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的陵墓为何迟迟没有正式开挖呢?

秦始皇的陵墓为何迟迟没有正式开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50 更新时间:2024/2/15 18:59:13

秦陵也好,乾陵也罢,中国数以百计的帝王陵墓挖与不挖,其实早都套牢了“紧箍咒”。这就是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可谓文物工作的天条。但是考古学家真的不想研究秦陵吗?秦陵为什么难以发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1、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秦始皇陵的规模决定了考古设施的规模,考古设施的保障不到位,想要挖秦陵简直难以想象。说到秦陵的规模,那首先得看看秦陵地面的封土有多大规模。

《汉书楚元王列传》上说:“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一尺约为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当初的规模。可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缩小了许多。秦俑考古队为了了解原来封土堆积的实际大小,进行过钻探,发现原来的封土基础部分近似方形,周长与《汉书》说的“周回五里有余”的数据相近,为2000米,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

这样的话,我们在发掘前首先应当建造一个跨度不能小于500米的保护大棚,否则,挖掘秦陵简直就是不可能的。道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秦陵的结构由两部分建构而成,一个是地表下面的地宫,一个是地表上面的封土。人们最关注的当然是地宫,最想看到里面的遗存和司马迁说的一样不一样,能不能出土连司马迁也没有记载的遗迹和遗物。

可挖出地宫,先得挖掉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的封土。甭说这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帝王陵墓,就是一般的坟墓,按考古发掘的规矩,既不能用炸药炸,也不能用推土机推,更不能用挖掘机掏,一句话,就是不能快挖,只能慢慢挖,也就是一点一点地发掘。而一点一点发掘,就需要漫长的时间,就要历经春夏秋冬,就要面临风霜雨雪,如此,就要像挖兵马俑坑那样,先搭个大棚,既有利发掘,又可以保护出土文物。否则,即便人能够在露天作业,可以战天斗地,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可挖出的地宫怎么办?总不能让它风吹雨淋吧?

那大棚搭建得小点行不行?可不可以在封土上立几根柱子支架,缩小技术上无法解决的跨径难题呢?回答是否定的。柱子立在封土上,怎么去掉封土?即便退一万步可以立柱,那地宫挖出来后周围都竖着桥墩一样的柱子,成何体统?地宫完整的平面景观如何保证?如果柱子下面有文物怎么办?更何况,地宫周围的土质状况是不是符合立柱子的条件?所以,这就一定要建造一个跨径500米以上的大棚了。

目前世界上能不能建造500米跨径的梁架?问题已经不是太大。例如单跨超过500米的桥梁,都已不在少数,像上海卢浦大桥和重庆朝天门大桥都有550米左右,好像日本明石大桥的桥墩间距还达到了2000米,等等。这都表明,现代技术已经具备建造大跨径梁架的能力。

如果真能建造这样的大棚,封土就要被遮封到大棚里去,这等于是把秦陵“包”起来。秦始皇陵露天的封土已经与周围方圆50平方公里的陵园景观以及山峦融为一体,建成大棚后,如何让大棚的风格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2、挖掉了封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

搭建大棚存在问题,那不搭大棚,干脆挖掉秦陵封土行不行?挖掉秦陵封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秦陵的地面景观会消失。只有地宫景观,而失去与封土规模相结合的场面,如何能让人感受到秦陵全景的恢宏与壮丽?如何让人领略古人建造如此庞大工程的艰辛与伟大?显然也不能通过。

有人说,既然在封土上搭建大棚有难度,又不能挖掉封土,那就在陵上找到墓门,往下挖一个洞,一直挖到地宫不就得了?问题是,地宫在哪?地宫又有多大呢?

前两年,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国家“863计划”,进行了有史以来对秦陵资金投入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探测,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结果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约35米深,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地宫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地宫中央的墓室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先不说这个探测是否就是秦陵地宫的实际情况,就算是实际如此,地宫的位置是不是就位于已经探测出来的地方?如果错位了怎么办?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大意是说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说他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抛开“旁行三百丈”这段史料的真假或换算尺度的准确率不说,我们是否有心理准备,能够承受万一挖下去的结果与探测情况不一样?因为地宫位置的扑朔迷离程度,丝毫不亚于秦始皇在我们心中的模糊印象。

3、地宫深深,如何上下?

如果地宫距离现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这样的立壁,如果是石头或哪怕是土石结合的还算牢固,如果像兵马俑坑那样只是板壁和土壁,会不会导致塌方?退一步说如果加固,那不是改变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

再退一步,如果不是直上直下的立壁,而是阶梯状的立壁--这可能也是实际的情况--兴许能避免塌方或容易避免塌方,可怎么构建下去的通道?兵马俑坑离地表3-5米深,在旁边围上围栏,不用下去也能看个清楚。可地宫比兵马俑坑深了10倍以上,在上面围个围栏不让下去,难道要游客用望远镜看不成?如果构建可以走下去的通道,那岂不是又会破坏地宫的结构?

4、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挖完秦陵?

如果我们用几乎可以说是笑话的最机械的算法,既不计算时间成本,也不考虑实际埋藏状况,更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只算发掘面积的话,我们可以大致算一下: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大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先秦墓葬,总面积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积25万平方米,比它大约50倍。秦公大墓从1976年被发现,到1986年清理完成,挖了整整10年。照此推理,秦陵岂不是要挖400-500年?

5、投资多大?

