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平均寿命不高跟基因有关系吗?

明朝皇帝平均寿命不高跟基因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53 更新时间:2024/1/23 22:06:17

明朝皇帝平均寿命不高跟基因有关系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40出头,后世很多人认为是朱元璋家的基因有问题,其实不然。我们来看看:

第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出生于1328年,去世于1398年,活了70岁。他这辈子没闲着,放牛、要饭、当和尚、打天下、坐江山、反腐败等等,忙得很。这么忙,他却没耽搁生孩子,一共生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只夭折了4个,在古代这是非常高的成活率了,而且孩子们长寿的也不少,比如含山公主活了83岁,岷王朱楩活了70岁。从这里看,朱元璋的基因不但没有问题,而且很强大。

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他出生于1377年,1398年登基。1402年,因为靖难之役,四叔燕王朱棣率兵进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引火自年焚,享年25岁。朱允炆属于非正常死亡,无关基因问题。

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出生于1360年,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初为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开始削藩,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用了3年时间,朱棣就推翻了建文帝,自己登基做了皇帝。朱棣在位22年,期间征漠北、打交趾、下西洋,戎马倥偬,日理万机,开创了永乐盛世,于1424年去世,活了64岁。这个基因也很强大,和他爹朱元璋差不多。

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出生于1378年,当太子20年,在位1年,享年47岁。史料记载,他年轻时比较胖,中年以后更胖。他虽然是朱棣的长子,但太子之位一直被两个弟弟威胁,朱高炽一直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直到永乐九年(1411年),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被朱棣立为皇太孙,才基本解除威胁。

此后,朱棣将政务大事多委托太子朱高炽处理。朱棣御驾亲征漠北时,太子朱高炽可以自主任命布政使、知府这样的高官,事后报父皇朱棣知道就可以。当太子的岁月是艰苦的,是如临深渊的,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废,可想那些年朱高炽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父皇朱棣去世,朱高炽不久登基,次年五月去世,在位8个月。死因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本身很肥胖,过劳肥,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二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下子放松了自己,导致身体坍塌,这个学医的人应该知道。

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出生于1398年,13岁被立为皇太孙。他是明朝“仁宣之治”的主要创立者,比较胖。他是个能文能武的人,上马可以弯弓杀敌,下马能琴棋书画;用人水平一流,能把大臣玩的团团转。他虽然业余有个斗蛐蛐的小爱好,但只不过是疲劳之后的消遣。在位10年,宵衣旰食,励精图治,耗费了大量心血。他于1435年正月初三去世,去世前两三个月还去了长城沿线视察防务,风餐露宿,很是辛苦,也说明身体不错。

143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也就是去世的两周前那天,他最后一次上朝,上朝后兴致还很高,特意召见杨士奇等大臣欣赏自己创作的一篇文章,请大家评论,大臣们一致认为是好作品。朱瞻基说,我手不释卷,很爱学习,你们以后发现我有什么不足之处,尽管提出来,我不会怪你们的。2天后,朱瞻基突然生病,从发病到去世只有12天,说明是急性病。古代医疗条件差,一个重感冒就可以要人命,长期高负荷工作的朱瞻基,抵抗力差一点说的过去。

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

出生于1427年,8岁登基,少年天子。他战战兢兢活到成年,不想在22岁那年因“土木堡之变”被蒙古瓦剌部俘虏,在塞外呆了一年才回到北京,回北京后被弟弟明代宗朱祁钰关在南宫7年。“夺门之变”后,朱祁镇重新登基,重新登基后的朱祁镇知道人生不易,因此更加爱岗敬业。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看奏折看书学习,晚上工作到很晚。他身体不错,曾和内阁大学士李贤聊天,说自己夏天不用扇子,冬天不烤火。3年后,朱祁镇生了一次重病,病了半个多月,这次熬过来了。再过了4年,一病不起,享年37岁。朱祁镇的跌宕的人生经历和后期的勤政,拖垮了他。

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

出生于1428年,21岁那年,因为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他被群臣推上皇位。当时形势严峻,蒙古人打到了北京城下,他依靠于谦等大臣,成功处置了危机,接回了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后来,他顶住压力,一意孤行,废除了哥哥朱祁镇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是,独子朱见济一年后夭折,他又不肯复立侄子朱见深为太子。为此长期背负巨大心理压力,身心遭受了极大折磨,终于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一病不起。部分大臣借机拥立太上皇朱祁镇重新登基,朱祁钰于一个多月后病重去世,享年29岁。朱祁钰是被巨大的心理压力摧垮身体的。

