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武将自报家门有什么讲究?关羽是如何介绍自己的?

三国时期武将自报家门有什么讲究?关羽是如何介绍自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32 更新时间:2024/1/18 22:29:25

古代因为传播媒介有限,导致各个不同阵营的人基本上都只知其名,但不知长什么样。所以武将在开战之前,都要自报家门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谁,然后再开打。不然会显得有些不太尊重对手。例如三国时期,张飞赵云都有十分响亮的名号来介绍自己,相比之下关羽的名号则低调了很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比名气,关羽应该是蜀汉第一人,下面就来看看关二爷到底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吧。

三国演义当中,武将们在上阵杀敌时通常会有一个响亮而又霸气的自报家门。比如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少主的时候,他对曹操问话的回答就是“我乃常山赵子龙也。” ;张飞独据当阳桥时也是大吼:“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赤壁之战中甘宁围堵曹操时也是张口暴喝:“东吴甘兴霸在此,曹贼休走!”由此看来,三国时基本都是非常霸气自信的报上名号。但是轮到关二爷就不一样了,要么一声不吭挥刀就斩,要么就是淡淡的两个字“关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关羽的自称并不只有“关某”,这只是他用过最多的称呼。他也自称过小将、关云长等。但他从来没有像赵云、张飞那样高呼一声“某乃河东关云长!”这和当时的情况以及关羽的性格、经历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是分不开的。我们就根据不同的原因分析一下,他为什么喜欢自称关某。

一、自身经历与习惯

我们都知道关羽的河东解良人,后来因为看不惯恶霸横行乡里出手打抱不平,没想到失手打死了人。成为杀人犯的关羽为了躲避官府的通缉远走他乡。他的这段经历对他的自称有着重要影响。

逃亡在外,终归是多有不便,面对别人时,如果说出自己姓甚名谁,那杀人犯的身份就可能暴露。看到这,你们可能要问,为什么关羽改字却不改名换姓呢?这就要从姓、名、字的意义以及关羽的性格说起了。

姓,是由祖先传下来的,是不能轻易改动的。而名字,是父母所赐,除非为了避讳等原因,若非迫不得已也是不能变动的。而字是古人成年后为自己所取的,并且是公共场合下与别人所用的称呼。而关羽的性格比较自负,行得端做的正,比较有那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感觉。

他是不会为了躲避通缉就改名换姓的。但是自负不代表没有头脑,如果直来直去的不知变通就会有很多麻烦。所以他称自己关某,这样既避免了被人发现的麻烦,也维护了自己的内心。

那为什么成名之后的关羽依然没有高调的称自己是“河东关云长”或者“解良关云长”呢?还是因为经历。各路诸侯都是有点能耐的,什么人名噪一时也会第一时间派手下去调查。说白了,关羽在广为人知以后,他的黑历史和逃犯身份也不是秘密了。如果自称自己是河东关云长,别人一听这地方,就能联想起一些东西。而关羽自己每喊一次,也会联想到这不太光彩的过往。

二、自身性格使然与实际情况不同

在关羽被迫降曹约法三章时,他的自称就是关某“关公曰:“关某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此时恐不及拜辞,伏乞见原。”

他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时候也是自称关某: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

为什么面对曹操时,关羽要自称关某呢,这除了个人的自身经历与习惯使然还有别的因素。

实际上关二爷对曹丞相的感觉一直是很复杂。因为关羽熟读《春秋》,又深明大义,后人都赞其为义绝。当时刚与大哥、三弟结拜的关羽也是时刻吧忠义二字置于心头,这样一个自负又时刻标榜义薄云天的人,降曹了。虽然说是降汉不降曹,但实际上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关羽自己也是比较抬不起头,也不愿意张扬自己的名字。所以自称关某。

华容道上的时候,也是这个原因。当初关羽虽然受了曹操的恩惠,但是通过斩颜良文丑回报了。可是之后过五关斩六将,又是杀了曹操的人。虽说这些人是曹操事先吩咐,但是关羽还是理亏,这也是之后曹操急中生智拿此说事,关羽被迫放了曹操。

那么此时面对曹操的关羽也是内心很尴尬,不知道怎么样去面对的感觉,自己曾投降于他,此时却要杀他,而自己又知道他一定会拿过关斩将说事。所以也不像之前的将领大呼小叫着“哪里某某某在此”,而是“关某”

