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诗人苏麟的一首两句诗为何流传千古?

宋朝诗人苏麟的一首两句诗为何流传千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4/1/24 23:07:42

宋朝诗人苏麟的一首两句诗为何流传千古?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古代诗词不仅文笔优美,而且寓意也非常的深远。有很多的诗句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有很多因为一句诗而封神,我们对于另外的一句却知之甚少。

比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形容人们对初次相见时美好的回忆,而后一句“何事秋风悲画扇”却很少说起;还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前面一句是“读书不觉春已深”;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等等,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平时常提起一句,另外的一句很少人会知道。

除了以上的诗句外,我国古代还有一诗,它仅仅只有两句,却仍能成为千古名篇,被大家所熟知。此诗的作者名为苏麟,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一生也只写了这两句诗。那么,苏麟的这首诗是什么呢?为何能够名流千古,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一心为国提携新人的范仲淹

说起苏麟的这首诗,还跟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有关。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成为千古名句。他一生忠心为国,关心人民的疾苦。

范仲淹不仅文学造诣深厚,在政治上也有很多的政绩,他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不恃才傲物,对于身边有才能的人不计个人得失都予以提拔,宋代有好几位名人都是经他提拔而成功的。

比如,北宋名相富弼,年轻的时候跟范仲淹认识。范仲淹感觉他的文采非常的好,将他推荐给晏殊,后来又帮助他参加科举考试,最终成功进入仕途。

北宋名将狄青原来只是一名勇士,范仲淹非常欣赏他为国奋战的精神,经常传授他一些为人之道,并让他学习一些军事知识,让他不只拥有匹夫之勇,还成为了智勇双全的统帅。

范仲淹为了国家和人民敢于向朝廷谏言,由于他的刚正不阿,经常会遭到贬斥,所以他在很多的地方做过地方的基层官员。

但他不管在哪,都没有忘记自己为国为民效力的使命,对于身边的有识之士进行提拔和举荐。在六十岁高龄的时候,范仲淹被调到杭州做知府,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谦和的态度。

对有才能的年轻人倍加关注,不管他们是做什么的,地位高低贵贱,都无偿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很多人在他的推荐下得到高升。

苏麟借诗求重视

虽然很多人得到了范仲淹的推荐,但他毕竟是凡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肯定会有疏漏,苏麟便是没有被重视的一位,他当时在杭州担任巡检一职,巡检主要是在各个地区进行巡查,看看各个地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这个职务需要在很多的地方巡查,很少能在官府里待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范仲淹虽然是他的上司,但很少会见到他,就更不用说对他有什么了解了。

苏麟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连那些不如自己的官职比自己高了,他就感觉非常的郁闷,思考该怎样做才能让范仲淹注意到自己。

如果自己直接跟范仲淹说自己想被提拔,那也不太合适。他觉得自己应该想个办法委婉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既让范仲淹明白自己的苦衷,也不至于太尴尬。

苏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写了一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写完之后,苏麟找了个机会去拜访范仲淹,拿出自己写的这首诗,表明想让范仲淹进行一下点评。

苏麟靠实力得到提拔

范仲淹看到这首诗,一下子就明白了苏麟的用意,他哪是向他请教做诗,这分明是想提醒自己关注一下他,并且表现一下他的才华。那么,苏麟这两句诗背后的意思,范仲淹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从字面意思可以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是说靠近水的楼台,可以先看得到月光,因为古人看月亮主要就是看水中的倒影,住的地方越靠近水自然就离月光越近。

后一句“向阳花木易为春”,讲的是长在向阳地方的花草和树木,因为阳光充足,营养充分,就会生长得格外快,会比其他地方的早发芽和开花,就会感觉春天到来的更早。

这两句诗虽然写的是景色,但都蕴含了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在范仲淹身边的人更容易被他所看到和了解,也就会被重用和提拔。苏麟因为离得范仲淹太远,不被他所了解,所以一直没有被他发现,也就没有升职的机会。

看完以后,范仲淹没有因为苏麟对自己的不满而生气,反而觉得他确实挺有才华的。他对苏麟会心的一笑,并且夸赞他的诗句极具文采。

果不其然,在苏麟走后,范仲淹并没有直接对他进行提拔,而是先暗中对他进行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发现苏麟办事认真负责,在工作中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会提出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于是,范仲淹便写了封推荐信交给了上级部门,最终苏麟如愿以偿得得到了晋升,前途一片光明。苏麟的人生目标,就是能在仕途上得到发展,成就一番事业。

