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东周列国志》?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吗?

如何评价《东周列国志》?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75 更新时间:2024/2/20 9:06:57

《东周列国志》,名字已经很明显了,是对于东周时期各个国家的记录,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然而虽然和《三国志》一样都带“志”,但它并不是史书,而是一部演义小说,也就是说其中有不少虚构的成分。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容易想到另外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三国演义》,同样都是讲乱世时期的故事,这两本书有没有什么可对比性呢?又该如何去评价《东周列国志》?

首先,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了从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和清代著名文学家蔡元放编著而成,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个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

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纵观东周几百年,无外乎一个“乱”字来去概括,混乱的春秋时期,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父夺子爱,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并不足为奇。

期间,多有谋国之能臣如管仲、百里奚先轸、宁俞、赵盾等人士,也多有谋国之君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晋悼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但之后,谋国之君和谋国之臣皆越来越少,后几近灭绝,多出将才而无相才者,也多为游说之人,再之后,只剩家养士人的君子,当然如信陵君这些也堪为国才,但所养之士少有用者。

再之后,仅剩将领之才了。将领之后呢?就只剩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之流,惟秦王政为治国之君,任人唯贤。造成这种现象的形成,不能不说与当时的时期和人心的不齐有关。

其次,既然这本书描述了中国历史上近五百年的历史故事,书中还大量的讲述了“齐恒称霸”、“城濮之战”、“烽火戏诸侯”、“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伍参献策”、“荆轲刺秦王”、“冯媛客孟尝”等一系列流传至今的故事,依然传唱不绝。

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典不衰的历史典故,我才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去看这本书,期间也曾因学识尚浅几经想放下,也对其中的语句有迟疑不解,让我犹豫不决。

但我总觉得,像能够流传至今的历史演义小说,现存的已不多见,何况里面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值得一读,与之相比起来,耗费这些时日,自我感觉还是值得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所思考的一个问题,世人皆知《四大名著》的影响力,但世人很少注意《东周列国志》。

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之人,去询问一个大学生或高层次的人群,他们也未必能够知晓一二。

这就使我想到一个问题:中国教育体制的古板性。这种不灵活、不贴近生活、不与经典相结合,还有社会生活的膨胀,从而造成很多年轻的一代把我们中国最璀璨宝贵的精华流失殆尽,久而久之不得不是一种悲哀的现象。

《东周列国志》最主要是史实,不涉及作者的偏向,所以个中的人物是非对错的评论性不大。对管仲等人的描写也很深入,不过你看了都会觉得管仲的讨论性不会像诸葛亮那么大。还有,三国的刘备和曹操死都那么多评论,但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得那么凄惨都没有多少的评论。

但诸葛自比管仲,乐毅,可见,汉朝时期应该很重视东周列国的故事,所以诸葛才把自己比作管仲。对于那时,也许他们评论东周列国就等于现在我们评论三国。

不过三国演义的讨论性确实很强,比三国志的讨论性更强。但东周列国志始终还是偏向于史实,也没有像三国那样把人物太过神化,给人印象不深,也许是这样原因,导致大家都熟悉三国演义而不知道东周列国志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是谁?他六出祁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原因的探究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叫做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曾经率领军队多次出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六出祁山”的战役。然而,尽管诸葛亮在其他战役中表现出色,但他在“六出祁山”战役中的失败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诸葛亮六出

  • 铁浮屠有多可怕?威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铁浮屠是明朝时期的一种特殊武器,由铁制成,外形像一座小山丘,可以装载数十名士兵。在抗清战争中,铁浮屠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那么,铁浮屠到底有多可怕呢?本文将为您进行详细的介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铁浮屠是一种特殊的攻城武器。它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城墙、护城河、壕沟等。在攻城时,铁浮屠可以作为攻城梯

  • 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的二十节气其实还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用的啊,这简直就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厉害厉害,所以这个中国非常有代表的二十四节气大家也要好好认知下啊,最近很多人也发现了,话说这个二十四节气也搞了申遗,那么这个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没有呢?还有这个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二十四节

  • 清史稿为什么不是正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很多朝代很多时期都有正史史书,尽管不能说每件事情都是真实的,但是作为一种研究古代历史的权威手段,参考性还是非常强的。不过,史书其实一般来说都不是当时的人写的,而是后世的人写的,或者说在一个王朝灭亡之后,由下一个王朝所写,这样一来,很容易会被泼脏水,后世的人想让我们看到什么,就会写什么,而不会太

  • 《激情的岁月》观后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上映的新年代剧《激情的岁月》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在看了。由白涛与黄楠执导,黄剑东编剧,李光洁、李建、高露等领衔主演。这部剧讲述的是咱们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工作者们扎根隔壁,洒血洒泪,奉献自己青春的传奇故事。《激情的岁月》剧情简介1955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在美苏两国的留学生和科学家们怀

  • 魏晋时期的清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魏晋时期,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美男辈出的时代,在《世说新语》当中记载了非常多的当时的大帅哥,对他们的穿着、举止、样貌、谈吐等等,都有记载,也正是因此,所以才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魏晋时期多美男。而魏晋时期还有一个很特殊的项目,那就是“清谈”。这个清谈是什么,大家聚在一起又会谈些什么内容呢?清谈是两

  • 多胞汉字如何区分?赢,嬴,羸,蠃,臝怎么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见长得很像的双胞胎,若是不仔细看的话,是很难区分的。不过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存在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从而表示这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种完全相同的食物。虽说双胞胎长得很像,但是再像也是可以找到区别方法的。我们在学习的

  • “关公打蚂蚁”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了众多英雄当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后辈称之为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人崇拜。关于关羽的故事有很多,但是真正成为成语或是典故的并不算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下这10个关于关羽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呢?首先要指出的是,并非跟关羽有关的成语或

  • 衔环结草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在古代的意思是,感恩报德,受人恩惠定当厚报,只是在现代已经很少会用到这个成语了。不过衔环结草背后的两个典故还是比较有思考空间的,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衔环”的典故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结草”发生在春秋时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衔

  • 中国古代对颜色的称呼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颜色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什么红黄蓝啊,再就是丰富一点的就更多了,白色啊,黑色啊,紫色啊,绿色啊都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假如我们到了古代,我们叫这些颜色叫什么呢?古代叫绿色会叫什么呢?红色古代又叫什么呢?想必大家都非常感兴趣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中国古人对色彩的称谓可谓花样繁多,比如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