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一手筑建一座孤城,竟让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望城止步

袁崇焕一手筑建一座孤城,竟让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望城止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44 更新时间:2024/1/20 13:04:49

二年,北京城皇宫大殿内,接连的坚城失守的报告使得上到皇帝,下至百官无不惊慌失措,一时间北京城内人心惶惶。

努尔哈赤率领清兵接连攻下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等明帝国坚城,现直逼山海关,若山海关一破,北京城在外则在无门庭,到那时,在谈及北京城的命运,恐怕只有一句叹息!

就在北京城内人心惶惶之际,一人一骑飞奔出北京城门,直奔清兵陈列之地山海关,他便是袁崇焕

袁崇焕来到山海关,观天文、看地理、查百姓、阅士兵,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山海关可守!

得出结论后,袁崇焕又飞奔回北京城,向皇帝上奏说道:

“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

袁崇焕坚定且自信的声音,在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的众大臣中显得是格外的与众不同,他深深的感染了朱由校

此刻的朱由校就像是溺水的人,袁崇焕则是那颗救命的稻草,让朱由校知道原来还是有希望的,于是朱由校命袁崇焕为兵备佥事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来到山海关后发现,事情并不想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此刻的山海关兵缺将少且都是老弱病残,军队士气全无,百姓惶恐且对政府极其不信任,民生哀怨。

整个山海关完全处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状态。

但是这些都难不倒袁崇焕,袁崇焕到达山海关后,首先是鼓舞士气,除了激情的演讲外,袁崇焕更多的是以身作则,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吃一样的东西,干一样的活。

将军都是如此,士兵们哪里还有偷懒的道理,所以士兵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袁崇焕善待百姓,不但不骚扰百姓,反而时常派士兵去帮助百姓,自己也常常亲自去慰问百姓,百姓见此也深深的被袁崇焕所感动。

单单的一个山海关还不够,袁崇焕还要为山海关创建一个屏障,进可攻退可守,于是宁远城随势而起。

宁远城的建立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起初孙承宗祖大寿进行修建宁远城,但是祖大寿却觉得修建宁远城没有多么大的意义,因为祖大寿认为宁远城甚至山海关也会像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等,很快的便落入努尔哈赤手中,因此修了也是给努尔哈赤修的,祖大寿便消极怠工,等袁崇焕赶来的时候,宁远城才完工不足十分之一。

待袁崇焕来到后,积极修建工事,调动士兵与百姓的积极性,不足一年,高三丈,广三丈的城墙拔地而起,明朝的国防前线向前推进二百余里。

原本小城甚至无城的宁远遂变成了一座坚城,而就是这座城阻挡住了清军两代帝王的脚步。

天启六年一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带领大军攻向宁远,十三万大军陈列在宁远城下。

袁承焕站在宁远城上俯视着清兵,他表面平静,但内心却是波涛汹涌的,袁承焕曾说过

“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

但形势是否会想他所想的那样进展,袁崇焕心里也没有底。

胜,自己名流千古,且能保护父老乡亲的安全;败,自己不但会身死,且还会贻笑千古,落下个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骂名。

他看似平静,实则紧张至极,就这样袁崇焕迎来了他的第一战。

袁崇焕为了他的第一战能够获胜,他做了最后的一个努力,宁远城演讲!

袁崇焕刺破自己的手指,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一道血书供士兵传阅,并向士兵下跪说道:

“为了我们的家人,拜托各位了!”

宁远城守军们深受鼓舞,全部宣誓必与宁远城共存亡。

努尔哈赤带领着他的士兵向宁远城发起了冲击,数万大军向城墙冲去,一时间嘶吼声,拼杀声,惨叫声不断。

在此过程中,袁崇焕两次受伤,手下纷纷劝他退下,但是袁崇焕却说:

“宁远虽为小城,但关系到大明王朝的安危,若我们此刻失败了,数年之后我们的父母兄弟必会成为他人的奴隶。”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天双方士兵死伤无数,清军首领努尔哈赤也身受重伤,最后无奈撤退,不久努尔哈赤伤情加重以及郁郁寡欢离世。

宁远城阻碍住了努尔哈赤的脚步!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与明朝政府和谈失败后,再次向宁远城发起疯狂的进攻,袁崇焕拼死守城,双方进入胶着状态,连续疯狂的战斗了二十四天,最后清兵损失过大,皇太极不得不撤军,退回沈阳。

袁崇焕的宁远城再次阻碍住了皇太极的脚步!

