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索沃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科索沃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40 更新时间:2024/4/5 21:57:37

说起科索沃战争相比大家都听说过吧,这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战争,主要是由于一场科索沃的民族矛盾而直接引发的战争。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发生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吧。

1998年,美国北约就在计划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但没有美国的帮助,北约也难以达到目的。

1998年2月,南联盟共和国政府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

1998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军逐渐占据优势,于是南斯拉夫政府军开始发动反攻并持续到9月。随着战争的进行,成千上万难民背井离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这是一场人道灾难。尽管国际社会进行了多番调解,但冲突还是在不断升级。

1999年1月8日,科索沃族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对南斯拉夫军队运输车队发动突然袭击并绑架了8名南军指战员。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就此问题与“科索沃解放军”进行了谈判。

1999年1月12日,“科索沃解放军”同意无条件释放8名南斯拉夫士兵。

1999年1月15日,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拉察克和佩特罗沃两个村庄搜捕杀害警察的凶手时与阿族武装分子发生激烈冲突,至少有15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1名欧安组织观察员受伤。

1999年1月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成员称,他们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附近山谷中发现45具阿族平民尸体。此事立即在国际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应。对此,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17日发表声明,指责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散布谎言”。

1999年1月20日,北约开始针对科索沃危机的军事调动。

1999年1月29日,由英、法、美、意、德、俄六国组成的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外长在伦敦发表声明,要求科索沃冲突各方于2月6日在法国开始举行谈判,并在7天内达成“允许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的协议”。

1999年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强烈敦促南联盟科索沃冲突各方“积极、真诚和无条件地”参加和平谈判,为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创造条件。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克里斯托弗·罗伯特·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但是双方都不接受方案中所提的要求,阿尔巴尼亚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一度休会。

1999年2月14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把谈判达成协议的日期限定在2月20日中午12点。

1999年2月20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将谈判期限再延长3天,即谈判双方必须在巴黎时间23日15时之前达成和平协议。

1999年2月23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宣布,参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谈的南联盟塞阿两族代表已就科索沃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一致,有关履行该协议的会议将于3月15日开始在法国举行。

1999年2月26日,南联盟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统一民主运动副主席希塞尼发表声明说,在法国朗布依埃参加科索沃和谈的阿族代表团两天前决定组成“科索沃临时政府”,并任命“科索沃解放军”发言人亚库普·克拉斯尼奇为“临时政府总理”。

1999年3月15日复会,阿尔巴尼亚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

1999年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由于“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1999年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斯拉夫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

1999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1999年5月7日出动B-2轰炸机、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1999年春,北约计划对南联盟发动40多次空袭行动。出于政治考虑,美国不愿发动地面攻击。

1999年6月,北约组织授权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批准对南斯拉夫实施空袭以迫使南总统米洛舍维奇就范。

1999年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斯特普·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

1999年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

1999年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

战争结果

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

1999年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联盟轰炸。“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科索沃战争以塞尔维亚人的失败而告终。

北约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美、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总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南联盟军民击落了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

战略格局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但向多极过渡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美国恃强独霸仍力不从心 ;联合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联合国仍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国际安全机制组织;国际法准则受到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严重践踏,但认同“人权高于主权”的国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的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潮流 。

军事理论

科索沃战争作战行动呈现战场空间扩大、持续时间压缩、人力密度减小、战略指导直接等新特点;以及突然性、集中火力、精确行动、联合作战等作战原则;要求军队战斗力战场感知力要强、作战指挥效率要高、战场生存力要强、后勤保障能力要强,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发展。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绝对空中优势,对弱势的南联盟进行打击,武力迫使其就范。其作战样式是一种典型的非接触式交战,交战双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在战场上近距离交战,这在世界战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在作战过程中,北约主要采用三种战法:一是在距离战场上千公里处发射巡航导弹进行攻击;二是从美国本土或盟军基地出动隐形轰炸机,在电子干扰机的伴随支援下,深入战区,投射精确制导炸弹;三是在掌握战区制空权的前提下,使用有人驾驶作战飞机从防区外发射精确制导武器,攻击预定目标。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北约指挥机构向一线部队下达命令只需3分钟,越级向导弹部队下达命令仅需1分钟,配合由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实现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作为弱势一方的南联盟在战争初期,利用山多洞多、地形复杂的地形优势,在全国修建了许多洞库和地下设施,在北约空袭前就将大部分飞机、坦克、导弹等重装备藏于地下,躲过了大规模空袭,达到保存主战装备和作战部队实力的目的。