实际上关羽并不只有关某这个称呼,主动请缨战华雄是曾自称“小将”,这是当时关羽地位较低,要谦虚;在拦吕布和战庞德时他曾自称“关云长”,这是战场上涨声势的需要。

不管哪种称呼,关羽始终没有说出河东解良。可见除了为人谦虚之外,他对自己的过往也是有一丝芥蒂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崇祯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女儿都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身为皇帝,虽然一心想要挽救明朝,但是一人之力难以阻挡一个王朝的覆灭,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成了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不过在崇祯临死之前,他作为父亲,竟然亲手把自己的女儿们都杀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崇祯的女儿们什么也没做,可为什么还要杀了他们,崇祯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能够保护她们。生在皇家的那些

  • 慈禧真的把丽妃做成人彘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人彘,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西汉时期的戚夫人吧,戚夫人的确下场很惨,但毕竟也是她先惹到了吕雉,吕雉在外奔波流离那么多年,一旦有人威胁到她,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而除了戚夫人之外,还有一个很多人印象当中也被称作成了人彘的人,那就是清朝时期咸丰皇帝的妃子,被慈禧做成了人彘。不过,戚夫人是有历史记载的,丽妃

  • 吕蒙白衣渡江为何不走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这场战役也被认为是史上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吕蒙先是对外宣称抱病,让陆逊接替自己的职务,当时陆逊并不出名,关羽对其也是放下戒心。吕蒙深知关羽骄横,所以才会出此计谋,来了一招出其不意。不过为什么江陵之战会被称为白衣渡江呢?这个白衣究竟是什么意思?当时吕蒙和士兵都潜伏在船舱

  • 密折制度是谁始创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密折制度起源于清朝康熙晚年,在雍正时期逐步完备。很多人还不太理解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皇帝鼓励大臣打小报告的措施。当时皇帝允许四品以上的官员直接向皇帝递交密折,这样做使得朝廷内部形成了一种压迫感,官员之间相互监督,而皇上也能享受其中特有的神秘感。雍正皇帝就很喜欢官员呈上密折,仿佛

  • 揭秘戴笠和杜月笙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戴笠和杜月笙其实他们好像是拜把子的兄弟的,既然是拜把子的兄弟的,那也要比一比谁厉害,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大哥谁是二哥,所以谁更加厉害一些就成了谜,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戴笠和杜月笙到底谁更加的厉害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可能结局会出乎大家的预料,但是也能通过这件事情来说一

  • 雍正成为皇帝后,“四爷党”成员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雍正与四爷党,还真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四爷党可以说是雍正争夺皇位的道路上最大的威胁,说到这里那么就有人问了,既然是最大的威胁,雍正后来称帝之后这四爷党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针对真个问题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谓“四爷党”其本身是否存在本就是存在争议的。中国古代的帝王最忌臣下结成朋党,

  • 历史上真实的李必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原著的朋友应该都已经发现,剧版中有很多角色的名字都做了改动。小说中是用的真实历史人物的姓名,剧版则变成化名。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实际上就是唐朝中期著名谋臣李泌。李泌年少出名,据说七岁便能写文,此后得到唐玄宗赏识,入朝为官。剧中李必开场的一段对白,完全将自己内心的抱负展露无遗,那历

  •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不回成都下葬,而是选择葬在定军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不理解,诸葛亮为何在临终前留下遗命,要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古人死后都希望能够落叶归根,当时成都就是诸葛亮的第二家乡,为什么诸葛亮不愿回成都下葬呢?实际上这一切也都是为了蜀汉的未来着想。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想以守带攻,这样便能拖延曹魏对蜀国的讨伐,而诸葛亮又必须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利益,所以

  • 南宋最杰出的皇帝是谁?并不是靠女人上位的赵昚而是赵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南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真的好混乱的,小编到现在也搞不清这个朝代到底是个什么鬼,但是这些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学习就好了,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十分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有人说南宋最为杰出的皇帝到底是谁呢?有的人说是赵昚,赵昚就是那个隐忍了二十年而且靠十个女人才上位成功的人,但是这只能说是上位啊,并不能说

  • 卫国有什么自保的办法?一个小国为何能存活900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卫国是由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一个强国,但他却是整个周朝存活最久的诸侯国,共有907年的历史。很多人不理解,卫国西接晋国,东靠齐国,长时间都在列强的包围下生存,为什么卫国的寿命反而是最长的呢?卫国究竟是有什么独特的自保技巧?虽然卫国是一个小国,但从卫国走出的将才可以说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