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没有废掉太子刘盈,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刘邦没有废掉太子刘盈,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06 更新时间:2024/3/16 1:02:04

在古代,太子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太子,皇位的继承就有了保障,这个国家才能够延续下来,所以,太子不仅对于皇帝,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汉朝初期,刘邦原本已经立了刘盈为太子,但是后来却总想着要把刘盈废掉。虽然后来因为商山四皓的缘故,刘盈得以保存太子之位,但是这真的全部都是商山四皓的功劳吗?刘邦没有废掉刘盈,他又有那些考虑呢?

说到汉朝的历史,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吕雉,戚夫人,刘邦之间的恩恩怨怨,甚至会联想到刘盈和刘如意的太子之争,这些人都是汉朝时期的著名人物,当时刘邦和项羽一起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建立了大汉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前便娶了吕雉为妻,吕雉也为刘邦生下了他的嫡长子,也就是刘盈,但是后来刘邦十分的宠爱戚夫人,戚夫人也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孩子,就是刘如意,刘邦登上皇位的时候,便立了他的发妻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

但是他却越来越不喜欢刘盈,一直想要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件事情被吕雉知道之后,就想办法解决事情,好让刘邦永远不要想废太子这件事,这个时候吕雉就找到了张良,张良和吕雉说,如果你想要让刘邦不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那么手中必须掌握一些权力,这样的话才能让刘邦看到你们的实力。

所以在一次宴会之上,刘邦见到刘盈和一起四个老头一起入席,这下刘邦便十分的吃惊,彻底的打消了废掉刘盈太子之位的念头,那么这四个老人是谁呢,他们就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商山四皓究竟是谁,历史上也没有很详细的记载,只知道是四个特别厉害的人,他们为了躲避当时的战乱,隐居深山,就连刘邦想要请他们出山都没有请出来。

但是吕雉却将他们请出来辅佐刘盈,刘邦看到了这四个人,便知道刘盈有当皇帝的能力,再也没有想过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但是刘邦真的会因为这四个人就改变了自己,想要废掉太子的心吗,要知道这可是为自己选拔继承人,是涉及到未来汉室江山,所以说刘邦真的会这样做吗?其实在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刘邦其实想要打消这个念头,原因并不是这四个人,而在于刘盈的母亲吕雉,他知道吕雉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刘盈和刘如意两个人之间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自从刘邦宠幸戚夫人之后,便开始有了废立太子之心,他还曾经表示过太子刘盈太懦弱但是赵王刘如意则向他一样英武。并且刘邦晚年曾经特别担心戚夫人母子的安全,甚至派周勃陈平到樊哙军中“立斩哙头”,但是刘邦最终没有废除吕雉的皇后之位,可能包含以下三点原因:

1.当时以及后来的事迹都证明吕雉有超强的政治能力,刘邦一意孤行的话只能让汉朝进入不可收拾的动荡期

民国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说正是因为吕后在,才避免了汉朝的二世而亡。首先是因为吕雉在刘邦驾崩之后虽然专权,但是基本上没有改变刘邦的既定政策(比如任用陈平、曹参、周勃等官员,延续与民休息的政策等),让汉朝维持了稳定;其次,汉惠帝刘盈性格懦弱(刘邦也正是因此才向废掉刘盈,立于自己性格类似的刘如意为太子),如果没有强势的吕雉压住阵脚,“七国之乱”可能会提前爆发,而七国之乱很可能慢慢就演变成了“靖难之役”。

以刘邦之洞明,自然很清楚吕雉对汉朝江山稳固的重要作用。并且,当时的吕雉已经手握生杀大权了,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都是被她所杀,吕雉的弟弟、侄子、妹夫也都是手握兵权的将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就是刘邦打算废掉刘盈的时候,吕雉派吕泽逼迫张良给她出了主意。张良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因受人的威胁而服从?只能说他也看清楚了,刘邦死后必须由吕后主政,才能保住刘氏江山。

2.戚夫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因得宠而不纳税的戏子而已

没有什么政治头脑,所以她的欲望才是无限而可怕的。恃宠尚且企图改变汉朝的根本,一旦手握之高权力,那还了得?没有政治经验的情况下,能干出什么好事来?

3.刘邦最后让刘盈登基,并不是因为商山四皓,而是因为一个女人

再怎么说吕雉也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刘邦能娶吕雉那也是高攀了,早年人家还带着孩子下地干活,刘邦逃难的时候吕雉不但没有逃亡反而想方设法给刘邦送饭吃,这在秦朝可是死罪啊。楚汉相争之时,吕雉在项羽那里当了一年多的人质,随时有生命危险,刘邦对死对头雍齿尚能宽容,对共患难的妻子就真的能绝情吗?

