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想传位给侄子武三思是真的吗?

武则天想传位给侄子武三思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53 更新时间:2024/3/5 11:37:01

武则天想传位给侄子武三思是真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入宫之前,他的杨氏忍不住哭泣,感叹女儿苦命,要进入皇宫那勾心斗角的地方。可是,武则天却反驳地说道:

“侍奉圣明的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听到这样一番话后,她的母亲是分震惊,也以为着武则天不凡人生的开始。

武则天、李世民李治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闻武则天“容止美”,便召武则天入宫。当时,唐太宗看到武则天的颜值后惊为天人,还赐号“武媚”,不过,这也是武则天与李世民的全部。

此后,唐太宗几乎未宠幸过武则天,11年后李世民去世,武则天还依然是最初的那个才人,而且还因为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被迫进入感业寺为尼。

十二年的才人生活,让武则天看透了宫廷生活,感业寺一年的青灯古佛,也让武则天有了权力之心。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武则天曾与李治暗生情愫,但因为李世民活着,这段感情只能被隐藏。

永徽元年,也就是李世民去世一年后,李治到感业寺为李世民进香时,巧遇武则天。一番互诉衷肠后,李治便将怀有身孕的武则天纳入宫中。

后来,武则天顺利生下儿子李弘,地位直线上升。她先是被封为了二品昭仪,而后又靠着手段铲除了最大的绊脚石——王皇后。根据历史的记载,武则天亲手杀了亲女儿、陷害王皇后。

李治大怒,进而产生了“废王立武“的打算,几年后王皇后被废除,武则天顺利地成为了大唐的皇后。不过,这并不是武则天野心的终点,只是他的一个开始。

一步步走上皇后的武则天并不满足,她开始将手伸到了朝堂,而李治对武则天的能力十分肯定,便让她处理朝政一事,这使得武则天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李治去世,武则天的儿子登基,大权一直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载初元年九月,武则天干脆自己称帝,以67岁高龄登上帝位,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女皇帝。

回看武则天的登基方式,虽然不够光彩,但他的政治成就是无法否认的,政治上除时弊、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使得不少寒门子弟有了出路。

经济上,轻销薄赋,发展生产;军事上,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后人评价她颇有贞观遗风。不过,人生晚年,女皇武则天也陷入了一场尴尬的局面中,那就是立谁为储君。

按照祖宗制度,武则天应该立自己的儿子李显为皇帝,但她的内心也倾向于立侄子武三思为继承者。对于皇位的继承,武周朝堂之人也无法给出答案,毕竟擅自发言可是要掉脑袋的。

在满朝文武都没给自己最合适的答复时,武则天想到了一个人,他是武周时期最有能力的臣子,而他绝对能够给武则天答案,这个人就是狄仁杰

狄仁杰与武则天的爱恨纠葛

公元697年秋,距离武则天登基已经过去了7年,洛阳城中秋叶纷纷飘落、堆积成山。狄仁杰再次拜相,受到了武则天的器重,这位老臣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今到底是该憎恨武后。

在此之前,狄仁杰因受武则天的处罚,被关押在了监牢之中。如今,能用到自己了,又放了出来,他自己也不知道要不要原谅武则天,但为了江山社稷,他还是选择了妥协。

国家重担在身,狄仁杰也不再推脱,他重新接起了原本就背负着的担子。当时,武周王朝虽然在武则天的领导下欣欣向荣,但依旧暗藏危机,尤其是政权交替。

朝野的老臣们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但却不敢言语,狄仁杰重新回到武则天的政治核心圈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先是改变武则天动不动就上重刑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减免了酷吏刑罚的产生。

不计前嫌献计策,狄仁杰一句话拯救了大唐江山

不得不说狄仁杰很了不起,几番劝诫之后,他撬动了武则天的嘴巴,改变了当时的政治危局。随即,狄仁杰又提出了各种稳定朝局的办法,武则天也都是一一采纳。

一时间,狄仁杰对女皇这种改变也摸不着头脑,毕竟以往的武则天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其实,对于狄仁杰的建议武则天能够满足,一方面是因为狄仁杰提出的政策确实不错,另一方面也是有求与他。

如上述所言,此前武则天曾惩罚过狄仁杰,为了让他不计前嫌,只能先给一些甜头,同时也测验一下狄仁杰的爱国之心是否忠诚。几番确认下,狄仁杰确实是一心为国。

武则天便将自己无法决断的事情交给了狄仁杰,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当他说出自己的天子人选时,狄仁杰先是分析了武则天面临的窘境,随即又思考了一番,便回复了一句话。

狄仁杰只对武则天说了七个字:“侄子不如儿子亲”,意思就是说,侄子再怎么亲,多年后都会变得生疏,但儿子再怎么生疏,依然有着血缘关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狄仁杰的意思就是让武则天立儿子为皇帝,他的这句话也让武则天安下了心来,坚定了选取自己儿子作为太子的想法。后来,武则天力排众难,把李显推到了台前,并不断辅助自己的孩子,让他能够成了一名合格的皇帝。

