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虑囚制度?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什么是虑囚制度?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15 更新时间:2023/12/10 7:02:25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李世民毫无疑问是一个相当有作为的君主,在他在位的那段时间里,虽然是面对着一些争议,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当皇帝的人。

在他在位的期间,做出了许多不错的政绩,而关于他所做的一件事,在后来有着许多不同的评价,李世民曾放390名囚犯回家,并约定让他们在秋后自觉回来受死,结果如何?

虑囚制度

在现代,当地方的法院宣判了犯人死刑之后,这起案件还要到最高院进行最后的审核,若是觉得不妥的话也可以驳回重审。这种少杀慎杀以及防止错杀的刑罚理念,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当时已有对在押犯人进行二次讯察以减少冤假错案的机制,称之为录囚或虑囚制度。

虑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冤假错案,故而以平反冤案为宗旨,如若是刑罚得当无差错,也就自然也不会无辜给囚犯减刑甚至一释了之了。但是,实际上每次执行虑囚,尤其是皇帝带着个人色彩的虑囚,总会有随之而来的宽宥以及赦免之举。

世民虑囚

于贞观六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李世民又一次亲自录囚。而与之前针对具体案件的宽免不同,他亲自询问了所有死刑犯是否悔改,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他看着眼前的囚犯们,忽然心中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把这些人给放了,于是他对囚犯们说道:朕想跟你们做一个约定,我想现在就放了你们,让你们回家和家人过年,等到来年秋天的时候,你们再回来接受死刑,你们同意吗?

而在跟囚犯达成明年秋天前自归的约定后,李世民当即将被判死刑的390名囚犯全部释放,让他们回家过最后的年。这件事情虽遭到了众臣子反对,但李世民还是做了。

囚犯守约

到了第二年秋天,这390名死囚竟然无一记载,全都返回了京师。太宗见他们如此信守承诺,也是非常感动,便将他们全部赦免了事。

这惊世骇俗的纵囚事件就这样完美落幕,而太宗爱民如子的仁君形象再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一百多年后,白居易有感于此,写下《七德舞》:“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来歌颂太宗的英雄事迹。

遭到质疑

欧阳修则是将他的疑惑写在名篇《纵囚论》中:“此岂近于人情哉?”在他看来,这纵囚自归不过是双方私下勾结的一场秀而已,不过是为了图名罢了。

而据《后汉书》的记载,钟离意便曾经有两次纵囚的行为。一次他受命将囚犯从洛阳押往河内,但当时正值寒冬,因此一些囚犯因缺少冬衣而受冻生病,以至于无法行走,便被释放。

而另一次事件则是因一个名叫防广的百姓因为替父亲报仇而被捕,期间母亲病死,钟离意怜悯他,便放他回家办理丧事。其手下的人纷纷劝他不可,但钟离意却毫不动摇仍放了防广。等到丧事完毕后,防广也果然如约还狱,于是钟离意将此事上报政府,结果防广被免除了死刑,可谓皆大欢喜。

释囚看法

这其实是用来收买人心的一种方式,李世民通过这种方式,向他的子民们传达了他的大爱精神,并且告诉了他的子民,他是十分仁爱的,他对于那些即将要死的死刑犯,都能够如此的仁爱,所以可见李世民真的是一个十分亲民的皇帝。

并且,在儒家看来,刑罚最多只是消极地禁止作恶,而无导人向善的能力,如果要想达到天下大治的太平局面,就应该以道德的力量教化众人。遵循这种理念行事的官员便是所谓的循吏或良吏。

标签: 历史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袁涣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追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袁涣,汉朝

    袁涣是在乱世中难得的能人,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涌现出了无数的经典故事,也出现了很多品行高尚之人,比如袁涣便是其中之一。倘若说起能力,袁涣或许并非是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但是说起傲骨的话,他却是出了名了,此人曾经被吕布胁迫,但是却宁死不骂刘备。奇怪的是

  • 吴起作为战国时期的天才军事家 这三个国家为何容不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国,吴起

    对战国吴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一代名将,为何鲁魏楚三国都容不下他?吴起,一名著名的军事家,与孙武并称为“孙吴”。他所著的《吴子兵法》一书,更是后世兵法家争相学习的典范。唐肃宗时期,被供奉在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期,被追封为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

  • 历史上和珅留下的绝命诗写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上和珅留下的绝命诗写的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绫,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

  • 后世对李建成的评价如何?李建成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李建成,唐朝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据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册立为皇太子,协助处理政事。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地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事变,为李世民所杀

  • 三国时期张辽的最后一战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张辽,三国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与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正史中的张辽,勇猛善战,最著名的一战,是“合肥之战”,张辽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还差点将孙权活捉。这一战,吓得江南小孩听

  • 慈禧太后一生极其奢侈糜烂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慈禧,清朝

    慈禧正常生活一天的消费,如果放到现在,折合人民币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评价慈禧太后为满清代廷的掘墓者,实际上一点都不为过,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时期掌握实权的女性,她的一生极其奢侈,生活糜烂。尽管大清代的百姓饿臭遍野,流民遍地,可是慈禧太后依旧改

  • 顺治皇帝活了24岁就死了 顺治皇帝为何如此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清朝,顺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当我们回看我国历代王朝的是是非非,总会不禁感叹历史的伟大。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共经历十二代帝王,我们耳熟能详的便是康熙、雍正、乾隆,他

  • 历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庆皇帝?以至于最后被赐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和珅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一起看看吧。乾隆皇帝在25岁登基之时,就曾发誓,不敢与祖父康熙相比,在位时间如果能够到60年,一定会传位给太子。斗转星移时事轮换,乾隆六十年(1795)很快就来了。乾隆皇帝于这一年的九月初一日,将

  • 历史上和珅到底多有钱?家产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都说和珅超级有钱,巨有钱,那么历史上和珅到底多有钱?家产有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富可敌国据《清稗类钞》说:“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赐自尽,籍没家产,至八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查抄财产达数亿、十数亿两

  • 乾隆为什么不杀大贪官和珅?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乾隆,清朝

    乾隆为什么不杀大贪官和珅?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和珅在早期的时候出生于一个贫困的人家,所以他从小也是立志于成为一名大人物,衣食不愁。为此和珅努力学习,研修武艺,然后在自己年纪轻轻的时候,得到了皇帝的认同和宠爱。但是随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