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李建成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历史上李建成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29 更新时间:2024/2/15 11:09:00

历史上李建成的势力究竟有多大?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的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让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目的就是借机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李世民。没想到王晊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觉得先发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干净利落的射杀了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李渊并让出军政大权,给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

李渊下诏书:“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李世民正式开创了属于他的时代。

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属于一位好皇帝。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但是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那个早晨,他就像一个赌徒一样,李建成自以为胜券在握,他没有料到李世民会背水一战。

李建成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弱者,在玄武门事变之前,太子李建成的优势已经对李世民有了压倒性的优势,正是这些优势,让李建成大意而错失了机会。

在反隋之前,大业十一年(615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的军队,去营救被突厥围困的隋炀帝。而李建成呢,《旧唐书·李建成传》:大业末,高祖捕贼汾、晋,建成携家属寄于河东。

《大唐创业起居注》:时皇太子在河东,独有秦王侍侧耳,仍命皇太子于河东潜结英俊,秦王于晋阳密招豪友。

封赏上的差别

义宁元年(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灭掉隋朝,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而李建成的封赏就和李世民有差距。《旧唐书·李建成传》:义宁元年冬,隋恭帝拜唐国世子,开府,置僚属。

到了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废黜杨侑,改国号为唐,称皇帝,李世民晋封秦王。而李建成,《旧唐书·李建成传》:武德元年,立为皇太子。

军政上的差别

唐朝建立以后,并没有统一全国,疆土之限于关中、河东一带。从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了,破薛举;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歼灭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集团;重创窦建德和山东的徐圆朗。

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后,逃亡突厥,李建成在魏征的建议下,征讨刘黑闼。

《旧唐书·李建成传》:及刘黑闼重反,王珪、魏徽谓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长,爱践元良,功绩既无可称,仁声又未遐布。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闼率破亡之余,众不盈万,加以粮运限绝,疮痍未瘦,若大军一临,可不战而擒也。愿请讨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结山东英俊。“建成从其计,遂请讨刘黑闼,擒之而旋。

从军事角度上来分析,李世民更胜一筹,打了四场战役,威望日隆。在虎牢之战,班师回朝的时候,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为了见李建成的功绩不如李世民,才建议李建成去征讨刘黑闼。

从人才的角度来分析

李建成身边有李元吉、李纲、窦轨、裴矩、郑善果、贺德仁、魏征、王皂、徐师漠、欧阳询、任璨、唐临、韦挺、庚抱、唐宪、荣九思、武士逸、裴宣俨、袁朗等人;

李世民身边有房玄龄、高士廉、柴绍、唐俭、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刘师立、李孟常、王君廓、张亮、庞卿恽、樊兴、元仲文、秦行师、封伦、萧盟、钱九陇、长孙无忌、杜如晦、长孙顺德、侯君集、刘弘基、公孙武达、屈突通、宇文士及、杜淹、尉迟敬德、李安远等人。

由于李世民长期在外征战建立战功掌握权柄,李建成开始对李世民不服气,就想取而代之。秦王府和东宫的磨察不断。武德七年六月,秦王府制造出杨文干事件,让人诬告太子谋反。《旧唐书建成传》高祖意便顿改,遂寝不行,复令建成还京居守。惟责以兄弟不能相容,归罪于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及天策兵曹杜淹等,并流之巂州。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开始对秦王府的人下手,他先建议李渊把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资治通鉴》秦府僚属皆忧惧不知所出.....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所以被逼红了眼的李世民,开了一场豪赌,哪怕有一丝赢得机会。他也要做,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根据《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上》:“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上》提到12人的名字,《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提到10个人的名字。

人员安排

玄武门内,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带领侯君集、张公瑾等人,假装李世民的侍卫。以最快的速度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毂,世民射建成,杀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玄武门外秦叔宝、段志玄、程咬金的军队,抵抗住了东宫长进军的进攻。在长城内,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接应了玄武门。李世民的侯军集都把皇帝李渊,给控制住了。

