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发展经济有什么绝招?

宋朝发展经济有什么绝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0 更新时间:2024/4/16 13:29:20

宋朝和唐朝都是两个十分强盛的朝代,虽然宋朝总是被诟病军事力量太弱,和唐朝根本没办法比,但宋朝也有自己的优势。论经济发展宋朝是要好过唐朝的,唐朝鼎盛时期的面积要比宋朝大得多,但宋朝人口却比唐朝多。而且商品经济在宋朝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宋朝越来越富有,经济活跃度也是水涨船高。为什么宋朝就能让全国的经济水平再提升一个层次呢?下面就来看看宋朝是如刺激经济的。

公元960年到1279年间,在中国古代是宋朝统治时期。这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元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大阶段,宋朝在任的皇帝一共有18位,国祚延续了319年。宋王朝虽然在政治上多灾多难,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年代。即便在后世看法中它并没不怎么被人们所待见,然而宋王朝却为中国的古代经济经济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与提升,为后世经济发展做好铺垫,为后世的经济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除开政治上上的妥协和军事上的失利,宋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一个时代了。

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从经济的组成和占比来看,汉唐是典型的封建农业经济,然而宋王朝却是有着相对发达的工商经济。宋朝的工商业十分发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对东京的描绘与刻画,几乎能从一个完整的侧面看出当年宋王朝时工商业经济的高度繁荣。

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东京当年的繁盛:“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通常研究古代经济学的学者们会将宋王朝和汉唐的中国古代经济划分开来,并将宋王朝称作中国古代新经济纪元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税收主要是以农业税为主。但宋王朝是例外,据相关史书记载,北宋熙宁十年,推行专卖制度的宋朝的税收中,工商税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农业税的收入。工商业的繁华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制度,农民的政治地位高于商人,可在宋王朝,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许多农民反而放弃在田间劳作去从事商业。古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偏爱,许多投身商业的农民为了得到自己的第一笔资金,便将田地拿去交易。这种田地交易在其他朝代是不被允许的,其导致土地兼并对统治阶级有着不利的影响。而宋朝却不抑制土地兼并,反而承认土地的私有,把私人占有当作藏富于民。当然,走街串巷甚至跨省交易对商人来说再寻常不过的了,各地的民众之间交流加多,户籍这一限制地域交汇的制度也在宋王朝被调整,在当时,只要你移居一个地方超过一年,就可以拥有当地的户口。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户籍制度的放宽,使得农民弃耕从商的现象变得频繁起来。

商业阶级的扩大,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商人的地位在两宋时期空前提高。大多数的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针对商人的法律层五花八门。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商人阶级在统治者眼中“重利轻义”,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使得农民可以穿的丝绸,商人却不能。更严苛的是商人的子孙不能参加科举。不过在宋朝,抑制商人的政策有所松动,甚至商人的子孙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出任官员。商人阶级进入国家的管理层面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业交易的增多,使得钱币的使用量和需求随之增加。据攸《宋朝事实》相关记载:“铁钱两万重130斤”,可以看出铁制的钱币分量重、价值低,不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别是给大宗贸易造成巨大困难。所以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便有了其必然性,因此北宋时期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国内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宋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事实上,宋王朝是当时世界外贸第一大国。同时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也更多。宋人赵汝适在其著作《诸蕃志》中列出了与宋代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名称超过了60个,为写这本书,他在泉州亲自“询诸贾胡,稗列其国名”。宋代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比前代更多。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

宋朝特别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把海外贸易看成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中国的传统化历来是强本弱末,重农抑商,宋朝则农商并举。与海外贸易相对应的是航海业的进步。宋代造船业的规模和制作技术,都比前代有明显的进步。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海船很多,据《梦梁录》的说法,福州一地就有300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

历史上,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清晰,有数种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因为传统的有西部到阿拉伯再到欧洲的丝绸之路被西夏所阻断,海上贸易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如《太平寰宇录》中记载的一样,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虽然宋朝有弱宋之称,但其经济却相当发达。

