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被杀时姜维和王平为何坐视不管 他们是帮凶吗

魏延被杀时姜维和王平为何坐视不管 他们是帮凶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57 更新时间:2023/12/19 17:21:5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延被冤杀之时,姜维、王平为何坐视不理?他们是否为帮凶?

引言:魏延是一个军人,他不可能不了解自己带兵攻打杨仪,会被朝廷之人安插上一个违反军规、甚至是谋反的罪名。但是魏延为何还是甘愿冒风险,也要带兵攻打杨仪呢?魏延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风险?

魏延在死前已经是蜀汉的“镇北将军”,而且镇守汉中长达10年有余。镇北将军排名仅在四军将军之后,也就是说魏延的级别仅在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将之下。论声望、地位,魏延绝对算得上是五虎将之后,首屈一指的。但为何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宁愿冒着被蜀汉冤杀的风险也要行不轨之举,带兵攻打杨仪呢?

关于魏延带兵反攻杨仪的举动,作为诸葛亮传人的姜维,他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那么魏延到底为何会在诸葛亮死后有如此大不敬的行为?这与诸葛亮其实脱不了关系。

一、诸葛亮为何说魏延脑后有反骨?

在魏延刚刚出场之时,诸葛亮便当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面说,魏延必须斩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魏延头脑比较大,脑后必定长有反骨。

而诸葛亮当时之所以一口咬定魏延脑后有反骨,那其实就是因为韩玄是被魏延所斩。理论上来说,韩玄是死是活,如何处理?这要等刘备来发话,而魏延当时便要了韩玄的性命。

这对于刘备、诸葛亮来说,魏延这是肆意行权,根本没把刘备这个战胜者放在眼里。试问,如果你站在诸葛亮的位置,如果不提出处置魏延,恐怕还会被刘备给收拾。

诸葛亮原本打算当时便结果魏延性命,然而,刘备这个时候终于表态,声称魏延没过,反而有功,不如留在帐下听用,如果日后真的有不轨之举,再行处置即可。

诸葛亮果然是一个合格的CEO,在刘备替魏延求情之后,诸葛亮也不再追究魏延当时私斩韩玄之过,反转过来警告魏延一定要死力效命刘备,否则结局堪忧。

其实,诸葛亮当时一句:“脑后反骨”,只不过是跟刘备逢场作戏,二人你来我往,把魏延拿捏得死死的。

由此一来,魏延便不敢动歪心思,只能跟随刘备打天下。

二、刘备巧用魏延守汉中,提升为四镇将军

众所周知,公元211年刘备带着魏延、黄忠、庞统等人便进了川蜀。在几经辗转之下,刘备与刘璋反目,二人大打出手。期间,魏延时刻保护着刘备,并且在入川之战中魏延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劳。

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刘备一行人终于拿下了成都。地盘提到量与质的提升,刘备不得不定《蜀科》等货币措施,而在公元217年之时,刘备便在法正的建议之下,准备攻取汉中,以图占据川蜀全境。

汉中之战刘备动用了除关羽之外的所有战将,包括黄忠、赵云、张飞等,甚至连马超他也都安排上了。魏延当时也不例外,魏延一直跟随于刘备左右,并且攻破巴东郡,后来又进攻阳平关。

在汉中之战中,魏延也是颇有功劳。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打退曹操,赢得了空前的胜利果实,同时整个汉中也被刘备收入口袋之中。

然而,对于汉中的治理、镇守工作,刘备这次没让张飞去,而是交给了魏延。

为什么刘备要交给魏延呢?道理也是非常简单的,一来汉中人口悉数被曹操迁走,基本已经是一座空城,建立空城并非张飞所长,而此时的魏延正是精力、武艺最鼎盛之时。况且刘备、诸葛亮等也能腾出足够的精力来治理自己的地盘、管理自己的人口、户数。

而把汉中交给像魏延这样,有霸气、同时又想在老板面前好好表现的大将,是最佳的选择。

因此,镇守好汉中,对于魏延来说,这不仅仅是提升地位的最佳捷径,同时也是保住自己官职、性命的坚强后盾。

在魏延上任之前,刘备特意召开动员大会,当众宣布提升魏延为镇北将军,兼汉中太守。

果不其然,魏延上任之后,精心治理汉中,发明了“错守诸围”的战略来防御汉中,魏延这个战略也得以让汉中近10年来,没有踏进一个魏延兵士。

很显然,魏延在镇守汉中这个任务上,他是圆满地完成了。

三、魏延参与诸葛亮北伐,遭到战略上的反对

公元228年,诸葛亮便开始了第一次北伐。当时,魏延镇守汉中已经超过8年,理论上来说在战略方面魏延也是有资格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当时魏延便提出,自己走子午道,就像当时的韩信一样,再者敌方大将无谋,一攻即破。

