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器重马谡 诸葛亮为何又将人杀了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器重马谡 诸葛亮为何又将人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29 更新时间:2024/3/13 11:38:26

对诸葛亮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不听刘备的劝告,那么器重马谡,为何最后又要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与马谡没有亲戚关系,但是他们的关系却胜似亲人。在街亭之战失败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来平息众怒。马谡在死前给诸葛亮写信,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这么器重马谡,他们的关系为何会发展到这一步呢?

一、出身名门的马谡。

如果说诸葛亮和庞统是荆州士族投靠刘备的杰出代表,那么马氏则是他们坚定的追随者。马氏是襄阳宜城人士,兄弟五人在乡里都有才名。其中,马良的名声最大。由于这兄弟五人的字中都带有常字,马良的眉毛中长有白毛,乡里的谚语说“马氏五常,白毛最良”。

马良也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赞誉,他投靠刘备后,为刘备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此期间,马良和诸葛亮的关系很好,两人结为兄弟关系。由于诸葛亮的年纪大,马良在各种场合都称呼诸葛亮为兄长。

在诸葛亮的推荐下,马良被刘备任命为左将军掾,在治理地方、外交东吴等工作中表现出色。在夷陵之战中,马良担负了联络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兵反抗东吴的任务。马良单枪匹马深入敌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武陵当地少数民族起兵攻打东吴,牵制了大批东吴的有生力量。

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在夷陵之战后期,由于刘备的主力遭受了惨败,孤立无援的武陵少数民族武装遭到了吴军的镇压。马良在这场战斗中奋战到底,不幸阵亡。痛失好友的诸葛亮,自然对他的亲族关照有加。和马良有着兄弟血缘关系的马谡,自然得到了诸葛亮的优待。

二、拥有一定才能却不可大用的马谡。

如果说马谡是因为马良的阵亡才得到了诸葛亮的优待,那么他得到诸葛亮的重用,则是由于他自身的才能。马谡作为“马氏五常”之一,他的才能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马谡的年纪较轻,被诸葛亮选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准备日后委以重任。

在历史上,对于马谡的才能也有着正面的记载。马谡才气过人,喜欢议论军国大事。由于他的真知灼见,得到了诸葛亮的特别看重。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参军。马谡和诸葛亮在一起进行探讨研究时事,总要从白天一直谈论到夜晚。

在此期间,马谡也确实为诸葛亮出了很多好的主意。在诸葛亮南征南中的时候,马谡就为诸葛亮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七擒孟获,一举平定了南中的叛乱,稳定了后方,为北伐创造了条件。

即便是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对于杀他还是感到不忍。诸葛亮虽然下了杀掉马谡的命令,但是自己也为此痛哭流涕。而马谡的同僚对于杀掉马谡也感到不以为然。当时蒋琬就为此当面指责诸葛亮,说杀掉马谡是自己除掉自己的智谋之士,如同战国时楚国杀掉打败仗的功臣,白白让敌人高兴,是不应该的。

不过,虽然马谡的才能得到诸葛亮和他的同僚们认可,可是刘备对马谡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在刘备去世前,他看见了与诸葛亮形影不离的马谡。他熟悉诸葛亮的作风,了解诸葛亮对马谡的厚望,于是刘备私下对诸葛亮进行劝告,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我们看刘备的说法,他并没有说不让诸葛亮使用马谡,而是说不能重用马谡。这是因为刘备作为一代枭雄,有着自己识人用人的办法。马谡最初并不是跟随诸葛亮的,而是跟随刘备的。刘备在入川的时候,第一批人员中不但有黄忠魏延、庞统、法正等人,还有马谡。

但是在战役结束后,以上的这些人都得到了刘备的封赏和重用,马谡却被派去当了个地方官员,排除出了中央政权。这中间的原因耐人寻味。究其原因,应该是在长期的战争中,刘备在实战中对马谡的真实才能有了清楚的认识。正是马谡在战场上的表现,使得刘备决定让他担任地方官员,不让他参与战争行动。

这是因为在战争中,对人才的考验是极为残酷的。在军事行动中,不但需要有一定的军事素养,还需要敢于拼搏的性格与勇气。马谡虽然喜欢谈论军国大事,但是在战场上却看不到他的出色表现,这正好印证了刘备所说的言过其实的观点。

三、诸葛亮杀死马谡的原因。

刘备临终的时候虽然对诸葛亮进行了劝说,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相反,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马谡进行了重点培养,想让他担负起北伐的重任。可是现实是十分残酷的,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马谡的表现给诸葛亮带来了灾难。

在这场北伐中,曹魏派出了张郃率领的中央机动军团,不远千里的救援陇西。占据主场之利的蜀军,只要守住街亭,就可以把张郃所部围困在方圆二十里的地区内,加以围歼。为此,诸葛亮在派出街亭的守将时,没有采纳大家提出的魏延、吴懿这两位人选,而是派出了马谡担任前军的统帅。

谁了解马谡在守卫街亭的时候,他擅自改变了诸葛亮的作战方案。他没有率军守卫街亭原有的城寨,反而带领蜀军上了没有水源的南山。张郃在进行观察后,派兵切断了蜀军的汲水之路。因为干渴大乱的蜀军,被张郃轻易打败。诸葛亮也因为前无所据,只得撤回汉中。诸葛亮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北伐,落得个黯然失败的下场。

