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用美人计杀了董卓,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王允用美人计杀了董卓,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23 更新时间:2024/1/26 10:56:24

王允是东汉末年时期大臣,曾密谋赐死董卓,他最后是何结局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世人并不陌生。其中有一个经典的桥段就是,司徒王允不满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巧妙布置美人计,离间董卓与义子吕布的感情,最终杀死董卓。王允与吕布里应外合为东汉除去佞臣,立下汗马功劳,俩人一时间声名鹊起。王允升任录尚书事,辅助献帝总领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其威风。

董卓一死,他身后的西凉军的安置问题,马上成为了棘手难题,王允左右思量迟迟未做出决定,搞得西凉军上下人心惶惶。最后王允因为拒绝西凉军投降,导致西凉军在李傕郭汜等人的带领下攻克长安城,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

王允把杀了董卓本就处于一盘好棋的东汉,下得稀巴烂,最后自己也死于非命。那么王允当时为什么拒绝西凉军的投降呢?长安城里有多少人马守城可以令他这么自信呢?这事可就得从头说起了。

王允出生在山西的官僚世家,家族在当地的势力大,威望高。王允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成长起来,加之从小就天资聪明,深得长辈们欣赏,所以从小立志不但要继承家业,还要继续光耀门楣,做个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王允的偶像是西汉时期的名将霍去病卫青大将军,一生致力于做和他们一样的英雄人物。于是他在饱读诗书的同时坚持习武,算得上一位文武全才。

王允十九岁时,被授郡吏一职。上任不久,就处理了横行霸道的小太监,当时此人仗着自己的亲属是当朝有权力的宦官,在当地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百姓都恨透了他,奈何势力太小斗不过他。王允听说后,不畏权贵,缉拿问罪,后证据确凿,下令斩首示众,还百姓与公道。通过这件事情,王允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更加坚定了他要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汉桓帝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官僚堕落,买卖官职现象猖獗。王允对于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当地的太守王球的卖官行为被王允揭发后,恼羞成怒,利用权力把王允抓入狱中。王球的上级邓盛听说了王允的事情后,对他刚正不阿的作风所蛰伏,于是亲自前往狱中救出了王允。后期王允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心甘情愿为他效劳。邓盛欣赏他的做事风格,一路提拔不断。

不久后王允的大名传到了朝廷的耳朵里,灵帝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正值黄巾军起义国家用人之际,于是灵帝受王允豫州刺史,率兵讨伐黄巾军。此次讨伐,王允大获全胜,在受降时,他在降军手中搜到了关于宦官张让暗中与黄巾军勾结的证据。于是他便顺藤摸瓜,查出来其中细节,便立即上书灵帝,请求治罪张让。

张让何许人也,灵帝最宠信的宦官,朝中大权在握,他万万没想到王允会公然揭发他,于是在灵帝面前巧言令色,说得汉灵帝心花怒放,另一方面汉灵帝也不想相信张让背叛他,所以就不了了之了,可是张让却记下了王允的仇,想方设法想弄死王允。张让接连几次陷害王允入狱,可是王允的运气超级好,接连几次都遇朝廷大赦。但张让害他之心未死,最后一次使尽手段让灵帝把他排除在外。在何进、袁隗等人的多次求情之下才得以脱险。

朝廷宦官当权,王允大志未酬,只得隐姓埋名。直到灵帝驾崩,何进与张让两伙势力火拼,张让设计杀死何进,董卓、袁术进京讨伐张让。张让挟持汉少帝刘辩慌忙逃窜,被王允带的士兵营救下来迎回宫中。董卓平定叛军后,迟迟不回封地,随后废除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董卓的种种不掩耳目的行径,已经开始表明他的狼子野心。但是王允为了潜伏在他身边一直隐忍不发,曲意逢迎,只为伺机寻找机会杀掉他。董卓看王允对他言听计行,以为王允对自己是忠心耿耿的,便对他非常信任,委以重任。任命王允为司徒,不久又封为温候。

王允在董卓手下做事,表面毕恭毕敬、言听计行,实则暗中操作,拉拢亲信,伺机寻找机会刺杀董卓。可是董卓这个人看似粗狂,实则心思缜密,而且凶狠手辣,府衙中更是戒备森严,滴水不漏,王允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下手。直到王允发现了董卓喜欢美女,于是便安插了一位美女入府,(三国演义中描述此女为王允义女貂蝉,可是到底是不是无从查证,演义中的描述只为情节需要故做渲染)后来这位美女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王允成功策反吕布,说服他加入了诛杀逆贼的队伍。吕布的加入大大提升了诛杀逆贼董卓的成功率,就这样他们里应外合,在董卓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形下,杀了不可一世的董卓。