然而,当时诸葛亮认为子午谷战略太过危险,胜算极小,因此不予理睬魏延的战略。因此,魏延便在公众场合表现出对诸葛亮胆小、不采取自己战略的极度不满。

在私下更是抱怨诸葛亮,不采取自己的战略。

其实作为下属来说,魏延这种做法就是完全错误的,只要战略得当,诸葛亮不可能不采取。作为悍将就是要在战场之上,拿下功勋,服从军令就是天职。

公元231年,魏延也和同事高翔、吴班等,让司马懿吃大败仗。

然而,在公元234年与司马懿的对峙之中,诸葛亮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自己的身体反而被掏空。由此,诸葛亮便在病重之际,安排撤退的部署、撤军路线等相关问题。

四、诸葛亮授予杨仪兵权,魏延带兵反攻

诸葛亮临终之际,把川蜀军队的兵权交给了杨仪,并且让王平、费祎、姜维等人都要遵从杨仪军令。其实,明白人都了解,当时杨仪的军令只不过是实行诸葛亮的遗令而已。

然而,魏延呢?

众人根本没有请魏延来商量如何退军,如何撤退。只是费祎前往魏延营帐查看了魏延的情形、反应。

果然不出费祎所料,魏延果然不想就此撤军。并且还说出什么,“丞相虽亡,有吾见自在,吾当自攻曹魏,何言退军?”

还没等费祎传达让魏延断后的军令,费祎称赞魏延带兵有方,作战勇猛之后,便火速骑着自己的大黑马赶紧向蜀军大营奔去。

费祎回营之一与杨仪、马岱、姜维等商议,决定实行诸葛亮临死前的第二道军令,那就是不顾魏延,直接退军。

良久之后,魏延听闻蜀军大部队已经撤退,魏延心里火冒三丈。当即率领数千骑兵赶到了大队之前把栈道全部烧毁,挡在杨仪所在的蜀汉军队的前面。

魏延是一个军人,他不可能不了解自己如此行事会被朝廷之人安插上一个违反军规、甚至是谋反的罪名。但是魏延为何还是甘愿冒风险,也要带兵攻打杨仪呢?魏延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风险。

此时的魏延已经是属于蜀汉军中的一把手大将,他只要好好工作,恐怕成就不会在关羽之下。但为何要在诸葛亮死后不听诸葛亮遗令呢?

要了解攻打朝廷军队,那可是死罪!其实魏延之所以要攻打杨仪,原因也是非常简单,作为诸葛亮接班人的姜维他心里是非常明白的。

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魏延私下与杨仪关系很差。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常常在他们二人中间调解,杨仪呢?虽然是一个文弱书生,但是他的嘴巴可不软弱,面对魏延他可是丝毫不畏惧。

而魏延更是当着诸葛亮的面,就险些拔剑斩杀杨仪。试问,诸葛亮如果让杨仪领兵回朝,魏延他服吗?

其二,魏延认为杨仪只是一个参军,根本不懂兵法。因此,自己也没有必要遵从他的军令。况且以魏延“小关羽”的脾气,岂能屈居杨仪之下?

况且,私下与杨仪关系实在是太差,因此只要这次能一举带兵斩了杨仪,凭着自己多年镇守汉中的功劳,足以抵掉斩杀小小杨仪的过失。

其三,杀鸡儆猴,要了解魏延不只是与杨仪关系不好,在任职期间魏延与刘琰亦是不和。

在私下魏延其实很少有知心的好友,为什么呢?很简单,他跟关羽一样,有些骄狂,除非能力远在他之上,否则魏延绝对不可能跟他人平起平坐的说话。

如果这次自己能够成功斩杀杨仪,那么在川蜀集团之中的这些不服魏延的人,恐怕也都会对魏延有所顾忌,虽然心有不服,但是绝对不敢多嘴。

因此,当时魏延带兵攻打杨仪之时,一旁的王平也是提到了诸葛亮的名字,“丞相刚亡,你等如何敢犯上作乱,不听其军令?”,而姜维呢?由此进入蜀汉日子不长,他虽然了解魏延此次带兵攻打杨仪的目的,但是姜维仍然只是冷眼旁观,或许在想,魏延如此行事,正好解除川中一大不服号令之将!

