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34 更新时间:2024/2/16 4:07:08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在三星堆村形成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是一座无论规模、布局还是建筑工艺都令人吃惊的古城。整个城址呈北窄南宽布局,东西宽2千米,南北宽2千米,面积约3.5平方公里,估计当时城内居住人口应在3至5万之间。而城墙墙基宽达40米,顶部宽约20米,可容5辆桑塔纳轿车在城墙上并排行驶。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块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1980年,四川省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1989年,四川考古部门对三星堆进行解剖,证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发掘东城墙局部并获确认,同时发现3000多年前的土坯砖;1992年,试掘西城墙并获确认;1994年,发现并发掘南城墙。至此,确证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东、西、南被三面城墙包围,北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其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古城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罕见的。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这把四川的历史前推进了1000多年,同时,三星堆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其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形把勺为基本组合定式,其中还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细颈项、圆平底,很像今天我国北方地区用来烫酒的陶瓷酒瓶,与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极为相似。

陶在遗址也有较多发现,颇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部为3只袋状足,中间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认为它是用来温酒器物,其玉石器则以祭天礼日的璧、璋为多,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器身上刻有纹饰,这么大件精美玉器,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发现有一件,但在三星堆的发掘中,又很少工具类的文物出土,当时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属,那么这些玉器是如加工的呢?在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发掘中,还出土了共计80多枚象牙,它的来源和作用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是通过贸易而来,有的认为在远古四川的生态环境适合大象的生存,其证物主要是在当地发现大量的半化石状乌木,单体巨大。但无论其来源怎样,都可以认为它是统治者财富的象征。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造型各异青铜人头像,出土时面部510均有彩绘,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环耳饰。除了这些青铜造像外,还有许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植物造型,其中有被誉为写实主义杰作的青铜(又鸟)、有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出土的青铜太阳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它们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从而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三星堆文物中,有高达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的青铜神树,共分3层,有9枝,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誉,作为“纵目”的蜀人先祖蚕从偶像的青铜纵目面具,长达1.42米,作为权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纹饰,两只相向的鸟,两背相对的鱼,并在鱼的头部和鸟的颈部压一只箭状物,同时有充满神秘笑容的人头像。

器身满饰图案的玉边璋以及数十件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俱是前所未见的,作为集群展现的稀世之珍,而在青铜器冶铸方面,范铸法和分铸法的使用,以铅锡铜为主的三元合金的冶炼,表明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即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有力地驳斥了传统史学关于中原周边文化滞后的谬误。

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三星堆而成为信史,史载在蜀地先后称王的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三星堆最为繁盛的时期大抵属鱼凫王时期,鱼凫,即俗称的鱼老鸹。三星堆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其喙部多有如鱼鹰者,很可能就是鱼凫的象征或其族徽。另外,三星堆除了没有发现可识读的文字,已建立了城市、产生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器,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素,已有研究成果表明,两坑本为祭祀的产物,三星堆的三个土堆亦很可能是人工夯筑的祭坛,三星堆盛行诸神崇拜并以太阳神崇拜为主神崇拜,如此大量的充当商品流通媒介货币的海贝,象征财富的象牙等等,都表明了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已具有较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相对稳定独立的政治地位。

一句话,古蜀国的源头及其中心,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证。三星堆文物魅力无限,内涵丰厚,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属世界文化遗产范畴。然而,三星堆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1、古时祭祀坑多为五个一起出现。在三星堆发现的两个坑若确实为祭祀用坑的话,还会有第3、第4、第5个坑被发现吗?会有历史更古久、更精美、更令今人难以理解的文物出土吗?

2、三星堆古蜀已建立了城市、产生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器,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素,但出土物中没有可称得上文字的符号“铭文”,真难以想像在没有文字的社会环境中,古代蜀族居然能创造那样高水平的物质文明。

3、三星堆的奇异人物造型,如纵目人面像,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形象,这会是天外来客的外形吗?或者这些东西是用于天人相通的器物?或者它们就是天外来客的遗存物?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面对这些造型诡异的青铜器,人们对此的感觉是“不像蜀人”。专家们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是来自其他大陆的“老外”。因为对照三星堆出土的金杖、金面具青铜像等文物来看,与其他大陆的文明有很多512相似之处。人们确实有理由设想:既然在一万年前,亚洲先民就可以远涉另一块大陆,那么四千年前的三星堆古蜀国为何不能出现来自南亚乃至欧洲的“老外”呢?三星堆文明这种迥异于中原文明的独特气质无处不在证明,这是多种外来文化在三星堆“杂交”的结果。

4、玉、石器主要堆积在东北角,尤其是玉璋和戈,在出土的器物上都有被火烧烟熏的痕迹。许多变形、残损的铜器、玉石器,除一部分是由于在填土过程中打夯挤压所致外,有的是被火烧坏。还有大部分是入坑前当时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时而损毁。如有的铜器一侧或一端烧变形呈半熔化状态;有的玉石器被打碎,出土时残断部分位于坑内不同部位,有的甚至分为五处;有的拆为两段而重迭在一起;有的端刃或柄残断了,发掘时将填土进行筛过,也未发现残缺部分。这显然是器物在入坑前就残损了。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将一件件国之重器先破坏再埋掉?

