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周特有的习俗:男跪女拜,真实的武周时期女性地位是怎样的

武周特有的习俗:男跪女拜,真实的武周时期女性地位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4/1/19 2:47:33

道教在当时被尊为主流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轻蔑与突破,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对女性的压迫趋向降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武则天统治时期,也就是大周朝,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发生了重大变化,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武周王朝是一个繁荣、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多民族通婚的时代,它曾经冲淡了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使封建纲常名教的束缚大大减弱,社会风气也出现了空前的开放。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家庭伦理和道德的控制也比较宽松,出现了离婚、改嫁、妻子强、丈夫弱、夫妇“不相禁忌”等与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不符的现象。

尤其是武则天登基后,对传统的男权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女性的本性和社会能力空前地得以解放。在传统的父权制中,父亲既掌握了孩子的个人自由,又掌握了孩子的择偶权利,这也是婚姻伦理准则的依据。年轻人的婚事更是“媒妁之言”来决定的。

但在武周时期,这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男女在婚姻问题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在法律上,有“诸卑幼在外,尊长后为定婚,而卑幼自娶妻,已成者,婚如法”,这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允许年轻人自由结婚的制度。

对于女性而言,自古以来都是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荒谬的说法。但在武周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下,父母、兄长对女性的教育也比较开明,允许和提倡女性在家里读书。道教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增高。从唐朝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因为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礼仪上的限制也比较宽松,所以年轻女子不管是出身于官宦人家,或是出身于平民人家,受到的限制都比较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社会活动。到了武则天时期更是如此,女子可以随意上街采买、组织宴会甚至参与打马球。

中国封建主义的男尊女卑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东汉班昭的《女诫》就有这样一句话:“男强为尊,女弱为美”。如果丈夫弱小,妻子强大,就会被认为是违反了家族的道德,也会遭到社会的非议。但查阅武周时期的各种文献,不难看出,唐代男女婚姻中存在着“刚柔并济”、“阴盛阳衰”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这并不能彻底地改变男性社会的定义,但它却是作为女性对男性社会的一种呼唤,也是对男性社会宣战的一种勇气。这从家族关系的方面也可以看出武周时期妇女在家族中的地位的确更高。

此外,大周时期男女双方的婚姻都是以“平等”为主,而非“服从”。“平等”是建立在某种社会认同基础上的,即妻子在家里占有一席之地,夫妇俩互相尊敬;“顺从”就是单方面“听从”,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对人权的蔑视。而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则是夫妻平起平坐的典范。唐高宗病重,不能治国,武则天就是后宫之主,垂帘听政、批阅奏折辅佐丈夫,被民间尊为“二圣”。

除此之外,在古代夫君与妻子商量事情,会被人认为是个废物,会被人嘲笑。但在唐朝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下,作为一家之长的夫君,凡事不但要与妻子商量,也要多听妻子的意见。比如唐太宗,他退朝后,经常和长孙皇后讨论奖惩,并谦虚地倾听她的建议。高宗时代,武则天作为皇后,为高宗提供了不少施政策略,她就曾建议高宗“劝农桑,薄赋徭”、“省劳力”、“广言路”,这些建议都是高宗听取妻子的建议后所下的圣旨。所以从帝后二人处理问题时,也可以看出妻子的建议经常得到认可。

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夫妻平等的婚姻也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家庭“幸福指数”。比如长久以来的婚嫁习俗都是要女方行跪拜大礼的。然而武周时期,一般都是女子站立行参拜礼就足够了,男方则需要跪着行肃礼。武则天正是通过婚姻制度的改革,提升了妇女的地位,巩固了她的统治合法性

唐朝是一个非常发达的时期,尤其是在诗坛方向特别发达。武则天在进宫之后,凭着幼年所学到的文化知识,深得高宗宠爱,为她日后登上帝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的年代,妇女在政治上是前所未有的活跃。与上一代相比,妇女参与政治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新的突破。后宫嫔妃、公主、宫女、高官、王妃、侍女、普通官宦之妻、甚至是地位特殊的尼姑,都参与了政事的讨论。

这其中就有大家所熟知的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刚开始的时候武则天只是让上官婉儿去起草圣旨和批改卷宗,但上官婉儿没有让武则天失望,她的表现让武皇很是满意。渐渐地,上官婉儿也参与到了处理朝政大事之中。太平公主的权力更大,满朝文武官员,从宰相之下,或升或贬,都是她一言之事,更有无数人因为她的推荐,登上了要职。因为太平公主的权力比皇帝李旦还要大,因此很多人都想讨好她。武崇信,武崇敏,薛崇简,太平公主之子也都受封为王。一时间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子。