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出生于1447年,两周岁时被立为太子,5岁时被叔叔朱祁钰废除太子之位,父皇朱祁镇复位后又被立为太子。朱见深于1464年登基,在位23年,享年40岁。他从小就被被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贞儿照看,当时父皇朱祁镇被软禁,太子位又被叔叔朱祁钰废除,因此对日夜照顾自己的宫女万贞儿有着非同一般的依恋。朱见深登基后即将万贞儿纳为妃,长相厮守。他算是比较勤政的皇帝,至少中前期是这样,身体素质也还可以,生了一大堆儿女。1487年正月,贵妃万贞儿去世。九月,朱见深也去世,累是很累了,可能也是太思念万贞儿了。

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出生于1470年,据说朱祐樘在娘胎里喝过几滴万贞儿送的打胎药,身体素质从小就不是很好。他是明朝中后期最勤政的皇帝,是全国劳动模范。1487年登基后,他就拼命工作,对大臣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夜以继日工作,经常和大臣一起聊工作。有一次宫中失火,朱祐樘一夜没合眼,请求大臣暂免早朝一天,大臣们经过商议才勉强同意。可见朱祐樘的工作态度有多认真。

太认真就会被折腾,长期被折腾,身体就会吃不消。我经常说,一天50人打电话给你,你可能觉得能应付,一天500人打电话给你谈工作,你能坚持多久?朱祐樘坚持了18年,1505年端午节前,朱祐樘终于病倒了,去世前,舌头一直发热,御医不断用凉水冷敷,但是无济于事,享年35岁。他是典型被累死的明朝皇帝。

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出生于1491年,14岁登基,30岁去世。他年少时贪玩,长大后贪玩、贪杯、好色,经常通宵喝酒作乐,以至于常常无法上早朝。大臣们苦苦相劝都无济于事,再好的身体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去世前半年,他在江苏清江浦捕鱼时落水,造成肺部积水,这个病在古代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半年后,朱厚照去世。他的早逝完全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和朱家的基因无关。

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出生于1507年,1521年登基。他一开始很勤政,但是40岁以后基本就不上朝了,也很少见大臣,主要工作就是修道、炼丹,远离尘世的烦恼。正因为此,他才活到了59岁,59岁在古代算是比较正常的寿命了。如果他保持年轻时的工作状态,我想他也难以活过50岁。

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

出生于1536年,1566年登基。他小时候日子过的很憋屈,因为父皇朱厚熜相信“二龙不相见”,父子俩基本没有正面交流,从小得不到父爱,而且还始终心存担忧,因为他是朱厚熜当时最年长的儿子,但又不是太子,太子之位始终没有明确。

他只是裕王,加上他的生母不被父皇朱厚熜喜爱,所以他当皇子时的日子不好过。他30岁继位,36岁去世,在位6年。在位期间放手给大臣做事,自己的主要爱好是美酒和美女,以至于掏空了身体,中风而死。他的早逝和基因没有直接关系,完全是他自己糟糕的生活习惯问题。

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

出生于1563年,1672年登基。登基时才9岁,由张居正辅政,张居正和母亲李太后很严厉,朱翊钧的童年是不快乐的。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朱翊钧清算张居正,自己开始实际处理政务,坚持了4年就不行了,开始懈怠,太累了。再过两年,25岁的朱翊钧干脆不上朝了,也不紫禁城的大门半步。没有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他平常甚至连内阁首辅都不见,从此过上了眼不见心不烦的日子,直到万历四十五年(1620年)去世,享年57岁。如果他一直坚持辛勤工作,我想他的寿命也不会超过45岁。

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出生于1582年,他的母亲是李太后的宫女,父皇朱翊钧嫌他生母地位卑微,不想立他为太子。4年后,弟弟朱常洵出生,麻烦事就来了。朱常洵的生母是父皇朱翊钧的宠妃郑贵妃,父皇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因为这个事情,大臣们和朱翊钧争了15年,朱翊钧只好妥协,19岁的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但是,弟弟朱常洵的威胁一直存在,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一直不稳。

这样的环境下,朱常洛的身心遭受了极大折磨,压力之大可想而知。1620年,38岁的朱常洛终于熬到了登基,长期的精神压力解除了,紧张状态突然放松了,加上父皇朱翊钧去世时连续熬夜,朱常洛终于倒下了,在位29天后,朱常洛去世。

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出生于1605年,15岁登基,22岁去世。在位期间,明朝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他一方面整顿朝纲、镇压西南土司叛乱,另一方面对付崛起的女真人,取得了很大成效。无奈,天七年(1627年)有一次在湖中泛舟时落水,不幸染病,不治身亡。这个和基因也没有关系,属于意外死亡。

