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襄樊之战中蜀汉损兵折将,曹魏和东吴又损失了哪些大将呢?

襄樊之战中蜀汉损兵折将,曹魏和东吴又损失了哪些大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1/20 23:01:31

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曾有一句名言:“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意思是说虚怀若谷才是真正的修养,不能因为才华过人而骄傲,也不能因为受到宠幸就作威作福。但是这一点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因此也衍生出了许多的悲剧。

世人皆知关羽武艺高强,且与刘备肝胆相照,一身正气,忠心耿耿。可正是因为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在敌方劝降甚至己方战败时依旧不改傲气,甚至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刚愎自用,不听别人劝告,最终出现关羽败走麦城,战死的不幸结局。

公元219年,刘备势力日益壮大,上雍和西城被蜀汉集团掌握在手中,自封为汉中王。荆南也在蜀汉的势力范围之内,但是同时期的孙权却忧心忡忡,因为无论是地理范围还是势力,都是最差的那一方,想要再进一步却无路可走。

关羽领命北上制约曹魏在中原地区的部队,当时曹仁已经屠杀宛城,斩侯音,为了给侯音报仇,关羽奔袭樊城,讨伐曹仁。但这一举动也被曹操得知,派遣于禁来援助曹仁。

双方兵力差距甚大,关羽率领5万人出征攻打樊城,曹仁打的是守城之战,本身就占据优势,而后还有于禁率领七军在后方增援,同时还有骁勇善战的庞德随军,但是曹仁仍然被围困于樊城之内,动弹不得。

庞德又被称为“白马将军”,因为每次作战时总是冲在前面,一力当先,更有亲手斩下郭援的功绩,所以深受曹操的赏识,被封为关内亭侯。但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如此优秀精良的部队,却因为天降大雨而乱了阵脚,于禁率领的七军都被淹没。

作为征战多年的将军,关羽一下子抓住了战机,趁乱将于禁和庞德擒住,庞德因为对曹操的忠心誓死不降,被关羽斩下头颅,所有战将皆征战失败,曹军一败涂地。

曹仁明明经验丰富,参加过许多次战役,却仍然在与关羽对垒时不到一个月陷入困境;于禁率领七军3万多人,却在战争中被灭;庞德被一怒斩下头颅;曹操为此头疼不已,想要迁都…

作为一名将军的关羽却能曹魏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关羽的名声可以说是威震华夏,无人能及了。

襄阳之战初期,关羽大获全胜,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胜利是关羽没想到的,给曹魏一方带来巨大的压力。

曹操想迁都暂避风头,不要与关羽正面对上。但是谋士蒋济司马懿合力劝说曹操不要放弃,因为关羽正是大获全胜骄傲的时刻,出其不意或许会获得胜利。

但是战场上已经出现颓势,只能让其他人来援救,于是曹操派徐晃援救曹仁,同时又秘密联系孙权,合力攻打关羽。

孙权早已对刘备占据荆州不满,因为这是军事重地,阻拦了东吴北上扩张的路,而且使东吴变成了夹心饼干,受到蜀国和曹操的夹击。

孙权个人也与关羽有私人恩怨,之前孙权曾想与关羽打好关系,但是关羽却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请求,孙权被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这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是不可能饶恕的。这件事情同样被曹操得知,所以曹操以江南为诱饵,孙权一定会同意联合攻打计划。

吕蒙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作战,为了打消关羽的疑心装作生病的样子返回老家,实际上却暗中和孙权联系调兵布防,而这边陆逊有写信歌颂关羽的功德,果然关羽渐渐撤兵,不再防守,全力奔赴樊城。

关羽带着数万人的俘虏,但是却粮草不够,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于是就擅自用了孙权的米粮。这让孙权大怒,坚定了攻打关羽的决心。

这一边徐晃也想要营救曹仁,于是秘密挖掘长壕,想要和曹仁互通书信里应外合解除樊城危机。孙权向曹操表明自己想要攻打关羽的决心,并且列出了很多项计划,曹操看后却觉得这是一个坐山观虎斗的好时机,于是主动把。孙权的书信透露给关羽得知,让关羽对孙权心生防备,主动放弃樊城。

关羽本就粮草不够,在得知孙权的计划之后,也就犹豫起来,不愿再出兵攻打樊城。

曹仁顺利被解救出来,曹操深知关羽的威胁,于是准备亲征,还没等做出什么动作,就听到徐晃已经攻破关羽的城池,胜利在望了。

原来曹魏的十二营军队全在附近增援,关羽征战在外没有援军,而且人疲马乏粮草殆尽,士气十分低落,曹魏一方却神采奕奕,二者本就差距甚大。

东吴一方也没闲着,吕蒙埋伏在一旁,把关羽在江边守望的官兵都降为俘虏,可是关羽对这一切行动并不知情,只能被动挨打,优势转化为劣势,越发沉重起来。

不仅如此,关羽内部将士不和。糜芳等人一直认为关羽太过傲气,与他们格格不入,瞧不起他们,而且关羽日常冷面,不会对他们太过热络,所以对他们的建议和看法也常常不在意,这些问题都为关羽埋下了祸端。