后来魏延死于汉中城门之外,被马岱出其不意将其斩杀,当时一平、姜维他们是坐视不管魏延。其实如果真的魏延没有反心,却死于自己人手中,那么,王平、姜维或多或少都有部分责任。

魏延、关羽、张飞无不是在死在自己的秉性、脾气、性格之下的。只不过,魏延为了一己之私,而冒着被定谋反罪名的风险,确实不值得。可悲的是,自己虽然冒了险,最终还死在了马岱之手,一点没有价值。

更可怜的是,魏延被诛灭三族,留下千年遗憾。只是不了解魏延的孙字辈,如今是否还有传人延续其血脉?

标签: 历史魏延三国

更多文章

  • 高演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弟弟高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高演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弟弟高湛?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齐皇位的传承一开始便在高欢的几个儿子之中兄终弟及,这样的的状况让很多历史爱好者们诟病不已。这不但有违儒家所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而且在皇位传承过程中也充斥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杀戮。北齐孝昭帝高演的皇位传承就是最为典型的

  • 历史上李道宗到底有没有陷害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史上李道宗到底有没有陷害薛仁贵?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几乎每一部古典小说中都有一位被抹黑为奸臣的历史名臣,而他们在历史上的形象与小说中截然相反。任城王李道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他可以说是在隋唐系列和薛家将系列小说中被抹黑得最严重的名将。从小说的剧情来看,似乎这位王爷是陷

  • 秦王子婴为什么没被胡亥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秦朝

    秦王子婴为什么没被胡亥处死?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王子婴是谁的儿子?这个问题一直是史学家的一个千古之谜。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比较少,而且对于他是谁的儿子更是众说纷纭。子婴又被称为秦三世,在他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他的身世,他和秦始皇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

  • 儒学为什么在元朝的地位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元朝

    儒学为什么在元朝的地位很低?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使用儒学的历史非常悠久,推崇的时间也非常悠长,儒学在中国王朝有很深的根基,几乎各个朝代都会受到儒学的影响,并且不仅仅是影响,更多的还是将儒学作为一个主流文化进行推崇,进行使用。宋金明清都"以儒治国",为何在元朝时发

  • 朱元璋是怎么对沐家放下怀疑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是怎么对沐家放下怀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元璋是中国古代最具传奇色彩的草根皇帝,他要过饭,当过和尚,社会底层的酸甜苦辣他都尝过,而且朱元璋的家族世代都是在土里刨食的农民,但朱元璋却突破命运的封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创未来,终成一代开国帝王,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

  • 关羽如果没有丢失荆州 诸葛亮北伐最后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关羽,诸葛亮

    对关羽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关羽不大意失荆州,诸葛亮能北伐成功吗?事实上,关于“大意失荆州”这个问题,大家都抱有很大的误解!荆州的丢失,压根儿不是因为关羽脾气高傲,而是另有原因!这个原因,庞统早就预言过了!荆州丢失的真相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荆州之所以会丢失,就是

  • 三国时期东吴的实力怎么样?与蜀国相比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东吴,三国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开始,便进入了三国时代,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自此三国鼎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时期,能够在这场战役中完胜其他两国的只有东吴。在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中,东吴打败了其他两国军队。其中遭受损失最大的就是蜀军,刘备积攒多年的军事实力被东吴毁于一旦。

  • 长坂桥之战,曹军为何没人出战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张飞,三国

    张飞,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飞在长坂坡之战中的表现十分抢眼,他独自一人站在长坂桥上,面对曹操的追兵丝毫不惧。他大声吼叫的向曹军挑战,吓得曹军没有人胆敢应战。可是我们知道,不管多么强悍的将领,在弓箭的攻击下都

  • 曹操不仅不篡汉,为何还要保护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操不仅不篡汉,为何还要保护汉献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曹操不仅把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而且这一嫁就是嫁了三个女儿。这时候有人就会问了,曹操有能力把汉献帝赶下来,自己称帝,为什么还要这么大费周折呢?我们先来说下他不篡汉的原因。第一、虽然曹操当时有能力把汉献帝赶下来,自己来称

  • 清朝最嚣张的小妾,直接把正妻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最嚣张的小妾,直接把正妻害死,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古代纳妾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虽然纳妾了,但是妾的地位肯定是比正妻的地位低,就像是皇宫里的嫔妃和皇后的关系一样,但是在大清朝却有这样一位小妾,不但不害怕正妻,而且把正妻做成人彘,死状甚是凄惨。她就是隆科多的小妾—李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