投资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最主要的要素,其他的暂时不计。以一、二号坑为例,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其保护大厅为钢网架式结构,平面尺寸为长134.2,宽106.25米,高14.5米。一号坑更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保护大厅几乎都是宽出坑外边沿10米建造,厅顶用的是落地式三铰钢拱架结构,拱架弧长80米,弦长67米,总重量306吨,投资245万元。

让考古学家最感遗憾的是,1975年前后建大厅时,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为了节省每10万元一个的钢拱架,少建了三个拱架,把一号俑坑两端计约45米长的坡道舍在了大厅外面,虽节约了30万元,却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使人们无法再看到俑坑完整的结构。

如此大规模的发掘,资金需求巨大,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发掘工作根本无法动。现今在国内兴建一个省级博物馆,不包括土地和搬迁费用,按现行的馆舍造价至少也得上亿元。眼前的一个实例是苏州博物馆,由贝聿铭先生设计,建筑面积只相当于秦陵地宫的1/10左右,总投资高达3.39亿元。挖秦陵要多少投资?挖好了后建造秦陵博物馆又要投资多少?造好了博物馆日常的维护和保护又要多少投资?这恐怕不是我们所能预算的了。

由此可见,不挖王陵的理由,不仅仅在于我们有多大的技术保护能力,重要的还在于我们有多少挖掘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才是事物的关键或实质。前者是技术,后者则涉及我们的文化成熟度。换句话说,如果技术达到了难道就可以挖了么?如果我们的考古学家没有能力适应人类认识的进程,落后于现在考古学的普遍认知阶段,向古代提不出更多更深入的问题,我们的技术再好,哪怕是世界一流,也还是不挖的好。

标签: 历史秦朝秦始皇

更多文章

  • 一代权臣和珅为什么要忌惮阿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一代权臣和珅为什么要忌惮阿桂?这是因为阿桂位高权重,他是内阁首辅,军机处首席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们的故事,一起看看吧。阿桂,姓章佳氏,满洲正蓝旗人,是清朝名将,大学士阿克敦之子。阿桂与和珅的经历不一样,他自幼聪明,乾隆三年(1738),阿桂经过科举考中举人,是满大臣当中,少有的科举出

  • 和珅的原配夫人是谁?夫妻感情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和珅的原配夫人是谁?夫妻感情好不好?他的妻子叫冯霁雯,是冯英廉的孙女。冯英廉对这个失去了父母的孙女非常疼爱,亲自为她挑选了和珅这个佳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年,冯霁雯与和珅成亲之时,和珅只是咸安宫官学中的一介生员,虽然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衔,但是也只够糊口而已。而冯霁雯的祖父冯

  • 诸多老臣中,吕后为什么信任夏侯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诸多老臣中,吕后为什么信任夏侯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吕后是刘邦的老婆,在建国后,刘邦也曾一度大封功臣,毕竟这里面很多人功勋卓著,如果没有他们,恐怕刘邦是没有机会建立汉朝的。但同时我们知道刘邦和吕后对待这些功臣,手段也是非常残酷的。正所谓兔死狗烹,用不到他们的时候,哪里都看不顺眼。除了

  • 秦琼告老称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琼告老称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在天下安定之后诛杀功臣。刘邦就是此类典型,他先后斩杀了臧荼,韩信,卢绾,彭越等开国功臣。李世民却是少有的没有杀死功臣的帝王之一,张亮与侯君集这两个功臣被杀,也是因为他们参与谋反的原因,李靖犯了很大的政治错误也能寿终正寝,

  • 历史上真实的玄武门之变,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玄武门之变,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即位后虽然施仁政、用贤臣,但他这段不为光彩的篡位之举,总是让人喜欢在茶余饭后拿出来“扒一扒”,毕竟像李世民这样历史上的“名帝”登基后的一系列举措表现得过于完美而无可非议,反观对他的那些“糗事”倒是会引

  • 汉文帝为什么暗示让亲舅舅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文帝为什么暗示让亲舅舅自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文帝刘恒,乃是汉高祖刘邦的庶子,被远远封到代地做王。吕后去世后,周勃、陈平等功臣诛杀了吕氏外戚,废黜了汉少帝,并将刘恒从代地接了过来。作为一个不太起眼的皇子,刘恒为何会受到功臣们的青睐?根据《汉书》记载:“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暴,

  • 樊哙的妻子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樊哙的妻子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女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高祖刘邦非常的厉害,他的老婆吕后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懂得忍辱负重,陪着刘邦的父亲在项羽的牢房里渡过了很多年,最终因祸得福,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后,皇太后,她还帮助刘邦除掉异姓王韩信、彭越,他们夫妻真是两口子。刘邦去世得早,汉惠帝小时候

  • 刘邦死后,吕后曾想杀光开国功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死后,吕后曾想杀光开国功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195年6月,汉高祖刘邦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死于长安城的长乐宫中,终年六十二岁。继承皇位的虽然是汉惠帝刘盈,但执掌朝政的却是刘邦的妻子吕后。刘邦死后,吕后秘不发丧,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消息,因为在此时她正在酝

  • 朱棣坐了22年皇位未能诞下一儿半女,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朱棣,明朝

    多子多福一直是中国古代人最重要的事情,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残暴的欢愉,终究以残暴而终结。”在靖难之役爆发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猜想朱棣,因为那场战争是不应该爆发的。当然,在很多政治人物看来,朱棣有很多爆发的合理性,但在百姓看来,于和平之际挑起战争,这是何等的残暴。最终,

  • 历史上刘秀是怎么整顿吏治安置旧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刘秀,东汉

    历史上刘秀是怎么整顿吏治安置旧臣的?在他登基之后,将封赏开国功臣的事情交给郎中冯勤处理。冯勤是一个谨慎的人,把这件事情办的非常漂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冯勤所封赏的依据就是功劳的大小,谁的功劳大,谁的土地就大,谁离皇城就近,土地质量就好;相反,功劳越小,分到的土地也就越少、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