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代大墓堪称珍宝库

周代大墓堪称珍宝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772 更新时间:2024/2/7 13:31:51

古墓中出土的金剑鞘。

去年12月19日,本报报道了陕西韩城3座周代大型贵族墓发现惊世珍宝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加紧了对这3座大墓的发掘清理工作,又有一大批珍贵物面世:30件周代鼎、簋、鬲、编钟等青铜器,大量金器品类繁多的玉器以及距今7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的玉猪龙相继出土,为研究周代及“芮国”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专家们惊叹,韩城周代高等级贵族墓,堪称一座珍宝库!27号墓首次发现商周玉剑墓主人应比晋侯级别高周代3座墓中,除了19号墓已清理完,另外两座墓仍在清理之中。27号墓又清理出土金器17件,并发现弧形、浮雕龙头的金龙一条,同时在已发现的做工精美的金剑鞘旁又发现了精美、规整的玉剑一柄,与剑鞘基本吻合。这是首次发现商周时的玉剑。在这个大墓中,已露出土面的青铜器有6鼎6簋以及1件青铜尊。据《周礼》记载,周代墓葬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周天子应为9鼎8簋,高级诸侯墓为7鼎6簋,一般诸侯为5鼎4簋。山西曲沃县上世纪90年代出土的著名晋侯墓地发现的基本上是5鼎4簋,显然,27号墓主人应比晋侯级别高,应为7鼎6簋,还有1鼎有待继续清理探查。此外,在该墓发现的乐器建鼓(属首次发现)之下,又清理出两件编钟、手执的乐器钲等。乐器编钟一组应为8个,现已出土两个,其有待继续清理。编钟挂在架上,木架虽然朽了,但彩绘痕迹犹在。此外还发现了盂、壶等青铜器。使人惊喜的还有,在该墓中又发现了西周大型组玉佩———7璜联珠,每件玉璜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其中一件上刻有6条对称的龙,异精美;发现了4件内圆外方、呈柱状体的玉琮、3件长35厘米的玉戈,十分罕见。发现一枚高14厘米玉猪龙对研究红山文化意义重大26号墓的考古发掘也令人惊羡。在墓室西南角,已发现20件青铜器,其中2件高53厘米的青铜方壶,壶耳为生动传神的凤鸟,壶体为精美的窃曲纹。在该墓中发现了5鼎5簋和5件铜鬲。5鼎由大到小排列,最大的鼎加上附耳,直径超过50厘米。墓中发现的玉器品种尤为繁多,不仅有5璜联珠,而且有玉凤、玉熊、玉鱼、玉虎、玉蝉、玉蚕、贝等以及梯形玉牌等,大都为和田、羊脂等玉料,特别是发现了一枚高14厘米的玉猪龙(形状既像猪又像龙),专家考证后认为,这应为古代人们祈雨的吉祥物,当属距今7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的遗物,应产在内蒙古、辽西一带,在距今

标签: 历史探索

更多文章

  • 千年前《古兰经》手抄本现身东乡或为世界最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探索

    12月上旬,在我省东乡族自治县哈穆则岭拱北发现了一部极其珍贵的约千年以前的《古兰经》手抄本。近日,由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邀请7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该手抄本进行初步鉴定,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可能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之一。这部手抄本《古兰经》所采用的封面风格、彩绘艺术、书法字体及纸张均

  • 辽宁阜新发现辽代平原公主墓 墓志铭还保存完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探索

    走进墓道,只见两侧白灰抹面的墙壁上绘有生动的侍者、车骑出行仪仗图,所有侍者窄袖长衫,一头髡发,或牵引马匹,或执手伫立,契丹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壁画至今虽已1000多年,但依旧轮廓清晰、色彩鲜亮,尤其那匹枣红马,更是色彩明丽、栩栩如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乡乌兰木图山下,一座辽代公主的墓葬被考古人员发

  • 盘点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探索

    据美国考古学杂志报道,近日,《美国考古学杂志》最新评选出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比如:赫卡托穆斯陵墓、克利特岛旧石器时代工具、秘鲁2800年前的早期金字塔、破译穴居人基因密码等。人类的近亲穴居人可能会再次行走在地球上。科学家们通过在欧洲发现的穴居人骨骼解开了他们的基因密码,可能会为我们提供穴居人的长

  • 古墓长明灯真的千年不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探索

    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千方百计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古墓往往与世隔绝,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公元527年,叙利亚处于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 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千方百计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探索

    12月20日,工作人员在测量“船形墓”的尺寸。考古人员近日在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的施墩遗址发现一座北宋时期的“船形墓”。据考古专家介绍,该墓长3.7米,宽1.6米,高1.55米,船形轮廓清晰,保存完整,是无锡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首座未受施工、盗墓等因素破坏

  • 米开朗基罗圣母怜子雕塑模型500年后重回罗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探索

    被损毁的圣母怜子雕塑模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艺术史学家多利纳12月1日表示,3年前他在意大利寻获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圣母怜子雕塑模型,他计划于本月2日将该模型带回意首都罗马。多利纳12月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将于2日在罗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他的这一重大发现,届时那件模型将在阔别几个

  • 广西天峨发现清朝石棺古墓有较高考古研究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探索

    图为石棺古墓全景图为石棺四围浮雕图案日前,天峨县三堡乡甲板村发现一座石棺古墓。据初步考证,该古墓应早于乾隆五十四年,具有较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该古墓地处距天峨县城约80公里的三堡乡甲板屯北侧一座土山半腰,古墓墓碑高1.8米,墓室呈长方形,为房屋建筑结构,总长约6米左右,其中石棺完全裸露,长约5米,宽

  • 神秘人骨密码解读 史前中国人最高193厘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探索

    西大标本库解读神秘人骨密码西北大学有个国内屈指可数的标本库,里面存放着超过1000具遗骸。学者们通过研究这些千年以上的遗骸,为考古提供佐证,了解一个个曾经存在的世界。中午时分,女博士陈靓坐在工作台前的椅子上看书,虽然初冬的阳光温暖似春,但实验室里却渗着一股寒意。她的身旁和身后,零零散散放着一个个骷髅

  • 中国科学家揭开长城千年不倒之谜“糯米”建奇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探索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如今已成为亚洲人饮食主要组成部分的美味糯米,是使中国古代一种砂浆性能超强的根本原因。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砂浆仍然是现存修复古代建筑的最好材料。 砂浆是一种用于填充砖块、石块和其他建筑材料之间缝隙的糊状物。中国科学家张冰剑(音译)和同事研究发现,距今大约1500年前

  • 云南发现2.5亿年前化石群呈现完整生态系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探索

    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近期,考察人员在中国云南省罗平县发现了一个远古时代的大型化石群,其中有包括植物、肉食性鱼类和大型爬行动物在内的两万余个化石。化石搜寻者们知道他们此次发现的是一个属于遥远过去的海洋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它是地球经历了最严重生物灭绝事件后的重生。这次发现的这一化石群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