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的谋士李岩是虚构人物,还是真实存在?

李自成的谋士李岩是虚构人物,还是真实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34 更新时间:2024/2/20 9:11:05

李岩是李自成身边的重要将领以及谋士,是帮助李建成灭明的功臣之一。不过关于李岩究竟是真人,还是杜撰出来的人物依然存疑。因为在记载此事的古籍中,有否认李岩这个人物,曾经参加大顺军的郑廉就在《豫变纪略》中否定了李岩的存在。所以有历史学者怀疑李岩是被杜撰出来的人物。不过近年在河南发现了李元善修的《李氏家谱》,上面又有李岩的名字,使得真相一时间扑朔迷离。

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故事在流传下来的时候都会变得不那么的真实有些故事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样的故事在普遍认知比较低的古时候,却是能够得到众人的信任的。但是,时至今日,却有很多的古代故事被后人们所质疑。

就例如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人物,他是李自成身边最牛的谋士,其智商堪比诸葛亮,可惜,竟然有人说他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的心中都已经知道这篇文章要说的是谁了,没错,就是李岩。

李岩,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的一位重要将领。在明末的历史上,李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据《明史.流贼传》中记载:“杞县人李信者,逆案中尚书李精白子也,尝出粟赈饥民,民德之曰,李公子。”

据记载,李岩是天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在崇祯初年的魏忠贤逆案中,他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但其实,这在明末官场中,这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大事。因此,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并且他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而对于李岩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版本,等到乾隆皇帝编《明史》时,那几种说法,在经过照单全收后的加工,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故事:李岩原来叫做李信,他是河南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父亲是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李精白。他一开始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公子哥,被人称为“李公子”,

但是,在崇祯十三年时天下大旱,而李岩为百姓请命求赈灾,却反而被县官宋某抓进了牢里,这下宋县官可是惹祸上身,最后被李岩红颜知己红娘子,带着一群红了眼的饥民砸了县衙后打死了,而李岩也被救了出来,然后便一道投奔了李自成。

在加入了李自成之后,从此李岩鞍前马后出谋划策,特别是发明了“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口号,一下让李自成骤然获得了万民拥戴,并因此而顺利的取得了天下,并在北京建立大顺政权。

只可惜,随后李自成花了眼,没有听李岩的劝告,以至于连战连败,更是将败因迁怒于李岩,并且最后竟然听信了牛金星谗言,把李岩以及其弟弟李牟一起杀害,干出了自毁忠良的蠢事!

但是,有的学者却认为,李岩是一个虚构人物,曾亲身参加大顺军的河南人郑廉,他在《豫变纪略》一书中,否认了杞县有李岩其人,在康熙的《杞县志》中,也附有一篇《李公子辨》,也否认了李岩是李精白之子,更是否认有举人李岩的存在。因此,有些人们认为李岩应为一位后人杜撰的历史人物,并没有真实存在。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罢了?

之后,作为海内知名历史学者顾诚,他以考证严谨著称。在1978年,他经过了长期考证,终于发表了《李岩质疑》一文,并立刻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在这篇作品中,顾诚先生综合各类史料,并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指出了好些李岩事迹里的不合理之处,尤其是一大自相矛盾处:在李自成军中,姓李的“制将军”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李过,而另一个是李友,并没有一个叫李岩的。

而据顾诚本人讲述,他为了查找李岩的资料,翻阅了众多当时任职官员的文集、相关记载以及档案和地方志。而仅以地方志为例,凡是起义军所到过的府、州、县志,顾诚就查了有1000多部,但是竟然都没有找到一条,有关李岩存在的史料!

