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经与清朝并称世界两大帝国,后遭列强瓜分,如今深陷经济危机

曾经与清朝并称世界两大帝国,后遭列强瓜分,如今深陷经济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88 更新时间:2024/2/6 3:18:46

而在当时的西方,也有一个超级大帝国,与清朝并称为世界两大帝国,但命运却比清朝更惨,曾一度差点被灭国,最终被瓜分大半领土后,得以幸存;这个国家就被曾被成为“西方病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实奥斯曼土耳其巅峰时期非强大,一度成为欧洲国家的噩梦。

土耳其人是土耳其语民族,是原来的塞尔柱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一个小型部族;1299年,土耳其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奠定了土耳其国家的雏形。1326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继位后,改称总督,建立了常备军,吞并了罗姆苏丹国之大部分地区。于1331年,打伤了拜占庭帝国皇帝,并攻占了尼西亚城,并迁都于此。

1360年土耳其君主穆拉德一世继位后,东南欧扩取得决定性的进展。1362年,采取大规模军事进攻,占领埃迪尔内,并以此为都。接着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

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庭帝国,派出了援军。土耳其君主巴耶塞特一世在1396年的尼科堡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国、德国等国的联军,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用巨款赎回300名贵族骑士外,其的几乎全部被杀。从此,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

1453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八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鏖战53天,终于5月29日攻克,并迁都于此,拜占庭帝国灭亡。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意为“上城去”。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同时亦稳固了土耳其作为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接下来土耳其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将疆域扩至欧洲及北非。

土耳其的陆上扩张主要倚靠其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军事革新及铁一般的军纪,而土耳其的海军亦对其征服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及葡萄牙手里争夺及保障了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红海及印度洋的远航路线。由于土耳其握有欧亚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路线,帝国的经济因而蓬勃发展。

之后土耳其在一些能君主的统治下繁荣兴盛;在苏莱曼一世时期,奥斯曼帝国拥有辽阔的疆土(约450万平方公里)和1400万人口,而这时的西班牙仅有500万人,英格兰仅有250万居民。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在全盛时期拥有50万以上的人口,比任欧洲城市都大。

但是在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土耳其的领土扩张逐渐放缓。西欧海事力量的增长、发展由欧洲前往亚洲的海路及新大陆破坏了土耳其的经济发展。以往有效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变异。虽然帝国面对着这些困难,它仍然是欧洲的主要扩张势力,直至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土耳其终止在欧洲继续扩张。

奥斯曼帝国以卡洛维茨条约为主要标志而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在奥斯曼帝国滞止期,奥斯曼的许多巴尔干属地落入奥地利帝国手中,而名义上归土耳其的管治的埃及、的黎波里塔尼亚、突尼斯和尔及利亚实际上已经获得独立,后来沦为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殖民地。在18世纪,奥斯曼中央政府给地方统治者及领导不同程度的地区自治。

1829年,在英、法、俄三国的干涉下,希腊在19世纪30年代的希腊独立战争后宣布独立。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国及大塞尔维亚主义兴起,两地已处于半独立状态。1875年,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宣布脱离帝国独立。波斯尼亚被奥匈帝国占据,巴尔干其他地区仍旧置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英国随即吞并埃及和苏丹。在1830年至1912年间,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省份尽失,即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及利比亚。奥斯曼土耳其的彻底分裂,还是在巴黎和会上,《色佛尔条约》的条约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现时,在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达40个。

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全国共分为31个省,250个县,而土地全归以苏丹为首的帝国中央政府所有,以服兵役为条件授予军事地主阶层使用。国土面积达550万平方公里,尽管面对西欧列强入侵时,土耳其人选择了反抗,但由于实力相差太大加上内部原因,最终还是惨遭分裂。

分裂后的土耳其,过的也并不是太好,一直不愠不火,如今更是深陷经济危机,已经到了国家破产的边缘,货币不断贬值,这真是小国有小国的悲哀(其实土耳其也不算小了),试想如果当年土耳其如果能挺住,哪怕是坐拥三四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在面对美国的时候也不会这么被动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拥兵百万,为何不称帝?左宗棠送来密信劝说,曾国藩改一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的带兵制度,曾国藩小女儿回忆左宗棠,左宗棠和曾国藩哪个厉害