后来,发生的事情皆证明了武则天的做法是正确的,首先李显有能力治国,而且他继位后也没有否定自己母亲的功绩,清算母亲以往的行为,反而还把母亲写进了历史书中。

清朝建立后,对明朝的历史进行了有关的“黑化”,使得现代许多人对明朝的历史有芥蒂。反观武则天,许多人认为她是千古女帝,史学家们还认为她有贞观遗风。

这样积极的一面,离不开儿子李显对她的塑造,可以说,如果武则天不选择李显,那么后世能否在史书之中得知武周、武则天都还待商榷。

不得不说,武则天采用狄仁杰的建议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武周的历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于谦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于谦,明朝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的忠臣很多,但是,忠臣只有在搭配明君之时才能够传下一段佳话,若是遇到昏君以及佞臣,那么留下来的故事往往是会让人感到惋惜的。而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故事,就是关于明朝的第一忠臣,在遭受了冤杀,锦衣卫在其

  • 李靖在太子之争时为什么保持“中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靖在太子之争时为什么保持“中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之后与大哥李建成之间爆发了太子之争,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对于当时的唐朝大臣来说,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太子之争是相当危险的朝局,卷入的后果祸福难以预料。正因如此,以李靖为代表的一批唐朝开国功臣在李建成与

  • 秦琼和尉迟恭的结局为什么都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琼和尉迟恭的结局为什么都很悲惨?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隋唐演义》,里面骁勇善战的武将不胜枚举,众所周知的“四猛八大锤”,还有其他有名的战将,比如今天所说的秦琼、尉迟恭就是其中的二位。秦琼与尉迟恭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李氏家族能拿得天下,与他们的勇猛、无敌是分不开的

  • 历史上朱瞻基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朱瞻基,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谈起古代历史最有个性的一群皇帝,那莫过明朝的罗家后代子孙了,开国功臣君王朱元璋,失踪的朱允炆,篡权的朱棣,炼药的朱厚熜,随便一位单拎出来都是一段传奇一生,而这些人物角色全是有一个同样特点,就是明代皇帝。更为令人费解的是,明朝也是有一些

  • 李渊封给王伯当的官职怎么比秦琼的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封给王伯当的官职怎么比秦琼的还高?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瓦岗军巅峰期,拥兵三十万,还有一大批成名的虎将,比如秦琼和程咬金、王伯当、单雄信等人。瓦岗军失败之后,李渊采取各种手段,招募失散的瓦岗军旧部,吸引他们来投奔大唐。李渊给李密写信,在信中给李密许诺了丰厚的加盟条件。据《资治通鉴.卷第

  • 为什么程咬金的儿子能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为什么程咬金的儿子能娶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到隋唐名将,李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人们更津津乐道的却是尉迟恭、秦琼、程咬金这些人的往事,虽然这三人都是降将,但在李唐却混的风声水起,尉迟恭、秦琼,成为两大门神,其中尉迟恭,更是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汗马功劳,可奇怪的是,这二人的子孙,都没能

  • 姜维比魏延还要厉害吗 诸葛亮为何选择姜维作为加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姜维,魏延

    对姜维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和魏延,究竟谁更厉害?为何诸葛亮会选择姜维做接班人?姜维和魏延都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他们在诸葛亮的手下为蜀汉做出了贡献。魏延是刘备的老部下,他早早就带领自己的部曲参加了刘备的阵营。史书记载,魏延其人善抚士卒,能征善战。在刘备夺取汉中

  • 咸丰身体和能力都不行道光依旧传位 道光到底有没有做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道光,咸丰

    对道光和咸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道光帝为什么选择了身体和能力都不行的咸丰帝,没有传位恭亲王?公元1850年正月,道光皇帝处理完皇太后的丧葬事务,自己也病倒了,并且还病得挺严重。道光帝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

  • 李显是不是唐朝最懦弱的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显是不是唐朝最懦弱的皇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显:质本庸柔弱,何能奋皇纲在有唐一朝的皇帝中,李显是很被人看不起的,范文澜先生直接说,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懦,看来范先生不仅看不起这李显,连那李治也是很鄙视的。李显被后人戏称为“六味地黄丸”,因为他不仅自己是皇帝、父亲,弟弟,儿子,侄子都

  • 长坂坡之战时刘备的两个女儿也在 赵云为何只救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赵云,长坂坡之战

    对长坂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长坂坡之战,赵云为何只救刘备的儿子刘禅,不救刘备的两个女儿?刘备的女儿在众人的认知中,刘备在荆州以前,似乎都是没有儿子的,以至于他后来没了办法,只能收刘封做自己的养子,以便传承香火!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根据史书记载来看,刘备在此之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