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军于
香积寺(今长安县南)北、沣水以东地区,和叛军主力10万人决战,对阵双方都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部队。唐军上午完成对叛军的包围,下午斩首6万,俘虏2万,散逃2万。是中国古代冷兵器军事史上阵斩记录巅峰之战。
唐肃宗在
安禄山被其子
安庆绪谋杀夺位之后,拒绝采纳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
李泌先捣叛军巢穴范阳(今北京城西南),使其退无所归的建议,决定先攻长安。
二载四月,任命
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授以平定叛乱,收复两京(即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的重任。五月,唐军在长安西面的清渠受挫,退保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闰八月二十三日,
唐肃宗赐宴招待诸将,决计大举进攻长安。九月十二日,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兵15万,并借回纥骑兵4000,号称20万,由凤翔(今属陕西)出发,向长安推进。
此时的安史反叛军,大约只有十万人,所以唐军在人数上是胜于反叛军的。除了这些之外,叛军内部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领头人安禄山死了。杀死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儿子安庆绪,所以唐军这次“人和”也是有的。
但即便是这样,唐肃宗还是不敢轻易冒险,因为唐王军这次要是失败了,唐朝的气候也就尽了,李氏的江山也就完了。所以在人和的基础上,他开始琢磨地利。经过下面的人多方建议,最后将双方战争的地方定在了香积寺。
双方都是唐军,一个正规军,一个叛军,唐军先锋是李嗣业,叛军先锋是李归仁,双方大军几十万人马在地形有利于唐军的香积寺以北对峙。一战唐军胜,但随即就被叛军反扑,两支军队战术和装备、人员等方面都差不多,唐军攻过去,击败叛军本队。叛军预备队上,击败唐军本队。唐军预备队上,击败叛军预备队。叛军第二梯队上。双方毫无战术可言,逐渐演变成了一比一的拼人命。
《资治通鉴·唐纪》中有记载:“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香积寺之战,双方自中午一直厮杀到傍晚,唐军大获全胜,歼叛军6万余人,安军大败,溃逃长安城内。唐军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精锐的安西军、北庭军几乎伤亡殆尽。
香积寺之战,是安史之乱中唐军和安史叛军的一次大决战,但经此一战,大唐的精锐尽毁,也开启了大唐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