历史教授杨渭生先生认为:“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亦占领先地位。”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咸丰临死前想要除掉慈禧,为什么最终没有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眼中的慈禧,大概就是一个以权力为中心的女性形象,一生都想要大权在握,说不上多负面,却也不是一个正面角色。但其实历史真相往往是不被人所知的,即便是换了别人,恐怕也会成为第二个慈禧吧。而且据说当年,咸丰在临死之前,曾经想要杀掉慈禧,但是为何最终并没有实施呢?慈禧为什么还是一直活着?公元1860年9

  • 东北土匪黑话是什么?杨子荣与座山雕都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黑话,有着各种暗语等一些隐语文化。就比如说“西北玄天一片云,乌鸦落在凤凰群”,这句话可能有些人比较熟悉,也有些人并不熟悉。但若是要说到“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句东北土匪的黑话了。东北的土匪,又被称为马贼、响马、胡子。在东北民间,上岁数的人,

  • 高长恭有几个妻子?历史上兰陵王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高长恭的名字想必很多人也都是非常熟悉的,作为古代的四大美男之一,兰陵王高长恭是众多人都了解过的,还有一些讲述兰陵王的电视剧,只不过电视剧里面的剧情还是经过了一些改编加工的,那么在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高长恭,他到底有几个妻子呢?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妃到底是谁,她是什么身世,在历史上有留下名字吗?高长恭,

  • 唐玄宗为何要将李白逐出长安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李白,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着“诗仙”之称。李隆基才最初用李白的时候,只是让李白座待诏翰林。但也就是这样一个临时的身份,让李白有着接近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机会了。一位是擅长歌舞、精通音律的美人,一位是才华横溢、满负盛名的诗仙,这对才子与佳人有没有传出什么绯闻呢?即便是没

  • 为何说三国乱世是由何进开启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何进是东汉末年大臣,黄巾军起义后,何进拜大将军,率军镇守京师。当时蹇硕想要拥立刘协继位,后来被何进阻止,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开启了权倾朝野之路。此后何进联合袁绍谋诛宦竖,但计划却遭到败露,导致何进被杀。但也因此给了袁绍、袁术等人一个诛杀宦官的理由,虽然宦戚相争的局面被终结,但汉室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曹

  • 李世民看上李元吉的妻子,和她生下一子还打算将她立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巢剌王妃杨氏原本是李元吉的妻子,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被杀,杨氏反而得到李世民的宠信,两人还生下一子。据说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打算立杨氏为后,但被魏征劝阻。不过这件事在唐史中并没有记载,是新唐书从野史中摘录而来,所以在真实性方面一直存疑。他们的儿子李明下场十分惨烈,最后被逼自杀。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

  • 刘采春与元稹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元稹,原本是众多人眼中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才子,但是后来却有人发现,这个才子居然是古代著名的渣男,他写下过不少描写感情的有名的诗词,但是结果却是,他非常的不忠诚,堪称是渣男的典范。而元稹与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才女刘采春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刘采春难道也是元稹辜负过的众多女子之一吗?“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

  •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句话想必大家都还是挺说过的吧,这句话也挺有意思的,感觉很神秘,但是仔细的分析的话会发现这段话也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具体是什么道理也说不上来,所以这句“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出现“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

  • 秦灭六国一共死了多少人?残酷程度远超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一共花了10年时间,最终秦国完成了全国统一的伟大目标,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局面。但这十年中,因为打仗牺牲的人数却是触目惊心,其残酷程度远超想象。其实秦始皇一统六国只花了10年时间,看上去并不算长,那是因为此前爆发了更为残忍的战役,让其他的诸侯国都失去了和秦国对抗的资本。例如长平之战

  • 汉文帝和淮南王刘长有什么恩怨?为什么要废其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刘长是刘邦第七子,汉文帝异母弟。刘长从小身世坎坷,他自幼丧母,后来是被吕后带大。也正是因为有吕后在,才让他避免诸多祸患,但也因此让他养成一种嚣张跋扈的性格。经常和天子同车出猎,而且还自立法令,不用汉法,实际上这些都触动了汉文帝的底线。要不是汉文帝心善仁慈,可能早就处理刘长了。刘长可谓是生在福中不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