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楚七国之乱时内部不团结,周亚夫断其粮道迅速解决战争

吴楚七国之乱时内部不团结,周亚夫断其粮道迅速解决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4/1/27 13:40:43

汉文帝一生崇尚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所以说这段时间老百姓过得的确很安逸。

不过问题来了,由于汉文帝对诸侯王们过分宽纵,一言不合就要以德服人,导致诸侯王们觉得汉文帝好欺负,不断开始发展自身实力。

首先,诸侯王们开始铸造假币,用劣质的材料铸造出来的钱币和朝廷的真币一样流通,结果富了诸侯王,穷了天下百姓。

其次,朝廷通缉的那些逃犯,一个个穷凶极恶。到了诸侯王的地盘上,都被他们给收编了。变相地增强了诸侯王的实力,而且由于罪犯有了后路,导致犯罪率不断攀升,汉朝普通民众战战兢兢。

再者,诸侯王们手握盐铁制造权,这些东西本该收归朝廷所有,以至于汉朝朝廷一度也得受制于诸侯王们。

刘恒

其实有识之士也曾经向汉文帝提出过意见,可汉文帝正用心于稳定政局,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形势不允许他用激烈的方式实施《治安策》上的政治构想。他只有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齐文王刘则死,无子嗣位,文帝趁机将最大的齐国分为六国。又封刘长的三子刘安、刘勃、刘赐等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贾谊关于众建诸侯的建议,至此才得以实施,但皇权和王权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权和集权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文帝对同姓诸侯王基本上采取姑息政策,所以导致了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上台以后,立刻意识到诸侯王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再不解决汉朝可就完了!为此汉景帝开始削藩了。

说实话,诸侯王们等的就是这一天,积攒了几十年的力量,早就想要公开和朝廷对着干了。只要朝廷敢挑衅,他们就敢应战。因此西汉著名的七国之乱就这么爆发了。

准确来说,应该是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一共有7个诸侯国参与,这7个诸侯王分别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

这些诸侯国凑了20万大军,从东部向西进军。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干着谋逆的行当。不过我们从这些诸侯王的称呼中,就能看得出来,真正有实力的,只有吴王、楚王和赵王。

剩下那几个山东的王爷,属于跟风者,实力没多强,凑热闹却很积极。由此可见,这场动乱本身规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虽说有7个诸侯王反叛朝廷,可大多数都是来凑数的。

西汉前期形势图

吴王、楚王和赵王中,又以吴王和楚王的实力最强。这两位诸侯王,一个占着浙江,一个占着江苏,那可都是靠着海,制盐的好地方啊!

民以食为天,食没有盐,那还能叫食物吗?所以说,封建时代,一直到清朝末年,制盐的权力,都是国有的。由此可见,吴国和楚国多富有了!

有钱了,又有募兵权,还收留了那么多亡命之徒,吴王和楚王的实力自然非常强,这是汉景帝最头疼的两个诸侯王。但是往好了想,也不过只有两个对手而已。

梁王刘武,非常给力

汉景帝其实最初也没考虑过削藩,是晁错整天在他耳边讲诸侯王的坏话,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他才下定了削藩的主意。

问题是,当汉景帝听说吴楚等藩王起兵的时候,他早就吓坏了。当时七国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再加上袁盎这么一鼓动,就办了个错事。“上卒问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

晁错

汉景帝也是急坏了,再加上“丞相青翟、中尉嘉、廷慰欧劾奏错曰:‘吴王反逆亡道,欲危宗庙,天下所当共诛。今御史大夫错议曰:“兵数百万,独属群臣,不可信,陛下不如自出临兵,使错居守。徐、僮之旁吴所未下者可以予吴。”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臣请论如法。’”因此晁错就这么被拖到菜市口腰斩了。“错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事儿是办完了,而且干净利落。可吴楚藩王压根就没有撤军的意思!

