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会灭亡吗?

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会灭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96 更新时间:2024/2/4 0:15:59

虽然说历史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去设想另一种情况,对于现实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对于关注这一段历史的人来说,顶多也就是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而已。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感到遗憾,而造成这件事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致使崇祯杀了袁崇焕,最终影响到了明朝的延续,那么,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又会怎样?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蓟辽督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颇有非议,有人大加赞扬,也有人嗤之以鼻,当年他杀死了明朝大将毛文龙是否背叛了明政府,也成为了一个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实纵观明朝历史,明朝的衰亡似乎是一个必然趋势,跟袁崇焕杀不杀毛文龙,或是跟袁崇焕死没死,都没有多大关系,就算袁崇焕不杀毛文龙,而且袁崇焕也没死的话,依然也挽救不了明朝。

明朝的政治腐败,将近100多年皇帝没有大作为,庸庸碌碌,一门心思不在朝政,而喜欢去研究其他的事情,太监和东林党尔我诈,明朝的国力逐渐衰退,大国灭亡早已是定局。尤其在明神宗时期,他掌管着天下大权,却不务正业,没有很好的决策力,也不爱搭理朝政事务,整个明朝在明神宗时代开始颠沛动荡、摇摇欲坠。

又过了朱常洛、朱由校时期之后,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鉴于之前几任对朝廷的放纵,崇祯想要重振旗鼓已经是非常困难了。那会儿毛文龙割据东江,并不听指挥,很有自己的想法,袁崇焕见他如此嚣张跋扈、骜不驯,认为如果不处理掉这种比较独立的大员,对他统一管辖辽东地区十分不利,便设局一举杀了毛文龙。崇祯皇帝知道后掩下怒气,还表扬了一下袁崇焕,但私底下对袁崇焕的态度已是由信任转为了猜忌。

当时还有一个厉害人物是李自成,搅得明朝一片狼藉,明朝的主要兵力在辽东,当崇祯意识到这一点想要把兵力从辽东往中原调的时候,李自成在中间已经稳稳扎根了,辽东精锐的兵力过来也已经无济于事,反而这一系列事件还造就了未来的清王朝。

明朝的灭亡是无可挽救的,一代代皇帝的昏庸无能,政府的腐败堕落,朝廷官宦的荒淫专政,军队也没有很强大的战斗实力,主要崇祯皇帝生性向来多疑,管理疏忽且不当,满清又对明朝的前进产生了牵制和阻碍,不得民心的政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后还推动了人民起义活动……

所以,明朝既不是亡于李自成,也不是亡于满清,即使袁崇焕能够战胜满清,收复辽东,没有杀死毛文龙,明朝也还是会灭亡。

袁崇焕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起初在辽东边关任职,受孙承宗器重去镇守宁远。在与后金的对抗中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成就,后来由于受魏忠贤排挤,辞官回乡。崇祯帝继位后惩治阉党,重新用袁崇焕,袁崇焕也不负所托,在崇祯二年击退了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但是阉党余孽以袁崇焕擅自杀害毛文龙之名弹劾他,加上皇太极趁机实施反间计,使得袁崇焕最终在崇祯三年被崇祯帝所杀。虽然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名臣,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对他大力称赞的,也有对他嗤之以鼻的,其中他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杀了毛文龙,若毛文龙不死,明朝可能还能与后金多对抗几年,不过最终的结局还是灭亡。

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呢?这也怪毛文龙自己太嚣张跋扈了。崇祯二年袁崇焕觉得毛文龙耗费的钱粮太多,就上书朝廷派人去专关毛文龙的军饷,但是毛文龙也上述争辩,后来还亲自去拜见袁崇焕,袁崇焕以上宾之礼待他,他却不谦让,这让袁崇焕起了杀心。不久后袁崇焕邀请毛文龙观看将士射箭,在与毛文龙登山的途中列举了他的十二条罪状将他斩杀了。不过这并不是导致明朝灭亡了的主要原因,明朝的灭亡在于内部的腐败,不是一个毛文龙能救的。

明朝立国两百多年,最后的一百年时间里,皇帝都没有什么大作为,其中嘉靖帝和万历帝都是二十多年不上朝,还有木匠皇帝天启帝也是无心朝政,重用阉党,导致朝政腐败,朝纲不振。有这么一句话叫“明实亡与万历”,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因为万历帝掌握天下大权却不做皇帝该做的事,没有很好的决策能力,若不是有一帮大臣撑着,明朝就真的亡与万历了。不过明朝是在万历年间开始出现灭亡的迹象是不假的。