在中国古代,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盛大的传统--泰山封禅礼。按照惯例,在朝廷册封大典上,首先是皇帝的首先祭祀,然后是公卿亚献的,而皇后则是女子,所以不能参加。武则天对这种传统的做法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她上奏高宗,说:“册封旧俗,祭祀皇帝,太后召见,大臣们行事,礼数不全,到了这一天,妾身请将军内外,命夫人进贡。高宗对武则天的建议表示赞同,下旨:“皇后亚献,越王太妃燕氏终献。”

所以666年举行的泰山封禅仪式上,武则天担任亚献,太宗的妃子越国太妃担任终献。泰山上的很多侍从都是以礼相待的。至此,武则天首次在泰山封禅仪式上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可以说是妇女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在唐代以前和唐初,母亲去世后,父亲仍在,只为母亲守孝一年。若是父亲去世,母亲仍健在,则需要受三年的孝期。674年,武则天建议守孝时间也变更为三年。武则天在685年作为太后执政期间,还将此条纳入《垂拱格》,并作为大唐法律。玄宗开元二十年,七百三十二年,《大唐开元礼》中同样也是规定了父在母丧的孝期为三年的时间。身死后在礼仪上的平等,并不能使母亲获得与父亲相同的地位,但至少表达出,母亲应该得到与父亲同样的尊敬,这的确是一种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武则天本人更是为女性解放事业作出了表率。史官可以抹掉女性官员的记录,但绝对不能抹杀武则天登基的历史奇迹,这是对男性至上的传统的打破和挑战。在武则天登基之前,女人在朝堂上称王称霸、垂帘听政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她们哪怕是手握重权,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幕后身份。

武则天一反常态,从帘子后面走到人前,废除了皇帝,改了名字,建立了武周王朝。甚至连死后她的勇气都不得不令人钦佩。武则天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功过任凭后世评价,既显示了她对传统力量的无力,又体现了她身为皇帝的气魄。武周女性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这一事实。

但是女性命运没有因武则天而彻底改变,只能说她做出了一部分的贡献,但是想要打破这种几千年的桎梏不是那么简单。在武周女性还不能成为大家都认可的继承人。自人类步入父权社会以来,甚至到了今日,子女仍占据着家族各种财产的支配地位,而代代相传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武则天登基为帝,出现了有史以来最有可能继立皇太女的时刻。一是因为皇帝本身是女子,所以才能真正掌控大权;二是因为太平公主已经年岁够了,身体健壮,聪慧有谋。所以所以特别受武则天的宠爱,时常参与国事;三是两位幸存的皇子,能力一般,四是因为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即使真的立为皇太女,社会上也不会出现特别难以接受的现象,毕竟现今的皇帝就是女子,所以大家不会不认可太平公主。

但即使如此,武则天依然沿用了上一代的传统,在继承人方面,她一直坚持从男丁中挑选,甚至想过要从外甥中选一个继承人,而不是让太平公主坐上皇位,这说明她骨子里还是很赞同传男不传女的。这就加强了封建时代对女性的桎梏,女帝都不能传女,男帝怎么可能传女?太平公主都做不了皇太女,那么别的公主就更做不了了。

就拿后来的安乐公主来说,她野心很大,曾经想要借着父亲李显的昏庸和宠爱的机会,夺取皇太女的位置,但是李显虽然昏庸,纵然宠爱自己的女儿,也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立一个女子为皇太女。而那些有爵位的家族,则更不会把自己的女儿作为继承者。

武则天时代,可以打破禁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社会道德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个时代的文化呈现出开放、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胡汉合一的唐朝文明;在家庭中妻子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女性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要消除几千年的历史影响是不可能一朝一夕的,妇女权利的保护仍需进一步努力,但幸运的是,如今已经不是武则天时代,大部分妇女的命运已经彻底扭转,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隋唐五代史》

《从夫妻关系看唐代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

《武则天与武则天时代的女性命运》

《武则天执政时期社会伦理道德—基于女性及社会、家庭视角》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从感业寺僧尼到大唐皇后,背后有着怎样的辛酸与智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感业寺报仇,武则天在感业寺的小说,武则天如何从宫女逆袭为一代女皇

    。武则天14岁入宫,25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31岁成为大唐王朝新的皇后,这一路走来,既充满了艰辛和曲折,更淋漓尽致展现出了她非同寻常的智慧与权谋。武曌是李渊晋阳起兵的元勋、应国公武士彟的女儿,因貌美的名声,在贞观十一年(638年)十一月,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为“媚娘”,这一年武