一些谋士被吕蒙策反,纷纷投降,关羽镇守的城郡不断失陷,关羽无心再战,退守麦城,但孙权早有准备,在路上埋伏官兵劫杀关羽,最终在章乡与关羽父子相遇,关羽父子被杀。

孙权夺取荆州,蜀汉因战败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走向下坡路。一次关键性战争的结局,往往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运势。此次战争虽然曹魏和东吴胜利,但损失的将领也令人心痛。

战争是残酷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将领的每一个选择都牵系着数万人的安危,无论是听取旁人的意见,还是了解属下的情绪,都对战争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威震天下到逃亡斩首,短时间内大起大落,所有产生的问题都是因为关羽的决定产生,结果也终究会让关羽承受。傲气可以有,但不能因为傲气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忽略了其他因素。

这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发很大,以史为鉴,不做一个骄傲的人,时刻对周围保持警惕,即使自己再有能力,也要多放一些注意力在队友身上。

标签: 襄樊蜀汉损失

更多文章

  • 郭嘉临终前为何力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是如何洞悉司马懿的心思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洞悉,临终

    郭嘉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他临终前力劝曹操一定要诛杀司马懿,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要是一定要让大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谋士,大家肯定能够说出的就是诸葛亮的名字,毕竟作为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所做出的贡献的确能够让很多人记住。然而除开他以外,与之

  • 董卓为何能与曹操等人比肩?他麾下有多少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猛将,麾下

    董卓是东汉末年军阀、权臣,他麾下有哪些人才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次韵冯圆中郎中游甘露寺》有言:“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三国鼎立,割据一方,并没有让整个时代变得繁荣,黎民百姓也一直遭受着战乱之苦,如果可以,大家当然希望全国统一。但遗憾的是,那些胸有雄才

  • 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失败,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失败,继续,坚持

    虽然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失败,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看现代国际政治,常常感叹欧洲国家林立,没有形成像中国一样大一统的政权。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跟秦始皇有关:他统一文字货

  • 诸葛瞻在和邓艾作战的时候犯了哪些错误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作战,诸葛,错误

    诸葛瞻在和邓艾作战的时候犯了哪些错误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诸葛瞻出生时,诸葛亮时年四十七岁。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所谓第六次出祁山是也。他见儿子日益懂事,很兴奋,临行与兄诸葛瑾写了一封家书:“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从小看到老,知

  • 为何诸葛瞻会对姜维非常看不惯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非常,姜维

    为何诸葛瞻会对姜维非常看不惯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战死沙场姜维小的时候他父亲就战死沙场了,于是他便和他母亲一起生活。建兴六年的时候,诸葛亮率兵攻打祁山,当时守城的太守马遵只顾着自己逃命,就把姜维等人扔在了城里,无可奈何之下,姜维只好向诸葛亮投降。在归顺诸葛亮后,诸葛亮便对姜

  • 诸葛瞻临死前有哪些遗憾呢?为什么说不合理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遗憾,合理

    诸葛瞻临死前有哪些遗憾呢?为什么说不合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如果说诸葛亮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抱有无数遗憾病死五丈原,那其子诸葛瞻便是千方百计想继承先父遗志,最后却只落得一个“靠父荫庇”的无能之辈头衔而“不得不”战死绵竹,此间酸楚,应当不下于诸葛亮的出师未捷。无论是打三国杀当

  • 如果没有邓艾偷渡阴平,蜀汉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阴平,蜀汉,灭亡

    如果没有邓艾偷渡阴平,蜀汉会灭亡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邓艾这个名字,乍听有些陌生,但是他却是一个可以与诸葛亮和司马懿衡量的优秀将才。他可算得上三国末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了,有些许口吃的他,做起事情来可不含糊,从来都是条分缕析,深谋远虑。在和姜维的多次交战中,也从没有出现过半分差

  • 邓艾只有2000兵马,凭什么逼迫刘禅投降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逼迫,投降,兵马

    邓艾只有2000兵马,凭什么逼迫刘禅投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一首先,在笔者看来,邓艾只靠几千残兵剩勇就迫使刘禅君臣开门投降,不是这2000人战斗力有多可怕,而是因为蜀汉气数已尽。在三国后期,蜀汉在综合实力已经全面落后于曹魏和东吴,特别是在关羽失荆州之后,加上诸葛亮、姜维连

  •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为何诸葛瞻要制衡姜维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继承,遗志,诸葛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为何诸葛瞻要制衡姜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他在决战前,曾悲愤地说:”我于内不能除掉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率军不能守卫国土”。黄皓是蜀汉晚期宦官,其人阴险狡诈,媚上欺下,祸乱朝纲,除掉他是可以理解的。而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北伐中原,

  • 邓艾做了什么事?司马昭为何杀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什么事

    邓艾做了什么事?司马昭为何杀邓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邓艾自知,兵马最少,但贪功心切,于是想出奇谋异策,率军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建议获得司马昭批准后,邓艾在绵竹地区斩杀诸葛瞻父子,兵临成都。刘婵惊慌失措,率文武百官出城投降,蜀国灭亡,邓艾也就成了灭蜀第一功臣。然而在蜀国灭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