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宫砖为啥比金子还贵?

故宫砖为啥比金子还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08 更新时间:2024/2/16 3:57:36

人们形容繁华盛世的大场面、大仪式时,会赞叹地写道“树裹织锦”、“金砖铺地”,原本理所应当的认为那是一种写作手法,但当人们见识到皇宫里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数不尽的古器珍玩后,才恍惚觉得书中的描写是不是真的有些夸……紫禁城啊,将天下的财富都集于一身的福地,是否真的拿金砖在铺地呢? 用砖铺地,不是修建紫禁城时创建的传统,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开始用砖铺设道路。到了明代修建紫禁城时,皇帝不惜重金也要打造恢宏壮丽的宫殿建筑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哪怕是踩在脚下的路,都是需要装点修饰的对象,实际上,皇帝的要求也的确达到了。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只能让百姓们望而止步,于是,民间便流传着“紫禁城的地都是用金砖墁的”这样的传言,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紫禁城那么大,如果真用黄金铸砖铺地,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

虽说紫禁城铺地的不是“金砖”,但也不是一般的砖,而是一种看上去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涩的方砖。

明代在营建紫禁城时,铺地所用的细砖都是苏州等五府烧造的,因为苏州等地位于大运河旁,土质细腻,含胶体物质多,可塑性大,澄浆容易,制成的砖质地密实,而且,制成之后,可就近利用运河水运到北京。

这种砖的制作工艺非的复杂,根据明代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的记载,此砖要经过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按照正确的顺序才能铸成。首先是选取“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作为原料,经“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叫做练泥。泥练好后,填满木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然后将砖坯阴干,入窑烧制。此砖制作起来复杂,烧制时的工序也是极为复杂。据明代时,在苏州主持制砖的工部郎中张之所写的《造砖图说》中,可以看到此砖入窑烧制的情况:入窑后要以糠草熏1月,片柴烧1月,棵柴烧1月,松枝柴烧40天,凡130日而出窑。还没结束,出窑后还要在特制的桐油中浸泡百日,这样才能制作完成一批金砖。当时,金砖主要有1尺7寸、2尺、2尺2寸等三种型号。

故宫内被风雨腐蚀的斑驳陆离的地砖

此砖在铺设过程中,要求更为严格。首先进行砍磨加工,以使墁好后表面严丝合缝,即所谓的“磨砖对缝”。然后抄平铺泥、弹线、试铺,最后按试铺要求墁好、刮平,浸以生桐油,才算完成。根据清代官书《工程做法》上规定,砍磨2尺金砖每一工只能砍3块。而墁地时每瓦工1人、壮工2人,每天只能墁5块,可见,铺设工程的细致程度。

仅仅是为皇宫铺地的砖,就如此讲究,倒也不难想到为什么会称之为“金砖”了。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此砖端正完整,颗粒细腻、质地密实,颜色纯青,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所以叫“金砖”。也有人认为,由于此砖只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所以叫“京砖”,之后逐步演变为“金砖”。无论是那种原因,此砖凝聚了那么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与物力,的确是不能用黄金轻易计算出的。如果从这个意义考量,称其为“金砖”,乃实至名归。

标签: 历史探索

更多文章

  • 元朝皇帝的反盗墓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探索

    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留下了一个千古历史之谜。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

  • 中国古代殉葬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探索

    西汉时有个广川王,常好聚集无赖少年到处游猎盗墓。一次,他们在盗掘一座古墓时,“见百余尸,纵横相忱籍”,该墓覆盖着一丈多厚石垩,一尺多深云母,挖开时尸体保存完好,“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墓中“唯一男子,余皆女子&rdqu

  • 中国古代的冰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探索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的元代壁画中,省文物专家发现,古人在木斗中放置大量冰块为食物保鲜,这说明距今680多年前,古人已经使用“冰箱”了。 在广胜寺的明应王殿内,有一幅美不胜收的《王宫司宝图》,该画绘于殿内北壁西侧。壁画中间绘有一个桌案,桌上摆放着

  • 洞穴人是怎样灭绝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探索

    大约3万年前,早期现代人类与穴居人共享地球环境,但穴居人随后便神秘地消失。穴居人与现代人类非常接近,是早期人类杂交繁衍的分支。事实上,当今许多人仍拥有穴居人的DNA分子。现代人类如何战胜穴居人仍是一个谜团,但一些重要的化石证据提供了穴居人走向灭亡之路的关键线索。现代人数量取胜穴居人灭绝最直接的客观因

  • 印度古代寺庙发现巨额宝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探索

    财宝藏于139年未开的密室,包括1吨黄金饰品和镶满钻石的皇冠 印度媒体3日报道,人们在该国南部一座古庙里打开一间139年无人涉足的地下密室,发现了价值112多亿美元的黄金和珠宝制品。目前印度政府已经派遣军警严密把守古庙,防止财宝流失。 古庙成金库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有一座建于16世纪的帕德玛纳巴

  • 乾陵的守陵石像为何无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探索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北乾县城郊的梁山上。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还有120多件巨大的石刻群雕。石刻群雕中有神秘的无字碑,也有巨大的石人石狮,但其中最为神秘的还是那61尊没有脑袋的石像。乾陵为何会用没有脑袋的石像来守陵呢?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位于八百里秦川腹

  • 贞观时期:中国最强盛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探索

    统治者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命运。贪污真的是不治之症吗?最早的世界都市在哪里?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唐王朝。作为中国人的一员,我也赞成上述观点,只是要进一步对这一观点精确化。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唐帝国的“贞观王朝”,也就是李世民大帝当政的时期,那是中国人的黄金

  • 李世民:历史上最能打仗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探索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李世民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

  • 隋炀帝开大运河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探索

    隋炀帝荒淫手法多多,其在对付风水方面也有奇招。杨广当了皇帝后,立年号为“大业”,意思是创造一番大事业。时有擅望气的术士(传说是有占卜之术的耿纯臣)向他禀奏,称西北的龙门地区(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东北)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天子气”,气势恢宏,一直蔓延

  • 中国古代盗墓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探索

    盗墓,想想感觉很可怕的事情,冲撞风水,还说不定遇上小鬼,丢了卿卿性命。但是盗墓作为中国的一个行业,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可以说,盗墓,这个中国的文化,也在中国的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在盗墓活动的早期,并没有形成什么专业的盗墓人。那时对陵墓的盗掘多是偶然现象。后来,随着厚葬制的风行,盗墓活动渐渐发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