  • 隋唐历史:长孙无忌为什么能够位列李世民凌烟阁首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长孙无忌最后下场,凌烟阁系列长孙,李治长孙无忌在凌烟阁视频

    很多人都觉得凌烟阁首位应该卫国公李靖,无论是在军中威望和朝中实力,李靖都算是德高望重之辈,理应在位居凌烟阁首位,也无人不服,可是为什么让长孙无忌位居凌烟阁首位呢?其实长孙无忌能够位居凌烟阁首位也算是实至名归的!首先长孙无忌和年少之时和唐太宗李世民算是布衣之交,长孙无忌算是跟随李世民最早的一个人,在李

  • 杨广在隋文帝驾崩之前,调戏隋文帝妃子?这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据《隋书》记载:“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杨广还是皇太子时,文帝杨坚重病,在仁寿宫养病,而杨广与宣华夫人等则是日夜在其左右服侍。一日,宣华夫人如往常一般,待杨坚休息后,往寝宫更衣,这时杨广突然尾随其后,欲非礼于她。好在,这是在宫中,周围

  • 李世民临幸武则天,突然掉落一书,上面十二个字让李世民放弃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或许因为她当女皇帝是前无古人之事,因此民间有关于武则天的传说也非常多。比如有一个传说称当年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曾得到一本“天书”,天书中说以后会有一个姓武的女子取代他们李家的江山,并且会屠杀他的子孙,而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旧唐书》中有所记载。不过民间也流传着很多的趣事,比如说有一个消息称,当年在李世民和武

  • 李亨已经是太子了,为何还要在灵武提前登基?唐玄宗对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亨被唐玄宗传位,李亨登基的灵武在哪,李亨是唐玄宗什么人

    其中次子李瑛最初被立为太子,结果唐玄宗宠幸的武惠妃设局,打算改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寿王李瑁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结果计谋得逞,唐玄宗误以为太子李瑛有谋反的可能,所以狠心将其杀害。没错,唐玄宗的确杀了自己的亲儿子,而且一次杀三个,同时被连累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在皇权面前,哪怕是亲儿子也

  • 李建成手下的5大心腹,如果他们都在长安,李世民不一定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古代政治场上,感情甚至亲情总是要让步于权力。唐初李世民掀起的政权交替便是证明了这一理论。在李建成死后,这位太子当年掌权时的五大心腹却是结局各异,那么,李世民是怎么处理这些人呢?一.冯立冯立在早期凭借武艺被太子看重,渐渐被栽培成了心腹。在玄武门一事发生时,冯立得知太子被杀后,依旧不顾左右的劝阻,率领

  • 武则天为何要除掉自己姐姐?她也不想,与李治的一个秘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秘史韩国夫人和李治的吻戏,武则天的野心是李治培养出来的,殷桃武则天与李治的吻戏视频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女皇》从秦宣太后芈八子主政,到北魏冯太后临朝称制,再到清慈禧垂帘听政。遍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有不少女子临朝掌权,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她们大多是以太后的

  • 深受唐文宗宠爱的杨贤妃,有倾国倾城之貌,为何在唐武宗刚继位后就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杨妃之死,贤妃生下孩子,大唐贤妃

    上次忆柔写到唐文宗时期的权宦仇士良,可能会让很多读者认为唐文宗窝囊至极。其实,作为晚唐的帝王,唐文宗一心有所作为。只可惜,此时的大唐早就腐烂了,不是他一己之力能够改变的。唐文宗有一点和唐太宗李世民很像,那就是听得进去谏言。有一次,唐文宗与群臣聊起汉文帝的节俭,颇为自豪地扬起自己的袖子说:“朕的这件龙

  • 杨贵妃与安禄山互生情愫,怕被发现误打误撞发明一物,至今仍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和安禄山真的有私情吗,杨贵妃安禄山向海岚版,范冰冰杨贵妃和安禄山

    杨玉环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两人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的佳话。不过,虽然李隆基是杨玉环的丈夫,但爱慕杨玉环的人却不止是他自己,安禄山便是其中之一,两人也留下了不少有意思的故事。杨玉环与李隆基众所周知,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两人爱情最真实的写照,为了博

  • 李贺17岁写的神作,韩愈惊为天人,王安石说句大实话却被批不懂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愈最著名十首诗心得,李贺王安石,王安石和韩愈的关系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贺的一首成名作,诗名《雁门太守行》。写此诗的时候李贺17岁,关于这首诗,《唐语林》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一日,韩愈送完客人困了准备睡觉,17岁的李贺上门求举荐,他将诗集交给门人上呈。韩愈读到诗集中的这首诗,困境全无命人出门迎他进府。那么这首令韩愈惊为天人的神作,到底写得如何呢?让我