后来明朝又经过一月太子朱常洛和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治理,更显颓势,皇位传到崇祯帝手里是已经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了,此时的大明想要复兴太难了,崇祯帝虽然理想远大,但是自己也没有什么真的才能,疑心还非常重,都说用人不疑,但他还是把明朝在辽东最后的王牌袁崇焕杀了,更显得自己的无能。当然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也是不对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文龙割据东江,为人十分嚣张,不是很听话,是袁崇焕管辖辽东的一块绊脚石,所以袁崇焕才设计杀了他。等到崇祯帝杀了袁崇焕,大明一下损失两位大将,就真的不是后金的对手了。

不过即使这二人没死,也改变不了明朝灭亡的结局。明朝的灭亡时无可挽救的,皇帝无能,官员腐败,加上当时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粮食减产,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一个政府如果不能让百姓吃饱饭,那么反对它的人就会多起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就应运而生了,明朝内要面对农民起义,外要对抗后金袭击,却还要坚持两线作战,如此失败的策略怎么可能会不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宁武关之战周遇吉大败李自成 差点改写明朝末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周遇吉是明末将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宁武关之战击败李自成大军。周遇吉是锦州人,入伍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十分勇猛,后来得到提拔。不过明末的将领多为官宦子弟,都是早期靠各种背景才换取的职位,所以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战斗力。周遇吉对这样的情况也十分苦恼,但他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住了宁武关这道防线。下面就为

  • 姜维后期对蜀汉有多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病逝以后,姜维负责扛起了北伐大旗,虽然姜维北伐兵力不如诸葛亮时期,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多人不理解姜维为什么会如此坚持北伐战争,其实姜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诸葛亮,也是为自己寻求一个出路。姜维是诸葛亮找来的,诸葛亮不在以后他从此便少了一个靠山,而蜀国也被分割成了几个阵营。姜维已经预料会发展成这

  • 刘备死后,孙夫人真的投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和孙夫人,很多人可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他们之间的确是有真感情的,而刘备死后孙夫人投江,自然就是殉情之举。不过,这毕竟是小说的情节,真实历史是这样吗?孙夫人毕竟比刘备小了几十岁,而且孙夫人未出阁的时候,自然也是见识过很多优秀的男儿,父亲和两个哥哥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她的眼界又怎么会狭隘

  •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翻盘的几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一直都有些遗憾,认为当年项羽因为没有过乌江,白白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觉得似乎只要项羽过了乌江,回到江东,就一定可以重新夺回自己的一切,但是他却选择了自刎乌江,实在是很可惜,否则历史就可能要改写了。不过,就算是项羽真的过了乌江,他就真的能够翻盘吗?那个时候的项羽,恐怕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霸王项羽

  • 朱元璋有没有想过远征日本?最后为什么没有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朱元璋在登基初期有派使者到日本,当时还没有征伐之意,只是要求日本向明朝进贡,而且让他们解决倭寇问题。不过日本非但没有朝贡,还把明朝派来的使者给杀了,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准备起兵征伐日本。不过在刘伯温的劝说下最后并没有出兵,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把日本定位“不征之国”。当时一共有15个国家被列为“不

  • 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伦也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起司马懿的儿子,很多人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司马昭了,毕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早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第二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司马师了,司马师同样也是一个厉害人物,只不过死的早。不过除了他们俩之外,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最小的一个司马伦,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做过些什么呢?司马懿有九个儿子

  • 司马德文禅位刘裕,刘裕为何还将司马氏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419年,刘裕派人除掉晋安帝,随后立司马德文为新帝。晋恭帝司马德文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他的地位就和东汉末年汉献帝差不多,没有任何实权都是被他人挟持。不过晋恭帝最后的结局并没有汉献帝那么好,汉献帝禅位以后起码还能落个善终,而晋恭帝禅位以后则是被刘裕派人用棉被给闷死。司马德文已经决定禅位,刘裕为何还要将

  • 李商隐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商隐是唐朝著名诗人,我们从小在课本上也学过很多由李商隐著写的诗歌,风格十分独特。李商隐大概有600多首诗歌流传了下来,而他本人成就最高的诗体是近体诗,其中七言律绝最为经典。李商隐也被认为是继杜甫后,第二位在七律上立下自己里程碑的人。不过李商隐虽然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的一生却充满着坎坷和无

  • 朱友梁末帝朱友贞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画江湖之不良人》的话,应该知道有朱友贞这个人,而这部动画也是有真实的历史背景的,有很多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朱友贞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动画当然还是和历史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梁末帝朱友贞,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朱友贞是如何成为后梁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又是怎么亡国的呢?后梁末帝朱

  • 林则徐捣毁鸦片为何要用海水浸化?为什么不一把火烧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虎门销烟”这段历史,这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禁言运动,当时林则徐奉命在广东沿海地区实施禁烟,总计缴获了大约1200吨的鸦片,面对堆积如山的鸦片,最终选择使用海水浸化的方法作为销毁的手段,因此林则徐成为了咱们的民族英雄。但现在依旧有很多人对林则徐的“销烟”手法存在疑惑:为什么林则徐选择繁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