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御膳讲究“食不过三”,皇帝真的会照做吗?

清朝御膳讲究“食不过三”,皇帝真的会照做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6 更新时间:2024/3/18 13:22:25

清朝御膳讲究“食不过三”,皇帝真的会照做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在《甄嬛传》当中,皇帝前去景仁宫陪皇后用膳,尝到了一道鸭子汤觉得味道很好,于是就让剪秋帮自己再盛一碗,但被皇后宜修拦住,宜修的说法是“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这道鸭子汤虽好,可已经是第三碗,皇上若再要动筷,恐怕这道汤十天半月都上不了桌了”。

食不过三

一道菜肴,最多只能尝三口,绝对不能有第四次,这在很多的清宫戏之中都是能够见得到的设定,似乎清朝的皇帝就是这样。

对于为什么如此,理由好像也非充分,那就是避免皇帝的喜好被外人知道,防止有人在皇帝喜欢的菜肴当中下毒来加害皇帝。

然而,所谓清朝皇帝“食不过三”的规矩,在《清史稿》与历代皇帝的实录等正式典籍当中都找不到任何的记载依据,而每当有人提起这件事,前面往往都要加个“据说”,并不能说出其具体的出处来源,说白了,“食不过三”不过是后来人所编造出来的“清朝祖宗规矩”。

不仅如此,就现实来说,让皇帝“食不过三”也并不合理。

清代皇帝喜欢吃什么并非秘密

食不过三之说,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防止外人窥探皇帝喜欢吃什么御膳,好对菜下毒,然而在清朝的相关典籍当中,皇帝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

比如说,乾隆帝酷爱吃鸭子,他的膳食当中用鸭子做成的菜肴几乎天天都有。

目前内务府膳食底档上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除夕,乾隆帝的御膳菜单当中,就有燕窝挂炉鸭子、苹果山药酒炖鸭子、托汤鸭子、清蒸鸭子等一大堆的鸭子做的菜。

晚清的慈禧太后,她非常喜欢吃乳制品跟燕窝,基本天天都有。

当时皇帝后妃们的饮食喜好,根本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皇帝还经常指定自己要吃什么菜肴让御膳房去做,这些都是有具体记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用“食不过三”防止外人窥探皇帝饮食的喜好,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要给皇帝下毒难比登天

很多剧中都有什么“无色无味”的神奇毒物,但现实中,古代能够使用的毒物是非常少的,主要就是砒霜,而鹤顶红其实也是砒霜,只不过是因为纯度不高,呈现出红色而已。

当时的毒物气味浓烈,无法做到无色无味,而且需要不少的剂量才能够产生效果。

皇帝日常用膳,菜式都并不固定,虽然面前一大桌子,但皇帝真正吃的菜也就几道,大部分的菜肴都是不吃的,要给皇帝下毒肯定要知道皇帝要吃什么,但这谁也说不准。

虽然没有食不过三,但是古代皇帝的确有一系列的测毒防毒办法,比方说用银器,还有尝膳太监,御膳之中都有一块银牌,检测菜肴之中是否有毒,而皇帝吃饭之前,都需要让尝膳太监先尝尝,看看到底有没有问题。

有了这些流程,想要对皇帝下毒变得愈发困难,如果是慢性毒药,自然是需要长期进行才能够产生效果,但下一次毒尚且十分困难,更何况长期如此。

在隋唐之前,的确有皇帝被下毒害死,但之后却没有了,唐以后中毒驾崩的皇帝基本都是自己吃了所谓的仙丹金丹中的毒,这是因为后来宫廷御膳制度变得非常完善。

从宋代开始,宫廷之中的膳房,专人制作专门的菜肴,并且一切都要详细记录,到了明清时期更加严格,清代御膳房之内,什么厨师做什么菜全都是定好了的,并且配菜、切菜与炒菜的流程也都是分开的,一个厨子做菜,旁边还有笔帖式与太监看着,进行记录。

皇帝不管是吃什么出了问题,都能找到相关的人员,根本就是跑不掉的事情,给皇帝下毒那就是抄家灭族,连累的可不是一点点人,根本不会有谁去冒险做这种事情。

不吃第四口是因为御膳太难吃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宫廷御膳自然是非常奢华而且好吃的,但现实却未必如此,古时候皇宫里的御膳,可能要比我们想象中难吃得多。

打从宋朝开始,就有皇帝们不爱吃宫里的御膳,打发人去宫外购买膳食,而到了明朝,负责宫廷御膳的并不是什么御膳房,而是光禄寺,那时盛传一句顺口溜,叫“光禄寺的茶汤、武备库的刀枪、太医院的药方、翰林院的文章”,意思就是这些都非常烂,水准差不多。

一顿一百多道菜并非杜撰

之所以如此也是正常,毕竟当时的饮食水平有限,而且宫廷御膳有很多的禁忌,做来做去就是那些,反反复复也没有什么新意,是个人都吃不下去,因此后来的明朝皇帝,都让身边的太监另外做菜吃,逐渐形成了内廷的膳食机构。

清朝时期,光禄寺不再负责宫廷内的御膳,而交给御膳房处置,但是御膳房的菜肴水准还是没有什么明显进步,清代宫廷菜以鲁菜、满菜为准,多炖煮之类,而宫廷里对于各种调味料的使用限制很多,做出来的菜肴通常没什么滋味。