马谡在作战中擅自改变诸葛亮的作战方案已经是错误的,在战斗中他无力挽回败局,于是便抛弃大军独自逃跑更是错上加错。不过仅仅是因为作战失败,诸葛亮还可能不会杀他。因为马谡没有作战经验,他无力约束部下。作战的失败责任,他的部下也应该承担大部分。诸葛亮在战后处罚、处死了一批将领,足以分担马谡的罪责。

可是马谡做的一件事,却触碰了诸葛亮的逆鳞,让诸葛亮无法放过他。马谡在战场逃跑后,他并没有回到诸葛亮的大营请罪,而是私自逃回了蜀地。在几个月后,走投无路的马谡才被抓获,此时的他,已经让诸葛亮无法再包庇了。

马谡在逃往蜀地的时候,和向朗有过交流。为了包庇马谡,向朗对此事隐瞒不报。向朗当时是诸葛亮的长史,被诸葛亮委以重任,负责后方的事务。在得知此事后,诸葛亮十分愤怒,将向朗撤职送回成都。这是因为向朗表面上是包庇马谡,实际上是害了他,让诸葛亮无法对他减轻惩罚。

诸葛亮任命马谡守街亭,已经是让大家多有非议。马谡在失街亭后,不敢承担责任,竟然采取了逃跑的办法,更是让大家难以原谅。同时,马谡的所作所为,正与诸葛亮的“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做事原则相抵触,自然遭到了诸葛亮的严惩。

结语:

诸葛亮与马谡的年纪相差很大,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却胜似亲人。马谡是“马氏五常”之一,在马氏兄弟中,才能最出众的马良与诸葛亮关系极好,马良对诸葛亮以兄长相称。马良阵亡后,马谡自然得到了诸葛亮的优待。

马谡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才能,让诸葛亮刮目相看。马谡的年纪较小,他说诸葛亮把自己看作儿子,自己也把诸葛亮看成父亲,这也说明了两者的亲密关系。惋惜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对马谡使用不当,再加上马谡自身的错误,造成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标签: 历史诸葛亮马谡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军政实力都很强,为何蜀汉却最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三国中,要说论才德谋略,诸葛亮可谓是数一数二的。诸葛亮在三国在军事上或者政治上,他都有出色的事迹,既然他这么聪明有才干,为何蜀国却先灭亡?原因很简单,大致分为两类。第一,过于小心,不懂得放手。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众武将文臣对他十分尊敬,主公刘备对他也是很信任的。所以说诸葛亮在蜀国算得

  • 陆游为了北伐献策,最终被采纳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陆游,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爱国诗人陆游北伐献策的故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时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陆游得知后告诉大臣张焘。

  • 历史上陆游的蜀中生涯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陆游,宋朝

    历史上陆游的蜀中生涯过得怎么样?可以这么说,这段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朝廷征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任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陆游携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采撷沿路风土民情,作《入蜀记》。乾道七年(1171年)

  • 秦始皇去世后,赵佗为何没有救援秦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很多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当皇上了。据说皇上是可以为所欲为,还有后宫三千的。那真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不过,翻遍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是短命的。皇帝平均年龄也就是在三十岁左右。像康熙、乾隆这样高寿的都是很少数的了。不过,就有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皇帝,他的

  • 东吴派兵攻打荆州时 最后为什么非杀关羽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东吴,荆州

    对东吴和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吴攻打荆州,一定要杀关羽吗?汉中之战后,关羽率军攻打樊城,却不料孙权在暗中捣鬼,联合曹操奇袭荆州,使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对于东吴而言,既得到荆州,为什么又非杀关羽不呢?曹魏对于这次联盟是想达到怎么样战略目标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

  • 春秋时期的郑国敢和周天子对着干 郑国为何如此嚣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春秋,战国

    对春秋战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有多嚣张:三番两次的和周天子对着干。东西周的节点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背景之下,犬戎来袭,却无诸侯相助,导致都城被破,西周灭亡,太子宜臼即位,也就是周平王,随后有了著名的平王东迁,宣告东

  • 周天子作为当时的天下公主 周天子为何看着诸侯国壮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周天子,诸侯

    还不了解:周天子和诸侯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天子贵为天下共主,为何甘心看着诸侯做大,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纵观春秋战国时期,活下来的都是国家有稳定后方,也就是部分边境线不需要设防的国家。齐之山东半岛,燕赵之北境(千万不要说匈奴,先不说各国有长城,就匈奴什么时候要占据整个中

  • 刘秀的身世如何?他和王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汉朝,王莽

    王莽颠覆了汉室,刘秀重兴了汉室,所以王莽和刘秀,他们俩人永远处在对立面,用死敌来形容也并不为过。西汉末年,皇帝昏庸无道,依附于母族。太后王氏外戚干政,独揽大权。王莽乘机谋权篡位,建立新朝,西汉由此颠覆。王莽建立新朝后,虽然试图施行一些政策来缓和社会各阶层间矛盾,但是却并没有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后来,他

  • 陆游是什么出身?家世背景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陆游,宋朝

    陆游是什么出身?家世背景怎么样?虽然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但是早年也很奔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经历,一起看看吧。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

  • 陆游临终示儿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陆游,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陆游临终示儿的故事。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陆游回到山阴,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辛弃疾拜访陆游,二人促膝长谈,共论国事。辛弃疾见陆游住宅简陋,多次提出帮他构筑田舍,都被陆游拒绝。嘉泰四年(1204年),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