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出生于1611年,16岁登基。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他选择了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上吊,享年33岁。这属于非正常死亡,不关基因的事情。

总体来看,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的寿命都正常,因为这两位是经受过血与火洗涤的人,意志力较强,驾驭他人的水平较高,调适自我的能力也较强;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光宗朱常洛的寿命都不正常;建文帝朱允炆、明思宗朱由检属于自杀;明武宗朱厚照、明穆宗朱载坖是自己贪杯好色玩死的;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寿命也算基本正常,这爷孙俩有个相似之处,就是中后期都怠政,远离大臣,自己玩,这样心情能好点,所以寿命长一点。

为什么明朝会有7位皇帝那么早就被病魔夺取生命?主要还是和明朝的政治制度有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后,大小事都要皇帝亲力亲为。没有宰相帮助处理具体政务,导致皇帝日常工作十分繁重,皇帝既要当董事长又要当总经理,既要管干部又要管行政。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人哪个人当皇帝,只要你长年累月坚持认真工作,身体健康就会有危险。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时,有大臣提醒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会导致皇帝工作压力过大,难以应对。朱元璋说,没关系,后世子孙应该能胜任。朱元璋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他为朱元璋挡九箭,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他为朱元璋挡九箭,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一个道理:与皇帝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开国功臣也少有善始善终,即使曾为未来的皇帝挡上九箭,当时的朱元璋也非常感动,激动的说:“恩情永世难忘!”27年后他却被抄满门。这人就是陈德,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与朱元璋同是濠州人,于

  • 常遇春之子常茂在历史上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常遇春之子常茂在历史上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上个世纪末,评书名家单田芳推出他的看家大作《明英烈》,一时间万人空巷,风靡一时。在《明英烈》中,单田芳从赴武科朱元璋场一直讲到定都金陵,可谓精彩纷呈。书中,常遇春的长子常茂被称为“茂太爷”,此人使用一把禹王槊,打遍天下无敌手,是为开国

  • 汉武帝立非亲生的刘弗陵为太子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武帝立非亲生的刘弗陵为太子是为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弗陵的生母是赵婕妤,也称钩弋夫人、拳夫人。一次,汉武帝出门狩猎,路过河间国,汉武帝身边的星象师说当地有奇女子。汉武帝十分迷信啊,就派人去找,很快就找到一名女子。这名女子就是钩弋夫人,女子起初很奇怪,双手紧握,旁人怎么弄都弄不开

  • 尽心竭力的霍光怎么就病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尽心竭力的霍光怎么就病死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汉朝的历史上有一个职业的经理人,在现代看来那是神一般的存在,毕竟为汉朝续命了几百年,如果不是霍光汉朝的江山如何走向,真的不好说。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有一个主角光环的庇护,做事都是顺风顺水的。当时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获封冠军侯,那可是无比

  • 黄巾起义声势浩大 为何起义一年就被镇压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黄巾起义,东汉

    对黄巾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为何会在一年之内被镇压?大名鼎鼎的黄巾起义,之所以会很快被扑灭,主要是因为当时东汉政府还比较强大。而且,因为东汉的体制原因,导致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各地士族阶层,也都尽全力镇压农民军。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军面对的镇压力量,过于强

  • 朱棣身为藩王能够造反成功 朱棣是怎么打赢朱允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建文帝,朱棣

    建文帝为啥干不过朱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棣究竟是怎样打赢朱允炆的?要了解,以一隅敌全国,成功的概率简直微乎其微!而古代藩王造反成功者,却唯有朱棣一人能做到。仔细想想,朱允炆又是在怎样败给朱棣的呢!老一辈人常说,政治就是多发展朋友,少聚集敌人

  • 白居易《卖炭翁》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卖炭翁》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原文鉴赏: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

  • 柳宗元对荒蛮瘴疠之地的柳州做过什么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柳宗元,唐朝

    柳宗元对荒蛮瘴疠之地的柳州做过什么改变?他从实际出发,颁行有益于人民的善政,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据说柳宗元刚到时大为感慨,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所以他着手重修祭祀孔子的文宣王庙,兴办学校,普及教育,广收学生,亲自授课;在城边打井,解决城内民众的

  • 永贞革新为什么会宣告失败?历时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永贞革新,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唐朝永贞革新的故事。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丧。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798年,2

  • 为什么柳宗元会被称为柳柳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柳宗元,唐朝

    想知道为什么柳宗元会被称为柳柳州吗?这是因为柳宗元官终柳州刺史,所以又称“柳柳州”,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