    1864年8月,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曾国藩的个人威望达到了最高峰。此时的曾国藩拥有兵员人数,已经达到了百万之巨,这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此时的曾国藩完全可以来个“黄袍加身”,这样极有可能推翻满清统治,汉族重新统治中国。大家都知道,赵匡胤之所以通过“陈桥兵变”得以建立北宋王朝,将领的支持是极

  • 最后一位铁帽子王:与和珅齐名,仅汇丰银行存款就有两百万两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有两位非常有名的贪官,一位是和珅,抄家抄出了8亿两白银;另一位是庆亲王奕劻。相比家喻户晓的大贪官和珅,庆亲王奕劻的名气就要小得多。虽然名气小,但是不代表奕劻贪污就少。溥仪曾评价,“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生,满

  • 曾国藩精通识人术,他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怎么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这句话是对曾国藩的最高评价,长久以来被人们广泛认可。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关注度很高的风云人物,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后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人们称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与晚清其他名臣不同,曾国藩

  • 曾国藩抓住了一个人,当他看了此人狱中供词后,吓得立即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重臣曾国藩有个绰号,叫“曾剃刀”,意思是指他曾杀人如麻。关于曾国藩的这个称号,清朝人姚永朴有这样一个评价,“公出办军事,有梗令者,诛之不贷,时称为曾剃头。”不过,目前更多人的认为曾国藩被称为“曾剃刀”,最大的原因是他杀了太多的太平军和南京城老百姓。无论在晚清时期,还是在后世,曾国藩的都称得上是声

  • 曾经有哪八个国家联合侵华?战后签订的什么条约致使清朝迅速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894年,清朝甲午战败,更是让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儿垂涎已久的“大蛋糕”虎视眈眈!在他们看来,东方这头“狮子”已经睡死过去了,都想过来抢最后一杯羹;但是各大帝国又互相牵制,最后达成同盟,共同来华,能抢到多少利益全靠自己手段。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

  • 曾国藩攻陷天京,左宗棠送来密信劝其称帝,结果他冷笑着改了一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左宗棠对照表,曾国藩当年带兵打仗,曾国藩心腹大将

    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南京,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宣告失败,同时也意味着曾国藩来到了人生的最巅峰。此时的曾国藩要兵有兵,要钱有钱,是不是该更进一步呢?早年1862年湘军攻下安庆时,就有人向曾国藩送来一封密信,信的内容是用鹤顶格题神鼎山联: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稍

  • 攻陷天京后,曾国藩编造了一个大谎言,直到百年后才得以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攻破天京后果,天京血泪完整版,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的真实原因

    李秀成1864年7月,湘军终于攻破南京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湘军入城后进行了血腥屠城,直到半个月后后才在一名天王府宫女引导下,找到早已去世的洪秀全尸体。出于报复心理,曾国藩命人将洪秀全尸体剁碎混入火药,装入大炮发射升空。事情并不没有因此结束,洪秀全怎么死的?病死还是自杀?众说纷纭,这时李秀

  • 清朝最危险的一个职业,工作时必须屏住呼吸,若失败则立即掉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在古代人们对头发的看重,甚至比自己的姓名还重要,头可断但头发不能随意损伤。不过这一切都在满清入关之后,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满清入关之后,被征服的汉族人一律要“剃发易服”,在满清眼中这是汉族臣服的标志。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多尔衮接受投降汉臣

  • 她,生前仅仅是清朝一个宫女,但死后整个皇宫上下都为她披麻戴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有这样一名宫女,她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从地位卑微的侍女逐渐成为皇帝备受尊敬的人。不仅如此,在她去世后,整个皇宫都为其披麻戴孝,怀念她为皇室做成的贡献,她的名字叫苏麻喇姑。苏麻喇姑,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上的一个贫寒牧民家中。由于天生丽质,远近闻名,最终被科尔沁贝勒府看在

  • 慈禧太后陵墓有多奢华?处处僭越祖制,隆恩殿前一物暴露慈禧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承德避暑山庄。咸丰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北京政变,废除了顾命八大臣,提拔奕訢为议政王。随即,慈安、慈禧两宫开始垂帘听政,史称“辛酉政变”。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太后暴毙。从此之后,大清的实际统治者成为了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