他达到了自己的心愿后,便将全部精力用于工作中,再没有花时间去创作新的诗句。而他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两句,却更成为它的特色,后人将诗命名为《断句》。

总的来说,苏麟虽然很有才,但也因为仕途繁忙没有太多的作品,一生只写这两句诗,被评为了宋朝最懒的诗人。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首诗仅有两句,却流传千古,由此衍生出“近水楼台”这个成语,并被现代人所广泛应用。

如今,这个词语形容地处优势更容易获得优先的机会,苏麟为了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勇于为自己争取机会,并且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进而得到重用,也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

标签: 历史古代宋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正当合法 朱棣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朱棣,朱允炆

    对朱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把朱允炆推上皇位,为什么朱棣还要反他?明代是朱元璋创建的王朝,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白手起家创立明代,但是朱元璋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却有些糊涂,朱元璋的儿子不少,但是朱元璋却特别的喜欢自己的长子朱标,朱标也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但

  • 春秋时期天下只有一个王就是周天子 楚国为什么敢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周天子,楚国

    对周天子和楚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国明明只是子爵,为何能和周天子一样称王,为何还号称小西周。大家在读中国古代史春秋一段的时候肯定会读到春秋五霸的故事,所谓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比较细心的人肯定会注意到和疑惑一个问题,就是其他四个霸主都是公,

  • 古代周边小国没有得到册封就称王的话 最后会是什么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称王

    对古代称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周边小国未经册封就称王有啥后果?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秦朝逐渐成了亚洲东海岸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而且一改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形成了以中央为核心的郡县制,由是在制度上、军事上以及文化上全面碾压周边小国,不过秦始皇虽然能一统六国,但并没有兴

  • 朱允炆也算是一个仁慈的皇帝 朱棣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朱允炆,朱棣

    对朱允炆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执政以来也算是个仁慈,燕王朱棣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代的第二任皇帝,仅在位四年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拉下了皇帝宝座。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允炆在治国方面的确算得上是位仁慈之君,那么朱棣为何还要造反呢?原因便在于

  •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什么能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居高位的人是三重的人:君主和国家的人,名声的仆人,事业的仆人。所以他们是没有自由的,既没有个人的自由,也没有行动的自由,也没有时间的自由。”有许多人想要往上爬,为官是他们的梦想,但只有真正登上那个高度的人才知道高处不胜寒。正如培根所

  • 唐朝第一虎将是秦琼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第一虎将是秦琼的儿子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着将近400年的混乱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里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南方由于衣冠南渡,北方人将许多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去了南方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北方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悉数汉化,在民族统一的步伐

  • 杀害丁原投靠董卓,吕布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吕布,汉朝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猛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人们一提起吕布,就会联想起赤兔马。赤兔马日行千里,浑身火赤,身高八尺,身长一丈,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势。赤兔马和吕布相得益彰,两者一起征战沙场,没有敌手,赢得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赞誉。赤兔马是董卓用来劝降吕布的礼物,那么吕布为何为了区区一

  • 传说唐伯虎在村姑面前出丑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唐伯虎

    传说大才子唐伯虎曾经在村姑面前出丑是真的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经过,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一天,唐伯虎游西湖兴致正浓,翻岭越溪,来到一座依山傍水的青秀山村,此时现在,他又饿又渴,见一村姑正在溪边洗萝卜,便上前讨萝卜吃。村姑见这位飘逸的墨客,有意刁难,于是莞尔一笑:

  • 卫子夫是如何战胜陈阿娇,最终成为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汉朝,卫子夫

    陈阿娇出生于豪门贵族,而卫子夫只是个歌女。陈阿娇的母亲是刘嫖,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汉武帝的姑母。这个家庭背景是相当显赫的,就当世来说,很难找到第二个。而卫子夫不过是平阳公主家里的一个歌女,是奴婢的身份。汉朝是非常重视身份地位的,卫子夫在这一点上很难和陈阿娇比。我们可以看出,卫子夫和陈阿娇相比,实在没

  •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上位 其他藩王和兄弟就没有意见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朱棣,藩王

    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登上皇位,其他藩王都没意见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朱元璋驾崩后,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起兵。1402年,朱允炆的皇位被他的叔叔朱棣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