如果刘如意真的登基为帝,那么他只有一个软弱无能的母亲,但是反观吕雉就不一样,吕雉手段强硬而且和朝中的各个大臣都有来往,心思也比较细腻,懂得如何用人识人,可以很好的辅佐刘盈管理大汉江山。所以说刘邦最后想要把江山完全给刘盈,还是因为他的母亲吕雉,并不是因为那四个臣子的辅佐,所以可以看出来,吕雉还是很厉害的,但是历史究竟是怎么样呢,我们也是无从得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赵括大败背负千古骂名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赵括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个人其实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纸上谈兵的主儿,其实赵国被秦国坑杀了三十万大军就是赵括当时主谋的,所有这个赵括还真的是害人不浅啊,但是其实这都是表面的现象,真正历史上的赵括是这样的吗?还有赵括所背负的东西真的应该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赵括的失败不只是他个人的失

  • 楚国在战国时期疆域面积最大,为什么却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楚国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在战国时期的国家了,话说其实楚国在当时那个时代它的疆域面积是最大的,也可以说是别的国家好几倍哦,但是最后统一天下的却是秦国,并不是拥有疆域最广的楚国,这个时候有的人就要问一句了,这楚国疆域这么广大,为什么最后却没有能统一天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 清朝有哪些秘密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可能存在密探,但是专门为了密探建立的组织可能就不存在了,而且肯定也没那么神秘。清朝的官府体制已经相当复杂了,如果还弄出几个秘密组织估计皇帝会被累死。不过用来收集情报和侦查的部门肯定还是会有的,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不像其他朝代皇帝会专门建立一个只和自己对接的机构。但这样并不利于政权的发展,有可能会

  • 魏忠贤那么厉害,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魏忠贤,明朝后期一位非常著名的太监,也是一个有名的奸臣。不过,一个太监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权倾朝野是一定的,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但是,当崇祯帝一上台,就把魏忠贤拔掉了,为什么会这样?魏忠贤明明权势滔天,历史上也有很多权臣掌握朝政皇帝动不了的情况,但是为什么他会斗不过崇祯,最终被杀呢?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

  • 汉代都城是如何规划布局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全国统一后,还能将政权延续百年的朝代,说明汉朝的统治者对于全国的管理做的还不错。在汉朝肯定还没有城市管理这个说法,不想现代需要对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提前布局,而且每一处都要规划的非常仔细,如果城市管理做不好,就会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从而拖垮整个城市的效率。那汉朝的城市都是如何进

  • 朱元璋为什么没有直接选朱棣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当上了皇帝,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建立起了一个辉煌的大明王朝。不过,在继承人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觉得实在是太遗憾。原本那么好的太子,朱元璋完全把心思都放在他身上,谁知道最终竟然早死,朱元璋也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其他人。只是,当时朱棣的条件也很好,为什么他不选择这个儿子,偏偏选择自己的孙子呢

  • 欧阳修为什么要诬陷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大文豪欧阳修,他的《醉翁亭记》实在出名,很多人都曾经背过,也为欧阳修的与民游感到和谐和自然。但是,你可能很难想像到,这样一位大文豪,能够善待自己治下的百姓,但是却会去诬陷一代名将狄青。狄青是宋朝一位大将,战功赫赫,难道是得罪了欧阳修吗。欧阳修为什么要去诬陷狄青,狄青最后又是怎么死的?1.狄青之死

  • 三家分晋之后,晋国最后一位国君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家分晋,在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因为有了这件事情,东周时期才被划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我们知道,晋国最终是被韩赵魏三家给分了,虽然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有一个人的下落也让人迷惑,那就是晋国的最后一任君主。晋国最后一位君主是谁呢?三家分晋之后,他的结局又是什么?晋国由于自己内部

  • 河东裴氏为什么不是五姓七望?有什么样的因素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姓氏和望族。其中,五姓七望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然而,在这些著名家族之外,还有一个同样卓越的家族——河东裴氏。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河东裴氏为何不属于五姓七望之列。一、河东裴氏的起源与发展河东裴氏起源于东汉末年,当时的河东地区是裴氏的发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裴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

  • 封邦建国以藩屏周是什么意思?起源和发展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独特的政治制度。其中,封邦建国制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政治实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意义和作用。一、封邦建国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封邦建国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纷纷采用分封制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到了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封邦建国制度逐渐走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