汉景帝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杀掉晁错,一定会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之一。事实也是如此,汉朝前面几位有作为的皇帝都有庙号,比如说刘邦是汉太祖,刘恒是汉太宗,刘彻是汉世宗,唯独汉景帝是没有庙号的。

事已至此,汉景帝立马召集一帮文臣武将,商量平定叛乱的事情。这下大家谁还敢乱说话?晁错被腰斩,把大家都给吓傻了。

好在汉景帝还有一个好弟弟梁王刘武,刘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负担起了抵挡吴楚叛军的重任。

梁王刘武是汉文帝和窦太后的次子,窦太后非常宠爱这个孩子,所以梁国也比较富有。这回可就完了,为了抵挡叛军,梁王刘武几乎把国中所有的资源都给押上了。打到最后,刘武几乎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刘武

所以说,吴楚七国之乱中,最关键的人物,其实是梁王刘武。正是由于他挺身而出,为汉景帝出头,才使得朝廷上下再次恢复了对汉景帝的认可。

七国并不团结,这也是关键

七国之乱实际上真正到达前线的,只有吴国和楚国的军队。那么其他四国在干啥呢?居然在抢地盘。

赵王刘遂打算夺回昔日封地,因此连邯郸城都没出。结果郦寄和栾布采取水淹邯郸城的办法,直接逼杀了刘遂,平定了赵国。

胶东王、胶西王、淄川王一直在围攻齐国的都城临淄。可惜打了足足3个月,吴国和楚国都在前线被全歼了,他们还是没能打下临淄。

这3个成事不足的家伙,为了抢地盘,放弃了与吴楚联军合兵一处的策略,自然是一败涂地了。

如果七国大军,能够合兵一处,一起讨伐汉景帝,那汉景帝或许还真的顶不住。可惜他们忘记了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最终只能功亏一篑了。

七国之乱示意图

当然了,这些人也不可能团结,七国只是凑拢班子而已。他们起兵的目的各不相同,毕竟皇位就一个,击败了汉景帝谁来做新任皇帝?总不能七个人轮着来吧?所以说,从一开始,七国联盟就是个巨大的错误。

周亚夫切断了人家的补给线

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正儿八经的名将。只可惜生不逢时,汉文帝无为而治,不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汉景帝时期,好不容易赶上了七国之乱,周亚夫就派上用场了。

周亚夫的战略是,“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所以说,事情的关键就是梁王必须要在前线顶住。吴楚联军在前面攻打梁国,久攻不下,结果没想到周亚夫带兵跑到泗水入淮的地方,切断了吴楚叛军的粮道。

这下完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吴楚叛军没粮食吃,士兵一个个饿得难受,这还怎么打仗呢?最终被周亚夫一举击溃也就不奇怪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氏为稳固统治故对已无威胁的刘禅、曹奂和孙皓进行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曹丕代汉后,汉献帝刘协被立为山阳公,配爵邑万户,地位在曹氏宗室藩王之上,享受“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的特殊待遇,即划出了一个有限的范围,让他名义上延续汉室的宗庙社稷。当然了,这份优待,仅限于经济、利益层面,与实际政治权益是绝缘的。刘协死于曹叡在位期间,爵位被

  • 司马昭当时已无任何顾忌之处,若非病故或可直接进行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千百年来有篡位心思的权臣数不胜数,就算在司马昭之前也不在少数,可公然胆敢弑君的就没几个了。司马昭当时掌握着魏国实际最高之权,他弑杀曹髦另立曹奂,以往的权臣做事还遮遮掩掩,司马昭却已然没有了顾忌而是公然行事,其张狂之态可见一斑。说到三国时代的司马氏家族,与曹氏也算颇为相似。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得曹