5两个藏物坑不是同时填埋的,据C14测定,一号坑早于二号坑100年左右,但是,两个坑的距离只有20多米,两坑方向大体一致,若以一号坑倾倒器物的中央坑道为主方向,则一号坑为北偏西45°,二号坑为北偏西55°,均对向西北方的高山。

6、将出土青铜器进行检测,在所有的样品中均未发现锌的存在。自然界中单一的铅矿很少,铅和锌往往是伴生在一起的,冶炼铅用的矿石也称为铅锌矿。因此在使用了铅的合金中,往往都会发现微量锌的存在。在三星堆青铜器的成分分析结果是:微量锌是不存在的,在全部样品中未发现锌的踪痕。这表明:蜀人使用来冶炼青铜的铅矿可能不是通常使用的铅锌矿,而是无锌伴生的铅矿,这与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冶炼青铜的原料之一铅矿的产地是不相同的。但这样的铅矿在四川没有被发现,古蜀人如何能得到它?

7、三星堆文明又为何突然从成都平原消失?对于这座东方巨城突然消失的原因,专家们认为,三星堆毁于一场大洪水。从三星堆古城布局看,当时的三星堆很像今天的成都,北邻鸭子河,马牧河由西而东贯穿全城,三星堆的古蜀先民“择水而居”的理念成就了它的繁荣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尽管三星堆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但伴随着三星堆文物的影响与日俱增,对三星堆文化研究的深入,谜底终有揭开的一天,神秘梦幻的三星堆古蜀国亦终将再现于世人面前,三星堆文物也必将以其无穷的魅力,闪耀出迷人的光华。

标签: 历史探索

更多文章

  • 南越王宫署五大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探索

    南越王宫殿遗址位于广州市儿童公园东南面。这一堪称中国文物考古史上的重大考古发现,备受海内外人士瞩目。与此同时,随着南越王宫署“露脸”的部分逐渐增多,留给人们的谜团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大谜团: “番禺城”存在之谜埃及金字塔,沉睡在无声的世界里,隐藏着

  • 中国八大震撼世界的奇迹工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探索

    大自然留给了我们很多秀美的景色,这无疑是造物主的一个奇迹。可是人类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创造出许多壮观的工程,这些工程堪称是一个奇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震撼世界的工程都有哪些。1、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长三角的经济枢纽。大桥工程全长36km,是当时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 中国历代权利心脏:神秘的中南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探索

    中南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成为了历代领导人的办事之处,这也使中南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中南海究竟是什么样子,它的身世又是如何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中海、南海和北海,旧称三海。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总称,原名太液池(西苑),位于故宫西侧。辽金时在此建斋宫,元、明、清三朝不断增建,成为游宴胜地。

  • 盘点世界7大圣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探索

    山按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一般认为“高山”指山岳主峰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对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对高度在150米至350米,如主峰相对高度低于150米,就难于形成山岳景观,

  • 南极洲的十大世界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探索

    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 4%,位于七大洲面积的第五位。下面就和趣闻解

  • 中国十大最美的古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探索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中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其中有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第一位:丹巴藏寨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旁,与道孚、康定县和阿坝州小金、金川县接壤,全县总全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一镇十四乡,

  • 揭秘西藏最神秘的九大湖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探索

    由于西藏地处于中国西部第一级阶梯地形,因此多以高原为主,地形构造复杂,因而形成了各种样式的湖泊类型。并诞生了西藏最美最神秘的九大湖。它们因其所处位置,由于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使得这九大湖各具特色。也因其处在高原上而被人们赋予了它们更多的神秘。1、纳木措“纳木措”藏语的意思是

  • 《鬼吹灯》中真实存在的物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探索

    《鬼吹灯》是一本精彩的小说,其中很多地方是值得回味的,近期这部作品更是被拍成电影。有人说这部小说是一部灵异小说,也有人说它是一部悬疑小说。其文字的形象性,常常使自己感觉置身其中。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你去认识一下,文中所出现的一些真实物品。【摸金符】摸金符用穿山甲最锋利的抓子,先浸沟在巂腊中七七四十

  • 乾隆裕陵流失的四大无价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探索

    自古以来帝皇的墓地陪葬品众多,深受盗墓者的喜爱,历史上发生的盗帝皇陵墓事件多的数不过来。乾隆皇帝的陵墓裕陵也曾惨遭盗掘,致使其中的诸多珍宝下落成谜。本期小编将给大家盘点一下,其中最神秘的四大宝物,每一件都堪称无价之宝。1、玉玺“八徴耄念之宝”“玺”

  •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探索

    在中国的古代时期,下大雪不仅是麻烦的事情,而是要死人的,因大雪引发的灾难层出不穷,这里我们选取几个朝代,看看中国历史上下过的雪到底有多大,有多冷,所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1、汉武帝时“大雨雪,民多冻死” 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对于从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