努尔哈赤皇太极满清的两代霸主全部止步于袁崇焕的宁远城下。

无奈军事上袁崇焕不怕任何人,但是在政治上却计差一筹,被皇太极一个反间计,袁崇焕惨死于自己人崇祯皇帝的屠刀下。自此,皇太极才有机会登上大明帝国的土地。

时刻录品历史

袁崇焕是一个可敬的人,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根据基本国情采用合理的方法有效的抵御外敌,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即便最后他遭人暗算,惨死于自己同胞的手中,他仍旧永垂不朽。

喜欢时刻录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更多文章

  • 硕塞作为皇太极第五子,为何在史书中的记载比别人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记载,太极,史书中

    爱新觉罗·硕塞,又名硕色,号霓庵,他是清朝宗室,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太宗皇太极,一生共有十一个儿子,十五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女儿是养女。皇太极的儿子中除去三个没活到成年的,就剩下了八个。在这八个子女当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大阿

  • 贾诩一生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被人叫做"毒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叫做,事情

    众所周知贾诩是一位杰出的谋士,此生所献的计策无一例失败,同时他还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可以说他是汉末三国时期里,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但为什么这样的人才被称为“毒士”呢?原因就在于他的计谋虽然有用,但是都太阴险了,登不上大雅之堂。历史上的贾诩虽然才华横溢,却不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 孙权为什么不给小霸王孙策追加帝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追加,小霸王,帝号

    历史上的小霸王孙策文武双全,先前没有实力的时候投奔了袁术。之后他又从袁术手中要回了父亲的旧部,并借出征之名,打下了自己的地盘,那么孙权为什么不给小霸王孙策追加帝号?天嫉英才,他还没有来得及建立更多的功业,就惨遭暗杀,江东地盘和诸多人才都交付给了弟弟孙权。后来孙权凭借这些基础,建立吴国并称帝,却没有为

  • 关羽和张辽投降都没事 于禁投降为什么会被谴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投降,谴责

    对于禁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于津的污点就是不讲义气。如果说一个人的忠诚度是有等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人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于禁的投降也让人意外。反倒是关羽和张辽的投降并没有受到批评。忠诚是对君主仁慈的回应。于禁是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的老将,其他人少之又少。

  • 公孙瓒的实力远超袁绍,为何短暂崛起又迅速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实力,短暂,崛起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公孙瓒以武力起于河北,短短数年之内便坐拥幽州、青州大部,以及冀州部分地区,甚至渗透进徐州、兖州之地,势力远在刚刚夺取冀州的袁绍之上,俨然河北第一军阀割据势力。然而,公孙瓒在短暂崛起之后

  • 张飞是蜀汉大将,为什么会被部将轻易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将,蜀汉,轻易

    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飞前期跟随刘备征战四方,平定益州便长期驻守阆中。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刘备以“为关羽复仇”为名出兵伐吴,并令张飞自阆中率兵顺江而下出兵江州,然而就在张飞出发之前,却被部下范强、张达谋害身亡。那么,作为蜀汉大将的张飞,

  • 荀彧一生都忠于汉室,那么他为什么不选择投靠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选择,投靠,汉室

    众所周知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荀彧绝对是其中最知名的谋士,他为人正直,虽然身在曹营,但始终都在为汉室鞠躬尽瘁。那么荀彧一生都忠于汉室,他为什么不选择投靠刘备呢?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东汉初年的时候,董卓开始搞祸朝政。可以说,袁绍和袁术兄弟是那个时候唯一能与董卓抗衡的势力。毕竟,他们四世三公的

  • 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好吗 诸葛亮为何各种偏袒和提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系,偏袒,提拔

    还不知道:诸葛亮和魏延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在历史上其实是真的好。感觉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都有点儿带资入组的味道。因为机会太多,照顾太多,提拔太多了。早年魏延名不经传,跟着刘备一起进入益州。谁也想不到,汉中太守的位置,刘备会留给魏延这个后起

  •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那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是否有取代刘禅的野心和实力?答案是有实力,但是没有野心!诸葛亮初心不改诸葛亮一生心向汉室,有多心向,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曹魏阵营里挑一个人出来相比拟的话,大概只有被曹操赐死的荀彧了。我们知道,刘备无论

  • 朱灵曾是袁绍麾下的武将,为何会投靠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投靠,曹操,麾下

    朱灵曾是袁绍麾下的武将,为何会投靠曹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投奔曹操之后,朱灵和同样来自袁绍的张郃一样,屡立战功,比如在征讨荆州,平定马超等战役中,朱灵这位武将就跟随在曹操身边。不过,曹操对于这位名将,却是又爱又恨,也即想要夺取朱灵的兵权。公元215年后,曹操因为于禁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