一大桌子菜,真正能吃的没多少

皇帝吃饭的规矩,的确非常多,御膳房做好了菜肴之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最后才能端到皇帝面前,这时候的菜早就没了热乎劲,溥仪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描述,他在宫里除了火锅之外从来就没吃到过热的菜肴,全都是凉的,再好吃也变得不好吃。

也正因如此,之前的皇帝不少都酷爱吃火锅,哪怕不是冬天,就是因为火锅可以保温。

可就算好吃,宫里的御膳做来做去永远都是那些,没有什么新意,时间一长皇帝自然也不肯再多吃几口,因此虽然没有食不过三的规矩,但清朝皇帝用膳的时候,也的确经常出现一道菜就随便尝两口的现象,而原因,就是因为吃腻了,根本不想吃。

乾隆时期,御膳规格变多

自然,除了御膳不好吃之外,清代皇帝还有个习惯,那就是“食不过饱”,这的的确确是有明确记载的,从皇子时期开始,清代皇室之中就不许过饱、过暖,一来希望磨炼意志,二来也是认为过饱过暖对身体不好。

乾隆帝在位时期,每天两顿正餐两次小食,正餐永远只有七分饱,夜间不用膳,这些都是非常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习惯,最终乾隆帝也活到了八十九岁高龄,就整个古代来说,清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最长,十二个皇帝有六个活到了六十岁以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元帝生平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元帝生平有哪些事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宣帝之后的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元帝刘奭,陵墓又回到了咸阳塬,位于今天咸阳周陵镇新庄村东南,称作渭陵。汉元帝刘奭是刘询和民女许平君的儿子。刘询做了皇帝以后,不忘糟糠之妻,顶着霍光的压力,立许平君为皇后。 对于他们爱情的结晶刘奭,汉

  • 太平天国是“四不像”政权,为何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是“四不像”政权,为何这样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洪秀全原名仁坤,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一户普通农家,兄弟三人,长兄仁发,次兄仁达。父亲洪镜扬有几亩土地、两头牛,在当地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洪秀全希望通过科举入仕为官,光耀门第。嘉庆二十四年

  • 李存勖有哪些功绩?为后唐改善官制、开疆拓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李存勖,历史解密

    同光元年(923年)闰四月,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袭破郓州,而后在德胜城、杨刘城等地与梁将王彦章、段凝交战数月,将梁军主力拖在山东一带。是年十月,李存勖采取降将康延孝之策,轻骑直取汴州,一路连破中都、曹州,仅用八天便进抵汴州城下,逼得梁帝朱友贞绝望自杀,灭亡后梁。后梁将帅纷纷来降,所属节镇州府尽归后唐所

  • 王昭君嫁到匈奴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成语“画工弃市”记载了王昭君的生平典故,大家对她的了解一般也都停留在这则成语上。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西京杂记》记载,由于汉元帝后宫佳丽太多,实在看不过来,遂命画工画图来看。宫人为了亲近天颜,争相贿赂画工,只有王嫱(即王昭君)倔强,不肯行贿,导致被画得惨不忍睹,多

  • 历史上公孙策是什么样子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包拯,历史解密

    说起北宋,在历史上想不起什么伟大的事件,但是在北宋的一个名臣就不得不提,那就是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的包拯,999年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之后一直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最后做到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为百姓打抱不平,而不畏惧权贵,为北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的

  • 晋国智氏是怎么灭亡的?同宗相残天命难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智氏,春秋,历史解密

    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源出一家,都是荀氏,所以,智氏的发展轨迹和中行氏多少有些相似,巧合的是:他们的覆灭竟然也如出一辙。智氏到底缘起缘灭?且往下看。智氏的开基祖荀首和中行氏的开基祖荀林父是亲兄弟,他们都是荀逝敖的儿子,算起来,中行氏是大宗,智氏是小宗。所以,直到中行氏覆灭,智氏都屈居中行氏之下。智氏的发迹

  • 刘裕登基之前,杀了多少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刘裕登基之前,杀了多少位帝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出身名门,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史书上称其“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1)”,从军后,在平定孙恩的战斗中,刘裕以一敌千,孤身杀退数千

  • 公主落难成奴婢被鞭打,复位后如何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西晋,历史解密

    公主落难成奴婢,被富家小姐鞭打,复位后如何报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潜逃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皇亲贵胄都作鸟兽散,各自逃亡寻找自己的出路。在逃亡的队伍中有一位清河公主,尽管她逃出了匈奴的魔爪,却进入另一个噩梦,而他也创造了一个中国历史的唯一,唯一一位被卖身为奴的公主!本来清河是和几

  • 古代读书人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贫穷只是其中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读书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读书人有多苦?贫穷是最大的困难之一。我们了解,读书是改变一个人阶层最好也是最公平的方法。在今天,学习竞争压力之大不得不让人咋舌,每年的中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中筛选少部分人,使他们拥有更优良的教育资源从而进一步奠定社会

  • 宋朝官服究竟有什么特点 官服有着什么样的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官服,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宋代官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时期的官服到底是什么样的?官服有着什么特点?里边有什么讲究吗?宋代的官品制度是从前代初唐沿用继续下来的。官服也跟初唐差不多。宋代的官家服饰十分的讲究。分为上朝的服装、祭祀的服装、常服、军服、丧服和时服。一、宋代官服很讲究宋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