董卓被杀后,东汉由王允掌权,吕布为大将军主抓军事。二人在如何处置董卓身后的西凉军问题上有了分歧,渐渐失和。王允自视是诛杀董卓的首要功臣李傕、郭汜,于是居功自傲,听不进吕布和其他大臣们的意见,一意孤行要降罪于西凉军。西凉军听说后,自知王允会肯放过他们,于是在李傕、郭汜等大将的带领下一呼百应,铤而走险,打起为董卓讨回公道的旗帜,杀进了长安城。可是当时长安城里不足两万守城兵,如何可以抵御铤而走险的凉州兵呢?结果可想而知,凉州兵轻而易举便攻进了长安,汉献帝刘协有一次落在了李傕、郭汜的手中,吕布率领部分轻骑逃出城投奔袁术去了。王允因为自己的优容寡断死于非命。

至此王允的一生最后因为居功自傲,自视清高,草率决定西凉军的安置问题而断送了性命。东汉也因为他决策上的失误再一次陷入了混沌的局面。王允的一生有功亦有过,他一生可以说仕途比较顺利,基本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先前被宦官陷害,也因为国家大赦而幸免。加之王允本身就是个耿直的人,做事有时不知迂回,导致他在处置西凉军的问题上出现重大的错误。但是他对东汉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他生平对汉代文化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董卓下令迁都时,是王允命人把藏书馆的书一并带走,不得有损毁之处。后来他又搜集了其他汉书一并珍藏起来。

后来汉献帝下诏重新隆重的安葬了王允,以纪念对东汉忠贞,并封他的后人为安乐亭候。

标签: 结局美人计

更多文章

  • 刘长为何公认刺杀审食其?汉文帝等人对此事是何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刺杀,公认,态度

    文帝前三年(前177年),淮南王刘长伺机杀了审食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后作为西汉第二位实际执政者,在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执掌朝政长达十余载,而在此期间,审食其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亲信。然而,就在吕后去世后三年,审食其却被淮南王刘长公然刺杀

  • 汉献帝让位给曹丕之后 刘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让位,结局

    还不知道:汉献帝让位之后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在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曹丕称帝后正式建立了魏朝,至此东汉也就灭亡。不管当初汉献帝是否愿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既然这一仪式已经完成,那就说明向世人表明魏朝是非常合法的,而曹丕就是魏朝的皇帝。这时候也说明了刘

  • 王昭君活了多大年纪呢?单于死后她的生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生活,单于,年纪

    王昭君活了多大年纪呢?单于死后她的生活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

  • 战国四公子个个才学渊博,为何刘邦只祭拜信陵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才学,公子,战国

    根据历史记载,在汉高祖刘邦接近驾崩的晚年中,下旨命人为前朝的国家陵墓守灵,具体安排是秦始皇二十户,齐国、楚国、魏国为十户,赵国和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五户。那么战国四公子个个才学渊博,为何刘邦只祭拜信陵君?其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刘邦在年轻时曾与信陵君有过一段渊源,其二则是与其他三位公子相

  • 西汉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汉,建立,朝代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前202年称帝 ,定都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统一王朝。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真实的西汉,一共存在210年。不过,很多人可能不太知道的是,西汉真正的巅峰,其实并不是在最有名的汉武帝时期,而是在汉宣帝

  • 下宫之难是如何发生的?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罪魁祸首,发生

    《左传》和《史记》中的时间线如此混乱,也难怪下宫之难会成为历史上的一大谜题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下宫之难根本就不存在,赵氏没有被灭过族,因为一般认为,公元前588年的时候,赵括、赵同和赵旃还做过十二卿,就像我前面写得那样。然而,事实到底如何呢?历史讲究的是准确、公正,而我特别喜欢主观臆断,可能有人会

  • 长平之战中,秦国为何没能完全消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消灭,秦国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262年,韩国官员冯亭,被韩王派到了上党郡做官。然而对于这份任命,冯亭可以说是

  • 晋文公去世后,晋国为什么能维持霸主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维持,去世,晋国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628年,一代春秋霸主晋文公,因病去世了。随着晋文公去世的消息传出,整个天下,瞬间开始变得暗流涌动起来。因为就在16年之前,第一代

  • 楚庄王是如何称霸的?对春秋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称霸,影响

    熊旅,即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597年,楚国和晋国之间,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大战,史称‘邲之

  • 春秋时期,处于西方的秦国为何迁都雍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方,迁都,秦国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677年,大概就在齐桓公忙着称霸中原的时候,在西方的秦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秦国在位的秦德公,正式宣布,将秦国的首都,搬迁到了雍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