  • 日本有名的战国大名上杉谦信为什么一辈子没有结婚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得不说,上杉谦信终生没有结婚生子的问题在当年就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以至于日本出现了所谓“上杉谦信是女性”的传说。不过所谓的“上杉谦信是女性”的传说基本没有可信度,上杉谦信大概率应该还是男的。本鬼个人认为上杉谦信一辈子没有结婚生子的主要原因有三个:[var1]第一,上杉谦信(长尾景虎)小时

  • 三国时第一潜伏大案-隐蕃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一方面积极备战,一方面向孙权求援,希望孙权同时出兵配合,在此情况下孙权也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命令中郎将孙布诈降来诱骗魏国上将王凌,并布下重兵准备伏击王凌。但孙权做梦都想不到,他这一军事行动,导致曹魏潜伏在东吴的最大间谍案爆发,乃至于引发东吴政局动荡,孙权也借此机会打击江东士

  • 崇祯皇帝决定杀死袁崇焕,乾隆却为他平反,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袁崇焕曾经在崇祯面前夸下海口,只要给他五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平定整个辽东。袁崇焕之所以如此豪迈,原因就是他认为若是大权在握,平辽根本不是难事。为了给袁崇焕绝对的权力,崇祯皇帝甚至赐给了袁崇焕尚方宝剑,让他有先斩后奏之权。只可惜,当时的明朝辽东边军,勉强可以阻止后金的进攻。袁崇焕的豪言壮志,根本是难以实

  • 图说明十三陵系列六:茂陵(宪宗朱见深)与万妃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见深原名朱见浚,是朱祁镇的长子。朱祁镇被俘后,即位的朱祁钰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而将原皇太子朱见浚改立为沂王。后朱见济病故,朝臣议将朱见浚复位,朱祁钰至死不允。朱祁镇复辟后,才将朱见浚重立为太子,并改名朱见深。朱见深在位期间,秕政甚多,他宠信太监汪直,即是其中最为严重者。汪直得势,搞得朝野上

  • 重男轻女原来是这么来的 这一切都要怪刘邦 这项决策害苦了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三招攻心术,刘邦八个老婆照片,刘邦1-36集免费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为了促进人口增加实现国家强大,刘邦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促进人口恢复,其中最为鼓励的就是女性结婚生子,为了促进女子嫁人,刘邦规定如女性到达规定年纪还没有出家的话,就会受到严厉苛刻的惩罚。他曾下令:“凡事女子到达法定的结婚年纪还没有出嫁,女子则必须向国家每年缴纳120钱的税,直到女子结婚

  • 蓝玉对元朝皇妃的强奸让明朝错失了统一蒙古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蓝玉和蒙古妃子视频,蓝玉简介,朱元璋残忍处死蓝玉

    其木格虽然身为蒙古族,但是由于从小在汉地长大,且其祖先已经身在汉地繁衍百年,完全就是中原女子般瘦弱精致,绝色动人。可惜的是当她在贝加尔湖畔,古代称之为捕鱼儿海静静弹着古筝时,蓝玉闯到了她面前。让蓝玉想不到的是这鸟不拉屎人迹罕至的漠北竟然还有如此婉若天人的美女,凭借着自己一战灭掉北元朝廷的丰功伟绩,蓝

  •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人脉关系也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她的人脉关系也是不一般的,不仅她自己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也是朝内重臣,姐夫是蔡京,妹夫是秦桧。虽然秦桧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一个千古罪人,特别的坏,但如果只是看她的身份就可以知道,她是朝廷当中一个非常有权利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李清照自然也是一个不一般的人。能够拥有着很好的文采,也是因为她特别的重视,对她的教

  • 【蔡京】虽艺术天赋极高,却是导致北宋直接灭亡的千古罪人,奸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见风使舵攀权贵,玩弄权术成国贼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军仙游县(今属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熙宁进士,宰相、书法家,官至太师,北宋著名的奸相。蔡京他的书法、绘画、诗词、散文造诣方面颇深,他有极高的艺术天赋,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列。蔡京,24岁中进士,被派往钱塘(今浙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