虽然南联盟进行了积极的抗击,但却没有有效的反击手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为什么没有鲁国?鲁国强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一、前言在中国的战国时期,有七个强大的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他们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和韩。然而,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七个国家中并没有鲁国的身影。那么,为什么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鲁国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谜题。二、地理因素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地理因

  • 徐国为什么敢称王?徐国国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一个地方被称为“中国最长的国家”,那就是徐国。那么,徐国为什么敢称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强大的原因。一、地理优势与资源丰富徐国位于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自然资源丰富。此外,徐国还拥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是当时的经济中心之一。这些特点为徐国的繁荣

  • 中国最长国家是徐国吗?徐国有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一个地方被誉为“中国最长的国家”,那就是徐国。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神秘的地方。一、徐国的起源与发展徐国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和安徽省之间,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关于徐国的起源和发展,史书记载并不详细,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二、徐国的特点

  • 鲁国都城是哪里?战国时期鲁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古老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位于山东省南部的曲阜是鲁国的都城,也是孔子的故乡。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座古城的魅力。一、鲁国都城的历史沿革公元前1046年,周朝灭亡,诸侯争霸。春秋时期,鲁国逐渐崛起,成为当时的一股重要力量。公元前722年,鲁国定都于曲阜,至今已有近30

  • 战国时期的鲁国被谁灭亡?鲁国死敌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国家兴衰更迭的故事。其中,战国时期的鲁国灭亡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鲁国位于东方,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成为了当时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这个曾经的强大国家并未能避免

  • 无敌舰队为什么输给英国?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无敌舰队是西班牙王国为了对抗英国而派出的一支庞大的海军力量,然而在1588年的英吉利海峡海战中,无敌舰队却被英国海军击败。那么,为什么无敌舰队会输给英国呢?下面是一些关于无敌舰队失败的真实资料:首先,无敌舰队的规模和装备并不足以应对英国海军的优势。无敌舰队由33艘船只组成,总吨位达到了约14万吨,但

  • 有哪些与古埃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反映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埃及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说的文明,许多神话和传说都与古埃及的文化和历史密不可分。下面是一些关于古埃及传说故事的真实资料:第一,太阳神拉的故事。在古埃及文化中,太阳神拉被认为是万物之源和生命的象征。据说,拉曾经被囚禁在一个黑暗的地方,但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力量逃脱了困境,并重新获得了自由。这个故事反映了古

  • 木乃伊是怎么制作的?探索古埃及木乃伊制作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埃及木乃伊制作过程是一个神秘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仪式。下面是古埃及木乃伊制作过程的详细介绍:第一步,准备尸体。在古埃及文化中,只有贵族和祭司才能享受制作木乃伊的权利。因此,制作木乃伊的尸体通常是贵族或祭司的尸体。尸体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消毒、去除毛发等。第二步,制作木乃

  • 木乃伊是怎么形成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木乃伊是指经过特殊处理后,保存在棺材或陶罐中的尸体。那么,木乃伊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是一些关于木乃伊形成的真实资料:首先,木乃伊的形成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仪式。在古埃及文化中,只有贵族和祭司才能享受制作木乃伊的权利。因此,制作木乃伊的尸体通常是贵族或祭司的尸体。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仪式,包括清洗

  • 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做木乃伊?木乃伊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做木乃伊?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问题,至今仍未完全得到解答。然而,通过对古埃及文化和历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一些关于古埃及人做木乃伊的原因和意义。首先,古埃及人相信死后的生命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生命阶段,被称为“来世”。他们认为,通过制作木乃伊,可以将死者的灵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