而李岩因谗言被李自成所杀的悲情故事,顾诚先生经过分析后,也认定这根本就不存在,并最终有了他信誓旦旦的结论:“在没有见到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之前,我是不相信在明末农民战争中,曾经有过李岩这个人物的。”

从理论上来说,虽然顾诚先生的这个结论,并没有百分之百否定李岩其人的真实性,但经过了其抽丝剥茧式的层层分辨剖析之后,史学界已经基本接受了“史无李岩”的定论。因此,这个李自成最牛的谋士,智商堪比诸葛亮的人物,在历史上很大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名将鱼俱罗有多厉害?为何他能击败李元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鱼俱罗是隋朝开国名将,曾跟随隋炀帝灭亡陈朝,此后又攻打突厥、高丽,立下无数战功。在古代演义中,李元霸是被鱼俱罗杀死,不过李元霸只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很多小说中都有出现李元霸的身影,而他的死法也各不相同。所以光从这点来看,恐怕还不能得知鱼俱罗的厉害之处。正式上,鱼俱罗的下场并不好,他因遭到隋炀帝的猜忌,

  • 郭松龄与张作霖的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郭松龄与张作霖的关系非常不错,郭松龄之所以反奉是因为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系军阀的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地盘之争。根据何柱国的回忆,张作霖原先预定由姜登选取接任江苏,郭松龄接任安徽。但是不料的是杨宇霆也想要这个地盘,结果杨宇霆去了江苏,把姜登挤到了安徽,而郭松龄则是落了空。郭松龄在此次直奉战争中功高

  • 唐朝真的打不过吐蕃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疆域广阔,国力强盛。然而,在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中,唐朝曾经多次失败,这让人们开始怀疑唐朝是否真的打不过吐蕃。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唐朝是否真的打不过吐蕃。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战争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对抗。事实上,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 吐蕃为什么突然崩溃了?造成吐蕃奔溃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吐蕃是7世纪至9世纪时期存在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疆域曾经覆盖了今天的西藏地区。然而,吐蕃在13世纪时突然崩溃,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吐蕃为什么突然崩溃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吐蕃的崩溃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内部分裂和政治腐败。在吐蕃

  • 吐蕃曾三次攻陷长安吗?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吐蕃是7世纪至9世纪时期存在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疆域曾经覆盖了今天的西藏地区。然而,吐蕃也曾多次进攻中国的首都长安,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吐蕃三次攻陷长安的历史事件。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吐蕃第一次攻陷长安是在公元628年。当时,吐蕃军队由松赞干布率领,向唐

  • 板甲是什么东西?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板甲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板甲是一种重型盔甲,由多层金属片组成。在欧洲中世纪的战争中,板甲曾经非常流行,因为它可以提供很好的保护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质疑板甲是否真的有那么厉害。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板甲的历史地位。板甲最早出现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是一种由多层金属片

  • 御驾亲征皇帝真打吗?皇帝会亲自上战场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曾经御驾亲征,亲自领兵征战沙场。这些帝王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也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果敢。然而,御驾亲征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争策略,许多皇帝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御驾亲征的皇帝真的会亲自上阵打仗吗?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一、御驾亲征的实际情况御驾亲征的实际情况

  • 板甲是什么样的?它是最好的盔甲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板甲是最好的盔甲吗?在古代,盔甲是士兵们最重要的装备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材料和技术被用来制造各种类型的盔甲,其中包括了板甲。那么,板甲是否是最好的盔甲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盔甲。除了板甲之外,还有重甲、轻甲、鳞甲等多种类型的盔甲。每种类型的盔甲都有其独

  • 皇帝御驾亲征危险吗?风险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曾经御驾亲征,亲自领兵征战沙场。这些帝王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也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果敢。然而,御驾亲征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争策略,许多皇帝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本文将探讨皇帝御驾亲征的危险性。一、御驾亲征的风险御驾亲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争策略,因为它涉及到皇帝本

  • 什么是重甲和板甲?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重甲和板甲的区别重甲和板甲都是古代战争中常见的防护装备,它们都由多层金属片或皮革制成,可以提供很好的保护效果。然而,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重甲和板甲的结构。重甲通常由多层皮革或铁片组成,每一层之间用皮带或绳索相连。而板甲则由多层金属片组成,每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