李建成有父亲撑腰,弟弟李元吉帮助,李渊后妃的拥护,本身还是太子,掌管着东宫长林卫精兵三千多人。李建成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犹豫不决,李世民却能当机立断。李世民这次赌赢了,换来唐朝的“贞观之治”,也算值得的!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马邑之谋败露后,王恢为什么被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王恢,西汉

    王恢,西汉时期大臣,燕国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武帝当国的最初几年,大汉帝国还处于清静无为黄老思想的影响之下,朝堂上的外戚势力、朝臣势力依旧很强大,这导致了汉武帝手中的皇权很有限,离一言九鼎、集大权于一身还很远。皇权受多方制约,帝王无绝对权威,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新君,汉武

  • 孙权的存在感为什么比刘备曹操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孙权的存在感为什么比刘备曹操低?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东吴的存在感是最低的,有关于孙权的故事也比较少。曹操统一了北方,刘备统一蜀川,这俩人都算得上是白手起家,最后成为了一方霸主,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英雄。唯独孙权没有这种本事,他的家底儿都是他父亲和哥哥打下来的,接手的时候东吴有多大,

  • 项羽的亲生父亲母亲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秦朝

    项羽的亲生父亲母亲是谁呢?小编为您讲解。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开头就写到:“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说了半天,我们只知道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有个季父叫项梁,由于项氏一族世世代代为楚国将领,

  • 曹操为什么舍得花大钱去建铜雀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操为什么舍得花大钱去建铜雀台?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曹操修了工程量巨大的铜雀台,这是事实。但曹操确实又很节俭的,这也是事实,这一点史书有记载。在日常生活中,曹操不喜欢穿官服和正装,喜欢穿便装,平时在身上戴个小香囊,里面装着手巾等随身细物,史书上说他还亲自设计了一种叫“帢帽”的帽子,目的是“合于简易随

  • 被匈奴扣押了将近二十年的苏武,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苏武,西汉

    苏武,西汉时期杰出外交家、民族英雄,“苏武牧羊”的故事不仅使其名著当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使其名著当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羁胡十五载,夜夜梦汉关。苦难的背后是对恩义的铭记。在苏武心目中,大汉朝对苏家是有恩的。苏武的父亲苏建,随卫青出征时曾因失军依律当斩,是汉武帝宽恕了他,只将他赎为庶民,后

  • 朱棣为什么仅用了4年就篡位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棣为什么仅用了4年就篡位成功?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篡位这种事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生了,那时就出现了第一位弑父篡位的国王。到了王莽时期,本是周公之才,天下人道德楷模的王莽篡位后,造反之路像一条皇位的开挂之路,尤其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后世想效仿他的人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皇位的诱惑是

  • 明朝后期为什么会输给了清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后期为什么会输给了清朝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同样是由女真统领,为何明朝前期赢了元朝,后期却输给了清朝呢?每当说起历史上的事情,相信大家基本上也都和我一样,有着这样一个好奇的点。那就是早年间同为女真族统治的元朝和清朝,前者在存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被朱元璋给灭掉了,可没想到明朝建立起来

  • 项羽真的能单挑一千个士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秦朝

    项羽真的能单挑一千个士兵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起我们中国的古代历史,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会发生战火云烟,而每一次战争都会让无数的人流血牺牲。战争后的惨淡是今天和平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天下一片哀鸿遍野,由于战争使得大量的劳动青年消失不见,让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每一次战争留给我们的都是无尽

  • 主父偃为汉武帝献上“推恩令”,为何一年后惨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主父偃,西汉

    主父偃,西汉时期大臣,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能力,如果不知谦退敬畏的话,很容易将路走死。汉武帝时期的能臣主父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但最终没能逃过骤贵骤灭的可悲宿命。主父偃是个有棱角、很功利的人,早

  • 尉迟敬德在宴席上大脑。唐太宗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尉迟敬德,唐朝

    尉迟敬德,本名尉迟恭,字敬德,唐朝开国名将,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七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资治通鉴·唐纪十》记载: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九月,海内晏安,四夷宾服,大唐初显盛世景象,唐太宗在自己的出生地庆善宫,宴请百官。席间,君臣兴致颇高,又是宴乐,又是赋诗,又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