朝,蓝玉

    还不了解:明代蓝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蓝玉多厉害,他的存在绝对让朱棣无法谋反,惋惜被朱元璋杀了朱元璋有蓝玉,相当于刘邦有韩信,汉武帝有卫青、霍去病。那朱元璋为什么要用剥皮的酷刑杀了蓝玉呢?这蓝玉是纠由自取还是不得不杀呢?迷雾重重,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层一层的还原了真相

  • 三国时期夏侯渊与张郃的实力如何?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夏侯渊,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夏侯渊是曹魏宗族大将,是曹操最得力的军事助手之一,夏侯渊一直负责曹操西部军事战线,可见曹操对夏侯渊的重用,夏侯渊善打运动战,千里袭敌。夏侯渊是张郃的老上司,两个人多次一起对外征战,他们都有将才,那么,夏侯渊比张郃如何?张郃是曹魏名将

  • 李世民不待见武则天是因为姓氏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武则天,李世民

    还不了解:武则天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不受李世民的待见,真的是因为她姓“武”吗?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处在封建君主统治时期,在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而武则天在其中绝对算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除了是因为她是唯一的女性皇帝之外,

  • 李善长功劳那么大又有免死金牌 最后为什么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明朝,李善长

    还不了解:明代李善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善长手握免死铁券,却因为一句话被满门抄斩,原因真那么简单吗?说到朱元璋手下的能人怎么能少得了李善长这位开国左丞相呢,在朝廷当中享受各种优质待遇还被赐了免死铁券,然而这样的开国功臣依然没能逃脱被灭全族的命运,每次说到来都让人们感

  •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贞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李贞,唐朝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擅长骑射,爱好文史。贞观年间,先后任安州、徐州、扬州、相州和绛州刺史,封为越王。唐高宗即位后, 历任左卫大将军、绵、相、蔡州刺史。唐中宗李显即

  • 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晋武帝司马炎,晋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泱泱历史,涌现出了无数个九五之尊,他们大多数登上历史舞台的方式,都是经过无数场战争以及勾心斗角,才能成功登顶,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点,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这位皇帝,就是晋武帝司马炎,

  • 李世民早年打仗都没有受过重伤 李世民为何51岁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还不了解:李世民寿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早年一向身体强壮,为何活到51岁就去世了?在我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当中,涌现出了不少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优秀贡献的伟人,也涌现出了不少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强盛的皇帝。而在十余个朝代当中,人们赋予最高评价的,无非就是汉朝和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